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三重论域

2022-03-24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贫困地区群众

杨 源

(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消除贫困、增进人民福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期盼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1]。后扶贫时代,如何巩固好脱贫成果、确保脱贫地区群众脱贫不返贫?如何带领人民群众接续消除相对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社会脱贫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指出教育扶贫在消除贫困中发挥着战略治本之功效,为我国接续消除相对贫困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一、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生成逻辑

教育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基石,是民族振兴的奠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社会扶贫实践,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拓展与深化了教育在扶贫实践中的治本作用。习近平教育扶贫观是其扶贫理念与脱贫实践的互动结果,是其对教育与贫困之间关系深刻把握的逻辑结论,深深植根于他几十年来对贫困问题一如既往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具有其特有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之维: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新时代的集中呈现

习近平教育扶贫观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贫困理论与实践发展成就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具有与他们重视教育反贫困思想一脉相承的鲜明特征。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贫困是社会制度所造成的后果,马克思则着重阐述了通过教育途径改造无产阶级及其子女的思想意识的重要作用,指明要想彻底改变其贫困生存状态,“只有通过变社会理性为社会力量才能做到”[2]270。同时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2]271。可见,从教育角度对贫困的关注与消除由来已久。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认识到教育所具有的反贫困的潜在功能,从毛泽东提出的“普及工农教育”、邓小平确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江泽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胡锦涛提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三保障”目标,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扶贫为治本之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又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着眼于实践问题,呈现出“植根实践、立足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论生成逻辑及其实践诉求,有力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理论品格。

(二)历史之源:共产党人扶贫理论与扶贫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思想有力地推动着扶贫理论与扶贫实践的重大发展。早在1945年4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3]并强调指出中国“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4]。毛泽东在1950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上则明确提出:“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5]邓小平提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6],他还着重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教育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7],明确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江泽民进一步指出“要通过文化补习、科技培训、政策法制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帮助群众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创造力”[8],推动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胡锦涛则着重提出“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9],并提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三保障”目标。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贫困问题指出要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并进一步明确指出“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10]133,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治本之效。经过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续探索、思考与实践,形成了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精准有效的推进方略,体现出其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精准明确的战略着力点。习近平教育扶贫观是在科学分析扶贫成就与教育发展之间关系的必然结果,教育从早期致贫原因之一发展到现今的治本之策,更明确了教育扶贫的战略地位与治本作用。

(三)实践之度:习近平对教育与贫困之间关系深刻把握的实践结论

教育扶贫的关键在于实践层面的有效推进和扎实落实。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与习近平长期以来对扶贫工作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推进密不可分,随着其执政经历的丰富,思考也愈加深邃与成熟。早在知青时代,习近平在梁家河就开始思考并带领群众与贫困作斗争;在河北正定县任职时开创了正定脱贫模式,提出教育文化兴县;在福建任职时开创出“造血式”扶贫新创举,明确提出“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11]173,要“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并强调不能“就教育论教育,而是把教育问题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11]172。习近平总书记自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来,对治理贫困问题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指导也拓展到全中国各个地区。2013年《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就教育扶贫战略提出的要求是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工程;2014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10]133;2015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教育扶贫在新时代被赋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新使命,更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之一;2016年12月出台了《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落实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目标任务,明确部署要发挥教育扶贫的治本之效;2018年印发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2021年再次强调“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1],在发展中带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教育扶贫观既植根实践又循序发展地指导着扶贫实践,“治贫先治愚”明确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作用,“扶贫先扶智”确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脱贫防返贫”阐明了教育扶贫的可持续性功能。简言之,习近平教育扶贫观跳出了就经济论经济的思维局限,直指贫困落后的主根源,锁定了脱贫致富的“最短板”,有效地破解了贫困地区“恶性循环”的怪圈。习近平教育扶贫观通过教育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形成以贫困人口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内源式脱贫发展之路,使我国的扶贫理论与脱贫实践上升到一个具有根本性、持续性、前瞻性的战略新高度。

二、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核心要义

理论的深厚表征自信的力量,思想的深邃凸显战略的高度。习近平教育扶贫观从着眼于“生存型”到落实为“发展型”,再到新时代确立为“治本型”,这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聚焦脱贫地区人民群众生存能力的持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显著增强,从而走上以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内源式脱贫致富之路。在新时代,随着扶贫实践的发展赋予了教育扶贫最深层、最鲜明的时代内涵。

(一)唯有教育,才能激发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是确保人民群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面对相对贫困问题,更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教育脱贫工程使人民群众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通过教育使人民群众生发出奋力脱贫的内生动力,才能稳住脱贫成果,为走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扶贫不是慈善救济,忽视内生动力的培养反而会助长群众的“等靠要”思想,甚至会再度大面积返贫。要如期全面稳定地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10]139。通过教育扶贫,使贫困人口逐步形成重视教育的生活理念、战胜贫困的信心斗志,生发出为了美好生活而奋力改变现状的持久内生动力。只有生发出内生动力走上内源式的减贫之路,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消除贫困;只有发挥教育扶贫的“拔穷根”作用,才能打破贫困意识和贫困观念的枷锁,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对于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并夯实后续长足发展基础具有更为根本和长远的意义。在后扶贫时代,要通过持续地发展基础教育、精准地推进职业教育、稳步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从根本上切实巩固和保障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才能真正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可见,习近平教育扶贫观从根上抓住了贫困落后的主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为我们发挥好教育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彻底消除贫困意识与贫困阶层固化现象、稳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遵循。

(二)唯有教育,才能确保人民群众逐步消除相对脱贫,稳步走向共同富裕

教育是提升人民群众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脱贫成果的内在动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之计。当前,我们要在消灭绝对贫困之后,引导和确保人民群众有独立的、可持续的减少相对贫困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0]13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特色产业扶贫、异地搬迁脱贫、转移就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可以大面积地消灭绝对贫困问题,但是要巩固好、发展好脱贫成果,进而消除相对贫困,就要精准分析贫困人口的贫困成因、自我发展能力状况、返贫潜在风险等,尤其要通过发展教育逐步消除造成贫困阶层固化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教育扶贫虽然具有周期长、间接性、见效慢等特点,但其更具有根本性、先导性、持续性,贯穿人的职业生涯和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全面、稳定而持久。当前,面对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问题,要通过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化扶贫,尤其是精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教育扶贫战略,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不仅是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人群贫困文化心态的改变,而且能带动贫困地区教育的快速发展,加快缩小校际、城乡及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为相对贫困地区的接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减贫致富的专业人才。还要通过构建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整体上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通过教育扶贫使一代又一代人民群众提升战胜贫困的内生动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自主能力,让贫困地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三)唯有消除教育短板,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民族复兴

教育强则民族强。一个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是其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12]而“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1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脱颖而出,而教育的短板更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14],“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15]。未来哪个国家能最先培养和吸引全球更多的优秀人才,哪个国家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我国教育必须承担起民族复兴和未来国际竞争所需要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16]的时代责任,而教育的短板和减贫的主战场都在老少边穷岛等地区。在后扶贫时代,发展教育尤其要格外关注儿童的培养教育,我们要把每一个儿童当然包括相对贫困地区的儿童都作为国家的宝贵财富,着眼于未来从根本上转变扶贫理念和脱贫方式。我们要教育引导相对贫困地区人民树立投资儿童就是投资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的生活理念;带领人民群众上下同心、齐心协力逐步消除相对贫困,为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优势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深化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实践路径

(一)消除教育强国短板,贫困地区要接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1]45,而建设教育强国的短板在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如何落实好教育扶贫工程至关重要。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7]。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小配角到独立性再到治本之策的发展历程。在后扶贫时代,要着力发挥教育扶贫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相对贫困地区要接续推进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具体来说,一方面要通过精准的政策措施来持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相对贫困虽然与生存条件不佳、生态脆弱有关,但与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不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有着密切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18],特别是“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10]137。他一再强调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各地要把教育扶贫工程和当地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教育发展与实现富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之路,以“教育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全社会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另一方面,立足我国(实践)社会实际创新教育扶贫方式。通过诸如“银龄讲学计划”“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等具体方式来推进教育扶贫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部署落实,“特别是要把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作为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优先领域,优先配置、优先探索、优先使用”[19],尤其要扭住教育扶贫持续发力,精准帮扶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提升全体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在消除教育短板中提升人民的能力素养,促进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二)深化教育扶贫战略,核心是保障贫困地区教师先强起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教育扶贫的基础在乡村基础教育,而乡村基础教育的基础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地区青年亟须掌握“渔”的能力,乡村教师队伍亟须提升“授渔”的能力。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在我国教育脱贫实践中发挥着先行者的战略作用。教师不仅是在塑造青年学生的心灵、塑造青年学生的人生发展,更是在塑造贫困地区未来社会愿景,塑造人类未来的品质。在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13],着力提升乡村教师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使命意识,优先提高乡村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与生活待遇;“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21]。具体来说,一方面,贫困地区要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18],尤其是要着力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为国家教育事业建功立业”[13]。另一方面,加快推动落实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的制度建设。不仅要尽快实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城乡统一,尤其是向乡村倾斜的学校职称(职务)评聘制度,还要加速推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化,吸引青年大学生扎根西部,以激励和保障乡村教师先强起来。通过优质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大幅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为高等教育输送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更好地发挥教育在消除相对贫困中的治本作用,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三)深入落实教育扶贫工程,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民族复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消除相对贫困,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教育扶贫更需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10]35真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确保各地区要真抓实干、具体推进、精准落实。具体地讲,一方面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10]45,在后扶贫时代,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引领力和凝聚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综合改革能力和教育扶贫能力。党建强则减贫快,这是教育扶贫的关键所在。在社会合力推进教育改革中要坚持党把方向、揽全局、抓思想、建队伍、定政策、重落实,破解教育改革难题与整合教育资源,以满足相对贫困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同时,各地要充分发挥党员在教育扶贫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激发人民群众通过重视教育实现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持续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有效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基层党组织不仅要调动起群众持续减贫的热情,还要构筑好多元主体协同扶贫新格局,只有在各方主体间搭建跨时空的、制度化的精准协同教育扶贫新模式,致力于发展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才能把教育脱贫成果巩固好、完善好、发展好。只有既要用好外力,也要激发内力,还要协同好多元主体之力,才能形成教育脱贫致富的合力。这样既巩固了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能持续带领人民群众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而接续奋斗。

总之,发展教育、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教育事业赋予新使命和新功效,把教育扶贫提高到脱贫致富治本之策的高度来推进落实。我国已于2020年消除了绝对贫困,面对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问题,更要持续推进教育扶贫战略,发挥教育拔穷根之功效,在我国减贫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为接续消除相对贫困进而实现共同富裕而砥砺奋进。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贫困地区群众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多让群众咧嘴笑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