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契约重新构想教育的未来:挑战、原则及建议

2022-03-24朱鑫灿陈殿兵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育

朱鑫灿 陈殿兵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为所有的人提供优质教育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朝着安全、正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个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脆弱感”和“未来不确定感”为特征的当下社会引发了不同国家学者以及不同国际组织的迫切关注。作为重要的政府间的国际教育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1年11月10日面向全球发布《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阐述自己的观点、理念,提出重新建构未来教育和学校形态,为各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1]。《报告》秉承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将教育定位为人人参与、多方多领域协同合作的社会契约,提出了“以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来共同建构人类社会未来”的行动方案及框架。剖析了《报告》发布的背景,提炼了《报告》所蕴含的基本原则,探讨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行动建议,以期为未来教育的塑造提供借鉴。

一、《报告》的提出背景

(一)教育自身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各地在扩大教育机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从入学机会、入学率以及教育完成率来看,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还是不完全和不公平的,教育公平仍然是各国政府需要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

从入学机会来看,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和成人仍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全世界约有2.5亿儿童未上过小学;很大一部分的初等教育适龄儿童未达到阅读质量标准规定的最低限度能力水平;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约有1/4的青年是文盲,识字率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中低收入国家成人识字率不到75%,低收入国家的成人识字率仅略高于55%。

从入学率来看,高低收入国家中也存在巨大差距。高收入国家初中入学率高达98%,但在低收入国家超过1/3的青少年没有接受过初中教育;高中教育的差异甚至更显著,在高收入国家入学率普遍超过90%的情况下,低收入国家女孩的入学率不到35%,男孩入学率不到45%。

从结业趋势来看,教育质量和教育时限没能达到应有的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超过1/4的初中学生和超过1/2的高中学生没有完成规定的教育周期,中低收入国家近60%的高中生以及低收入国家近90%的高中生在完成中学学业之前就离开了学校。

(二)危机四伏的教育大环境

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除了传统的诚如贫穷、战乱等影响教育正常发展的因素以外,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扩散、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发展的加剧、气候的变化、以数字信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都对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产生诸多不确定性影响。

1.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常态化存在

贫困持续存在、各国内部不平等现象、贫困和收入不平等与其他因素的叠加效应导致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更加突出。同时,民粹主义的发展、仇恨言论、虚假新闻的不负责任传播、宗教主义、排他民族主义也让民主治理出现了倒退现象,这都成为教育公平发展的潜在阻碍因素。

2.环境资源方面的挑战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人类过度的资源开发使地球处于崩溃边缘。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不稳定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教育,并可能会剥夺或阻碍教育的机会,所以目前各国要加强环境教育来应对此方面的挑战。虽然各国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是在政策和实践中存在巨大的脱节。

3.数字化的破坏性变革

技术创新已经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人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学习、学生、教师、知识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高收入国家的线上学习项目普遍得到了所在国政府的支持,但在中低收入国家很少有政府可以提供额外支持。线上学习在被视为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新常态的同时,也有可能成为国与国之间,甚至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新的“数字鸿沟”。同时,因为各国教育信息技术和能力存在巨大差距,“数字鸿沟”会进一步扩大,进而导致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间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间教育机会和教育成果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数字知识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可能对知识多样性、文化包容性、透明度和知识自由构成重大威胁,进而对作为全球共同利益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4.未来工作性质变革的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化和结构转型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就业格局,创造以人为本的观念的体面工作机会将变得更加艰难。技术进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将补充、增强现有工作中工人的能力,所以传统途径的教学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应将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重新进行改造,与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在支持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教学效果。

二、《报告》的核心原则

(一)转变教育目的,创新社会契约

教育的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使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或阶级服务。20世纪教育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义务教育从而支持个人发展和国家竞争。在社会本位论中,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在面对越演越烈的生态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下,教育的脆弱性显露无遗。在此背景下,教育的目的要超越社会的要求,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和共同利益,为塑造基于社会、经济和环境正义的可持续未来而服务。《报告》秉承了教育应成为“全球公共利益”理念,进一步倡导构建新的“社会契约”,将国家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教师、青年与儿童、家长与社区等教育的相关利益方全部纳入契约,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实现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的愿景。

(二)确保终身教育,强化共同利益

1.确保人们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规定受教育权必须继续成为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的基础,必须扩大到包括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力,也必须包括获得信息、文化和科学的权利,获取“知识共享”(Knowledge Commons)和人类世代积累并不断转化的集体知识资源并作出贡献的权利。

2.强化公共行动和共同利益

要强化教育作为一项公共行动和一种共同利益的形式。首先,需要建立共同的目标,使个人和社区能够共同繁荣;接着,要确保为教育提供公共资金;然后,必须践行面向全社会的承诺,保证每个人都参与教育的公开讨论,强调人人参与强化了教育作为一种共同利益,即一种共同选择和实现共同幸福的形式。

(三) 关注发展鸿沟,强调教育正义

从1990年到2020年,虽然全球经济规模增长了2.5倍,但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越变越大。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1990年至2020年期间,全球人均年收入增长了75%,全球贫困率也逐年下降,在1990年超过1/3的贫困人口到今天全球贫困率低于10%,变化十分喜人[2],然而,低收入国家经济放缓的增长速度阻碍了减贫的进展和减少收入不平等的希望,消除全球贫困的挑战依然存在。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世界1/4人口每天生活在3.2美元或更少的水平,并且穷人中有2/3是25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经济体和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快速经济增长,使国家间不平等缩小,但是各国内部的不平等现象有所加剧。根据《2018年世界不平等报告》,撒哈拉以南非洲和阿拉伯,以及巴西和印度等国家,收入最高的前10%的人占了所有收入的一半以上[3]。在几乎所有国家,资本都已从公有转为私有,在经济扩张的同时,政府变得更加贫穷,这限制了政府调控的能力,减少了收入再分配和减少不平等的机会。

数字革命虽然有缩小发展鸿沟的巨大的潜力,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数字鸿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高收入国家,87%的儿童和年轻人能够接入互联网,但在低收入国家,这个数字只有6%。全世界有22亿25岁以下的儿童和年轻人家中没有接入互联网——其中有10亿居住在亚洲和非洲[4]。“数字鸿沟”出现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在互联网接入以及利用技术实现集体和个人目标所需的技能和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设备的差距以及个人运用信息设备的能力的差距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巨大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出现会进一步扩大教育不公平。教育要回应越发不确定的世界秩序,要达成共同的目标、承诺、规范和标准,要加大对面临教育困境地区的投入等;要通过教育的转型,更好地推动包括环境正义、社会正义与经济正义在内的更加广域的复合性正义的实现,凸显教育的公共责任。

三、《报告》的建议

(一)理性呼吁:传承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报告》指出,在一个新的教育时代,教学法、课程、教师功能、学校愿景和教育时空等都需要同步革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过去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相反,人类需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革新教育教学模式。

1.团结与合作的教学方法

教育应该围绕合作、协作和团结的原则有效开展。它应该培养学生的智力、社会参与和道德修养,激发他们的同理心和同情心,引导受教育者注重团结、尊重与包容,拒绝偏向、偏见和分裂等错误倾向,在此基础上形成合力——改造世界的能力。首先,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问题导向的协作学习,让学生参与需要合作的项目或活动。让他们面对清晰的目的和目标,这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必须超越学科界限,自行找到可行的和富有想象力的解决方案。其次,在解决问题和项目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增加个人阅历,同时建立对知识的洞察力,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智力、社会和道德修养。最后,团结与合作的教学必须建立在一个具有包容性和跨文化的教育环境中,必须系统地纠正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殖民主义和独裁政权所造成的教学排斥,同时摒弃偏见和分歧,教会学生拒绝偏向、偏见和分裂等。在评估时要反映教学目标,但许多重要的知识和能力是无法量化衡量的,所以在进行评估时,对指标的选择要深思熟虑。

团结和协作必须在不同的层次和年龄以适当的方式教授和实践。幼儿教育对人之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类生命早期阶段是一个大脑可塑性极高和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阶段,早期儿童教育对未来学习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幼儿教育不像初等教育一样被认为是一种公共责任,所以各国政府必须确保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为其提供充足且持续的公共资金,以确保所有儿童从出生起就能学习、成长和发展。在青少年期间,他们往往在这个阶段提炼他们的兴趣,追求他们的才能,并确定以后的职业规划,所以在这个阶段教育应该为青年创造更繁荣和公平的未来以此来发挥他们的潜力。在高等教育方面,要更新高等教育的使命,尊重、同理心、平等和团结等价值观必须成为高等教育使命的核心。

2.课程与知识的共享

在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中,课程应强调生态、跨文化和跨学科学习以支持学生获取和创造知识,提升他们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课程必须包含对人类的生态学理解,重新平衡我们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应该通过提高科学素养、数字涵养和人文素养来应对错误信息的传播,形成辨别谎言和真相的能力。同时,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政策上,应提倡积极的公民意识和民主参与。

近年来环境危机加剧,理解当前环境危机并塑造未来世界,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所以环境教育将成为世界各国教学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课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保护环境的知识,而且还要特别重视气候变化教育。这项教育变革的提出,必将改变我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将改变未来一代生存环境状况和生存质量。

《报告》指出,应该在教育中优先关注人权教育,尊重所有人的基本权力、尊严和自由。所以要在课程中解决两性平等的问题,消除性别歧视;此外,课程还应让学生学习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政治思考和宣传所需的技能和能力,让学生能监测到不公正和侵犯人权的行为,以及质疑、揭示和对抗因为性别、种族、土著身份、语言、宗教、年龄、残疾、性取向或者是公民身份带来的歧视。

3.教师与教学职业

教师的教学应进一步专业化,让教师作为知识的生产者与促进教育、社会转型的关键人物而获得社会认可。协作和团队合作应成为教师职业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反思、研究、创造和新的教学实践应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必须支持教师享有自主权和自由度,而且他们必须充分参与有关教育未来的公共辩论和对话。

协作和团队合作应成为教师职业的特征。为了学生更好发展,教师必须和学校内的其他教师以及校内外的专家进行合作,以此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体现在学习上,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健康、社交和情感需求,所以在这种需求下,教师团队的倡议也应运而生,例如,学校将课堂教师、扫盲专家和特殊教育教师共同建立规划团队,共同满足学生的需求。

4.保护和改造学校

学校应该成为受保护的教育场所,支持包容、公平以及个人和集体的福祉。同时,要重新构想学校,以推动世界更好地向更加公正、公平和可持续的未来转型。学校将不同群体聚集在一起,并使其有机会体验到在其他地方无法遇到的挑战和可能性。数字技术应旨在支持而非取代学校。

学校建设的初衷是培养社会关系。教育和学习可以促进人类互动、对话和交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暴力冲突事件频发以及更加严峻的气候变化警醒人们意识到学校的独特作用:学校既是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福利的中心,还是为数不多的旨在保护最贫穷和最弱势群体并给他们提供机会的机构之一,但学校也助长了不平等,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学生在完成中学学业时甚至没有达到基本能力的最低水平,对此学校必须进行适应性和变革性的动态变革。

未来学校的组织原则应该以包容和合作为核心,在未来的学校里,教育的空间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可以扩展到更大的社区进行学习,但同时还需要保持与同学的相处交流;在教学的架构方面,课程和时间表需要重新制定,抛弃之前传统局限的重复固定时块的课程设计,重视研究和学习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多样性。

在未来的学校中,人们可以利用数字设备支持学校创新教学,促进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渐渐明白,教育教学以人为中心的特殊性以及教育教学的社会性决定了学校不可能被完全转移到虚拟空间中。因此,要保护和改造当下的学校。

5.跨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教育

人类应享有和扩大终身教育及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空间中接受教育的机会。仅限于正式机构的教育并不能涵盖整个社会中存在的丰富的教育的可能性。社会契约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人人终身享有受教育的权力。这一原则可以很好地说明一个事实,即学习永远不会结束。故此,教育必须在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扩展和丰富。受教育的权力不应仅仅局限在学校教育,每个人都应该有通过多种形式终身获得信息和文化的权力。

连接现实的和虚拟的学习场所并发挥每个场所的优势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学习场所的概念应扩大到自然界,将生物圈看作一个学习的空间。目前,数字学习空间已成为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应该发展数字学习空间来推进教育的公共性和包容性。

(二)多方参与:推动形成新的教育社会契约

1.实现大规模的变革和创新离不开各利益共同体的共同参与

《报告》指出,推动实现新的教育社会契约需要行动和承诺:一是通过数以百万计的个人和集体行动,包括勇气、领导力、抵抗、创造力和关怀的行为,推动新教育社会契约的重新构想成为现实;二是需要人类克服歧视、边缘化和排斥等行为,致力于确保性别平等和所有人的权利,并鼓励人类在社会对话、共同思考和行动方面作出巨大承诺。

2.《报告》再次呼吁注重研究和创新的力量

这种对未来的重新构想不仅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和协作性的工作,而且还需要聚焦以受教育权为中心、以终身受教育权的研究与项目创新的包含横向学习和跨境知识交流等不同类型证据和认知方式,并欢迎所有人为这种研究和创新作出贡献。

3.《报告》呼吁全球团结和国际合作

新的重新构想需要对全球合作重新作出承诺,以国家和非国家行动者之间更加公正和公平的合作为前提,支持教育成为一种全球共同利益。除了教育援助的南北流动以外,知识和经验还必须在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南三方合作中产生。国际社会要在帮助国家和非国家行动者围绕共同目标、规范和标准达成一致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推动实现重新构想。同时,应尊重相关附属原则,鼓励地方、国家和区域层面的努力,并支持难民、移民等群体的教育需求,尤其要借助国际合作和全球机构的力量。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在各个方面积极参与实现重新构想并致力于推动教育作为一种公共利益的大学,在教育未来的构建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总之,关于未来教育“应该继续做什么、应该抛弃什么、需要创新什么”等三个基本问题,《报告》开始了有益探究但是尚未给出明确答案。如《报告》所言,其发布与其说是勾勒出一个蓝图,不如说是给全世界发送了一封鼓励思考和想象的邀请函,请人们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社区、学校以及各类教育项目和体系中具体解答这些问题。

三、借鉴与启示

人们总是对教育充满着美好的憧憬。教育一直以来作为解决世界不平等现象的重要支点。《报告》也赋予教育以重任,希望通过反思教育,重新构建未来教育和学校形态以推动整个世界朝着更加公正、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转型。基于以上背景、挑战和原则内容的分析,提出以下四个层面的建议:

(一)厘清契约内涵,承担应有责任

《报告》秉承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将教育定位为人人参与、多方多领域协同合作的社会契约。新契约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一是实现教育由权利向责任的过渡。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还是一种责任。通过受教育的过程使受教育者明白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个体与国家都应为了全球共同利益的持续发展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单位个体的贡献和努力在应对共同危机的过程中来促进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二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强调实现新契约的路径即合作对话、研究创新以及多边行动。合作对话要求人类消除一切歧视,实现相互间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研究创新的要求源于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所带来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脆弱性和复杂性,只有通过研究创新,才能推动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多边行动意味着全人类的共同参与、共同选择和共享福祉,同时也要对共同参与、选择及行动的后果承担责任,所以新契约不可避免地带有规范性、教育性和公共性的属性。

(二)反思教育目的,坚定中国自信

教育的目的从促进个人发展转向关注公共利益、全球利益,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相契合。在《报告》的构想中,这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能够将人受教育的保障权和全球共同利益相互联系,主张教育作为一项共同事业和共同利益,应该鼓励人人参与。对于中国而言,首先,要坚定教育自信,从根本上要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制度优势出发,走出“西方中心论”的误区,走自己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其次,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中国教育要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就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深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中国教育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融入度[5]。

(三)缩小“数字鸿沟”,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应该关注“数字鸿沟”,并在国际缩小“数字鸿沟”的进程中彰显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贫困人口增加了1.2亿,极端贫困率从2019年的8.4%上升到2020年的9.5%,饥饿人口增加了8300万,总数达到8亿人左右,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在面对全球的发展鸿沟中,数字革命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数字技术可以低成本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分享,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数字革命带来的“数字鸿沟”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的差距。中国应该凝聚共识携手参与国际数字治理,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相似,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但也普遍缺乏国际话语权,应依托南南合作、“一带一路”等多双边区域合作机制,加强立场协调,共同发声,推动全球数字治理体系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四)推进教育公平,传递中国力量

《报告》认为教育应该以公正、公平的形式进行。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中西部教育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80%以上的县(市、区)实现了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形成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特殊教育加快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等学校人数明显增加”[6]。在21世纪的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更多的国际责任,进入新时代后,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等都对教育公平的实践样态与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的教育公平需要升级换代[7]。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开始追求更好的教育,追求更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在强调“教育结果”的质量的同时,也强调“教育过程”的质量,关注教育的细节与学习者的感受,能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与个性化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情感关爱等,使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美好的。为此,中国的教育改革要有文化自信,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品质。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车内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教育心得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教育成为终身之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