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教师培训项目运行模式构建研究

2022-03-24何玉龙董庆辉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培训者培训效果

何玉龙 董庆辉

(华侨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通过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教师虽然在培训期间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教育观念、实践技能等,但是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并未最大限度地呈现与挖掘,这必然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从而让教师的职业培训和课堂活动出现了“相脱离”的现象,导致培训效果持续减弱。对此,需要以培训迁移理论为切入点,深入解析培训迁移的具体内涵,分析影响培训迁移效果的相关要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将课堂教学与培训迁移理论全面融合,由此来逐步增强广大教师的教学动机,并为其创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师培训项目运行模式,从而让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已经掌握的培训知识,优化教学手段,逐步增强教学质量。

一、培训迁移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对教师培训发挥的作用

(一)核心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大大提升,在教育部的政策推进下,全国各地的教育职能单位都在大范围地推行教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特别是在2012年之后,教育部、财政部等对全国基础教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补贴数额持续增加,愈来愈多的中小学教师利用多元化的培训活动,掌握了大量的新教育理念、教学策略等。不过从现实角度来看,其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教师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依旧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广泛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1]。探究其原因,一般与“培训迁移”意识缺乏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从而导致广大教师无法把培训过程中掌握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教学活动中。现今大部分培训者比较注重培训输入与培训过程落实,但是关于培训之后的成果转化问题,并未引起相关人士的普遍关注。培训迁移这一概念在创建之初就被广泛地运用到企业培训活动中,一般被称为“培训结果转化”等。现今,很多学者对培训迁移理论展开深入探究,并且整理出很多定义与概念,其中能够得到大家一致认同的培训迁移的定义是由Newstorm(1988)、Latham(1985)等学者在其编撰的论文中整理出的相关概念界定,即“被培训者将在培训期间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等,并将其灵活地应用到工作实践中的实际情况”[2]。它一般比较看重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如何灵活地运用到日常工作及实践中,并且在历经一段时间之后,其工作态度是否能够依旧保持下去。换而言之,教师培训效果是否显著,不但在于教师在培训期间掌握了多少新知识、新技能,而且在于教师在培训后是否能够持续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并且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其灵活应用。

按照Wexley等学者的研究论点来看,培训迁移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即培训前动机、学习研修、培训绩效、迁移结果。对于培训前动机来说,其是指被培训者具备完成培训任务、丰富专业知识、增强专业素质等诉求;对于学习研修来说,其属于培训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指被培训者需要积极地学习培训知识与相关技能,同时对培训迁移行为拓展带来一定的基础性与主导性等影响;对于培训绩效来说,其又被称为质量测评,其是指对被培训者在培训期间掌握的知识进行评价与考核,也是指在培训结束后对被培训者进行追踪调查,掌握其“活学活用”的程度[3];对于迁移结果来说,一般又被称为成果转化,其是指培训者在接受培训后的具体工作情况,这属于培训的一个终极目标,只有被培训者在将已经掌握的培训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增强工作绩效,并对单位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培训迁移理论对教师培训发挥的作用

1.培训迁移理论注重培训需求的精准界定。从培训迁移理论的内容来看,其明确指出被培训者的迁移行为会对培训效果带来极大影响,但是对被培训者的迁移行为造成影响的因素非常复杂,其中,培训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它既是目标设置、主题确定、课程建设、培训落实的一个前提要素,也是评价培训质量的一个基础条件。所以,学习和参考培训迁移理论,利用培训需求调查等,能够精准地分析教师的培训需求,确保被培训者能够由此产生强烈的培训意愿与学习欲望,这必然会对其迁移行为带来积极的影响,进一步增强教师培训效果。

2.培训迁移理论注重解决问题的原理应用。按照培训迁移理论的相关要求,其非常注重解决问题所应用的相关原理,并且明确指出,假若被培训者能够理解且掌握内化知识的相关原理,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的实践活动中,那么在其遇到其他问题或挑战的过程中,或许会灵活地运用已经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等给予灵活应对。对此,在对教师培训期间,若要确保教师能够迅速地掌握、理解相关知识点,培训者需要科学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同时需要确保培训内容与培训目的完全融合,并保障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完全统一,并由此创建一个“训用一致”的培训机制,进一步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确保培训方式更加贴合与更加具有实效,由此为增强广大教师的应变能力、实践能力等发挥积极作用[4]。

3.培训迁移理论注重培训成果的高效转化。一般来说,成果转化是影响整个培训活动高质量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今,一些教师的培训效果不乐观,通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并未把培训期间掌握的知识持续性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这就是所谓的培训成果转化失败的一个典型表现。对此,教师必须注重培训知识的灵活转化,通过对培训后期的追踪检查、活动指导等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影响教师培训迁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为了能够逐步增强培训迁移效果,则需要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整理分析发现,其包括三个影响因素,即迁移动机、迁移规划、迁移氛围。

(一)迁移动机

一般来说,迁移动机会对教师的培训态度造成极大影响,缺乏良好的培训动机,通常就不会带来显著的培训效果。维克托的期望理论指出,个体的行为动力与人的预期存在直接的相关性,目标价值非常重要,如果其地位提升,那么实现目标的概率也会提升,动机就会愈发强烈。由此来看,迁移动机一般与个体对培训价值的判断、期望等有着很大的相关性。那么对于教师培训而言,若教师明确指出培训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是有益的,培训掌握的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能够获得具备一定价值且可观的回报[5],如职称升迁、绩效评优等。唯有如此,教师方可具备强烈的培训迁移动机,在培训期间方可最大化地增强自身的参与热情,将所掌握的知识能够与实践活动全面融合,为促进教师培训成果的顺利转化做铺垫。

(二)迁移规划

迁移规划是否合理、科学等,必然会对培训迁移的力度、效果等带来影响。培训迁移包括近迁移与远迁移。前者将学习运用于相似的情境,其理论依据是等同因素理论,也就是培训可以通过改进与实际情境相对应的刺激、反应和条件等因素的程度来提高培训效果,实战经验分享和课程中的演练是促进近迁移的有效途径;后者是通过培训掌握原理以便能够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其理论依据是原理理论,也就是培训应该关注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一般原理,以帮助学员在迁移环境中运用原理解决问题,让培训者充分理解概念、原理以及假设等是促进远迁移的有效途径。培训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必须认真地进行迁移规划。迁移规划是影响一个培训活动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6]。为了增强培训迁移质量,培训者在实施培训迁移规划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全面融合。目标不一样,对应的内容也不一样,从而导致其最终的形式出现差异性。从教师培训角度来看,清晰的培训目标、合理的培训内容、精确的培训模式等都会对培训迁移效果带来极大影响。假若迁移规划能够满足广大教师的实际发展要求,且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完全贴近,那么教师就能够真正地接受与重视,且提高教师的理解能力,使其全面掌握,并进一步地将掌握的知识迁移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促进培训迁移效果的提升带来支持与帮助。

(三)迁移氛围

影响培训迁移效果不但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迁移氛围也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培训迁移氛围一般代表着组织环境,它能够对被培训者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带来直接影响,其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针对教师培训来说,培训迁移氛围一般代表着学校环境。一般而言,其是指学校在特定阶段中所形成的对教师知识迁移的一种期望,它一般代表着领导支持、工作支持与单位支持。领导支持一般是指教师的主管领导支持其参加相关培训活动,并将其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且对应用后的效果给予认可与重视;工作支持是指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培训机会,鼓励其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例如,组织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比赛增强教师的工作欲望;单位支持是指为教师提供应用新技能的教学设备与资源,颁布与培训制度完全配置的薪酬政策与绩效考核政策,例如,物质激励、岗位升迁、资金奖励等,由此来增强教师参与培训迁移工作的热情[7]。

由此来看,影响教师培训迁移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即教师、培训者与学校等,只有这三个因素处在一个互相制衡的状态中,才能激发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的强烈欲望,使其将掌握的培训知识运用到培训活动中。同时,学校领导也需要在政策与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促使培训成果实现高效转化,方可让广大教师真正地将已经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渗透到教学工作中,由此来增强其教学绩效,提高教学效率,为实现学校的整个教学水平提升等带来帮助。

三、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教师培训项目运行模式构建研究

(一)明确培训迁移的目标——寻找培训迁移的切入点

通常而言,教师的教学观念、专业素质、职业需求等一些个体特征对培训迁移的目标及动机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若让教师明确培训迁移目标,则需要使其产生相应的期望,具体来说,我们需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这一问题。一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使广大教师对培训的意义与功能等形成正确认知与了解,由此来增强其积极参加培训活动的欲望与动力,且将培训期间所掌握的知识成功内化,由此在实践教学中灵活运用。二是把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全面融为一体,使广大教师深刻地意识到,专业化是促进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要求,是增强教师职业素养、提高社会地位的一个基本保障,也是增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必要条件[8]。教师培训的一个终极目标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由此来增强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迁移活动的意愿。三是将所教与所需等实现全面融合,将教师的培训与其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全面融合,由此来逐步增强广大教师进行培训迁移的参与热情,促使其主动性大大提升。另外,对于培训者来说,也需要由此设置个性化的培训课程,按需授课,由此来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与实效性。如果教师认为培训中的相关知识恰好是自己需要的,那么就能够增强其主动投入的意愿,使其能够积极、自觉地参与培训活动,并将其与实践教学活动全面融合,这也是真正实现培训迁移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由此来看,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在参与培训活动期间,必须掌握真正需要的知识,唯有如此,才能为进行下一步培训迁移带来可能。通常来说,培训内容和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存在明显的一致性,这必然会对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的热情带来影响。在明确具体培训需求与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全面收集与培训活动相关的需求信息,针对不同教师的实际需求、培训期望、个性特征等进行深入性研究。只有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精准分析,才能确保培训方案更加完善与具体,才能真正地满足教师的培训需求。当然,也需要认真地分析广大教师的培训需求,制定与其实际需求完全吻合的培训内容与方案,通过实施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等完全匹配的培训模式,逐步促进教师的深度学习,在对其进行应用性训练的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培训内容设置,由此来逐步完善课堂教学的培训服务机制[9]。

(二)增强培训迁移的综合实力——确定培训迁移的核心要素

通过对影响广大教师培训迁移的相关因素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教师的个人应用技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影响要素。这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倘若无法将培训中已经掌握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那么培训的效果是不能对外展示的。由此来看,应用技能的培养是教师职业培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一是需要让广大教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教师培训既要注重教师在培训期间掌握了哪些知识,也要关注教师在培训工作完成之后是否将相关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教学中,还要关注其运用相关知识的实际情况如何等,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探讨与斟酌的实际问题。并且,这需要培训教师不但要把知识、理论等讲解清楚,而且要将相关知识的适用情境、应用流程、应用策略等概述清楚,使教师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地用于解决一些实际教学问题。二是需要使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应用技能,比如,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其灵活地运用其中的培训知识,由此来灵活地解决特定情境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利用情境教学法的指导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具体价值与效果等。以上培训模式都能够减弱学习氛围和工作氛围之间的距离感,让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并在返回岗位之后,能够具备较强的自信心将相关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对于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等发挥积极作用。三是需要让教师提前练习和感知培训迁移过程,在培训期间对培训迁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思考实现知识成果内化存在的阻力与障碍,让教师能够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教师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积极作为,不断为克服各种阻力与障碍寻找正确的应对方案。在此期间,学校需要为教师培训迁移能力提升带来一些政策性支持与资源性辅助。

(三)营造良好的培训迁移氛围——明确培训迁移的切入点

一是学校领导需要主动颁布一些鼓励性政策,确保教师的培训成果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成果转化。比如:和教师一起讨论、思考,然后编制与培训迁移相关的工作目标与教学方针;为培训教师展示培训成果等提供充足的机会,同时还需要配置所需要的设备或资料等,由此能够营造一个高科技的培训迁移氛围[10]。二是周围同事支持与同伴互助等也是增强培训迁移效果、创建高质量教师培训项目运行模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在学校教研组开展日常工作活动期间,则需要将教师的培训迁移工作与日常教学活动全面融合,鼓励广大教师能够不定时地汇报培训成果的转化程度,然后与身边的同事共同交流、一起分享,方可迅速地解决一些共同的教学问题。唯有如此,才能逐步增强培训迁移质量,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培训成果的受益者数量。三是塑造一个可持续学习的文化氛围,鼓励全体教师能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还需要树立持续性发展的行为意识,能够让接受培训之后的教师在这种积极、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培训迁移活动,确保培训内容的顺利转化,为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学校的业务水平等发挥积极作用。

(四)反馈培训迁移结果——明确培训迁移的着力点

通过迁移氛围模型研究能够发现:学校领导对教师参加培训期间掌握的相关知识是非常看重的,他们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将相关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并且将最终的效果及时反馈出来,以便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对此,为了确保培训迁移效果更加显著,学校领导必须寻找培训迁移的着力点——营造良好的迁移氛围。其实,从实际运用层面来看,我们能够认识到,在开展培训迁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具备强烈的知识迁移欲望、较强的职业技能,而且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支持性迁移氛围,当然在此期间,必须定期进行培训迁移结果的有效反馈,这也是增强培训迁移质量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由此来看,注重对培训迁移效果的评测也是非常重要的,按照Vroom期望理论的相关要求,人们为何会将培训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则是由于他们期望获得工作层面的突破,由此来满足其在职场发展中的某些需求[11]。所以,必须在培训迁移与单位回报方面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此时,则需要注重对培训迁移效果的评测与反馈。具体来说,其包括三点:一是结合培训所设计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课程机制等,对培训迁移结果等实施精准的质量评价,比如,所掌握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了多少、具体成效如何、是否还存在其他疑问或障碍,也即有多少培训知识能够实现全面转化、最终的效果如何、其能够带来哪些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等。二是结合每一位教师的迁移绩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奖励,特别是对一些取得良好成绩的教师,必须给予充分认可与支持,由此来增强其学习欲望,鼓励他们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由此来增强广大教师进行培训迁移的意愿。三是结合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反馈,然后认真分析,并思考具体的解决路径与方法,由此来对广大教师的迁移行为及效果带来影响。由此来看,在整个过程中,激发教师的培训迁移欲望是最重要的,这也是确保培训迁移工作能够积极推进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对此,学校一定要研究相关扶持政策与激励策略,方可最大化地增强广大教师的参与欲望,使其工作动力大大提升。

四、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的研究我们能够看出,在构建教师培训项目运行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将培训迁移理论融入整个培训活动中,方可最大化地增强培训活动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也就是说,在制订一套完善的教师培训方案之前,一定要思考广大教师的培训需求,真正地理解开展教师职业培训的切入点是为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对此,培训知识迁移是一个根本的切入点,为了能够逐步增强广大教师的培训迁移效果,必须站在整体层面进行分析,通过一些典型实例研究,对其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展开探讨,方可在迁移理论的引导下创建一套高效、科学的教师培训项目运行模式,为实现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可持续推进带来支持与帮助。

猜你喜欢

培训者培训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云端 落地 花开——山东省乡村教师培训者培训学习后记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抓住“瞬间性”效果
提升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者专业能力的研究
教师培训要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