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要有“场”
2016-10-13张国平
张国平
教师培训犹如吃饭,是一种必须。吃饭能补充体力,培训能滋养精神。饭好不好吃,主要看厨师的手艺;培训效果怎么样,主要看培训者的水平。
2015年10月至12月,我先后参加了“职业生涯规划师培训”和“心理健康C证培训”,前者犹如蹩脚的厨师做出的“夹生饭”,好不生硬,听者寥寥;后者犹如掌勺大厨精心烹制的盛宴,让人大快朵颐,回味无穷。
首先,培训者要有“气场”。给我们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的是杭州市教科所孙义农教授。孙教授年近七十但精神矍铄,声音抑扬顿挫。在两天的集中培训中,孙教授始终站着作报告,或站在讲台边,或走到教师身边,随时与学习者进行互动,听课教师无不被他强大的“气场”所震憾。在200多人的会场中,没人玩手机、没人讲悄悄话、没人中途开溜,这是我在众多培训中从未遇到过的情形。讲座当中,但凡哪个角落有一丁点不和谐的声音,孙教授都会及时干预。培训者的气场和管理能力,为良好的培训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培训者要有“磁场”。培训者的“磁场”是吸引学习者、引领学习者的核心要素。在我看来,培训者的“磁场”需满足两个要素,且缺一不可。首先,培训者要有“干货”,也就是对所要讲授内容的深刻、独特的见解。其次,培训者要“能说会道”,要会用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培训内容,让被培训者入脑入心。有的培训者只会“照本宣科”,让人听了不明所以;有的培训者在其研究的领域虽然有自己的实践和认识,却不能有效地传递给学习者。相反,孙教授的报告重点突出、案例鲜明、语言生动,将心理健康的理论性知识融合在了有趣的故事和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培训者要会“暖场”。培训者除了要能HOLD住全场,还须具备特殊的沟通技巧,那就是“暖场”。这个“暖场”既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为博得掌声,而是根据培训的进展情况适时进行双向互动。既可以是培训者和学习者之间的问答互动,也可以是学习者之间的游戏互动;既可以在培训开场时互动,也可以在培训进行时互动。总而言之,培训者越是能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就越容易得到学习者的支持,培训的效果也就越理想。
教师培训基本上都是利用教师并不富余的休息时间开展的,为了能够让教师真正“充好电”“好充电”,培训管理部门必须优选培训者,不浪费教师的时间,不消耗教师的热情,不辜负教师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