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
2022-03-24吴俊
吴 俊
(厦门曙光伟业建设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建筑项目数量增加,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作为建筑企业应及时了解大众审美,清楚对建筑质量方面的要求,关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提高建筑桩基础的稳定性,推进建筑质量控制工作。
1 桩基础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桩基础拥有稳定性高、承载力强、沉降稳定、沉降量小、抗震性高等优势,常用于民用与工业建筑工程中。在建筑中应用桩基础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让其在外部冲击方面拥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如果建筑地基没有较强的力量,在受到地震或台风等自然灾害形成的外部荷载作用时,便难以抵抗,导致房屋、大型商场等建筑坍塌。考虑到部分地区台风与地震等灾害频繁发生,必须提高该处建筑地基的稳定性,让建筑结构在遭遇地震与台风等灾害时,可以依托结构力量抵御外部荷载,提高建筑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在建筑中应用桩基础技术,可以将建筑承受的力向地面周围传导,在纵向荷载方面拥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即便遭受外部压力,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建筑,防止出现建筑物坍塌等情况。
2 目前使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2.1 静压力桩施工技术
静压力桩基础施工阶段会依靠专用设备,借助桩架和设备自身的重量,将预制桩压入土层中。静压力桩基础施工技术工序并不繁杂,施工人员可以快速掌握工作程序,同时施工中的冲击力与噪声较小,不会打扰施工场地周边民众,因此,可以将其应用在城市施工项目中。静压力桩基础施工也存在一定的技术短板,在技术应用中会破坏作业土层,打桩环节需要连续作业,一旦中途停顿,将无法完成施工任务。
2.2 人力挖桩基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领域使用人工挖孔桩技术会增加工程的作业量,难以控制施工进度。但使用人工挖孔桩技术,可以保证桩基的质量,有效控制打桩的成本,适合应用在渗水量小的地基中,如黏性土、填土、风化岩土、沙土与粉土等土质。人工挖孔技术也可以应用在松软的地基处,但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在地基处设置井壁护圈等支护措施,在地基稳固程度达到要求后,方可开始工作。
2.3 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灌注桩,需根据工程建设需求,以及成本、技术方面的考量,合理选择灌注桩制作方法(沉管、冲击等为常见的灌装桩制作方法)。在灌注桩制作环节需要借助机械设备,按照要求操作。在建筑桩基础施工中使用灌注桩施工技术,必须明确施工要求,经过多角度分析后,再敲定桩制作方法。
3 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桩基础施工技术,需要调查工程项目所在位置的环境及周边建筑情况,了解施工区域土质情况,判断土地硬度。
(2)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勘察水文状况,确定湖泊最高水位与地下水最低水位等参数。基于水位参数,分析施工段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并根据分析数据编制方案,保证建筑在外力抵御方面拥有较强的能力。
(3)在施工前期需要勘查现场情况,整理土质、水文与施工气候方面的数据,考察施工区段周围建筑采光、高度与地下管道等情况。基于相关参数分析方案是否合理,及时调整方案参数,防止施工环节损害管桩。
(4)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在施工前期要确定相关设备类型,编制相应方案,确保施工环节合理应用设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
(5)桩基础施工技术在不同区段所用的设备有所差别,施工人员需要确定设备的使用范围与特点,保证每种设备都能在恰当的时间使用,发挥设备在施工中的价值。编制设备方案时,设备型号与数量需要参考工程周边环境、土质与水文情况,以此选择最佳的设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桩基础施工任务。
(6)为保证施工进度,在技术准备环节需要确定工序计划,便于施工人员按步骤操作施工;按照实地勘察得到的信息,结合工程量,确定各工序施工时间,提高管桩类型的合理性,选择恰当的施工方法;确定地下管道作业位置,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环节出现磕碰管道等情况。
(7)在施工前需要固定管桩,防止施工阶段管桩位置变动,妨碍后续工作的开展。管桩固定环节,一般采用网格复位法,考虑到管桩位置不同,所以,需要标注水准点。固定管桩前需要认真清理现场,规整现场所有物品,并处理无关的物品。同时,需要清除灌注桩周边与桩孔中的杂物。
3.2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1)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我国建筑高度不断增高,建筑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达到设计要求,必须保证建筑桩基承载力达到设计标准。桩基础尺寸会影响到桩基承载力,在编制桩基础施工方案时,需重点分析桩基础的尺寸。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量建筑工程的施工条件和施工要求,结合地质勘探资料等内容,确定桩基础断面尺寸、桩型与桩长度,并按照工程建设要求,基于工程基础参数,确定桩数量、单桩承载力、承台尺寸、构造、平面布置等参数,以此提高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
(2)荷载量设计也较为关键,将直接影响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使用桩基础施工技术前,需要预估单桩荷载能力,结合预估参数规划桩位,判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重视荷载量参数调控工作,有利于开展建筑后续的维护与保养等工作,设计人员编制施工方案时,需要重点关注影响桩基础稳定性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考量与分析,提高建筑参数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设计人员完成施工方案编制任务后,需要组织各单位人员审核方案,及时发现方案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桩基础施工内容众多,在施工阶段容易受到各类因素干扰,设计人员在编制方案时,需要考虑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编制单桩荷载的控制方案,预估单桩可能承受的荷载,同时,按照工程建设要求编制备用计划,应对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确保桩基础施工顺利进行。在方案论证环节,技术人员需要基于客观环境与施工要求,选择桩基础施工技术,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方案,以提高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
3.3 升级施工设备
桩基础施工需要用到的设备有:冲击钻、汽车吊、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配料机、正反循环旋转钻、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弯筋机、装载机、挖掘机等。桩基础施工对机械设备的依赖性较大,如果设备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桩基础的施工进度,也难以保证桩基础达到规定要求。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关注桩基础施工设备,保证设备拥有良好的性能,不会对桩基础施工造成不良影响。施工单位引入新设备后,需要进行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以降低设备在桩基础施工中发生故障的概率,维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尽可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施工单位需要为设备编制维护与检修方案,定期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并进行处理,提高设备在施工中的利用率。
3.4 针对不同施工部位使用合理的施工技术
3.4.1 桩位测定、准备泥浆
测定桩位需要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桩位布置、标识桩位等,应按照工程施工要求调整施工操作行为。如在工程施工环节,应该在地基平整的情况下安装钻孔设备,这有利于后续工作的推进,提高各类操作行为的精准性。施工人员需要核对现场地基情况,一旦发现不平整的地基,需要快速进行处理。泥浆应该参照方案中提出的各类材料的参数进行配置,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黏土、水、混凝土,待泥浆黏稠度达到标准值后,即可停止,随后将泥浆转送到指定位置。在桩基础施工中泥浆较为关键,会影响到桩基础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关注泥浆的制备。在泥浆转运阶段,需要做好灰尘防护工作,降低该操作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3.4.2 钻孔、清洁工作
在桩基础施工中钻孔的作用较为重要,会影响后续工作的施工效果。钻孔需要按照方案设计的比例进行控制,使桩基础能够达到方案对其在质量方面的要求,在进行钻孔操作时,需要压实护筒、观测钻头和钻孔,防止钻孔阶段出现钻头掩埋、钻孔移位、塌方等问题。在钻孔过程中,应该将泥浆均匀灌入,同时控制钻进速度,待达到钻孔深度后,需要清洁孔径,一般采用原浆灌注的方法清洁钻孔。
3.4.3 安装钢筋笼、灌注混凝土
安装钢筋笼时,需要规范成孔机械的操作行为,提高设备在运行阶段的平稳性,成孔机械和中心位置的距离不能大于1%。在钢筋笼制作环节,为了提高焊接部位的稳定和可靠程度,一般会选择5字头焊条。在吊装钢筋笼的过程中,如果钢筋笼与孔径处于一条水平线,应缓慢地将钢筋笼放在规定位置,随后加固钻孔。灌注混凝土前需要检查孔底沉渣,保证该处符合规定要求。
3.4.4 凿除桩头
在灌注混凝土环节,为了保证桩体的完整性,施工人员需要凿除桩体。可选择空压设备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空压机在凿除部位必须预留足够的空间(一般预留20cm的距离),随后使用人工凿除的方式,提高凿除作业的精准性。桩顶松散区域和浮浆部位为凿除工作的主要对象,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凿除动作,不能破坏桩底主筋与混凝土。
3.4.5 预制桩
预制桩制作前需要准备各种类型的桩体和材料,使用沉桩机将桩放置到指定位置,通过静压、振动、锤击等动作将桩体压入土体。下压桩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桩向下移动的速度,钢筋需要与桩基下段对齐,以达到预制桩的质量要求。预制桩拥有经济效益好、承载力强等特点,已成为土质松软工程的首选方法。
4 结语
桩基础施工对建筑工程的影响较大,一旦桩基础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将会降低桩基础的稳定性,使建筑无法达到规定的抗外荷载标准。施工单位需要关注桩基础施工,明确桩基础施工在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落实施工任务,对各环节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完成桩基础施工任务,为建筑达到质量要求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