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整体性阐释
2022-03-25马俊峰马小飞
马俊峰, 马小飞
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概括为“十个坚持”,这“十个坚持”是一个相互联系、内在贯通、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一个连续有机整体,在整体性历史中经过实践探索形成的历史经验自然而然具有整体性。构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整体性,是深刻把握和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必然要求,是科学阐述和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成就的核心密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整体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关键所在。按照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以百年党史为历史依据,我们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整体构建为:“一个根本前提+两个价值指向+三个行动策略+四个鲜明品格”“四位一体”的内容框架,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前提,坚持人民至上和坚持胸怀天下是价值指向,坚持中国道路、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统一战线是行动策略,坚持理论创新、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自我革命是鲜明品格。
一、一个根本前提: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障。因此,《决议》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1]。坚持党的领导在这“十个坚持”中具有核心地位和首要位置,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形成和积累皆是以中国共产党这个执政党组织作为主体和载体而展开的,如果离开了这个主体和载体,那么一切历史经验必然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其它历史经验皆是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个根本前提下,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是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指出:“工人,首先是共产主义同盟,不应再降低自己的地位,去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随声附和的合唱队,而应该谋求在正式的民主派旁边建立一个秘密和公开的独立工人政党组织,并且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成为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2]”。坚持党的领导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内在要求。无产阶级政党是集阶级性、先进性、革命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政治组织,它的使命是实现全人类解放,这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以往的一切统治阶级,对被统治的人民群众而言,都只是区区少数。这样,一个统治的少数被推翻了,另一个少数又取代它执掌政权并依照自己的利益改造国家制度”[3]。无产阶级为完成所肩负的解放全人类的宏大历史使命,必须要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下,制定科学的革命纲领和行动策略,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和革命运动。
坚持党的领导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党确立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的革命道路,制定正确的革命纲领、革命路线和革命策略,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实行局部执政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的领导演变为全面领导,即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4]。党的全面领导从覆盖的空间领域来讲,没有任何政治空间是脱离于党的领导之外;从呈现的具体内容来讲,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大领域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确立和维护核心。遵义会议以后,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开启了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进程,至此,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了邓小平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和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伟大胜利、伟大成就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取得的,并在长期艰辛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加强与巩固。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能够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找准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的前进方向;出台了反映人民根本意志的路线方针政策,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建设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了具有磅礴伟力的行动策略,确保前进路上方向不偏、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发扬斗争精神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开拓创新,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实践特色等多重优秀品格,最终夺取了一个接一个的伟大胜利、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伟大成就,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形态,改变了贫困的社会面貌,完成了广泛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伟大的历史飞跃。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依然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地位只能加强不可削弱。
二、两个价值指向: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胸怀天下
价值指向是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历史使命和全部奋斗目标的显性直观表现,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按照空间范围的二分法,我们认为人民至上是对内的价值指向,胸怀天下是对外的价值指向,并且对外价值指向是对内价值指向的延伸、拓展和升华。习近平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5]。这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指向对内是人民至上、对外是胸怀天下。坚持人民至上和坚持胸怀天下从理论逻辑来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实运用,从实践逻辑来看贯通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坚持人民至上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和实践渊源。首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哲学基础。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变革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能够也必须依靠自己解放自己。肯定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关键在于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变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用先进理论武装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使其由自在阶级成为自为阶级,从而能够掌握历史主动,推动历史进步。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是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认识主体,是党的智慧源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以此正确制定和实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次,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内容。《共产党宣言》中旗帜鲜明地公开表明其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立场和价值指向,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6]。这里所说的无产阶级是包括其他以劳动而非剥削为生的阶级、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部分,其根本利益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造福人民是党的永恒追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最后,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贯通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实质就是一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历史。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皆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努力奋斗的结果。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重大历史成就终归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满足人民的根本需求。百年来,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使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把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彻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把人民至上融入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当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创造了一个接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取得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不断提高,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断稳固和加强,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坚持胸怀天下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验证。首先,普遍联系原理是坚持胸怀天下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8]。自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越来越紧密、越来越频繁。百年奋斗历程中,党从来没有把眼光局限在本国本党的狭隘范围,而是始终坚持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深刻洞悉世界大势和准确把握时代潮流中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党始终坚持与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把中国的前途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次,坚持胸怀天下是无产阶级政党国际主义原则的现实表现。无产阶级政党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宏大事业。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到处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9]。“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提出的战斗口号,这个口号清楚表明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党在成立初期,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把中国革命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紧密联系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紧密关注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并给予积极援助。最后,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指向贯通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极大鼓舞了亚非拉殖民、半殖民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信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支援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运动,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对外提供援助;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为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和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反对恐怖主义国际合作和维和行动,援助非洲发展中国家建设,给予那些发生社会动荡或重大自然灾害的国家和地区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繁荣和人民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维护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三、三个行动策略: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统一战线
行动策略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坚持的行动原则和行动方略的总称。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无产阶级政党策略原则的理论问题,譬如,坚持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与联合其他政党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等等。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的行动策略。
坚持独立自主是党长期实践中奉行的重要原则。内外因辩证原理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哲学基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国家革命建设改革主要取决于内因,取决于本国的客观条件、政党的先进性和人民群众的主观努力,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凡是依靠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发展起来的国家最终会成为他国的附庸。百年来,党始终坚持中国的事情由中国人民自主决定、自主处理和自主完成,始终坚持把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伟业放在自己力量的质点上。“在国内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自身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书写了民族振兴的恢宏史诗;在国际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坚持独立自主作为一项行动策略和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贯穿于百年来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显著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道路上独立自主,党始终坚持立足国情实际和现实条件,独立自主开拓中国前进道路,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功开创了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成功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理论上独立自主,立足中国国情和各个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三是制度上独立自主,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渐发展形成了以“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为主体逻辑框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四是文化上独立自主,面对当今世界文化多元交融、意识形态竞争日趋激烈、外来文化深刻影响本土文化的时代挑战,党团结带领人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五是经济上独立自主,党团结带领人民克服各种经济困难,经济上取得一个接一个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时期,面对艰苦的敌后抗战环境,党领导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克服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和物资短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苏联的经济施压,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六是科技上独立自主,高科技、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的,还是要靠自己,制定科技强国战略,独立自主研发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强科技基础研究,创造了“两弹一星”伟大成就,在5G技术、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众多科技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伟大历史飞跃,目前处于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第一方阵。七是外交上独立自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独立自主开展外交,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外交基本方针;20世纪50—60年代,“苏联共产党以“老子党”自居,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军事和外交上服从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党坚持独立自主,坚决顶住来自苏联方面的巨大压力,维护了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党的尊严[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
坚持中国道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人类社会没有适用于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立足本国本民族实际条件,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和模式,才是实事求是的,才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实际,植根中华大地文化沃土,独立自主探索了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引了正确方向。第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建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了一条正确之路。中国的国情条件决定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受压迫、受剥削、受奴役最严重的阶级之一,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农民,同时农村又是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带,以农村为根据地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具有现实可能。另一方面,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残余和当时的政治形态决定了“通过举行罢工、选举和议会协商等民主方式获得政权行不通,获取国家政权的方式只能是通过暴力革命,以武装斗争夺取政权”[12]。在正确的革命道路指引下,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启了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征程。第二,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的建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一条创新之路。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推进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伟大实践,马克思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很有可能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办法,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也曾提出过和平赎买的思想和方案,只有中国共产党成功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现了马克思、列宁当年的构想。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多种组织形式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经验。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条件,制定了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组织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形成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13]。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铺设了一条成功之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宏大的视野和无畏的精神开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根据中国国情实际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要求,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的道路,它始终指引着当代中国发展前进的根本方向。中国道路也为那些渴望坚持走自己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和现实参考。在当今世界国际局势不断变化、各种危机与挑战并存的严峻考验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彰显了巨大的优越性、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在未来第二个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道路依然是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航标。
坚持统一战线是党取得伟大胜利、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建立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斗争的基本策略,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要讲求行动策略,善于正确使用力量,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民是强大的不可缺少的同盟者,”[14]对待“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既要联合又要反对。”[15]百年来,党始终坚持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根据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目标任务进行战略调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发扬民主、善于联谊交友,坚持求同存异;努力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努力达成政治目标和统一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最广泛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支持。首先,统一战线是我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根据不同阶段的革命任务,先后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其次,统一战线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法宝。1979年10月,邓小平在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17]。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和变化,党对于统一战线的阶层构成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逐步形成了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了各方面智慧、汇集了各方面共识、团结了各方面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巩固和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而且发挥了协商民主的优势,集聚了各方面优秀人才,也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后,统一战线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并且以制度形式明确下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爱国统一战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共同构成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明确了统一战线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的战略地位”[18]。在新的历史起点,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将继续发挥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和功能优势等显著优势,为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汇聚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四、四个鲜明品格:坚持理论创新、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自我革命
鲜明品格是无产阶级政党在全部历史活动中,在理论、实践、精神与政治等方面呈现出来的特质和风骨。
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理论品格。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深刻阐明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的前提是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会变成物质,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实质上是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的过程,是用先进的理论武装群众并指导群众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19]。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随着实践变化而发展,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并用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才能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20]。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进行理论创新,要根据社会条件的变化,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理论创新的全部成果表征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1]。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奠基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2]等重大时代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性认识,而且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指引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24],是以“十个明确”为主体框架的整体性思想体系,包含了一系列原创性思想、观点、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实践品格。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是开拓创新的哲学基础。发展是指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都意味着对旧事物的否定。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而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开拓创新方可实现。党团结带领人民通过开拓创新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取得四个伟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通过开拓创新,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敢于斗争,勇于牺牲,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通过开拓创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启了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通过开拓创新,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实行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改革,确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通过开拓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25]。
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都是在斗争中产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26]第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过不懈斗争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殊死斗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三座大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与一系列国内外严峻挑战进行坚决斗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与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改革的一系列风险考验进行顽强斗争,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与重大困难和风险挑战斗争,战胜了长江特大洪水、汶川大地震、南方冻雨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应对了“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第二,党在长期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斗争的鲜明精神品格。党在百年历程中所经历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在百年奋斗中党敢于直面一切考验和挑战,锤炼出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品质、不畏强敌的风骨、不怕牺牲的勇气、敢于斗争的品格。第三,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基本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没有变。另一方面,在前进的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九大领域重大风险不容小觑。因此,必须长期不懈地坚持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第四,斗争是有原则、有方向的。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28]。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凡是可能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可能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损害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予以坚决斗争的方向。
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有人民性、先进性等显著特征是坚持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无产阶级肩负的解放全人类的远大历史使命是坚持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各种复杂的外部考验内部风险是坚持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毫不懈怠的自我革命中主动总结经验、完善自身,探索出依靠民主和监督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从理论逻辑上看,坚持自我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就如何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民主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加强理论的研究、教育与宣传,推进思想理论建设,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等重要思想。列宁提出和论述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提高党员质量、纯洁党的组织,扩大党内民主,保持党的团结与统一、坚决反对官僚主义等重要思想。毛泽东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的重要论断,并就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从多个层面论述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诸如依靠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从严治党,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等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自我革命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思想、观点和理论,深刻揭示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相伴相随、互促共进的辩证关系。从实践逻辑上看,坚持自我革命集中体现在三次历史决议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历史及基本经验教训,特别是纠正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内曾经发生的“左”倾和“右”倾的错误偏向,分析了错误偏向的政治、军事、组织、思想表现以及产生的阶级根源、思想根源、认识根源,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杰出贡献,增强了党的团结,为中共七大胜利召开准备了充分思想条件。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30多年的历史做了基本总结,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的方向。党的前两次历史决议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相统一、总结经验与吸取教训相统一、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相统一,善于从错误和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改正并不懈奋斗的政治品格。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29]。《决议》从十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其中,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以党的自身建设和自我革命为主线,系统总结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推进的重大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揭示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思想实质,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从而更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主动”[30]。从正面经验的角度,总结了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做法经验成就,阐明了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决心信心恒心,为第二个百年赶考之路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行动自觉。
结 语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是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31]。长期坚持历史经验的首要是以整体性方法从理论上阐述清楚历史经验背后的必然性,从理论高度把握历史经验的科学性。坚持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是整体性阐释百年历史经验的基本思路,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理论依据,以百年党史发展脉络为历史依据,构建“一个根本前提+两价值指向+三个行动策略+四个鲜明品格”这一整体性阐释框架。这一整体性阐释框架是相互贯通、系统完整的有机整体,从外在结构看,这一整体性阐释框架涵盖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十个坚持”,并从四个层面予以对应阐释。从内在逻辑看,根本前提、价值指向、行动策略和鲜明品格这四个层面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相互支撑,环环相扣,是理论逻辑逐步演进、依次展开的过程。历史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历史经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贯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十个坚持”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每一个坚持都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深刻的理论内涵,整体性阐释“十个坚持”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成就,有助于全面掌握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厚底蕴和历史内涵,有助于“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立足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不断增强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背后的规律性,增强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自觉,坚持用唯物史观、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看待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增强坚定历史自信的实践自觉。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能够从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能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好把握历史主动、增强历史自觉,战胜前进路上艰难险阻,创造新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