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激励教育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及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03-25蔡晓玉
常 越,蔡晓玉,廖 蕾,符 英,钟 巧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川 成都 6100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体质虚弱等多种因素有关[1,2],患病后其患者可出现一定程度的肺功能减退,表现出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咳嗽等一系列症状。目前临床多以药物配合氧疗、及相关训练治疗该病,其中稳定期COPD患者可通过戒烟、运动锻炼及呼吸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治疗方式促进其呼吸功能改善[3],且有效避免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在实际随访中发现,部分患者因院内教育方式缺乏互动,未能充分了解自主训练的必要性或未有效掌握训练技巧,故在院外自主训练中难以坚持,康复依从性明显下降[4,5],使病情更易出现反弹。传统健康教育中患者多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主动性未得到充分调动,健康教育效果不佳。赋权激励教育护理作为一类以护理人员激励下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主导学习进步过程为特征的新型健康教育措施,以患者需求及意愿导向为主要学习方向,护理人员起从旁引导、修正的作用,可充分调动患者主动性,目前已推广于糖尿病患者中[6],并取得良好效果。该研究将赋权激励教育护理应用于稳定期COPD患者干预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08例,纳入标准:①按照诊断标准确诊为COPD[7],加入研究时处于稳定期;②未合并精神疾患,具备正常沟通能力;③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气胸、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患;②合并恶性肿瘤或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③体质极度虚弱,无法进行主动康复锻炼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COPD肺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以分发COPD健康宣传手册、院内口头宣教、病房巡视沟通、视频播放、设立咨询热线等方式对患者予以各方面指导,自主呼吸康复训练内容包括:①坐式呼吸操,要求患者以坐位进行深呼吸,将自身躯体放松,随后动作轻缓进行肘关节屈伸、手臂伸展、搭肩侧转身、抱膝活动、膝关节屈伸等运动运动,期间注意调节自身呼吸,20 min/次,2次/天。②呼吸强化训练,患者可选择气球道具进行反复呼气训练,使气球反复膨胀,15 min/次,3次/天。观察组实施赋权激励教育干预措施,具体步骤如下:①建立赋权激励教育小组:每组纳入8~12例患者不等,护理人员组织实施灌输式教育,通过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看图对话、实际演练等方式普及基础知识,重点针对稳定期特点、自我呼吸训练内容进行讲解演示。②构建赋权激励教育反馈平台:建立组内微信交流群,用于远程反馈、指导。③确立教育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引导患者探讨自身在COPD相关知识掌握中的不足,由护理人员进行总结,并展开提问,引导患者发现并重视相关问题。④推进情感表达:明确疾病相关的问题后,引导患者探究问题根源并及时进行自我宣泄,护士在倾听后以非判断的中立态度引导患者确认认知、行为变化可产生的益处,思考变化方向。⑤设立目标:患者制定近远期行为计划,内容选择饮食控制、呼吸肌自主训练、阅读微信推送内容等近期易于实施的事项。⑥自我改进实施:护理人员通过言语沟通、积极暗示等方式从旁鼓励患者,及时推送相关专业知识,引导患者调整运动、饮食方式。⑦教育反馈与讨论:引导患者在微信群反馈自我训练心得,相互借鉴技巧、知识,并由责任护士与每个患者展开视频电话访谈,肯定患者所作的努力,鼓励其继续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本次干预步骤①~⑤均于院内执行,步骤⑥于院内院外均有执行,步骤⑦于院外执行,干预持续3个月。
1.3 评价标准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自我效能[8],该量表包括10项条目,每条1~4分,总分10~4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效能越强。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评估患者疾病感知[9],该量表涉及疾病认知、理解能力、情绪描绘三个领域,包含8项条目,每项0~10分,总分0~8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疾病负性感知越强。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10],该量表涉及症状、活动力、疾病影响三个领域,包含50项条目,每项在0~4分之间,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根据患者用药、饮食、锻炼情况评估患者康复依从性[11],其中完全依从指患者用药、饮食、锻炼均符合护理要求,依从指患者每月出现用药、饮食、锻炼等行为不当的天数<3 d,不依从指患者每月出现用药、饮食、锻炼等行为不当的天数≥3 d,总依从率=完全依从率+依从率。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通过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两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MVV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FEV1、FVC、PEF、MVV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FEV1、FVC、PEF、MVV比较
2.2 两组GSES、BIPQ评分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IPQ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GSES、BIPQ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SGRQ评分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SGRQ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SGRQ评分比较 (分 )
2.4 两组干预后康复依从率比较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康复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728,P<0.05),见表5。
表5 两组康复依从率比较 [n(%)]
3 讨论
3.1 赋权激励教育护理可有效促进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恢复赋权教育指教育者将知识选择、接纳等主动环节的选择权力赋予受教育者,期间教育者担任顾问类角色,负责对部分细节提供指引、修正,并不影响受教育者对自身主观需求的选择[12],被认为可充分满足受教育者知识探索欲。赋权教育亦可有效调动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使其凭自身取舍决断吸纳有益知识,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育者的指导亦可帮助其减少无谓的时间消耗[13]。COPD稳定期患者居家训练与其病情恢复情况直接相关,故属于健康教育的高需求群体。本次研究中,经3个月干预后,两组FEV1、FVC、PEF、MVV均有所上升,其中观察组升幅更为显著,且观察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赋权激励教育护理应用于稳定期COPD患者有助于其康复依从性提高及肺功能改善,分析其原因在于该健康教育方式下护理人员仅于小组建立初期对患者进行灌输式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患者对疾病的基本认知,随后通过小组讨论、患者情感表达等环节进一步培养患者独立思考能力,并根据自身康复需求确立学习目标。学习期间通过护理人员在各个环节的协助指点减少患者自发探寻知识的困难,使患者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积极遵从自身需求开展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表现出康复依从性的明显改善,而随着康复训练的顺利实施,患者肺功能可得到进一步改善。
3.2 赋权激励教育护理可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疾病感知情况研究显示,大部分COPD患者存在疾病认知不足现象,超过60%的患者对肺康复训练不了解[14],同时受疾病病情迁延、发作反复等特点的影响,部分患者存在对疾病康复的悲观态度,认为自身条件难以坚持康复训练或康复训练效果有限,表现出主动性差、自我效能感低下,在院外无人监督的状态下表现更加不良。本次研究中,经3个月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有所升高,BIPQ评分则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评分变化幅度更大,提示赋权激励教育护理应用于稳定期COPD患者可促其自我效能感提升,减少负性感知。分析其原因在于该健康教育模式下,患者与护理人员处于平等的伙伴关系下,患者通过事先的灌输式教育培养出一定的COPD疾病知识理解能力,随后以自身疾病康复需求为主导,主动探寻相关康复训练知识,护理人员提供协助但并不参与大的方向决定,使患者作为疾病管控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我效能感,同时对COPD的负性感知明显降低。
3.3 赋权激励教育护理可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COPD患者经药物治疗、氧疗等一系列治疗后步入稳定期时,其咳嗽、胸闷、喘促等症状均已明显缓解,但其长时间发病造成的肺功能损伤依旧存在,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仍时有出现。呼吸功能康复训练作为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降低胸式呼吸疲劳的自主训练方式,虽效果良好但需长期坚持,训练期间部分患者可出现依从性下降、缩减训练时间、减少训练次数等问题[15],不但可造成疾病易于复发,亦不利于其肺功能恢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干预后SGRQ评分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提示赋权激励教育护理有利于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该教育方法下患者对康复训练改观明显、接受度更高,随着康复措施的落实,其产生的实际效果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从而减少对其生活各个方面的负面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受样本量限制,并未对不同学历水平的患者进行区分对比,未评估其对干预效果的影响,使研究结果仍存在一定偏差,往后此类研究可在样本量允许的情况下划分特定学历水平的患者进行干预,排除这一干扰因素。
综上,对稳定期COPD患者实施赋权激励教育干预措施可取得良好效果,使患者在康复中可表现出更良好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