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测绘类水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10-10刘辉刘文锴李葛爽赵文飞张瑞

关键词:专业型水利测绘

刘辉, 刘文锴, 李葛爽, 赵文飞, 张瑞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郑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从习近平总书记“16字”治水方针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从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到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标志着单技能的水利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1-3]。2021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专门提出了智慧水利体系的建设[4]。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及时、全面、准确地解决监测、预警、调度、调控水资源等问题是当前智慧水利的发展趋势。2021年10月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明确指出利用先进技术高质量发展生态脆弱的黄河流域是重中之重[5]。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卫星遥感、大数据、5G、北斗卫星导航等信息化技术突破性发展的新时代,应重点培养具备遥感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测绘类水利人才。

当下,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暴露了现行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信教育及心理教育等方面的缺失。被称为“恨国女”的许可馨,占着公派留学的资源反过来污蔑自己的祖国。跳窗拒不隔离,强制隔离后又非要喝矿泉水的女留学生大放厥词:“我是中国籍,但没有中国心,想让我为你效力,做梦!”这种品德败坏、道德沦丧的现象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现行教育的利弊。

在新时代,为了进一步提高测绘类水利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实现建设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目标补齐短板,应充分发挥测绘类水利专业相关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信教育和心理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多规格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学术型、专业型与创新创业型测绘类水利人才。因此,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具有鲜明特色的测绘类水利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研究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问题至今尚未根本解决[6]。为了提高水利人才培养的质量,学者从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策略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7-11]。但大多研究都只是从某一专业单方面阐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遥感技术已与现代化水利事业密不可分,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水利监测手段。利用测绘遥感技术可以大区域、高效率、高精度地获取一定区域的高质量影像,几乎不受昼夜、雾霾、阴雨等的影响。该技术以其极具潜力的突出优势,已应用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领域,但目前高校测绘类水利人才培养较少涉及这一现代化技术。当下,相关领域的突破,仅靠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是远远不够的,人才缺口巨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位于黄河流域以水利为特色的高等院校,为黄河保护和治理服务,培养测绘类水利人才是学校建设的应有之义[12]。

二、当前测绘类水利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培养模式与国家战略需求脱节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河南省发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这对承担着为祖国水利事业输送合格人才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理应紧跟时代步伐,聚焦人才需求,及时调整测绘类水利人才培养方案。目前,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仍然缺乏对当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实情况的审视分析,定位模糊,培养人才同质化,与其他具有相同专业的非水利特色院校差别不大,完全没有体现出水利特色,从而导致与国家战略需求严重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竞争力不强。用大多数毕业校友最诚实、也最扎心窝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毕业了就是一切从零开始”。

(二)课程体系滞后,教学内容陈旧

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指导下,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水生态问题是当下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雷达遥感、夜光遥感、无人机、LiDAR等测绘新技术已在水生态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但现有课程设置中却缺乏应用这些测绘新技术的课程,一些课程仍然运用社会上早已淘汰的经纬仪、平板测图等,教学内容陈旧。同时,一次疫情的考验,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现行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疫情期间发生的“许可馨事件”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象征着“中国速度”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成让国人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与民族自信,这些内容应及时融入专业教育。

(三)实践创新平台缺乏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就是眼高手低,不但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而且操作能力也不强,这在某种程度上应归因于实践创新平台的缺乏。水利工程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校建立的实践创新平台单一,大多是与企业联合建设,繁重、密集的课程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同时,由于自身定位不准确、顾虑过多等原因,所谓的创新创业产业园更是门可罗雀,冷冷清清。高校专业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工程实践经历,也需要多元的实践创业平台加以磨炼。为人师者都不具备“渔”的能力,又怎能“授之于渔”。

三、构建新时代测绘类水利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对水利人才的需求,结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办学特色,构建新时代测绘类水利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以产出为导向,紧跟时代,反向设计教学环节,构建学术型、专业型与创新创业型多规格人才分类培养模式,设置新时代融入测绘类核心技能的“4基本+3补充”课程体系,搭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生产企业”多元化实践创新平台。

图1 新时代测绘类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线图

(一)构建符合国家战略要求的多规格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独立、目标明确、性格多元,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意愿,及时调整每一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及方式。突破所有学生统一毕业要求的传统模式,构建学术型、专业型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立志考研的同学鼓励其选择学术型,实行导师制培养,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立志就业的同学鼓励其选择专业型,在培养阶段即可安排大量时间深入一线实习,扎实掌握实际生产技能;立志创业的同学鼓励其选择创新创业型,为其提供创新创业基地。这样,有的放矢,避免大锅烩地培养出知识结构完全一样的“复制机器人”。

(二)设置融入测绘类核心技能的“4基本+3补充”课程体系

针对疫情之下暴露的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心理等教育缺失等问题,以产出为导向,反向设计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信教育和心理教育的“4基本+3补充”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学生应根据自选的人才类型相应达到基本要求和融入思政元素的学术型、专业型、创新创业型“3补充”要求。前两者加入雷达干涉测量、无人机测绘、LiDAR、遥感技术与应用等测绘类核心课程,后者加入创新创业类核心课程,在实际解决企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汲取知识,突破同一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一致的传统模式,真正做到因“才”施教。

(三)搭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生产企业”多元化实践创新平台

搭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生产企业”多元化实践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不同性质单位在学术性、专业性和实践性上的优势,资源互用,建设校校、校企联合培养的师资队伍,全面实行引导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放下手机、集中精力、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深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鼓励学生“走出去、带回来”,以专业竞赛为载体,实施“产学并行、训赛相长”的实践模式,并将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选题,使学生不断锻炼自己、武装自己,跳出“毕业即失业”的怪圈。

四、保障新时代测绘类水利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运行的措施

新时代测绘类水利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并取得成效,还需要相应的措施予以保障(如图2所示)。

图2 保障新时代测绘类水利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运行示意图

(一)建立多规格人才分类培养师资体系

鉴于人才培养模式由一类变成三类,相应的师资队伍也应随之调整,建立多规格人才分类培养师资体系。青年教师刚毕业,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可重点教授学术型学生;中老年教师与时俱进的新技术接触得较少,但授课和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可重点服务于专业型学生;针对创新创业型学生的培养,需要企业家、创新创业成功校友等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强力支援。这样,构建“青年教师服务学术型—中老年教师服务专业型—企业导师服务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培养师资体系。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德育能力和德育意识,以团队带头人为引领,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教学梯队,建立教师定期赴企业顶岗锻炼、企业骨干定期到高校兼职授课“双向交流”的长效机制,力争培养出一批能干、敢干、实干的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

(二)建立线上线下开放混合式教学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全球教育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全体教师也第一次由“严师”转型为“主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虚拟仿真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等模式,根据多规格分类培养群体,充分解放学生,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线下实施小班化授课,教师从传道授业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利用线上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把学生的学习时间碎片化,不必拘于形式,只需规定时间结束节点,分节点考核学习效果,严把最后一关,宽进严出。同时,在全国疫情多点散发的当下,更应重点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以中国元素为载体,充分结合抗疫、抗洪等精神,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建立基于OBE的“督导—评价—跟踪—改进”闭合循环质量监控机制

人才培养的最终出口还是送莘莘学子到不同的社会岗位上发光发热,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要求以产出为导向反向设计教育内容。为了保证多规格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可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建立基于OBE的“督导—评价—跟踪—改进”闭合循环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层层把关,真正让学生学到适合自己定位方向的知识。在教师层面,建立“无计划”二级督导及师生相互监督机制,督导教师和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随堂对教师授课进行评判,完成“双视角”教学质量评价;在学生层面,实行严格的上课交手机制度及学业成绩与毕业证学位证挂钩制度,彻底取消网络成绩认定等可以以类似手段获得双证的制度,堵死旁门左道。毕业之后,通过省大数据中心和校友会持续跟踪学生动态,及时反馈学生就业单位的评价和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再反过来更新“3补充”的课程体系,与时代接轨,与社会共进步。

(四)打造产教融合的“华水模式”

目前,一部分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主要由于他们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已远远落后于社会,实践环节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不但理论知识陈旧,动手能力也不强。2022年2月28日,河南省教育厅印发了《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目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已与全国七大流域机构和全国水利领军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水利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打造产教融合的“华水模式”,充分利用黄委会、南水北调建管局等水利行业龙头企业优质资源,实施校企交替培养的“全链式”实践教学模式,先让学生亲临企业生产一线,真正了解社会、企业现状,真正明白“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还缺少什么”,带着目标去学习,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五、结语

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构建新时代测绘类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以盖房子的方式,从下到上先搭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生产企业”多元化实践创新平台,再设计新时代融入测绘类核心技能的“4基本+3补充”课程体系,构建学术型、专业型与创新创业型多规格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为祖国水利事业培养“出校即能战”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型水利测绘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