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方法研究

2022-03-24吴淑芬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吴淑芬

摘 要:课程改革为小学教学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也为传统教育带来了更多变革,如整本书阅读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在实践中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缺乏重视、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缺乏兴趣、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等,这些问题都能够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逐步改善,从而逐渐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与良好的综合素质。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就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方法,望能创新课堂模式,整体优化整本书阅读;推动表达交流,着眼学生阅读需要,分享整本书阅读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整本书阅读的概念起源于1941年,由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叶圣陶先生认为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素养提升,应当以整本书阅读为教学重点,辅以短篇文章教学,让学生在完整的文学阅读中学习国文知识。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这一概念被重新提出,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研究这一课题具有相当程度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教育价值。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整本书阅读的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更加丰富,对于学生而言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但能有效帮助学生在课文阅读、碎片越多的同时,积累更多的阅读量,学生能够阅读到更加完整的、大量的课外书籍内容,接触教材之外的知识,拓展视野,逐渐形成阅读习惯,提升人文素养。此外,整本书阅读的功利性较低,相较于课文内容,整本阅读自由性更高,更重要的是,每一本书都包含一个完整的世界,也具有其特定的情感内涵和价值观,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不自觉的被影响,阅读优秀作品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优势是课本教学无法做到的,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优秀作品进行阅读,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更容易进行深度阅读,阅读质量也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提升整本书阅读效率

传统教学要求学生完成课业任务,重视学生的课业成绩,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重视,教师也难以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且传统课堂以教师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学生仅仅跟随教师学习,本身对于整本书阅读缺乏认识,如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就会制约学生个性培养、阅读习惯培养,阅读效率也就难以提高。

(二) 单一阅读方式不利于整本书阅读效率提升

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主要采用精读法,但受到教材阅读的限制,方法较为单一,这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是相悖的,教师采用单一引导方法,学生就很容易受到思维与个性的禁锢,无法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转变阅读方法,仍然采用碎片化阅读的方式对待整本书阅读,阅读过程耗时耗力,不利于阅读效率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改进方法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改转变了传统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承担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责任,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学生推荐与其兴趣相关的书籍,让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后,长久的坚持养成阅读习惯,这就需要合理挑选文学名著,为学生提供观念正确、内容丰富的作品,如经典的儿童作品、童谣、散文、小说等,可以从课文中选择进行拓展,也可以选择其感兴趣的绘本、童话等进行阅读延伸,如《七色花》《伊索寓言》等就很适合中年级的学生,对于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就可以重点阅读名著等,如阅读经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民间传说《中国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等,教师可以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带着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展开发散阅讀。

(二)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挖掘整本书阅读的乐趣

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让整本书阅读走近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也为学生带来了更丰富的整本书阅读机会,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常对整本书阅读缺乏认识,即使有教师鼓励与引导,也因为对教师的过度依赖难以自觉开展阅读,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判断能力得不到提升,就会丧失整本书阅读的积极能动性。为此教师应当积极挖掘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如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等趣味性很强的名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浏览封面,猜测故事内容,然后用舒缓、充满童趣的语调阅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看,阅读后再让学生积极表达、写作读后感或小故事等,将整个阅读过程变得富有趣味性。

(三) 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助力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科学的整本书阅读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能让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知识、更深刻的内涵,被自己未曾阅读过的内容震撼,全面的品读一本书,情感和思维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进而养成阅读习惯,感受阅读魅力,如阅读《鲁宾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以主人公经历为切入点,让学生记录自己印象深刻的段落、写下自己的想法,走近人物,提高阅读效率和自己的思维能力,让阅读的效率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充分提高。

结束语

实践证明,合理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的提升,阅读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等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方位改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促进阅读活动的高效进行,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业发展打下一个坚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志旭.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40-41.

[2]杜靖.高中整本书阅读现状与指导策略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8:4.

[3]黄静.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2).

[4]李玉洁.浅谈整本书的阅读策略——以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29):69-71.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