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与实践的张力:马克思知识论的现代反思

2022-03-24赵泽华郭强

关键词:真理性知识论辩证法

赵泽华,郭强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82)

近代以来,知识论逐渐成为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关键性理论贡献,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用实践的观点构建了多维度的知识论模式,不同于传统知识论下的经验主义、唯心主义,知识论是关于知识的“来源、性质、范围和发展规律的理论”[1]。马克思的知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知识论研究提供了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阐发马克思知识论的构建意蕴对彰显知识的地位和价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知识观、促进知识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是什么?在马克思及其以前的时代,诸多学者一直在探索有关“知识”的命题,如柏拉图认为知识来自理念、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有追求知识的本性、洛克认为知识来自观念、德谟克利特认为真实的知识是缺乏内容的、伊壁鸠鲁认为知识的真理来源于感性知觉。哲学家们以思辨、实证等方式来探索知识,并形成了一系列“绝对知识”“现实的知识”“真实的知识”等相关概念。通过回顾现有文献,知识是来自观念还是客观现实?观念或客观现实如何催生知识?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马克思经过一系列辩证思考,认为仅仅把知识局限于哲学领域,把意识看作为知识的知识,容易陷入自我矛盾的泥潭。知识需要同感性、实践、生活等联系在一起,进而构建辩证的、唯物的知识论。

一、知识的感性与实践:马克思知识论在批判中构建

(一)感性从“忘在”转向“出场”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感性“忘在”,认为知识不能脱离感性。黑格尔认为感性之于知识是“忘在”的。他把知识看作是意识的存在形式,而不是感性、生命、现实的反映,他认为“意识的存在方式,以及对意识来说某个东西的存在方式,就是知识”[2]210。此外,黑格尔从自我运动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检视,知识是意识的存在方式,是“意识唯一的行动”[2]210。黑格尔认为,知识成了脱离感性的存在。知识的产生不仅与感性无关,知识的创新也仅仅是意识的运动。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知识观点的感性“忘在”。他认为知识的产生、思辨、验证不能离开现实生活和实际的历史,“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3]153因此,为理解知识的本质,必须实现感性从“忘在”到再次“出场”,知识决不能脱离感性需要和感性意识独立存在,如果脱离了感性,则“关于意识的空话将销声匿迹,它们一定为真正的知识所代替。”[3]153

(二)逻辑起点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认为知识并非从精神、概念等抽象中来,而是从现实中来。黑格尔提出了辩证法的伟大思想,在超越沃尔弗式的形而上学方法的同时,还部分地超越了后人。“黑格尔逝世之后,把一门科学在其固有的内部联系中来阐述的尝试,几乎未曾有过。”[4]10但是,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倒立的,必须把它倒过来。“黑格尔的方法……实质上是唯心的。”[4]10黑格尔的辩证法过于抽象,他将无限的、抽象的东西作为逻辑起点,进而发展到有限的、现实的东西,最终仍要复归无限的、抽象的东西。这种“抽象—现实—抽象”的辩证法似乎实现了意识的运动。知识借助于这样的辩证法似乎可以得到一定的运动和发展。马克思认为,知识的发展和创新如果总是站在唯心主义的辩证法立场上,则容易导致知识的发展脱离客观实际,使科研、学术的相关成果只能成为向下一位受教育者传播的经院哲学。马克思知识论的逻辑起点绝不是来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神学。他反对黑格尔头足倒置的辩证法,否认现实事物是思维过程外部表现的说法。相反,他认为:“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2]194感性需要构成了知识来源的基本动机,感性意识构成了知识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感性的、具体的东西一定是知识论的辩证法中第一位的、首要的出发点和起始点。此外,人们对于知识的学习、掌握、实践的最终目的也一定体现在具体的客观世界当中,进而形成“现实—知识—现实”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指导下的知识论。否则,知识也仅仅“成了德国的时髦东西,因为它似乎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4]18。

(三)知识的生成方式从“直观”转向“实践”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认为知识的生成是实践的产物。费尔巴哈认为感性是认识的起点,但是同时他也认为感性是直观的,因此陷入了机械的、形而上学的陷阱。从感性的角度,费尔巴哈站在了唯物主义立场,他写道:“我不能承认感性的东西是从精神的东西派生出来……因为没有感性的东西或在感性的东西以外,精神的东西便什么也不是。”[5]587但是,如果知识仅仅是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未加以改造、归纳、演绎,便仅仅是一种感觉,很难成为改造世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知识。因此,马克思认为,知识并不仅仅是一种直观的反映形式(知识的范畴也包括感性直观),为了解释知识的实际发生方式,他提出了“实践”的概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这样论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6]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包括人们的求知活动,并不是以静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它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时,马克思实现了知识感性向知识实践的转向。“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6]5这阐明了知识、理论与人类的生存实践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的发展才不会陷入感性直观的错觉中。

(四)知识的检验方式从“直观”转向“实践”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真理的检验标准,并将知识的检验方式从“直观”转向“实践”。费尔巴哈的观点认为,感性的直观是辨别事物真假的唯一标准,真理性等同于现实的感性意义。“只有那种直接通过自身而确证的……才是真实的和神圣的。”[7]173虽然费尔巴哈的观点看似超越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立场、已经立足于唯物主义的世界当中,但是从他的话中也不难看出,他更加信任感性的直观。在他看来,真理存在于多人数的直观感性,“真理性和普遍性最基本的原则和标准……我一个人所见到的东西,我是怀疑的,别人也见到的东西,才是确实的。”[7]111他认为群体性、以类作为范围的观点可以体现知识的真理性价值,但是这样的观点忽视了实践的本质及作用。马克思的知识论一直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实践是知识的基础,也是知识的真理性的检验标准。他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5寥寥数语点明了如果需要鉴别知识的真理性和科学性、验明某种理论或者知识是否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些经验和知识是否可以继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仍需借助于实践来检验。

二、知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马克思知识论在对立统一之间

(一)知识在相对性和绝对性之间相互转化

马克思知识论在汲取前人经验和研究的基础上,从辩证法、唯物论的角度对知识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在辩证法的引导下,马克思将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加入了知识的探讨。马克思在《工资、价格和利润》中,提出了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借助于变数和常数、绝对量和相对量、生活的绝对水平和相对工资等概念,并形成了绝对与相对的对立统一的系列观点。马克思提出:“如果我们有一个已知数,比如说是8,那么这个数的绝对界限并不妨碍它的各部分改变其相对界限。”[4]18由此可以体现相对性和绝对性本身既具有相互对立的属性,又可以同时存在;某一个物体或事物既可以体现出整体上的绝对性,也可以体现出各部分的相对性。从某一个历史阶段、某一个范围来看,知识是相对的。但从人类的整体历史来看,客观世界总是可以被认识的,知识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范围内不断对客观世界进行反映,同时不断趋向于绝对真理。因此,马克思知识论内在地表明了知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

(二)知识的相对性由时代和环境造成

知识具有相对性是指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客观外部条件的制约,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被过去实践检验的知识可能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又变成不符合实际的谬误,这既是由知识本身形成时的时代和环境造成的,又是由认识的发展规律决定的。每位个体既是知识的追求者、创造者,也是践行者。人们都生活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以及特定的生活工作环境中,知识也必须在每个个体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够确认其真理性和科学性。马克思强调对于知识真理性的探讨绝对不能面对每个不同的客体时,试图找到一个普遍的、永恒的真理。他曾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写道,“真理的各个分散环节在结果中是相互结合的。难道探讨的方式不应当随着对象而改变吗?”[8]113也就是说,真理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知识的真理性必须在不同的对象那里才会变得合理。此外,恩格斯为了将黑格尔同马克思的观点区分开来,在批判永恒真理的同时提出:“人们就始终会意识到……他们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些知识的制约性。”[9]338也就是说,知识的真理性是有限制的,每个个体的知识存在相对性,受限于某一时间阶段和历史条件。知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如果超过某一环境或者历史阶段,也许会成为不好的知识,或是谬误。

(三)知识的绝对性由知识发展的全过程、全范围决定

知识具有绝对性是从全过程、全范围的角度来看,知识是绝对的、可以被认识的,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生产者之间、知识与行动者之间存在着绝对的、必然的联系。马克思认为知识的绝对性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整体范围上来看才有意义,必须孕育于所有的相对性中才有意义,所谓知识的绝对性是人类对整个物质世界完全彻底的认识。《共产党宣言》中有人质疑:“存在着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真理……但是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所以共产主义是同至今的全部历史发展相矛盾的”[3]420。但是马克思强调,这些责难归结于“至今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3]420。也就是说,永恒真理原本是不存在的,只有在不断的斗争、矛盾的出现和解决中才能够实现知识从相对性走向绝对性。部分哲学家们对永恒真理的盲目追求让马克思不禁发问:“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3]420每个个体所掌握的知识从深度、广度、复杂程度来讲,都是相对有限的。我们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并非绝对真理,而只有基于全体人类(过去、现在和将来)在研究、探索过程中,才能形成绝对性的知识。

三、知识的践行:马克思知识论在中国的发展

知识文明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知识、技术、科技的快速发展。马克思立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明了人之于知识以及知识之于人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知识的“感性”“实践”,并且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知识实质的深刻剖析,提出知识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程度也越来越高,马克思知识论的重要价值也愈加彰显。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决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的方向。马克思主张知识实践是具有一定阶级属性的,“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178当某个阶级成为掌握知识权力的阶级,其往往在教育、指导、传教等知识交往活动中有利于维护和巩固本阶级利益的知识向其他阶级传播。资产阶级统治下的知识是用来驯化工人的工具,其目的是使工人不断提升生产力、不断为资本积累服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知识不能成为奴役人的工具,而应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面对复杂的国际斗争形势,我国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不断提高我国全体人民的知识水平,增强文化自觉。

(二)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知识在实践中具有可物化性。知识既能被劳动者掌握、成为劳动能力的组成部分,也能通过人类的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实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知识化,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机器……机车、铁路、电报……是物化的知识力量。”[10]219作为知识物化形态的机器和工具凝结着人类知识的基本内容,知识以物化的形式融入社会生产发展的具体过程,改造着社会,也使社会越来越知识化。“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10]219-220。因此,知识的可物化性表明了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可以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甚至部分地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当今社会,知识水平反映在生产力方面便是科技水平。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愈益凸显,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11]这一观点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实证科学作用的观点和看法。马克思强调:“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3]153科学技术的发展绝不是为了抽象的理论和无止境的争论,其最终目的是要借助于物化的力量,改造世界、提升生产力,推动我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认为,知识分子在推动革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出强大的力量。他曾在《提纲》中为哲学家们的“解释世界”感到不满,希望有知识的人不要仅仅将知识变成经院哲学,而要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他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136目睹了革命和改革后,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于《法兰西内战》中提道:“只有工人阶级能够……把科学从阶级统治的工具变为人民的力量,把科学家本人从阶级偏见的兜售者、追逐名利的国家寄生虫、资本的同盟者变成自由的思想工作者!只有在劳动共和国里面,科学才能起它的真正作用。”[12]149-150知识、科学想要发挥作用,还需要借助人的具体实践才可以完成。在人民群众中,掌握知识较多的知识分子、科学家可以为知识作用的实现贡献更大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分子对知识、对技术掌握得比较多,对自然、对社会了解得比较深,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13]因此,我国应充分体现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并且利用教育培养更多的知识分子,追求科学精神的知识分子必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真理性知识论辩证法
中国传统知识论问题意识之定位
当代知识论的中国话语
——访陈嘉明教授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论中国梦的哲学意蕴: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谈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真理性与可信性
知识论视野下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小技”与“大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理性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
转诊率下降背后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