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乐为媒赏析经典古文 身临其境品悟知己之情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纪实

2022-03-24哈尔滨新区第二学校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鼓琴伯牙知音

哈尔滨新区第二学校 马 丽

单元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结合“资料袋”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

3.积累以友情为主题的中华经典古文,感受知音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够对课文正确地断句,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赏析音乐并试着将感官上的感受具象地用语言表达。

2.能够利用课下注释读,尝试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环节:

一、以乐问琴,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化身为音乐评论家,闭眼聆听,欣赏老师播放的琴曲。

(生闭眼感受古琴乐曲——《高山流水》。)

师:听完这首古琴曲,大家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生1:非常好听。

生2:我感觉好像在野外,内心非常舒服。

生3:听着曲子,感觉自己的身体随着曲子的节奏在一起舞动。

师:看来同学们在听到这首乐曲之后,都有了很丰富且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我们刚刚听到的就是著名乐曲《高山流水》。同学们,其实这首乐曲的背后,还有一段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呢。本节课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伯牙鼓琴》。

师:我们曾经学习过《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等文言文故事,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回顾一下,这样的古文我们之前都是怎样学习的。

生1:读准读好课文语句。

生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文章意思。

生3:想象画面。

师:今天就让我们用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方法,一起来学习《伯牙鼓琴》这个故事。

二、任务驱动,探究文本

1.以读为基,梳理文本

交流一:

师:请同学们先齐声读下本篇课文的题目——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伯牙鼓琴当中的鼓是什么意思吗?

生:通过课下注释我知道了鼓是弹的意思。

师:你能够利用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方法真是太好了,能大大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师:刚刚让大家把读不准的字画了出来,谁来汇报一下?

(生提出“少选”“为”。)

师:谁能讲一讲到底应该怎么读呢?

生:“少”有两个读音,读四声的时候,一般表示“年纪小”,比如“少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三声的时候,表示“东西少、物品少”。“少选”在注释中,是形容极短的时间,应该读三声。

师:这位同学更了不起,既结合注释,又联系语境来理解字词的意思。通过这位同学的示范,其他同学有没有想挑战一下剩下这个字的读音呢?

生:“为”有两个读音,在表达做事情的时候一般读二声,比如“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在表达为了某人,替某人的时候一般会读四声,比如“为你高兴”“为人民服务”。通过课下注释我认为,“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再有值得为他弹奏古琴的人,这里的为是指为某人弹奏的意思,因此应该读四声。

师:又是一位能够举一反三的同学。老师还想提醒大家,课本中已经标注读音的“汤汤”shang读第一声,表示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意思。

交流二:

师:刚刚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解决了本篇课文的生字词,但是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更要读出韵味,哪位同学愿意尝试一下?

(一名学生读全文。)

师:你读得真不错!不过,老师还要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大家能够注意语气词的朗读,会更有韵味!古文与我们平时日常沟通有所不同,我们要讲究抑扬顿挫,正确把握语速、停顿还有重音才能更好地展现文言文的魅力。

(师范读。)

师:“哉”与“乎”在文中,是表示赞美、感叹的语气助词,就和现在我们常用的“啊”一样,一般在语气词的后面停顿要略长些,这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情感与古文的魅力。

(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师:(课件出示: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我们怎么停顿才能读得更好呢?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生:可以借助注释看看这个句子的意思。

师:这一句的意思是——

生: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师:请你来试着读一读。

生: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师:下边运用这个方法,自己试着画画整篇文章的停顿,然后和同桌讨论一下。

(多名学生朗读本句。)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齐——

(生朗读全文。)

交流三:

师: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谁能试着说说?

生: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伯牙与锺子期,伯牙在弹琴的时候,锺子期总是能够体会到伯牙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两个人是知音。

生:课文中还写,锺子期死后,伯牙就把琴摔了,认为再也没有能懂得他琴声的人了。

师:看来同学们应该基本明白了课文内容。同时我们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完成了本节课的第一个学习活动任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到课文中进一步感受伯牙和锺子期之间的情感吧。

2.多法并用,感悟知音

交流一:

师:通过自我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相信各个小组都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文相应内容。)

生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在弹奏琴,心中想的是描绘泰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面前!”

生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过一会儿,伯牙弹奏时,心中想的是描绘流水,锺子期夸赞到:“这琴声太好听了,就像一望无际的河流在眼前流过。”

生3:从这几句话里,我感受到了他们是知音,伯牙弹的琴声,锺子期都能理解。

师:通过这两句我们知道他们两个一个会弹——

生:一个会听!

师:这样看来他们真是一对知音!那其他小组有没有从不同的角度来入手分析的呢?

生:我是从“方”字看出来的。方字,我认为表示的是方才,刚刚的意思。在文中伯牙刚刚弹琴,锺子期就听出来了他心里所要表达的意境,所以他很能听懂伯牙的心声。

师:这位同学通过组建词语的方式来理解“方”这个字的含义,非常聪明。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就是简洁,今后文言文学习时,有不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运用组词的方法来促进理解。刚才的这位同学从细节入手分析了伯牙和锺子期的知音之情,这样的思路是否给了你们启发?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分析一下?

生:“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从这个词里也能看出,伯牙换了曲子,锺子期也能马上听懂。

师:换了曲子,或者说心里换了想法,锺子期又能马上知道。这就是——生:知音!

师:是啊,不用等待,不用解释,你弹的,我都懂,这就是——

生:知音!

师:一个用琴声表达这样的心声,一个用语言做这样精准的解读,互相都能知道对方心里所想,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遇到知音的感觉多么美好啊!

师:我们在课外资料中了解到,伯牙是音乐家,琴声里不仅有高山、流水,想一想,还可能有什么景色呢?

生1:还会有鸟语花香。

生2:春天百花盛开。

生3:冬天白雪皑皑。

师:是啊,他的琴声还有无限可能,但不论伯牙如何弹奏,锺子期都能感受到伯牙的心意,这就是知音。

师:我们一起再读一遍。(配乐。)

(课件出示课文前两句。)

交流二:

师:刚刚几位同学从前两句体会到了伯牙与锺子期的知音之情,那么有没有小组愿意从他们没有分析的角度再尝试着分析一下呢?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文相应内容。)

生:我从最后一句感受到他们是知音。

师:请同学们在理解这句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象,说说这句话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生1: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他们有着很深厚的知音之情,在锺子期死后伯牙把琴摔破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啊!

生2:一定是因为锺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能听懂他的曲子想要描绘的内容了,因此将自己的琴摔破,为了祭奠自己逝去的知音。

生3:一个人就比世上所有人都值得他为之弹琴,可以看出来锺子期在伯牙的心中多么重要。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理解得十分深刻,能够体会到锺子期死后,伯牙对于知音离世的悲伤之情,这也更加体现了二人的友谊深厚。短短几行字就能够将伯牙与锺子期的深厚友谊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文言文的魅力,语言精练却能表达丰富的含义。这也是为什么老师要让大家在朗读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语速、重音以及断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文言文的深刻含义表达出来。

师:如果我们展开想象,把“巍巍乎”与“汤汤乎”这两句话转化成琴声,那会是怎样呢?

生:“巍巍乎若太山”,这句话是指琴声如高山一般,因此琴音应该有着高山般的深沉、肃穆。“汤汤乎若流水”,这句话是指琴声如流水一般,因此琴音应该有着流水一般的清透、柔和。

师:这位同学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真是一个优秀的小音乐家!

师:知己难寻,知音难觅,让我们穿越千年的历史,展开想象,置身于这高山流水的音乐中(音乐起),感受伯牙与锺子期的心声。

(师生合作共读课文前两句。)

师:此时伯牙的心情是——

生:幸福的,开心的,激动的……

师:你能读出这份感情吗?

(指名读。)

师:“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此时伯牙的心情是——

生:伤心,悲伤,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师:你能读出这份感情吗?

(指名读。)

3.结合资料,再悟知己

师:伯牙、锺子期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知音。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的人,历经千年,还有很多有关他们成为知音的传说——

(学生齐读资料袋内容。)

师:我们都知道,知音的意思就是知己,是指能懂得对方想法的知心朋友,这种说法正是源于本篇课文所讲述的典故。锺子期能通过琴声听到伯牙心中所想。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再不弹琴,是因为再也没有理解他的人。伯牙锺子期的友谊感动着后人,现在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用高山流水来表示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师: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反复研读,伯牙锺子期的故事,已经深深印在我们心中了。下面,让我们尝试背一背。

(学生尝试根据提示背诵全文)

三、拓展延伸,感受文化

师:在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中,我们体会到了深刻的友谊。在座的同学们谁愿意分享一下你与你的朋友是怎样保持深厚友谊的呢?

生1:我的朋友是一个诚实的人,敢作敢当,正是因为我欣赏他的诚实,想要向他学习,所以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生2:我和我的朋友都喜欢书法,我们会一起去上书法课,有比赛,我们也会一起,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所以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生3:我喜欢唱歌,我的朋友会弹吉他,我们经常在周末约着一起出去玩,他弹吉他我唱歌,我们的爱好互补,因此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友谊,锺子期能够听懂伯牙,伯牙便为锺子期破琴绝弦,一个真正懂得,一个认为值得,这样一对知音,就成为了我们中国文化里关于友谊的最高信仰。就像在座的各位同学一样,有的因为欣赏对方的优点,将对方作为学习的榜样,有的是因为你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爱好,有的则是互相成就……种种原因使得你们收获了珍贵的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像伯牙、锺子期一样关于友谊的历史故事人物还有很多,比如八拜之交等故事都体现了深刻的友谊。虽是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故事,但都是一样的真诚,彼此可以同甘共苦,可以相互支持理解,希望大家课后多多查找历史上有关友情的故事,去体会友情,感受友情。虽然知音难觅,但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自己的知音!

猜你喜欢

鼓琴伯牙知音
读,文言文教学的一张好牌
伯牙鼓琴
知音
读出经典的新意
问世间,“琴”为何物
知 音
泉水滴答
高山流水
山水知音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