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命名探析

2022-03-23李文华赵新雨

关键词:大同市音节城区

李文华,赵新雨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街道名称作为一个城市的特殊符号,承载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它的命名也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反映。山西省大同市作为三代旧都,具有2300年的建城历史,曾是北魏的都城、辽金的金华之地、明代的九边重镇之一,是首都门户、三晋屏障、中原保障,自古以来都是民族战争中争夺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也被称为“云中”“平城”“凤凰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平城区位于大同市中部,大同盆地中心,它作为大同市区的所在地,其属地内的街道布局及街道名称,都极具地方特色。自古以来大同就有“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的说法。大同的城市布局结构与传统街区布局相似,具有街和坊的特点。用街将城市划分为四隅,在四隅中又有更小的街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居民区。2008年前后,大同市进行了城市改造和古城重建。本文将以2008年城市规划后大同市平城区的街道命名为研究对象,从语音现象、构成特征、历史文化等方面探讨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命名的特点和更名情况,以期对大同市平城区的街道命名情况做较详尽的分析和描写,为大同市的文化建设提供相关的资料支撑。

一、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的语音现象

(一)从音节数目看街道名称 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人们在听话时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节数目上看,大同市平城区的街巷名字由不同数目的音节组合而成,最少的有两个音节,最多的有五个音节。下面举例说明其占比情况:

四条主干道的名称都是由三音节组成的;在八十条小巷中,由双音节组成的有3条;三音节组成的有43条,占比最大,为53.75%;由四音节组成的有32条,占比仅次于三音节,为40%;由五音节组成的有两条,占比最小。详见表1:

表1 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不同音节数目占比

(二)街道名称中的谐音和译音现象 谐音是指两个读音或两个字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现象,是为了追求发音的顺口或增加内涵和辞趣而用别的音或字代替本字的使用手段。大同市平城区中有些街道的名称包含一些特殊的历史事件,具有特定的意味,又由于有些读音比较拗口,所以用谐音的方式使其发音顺口并在表面上体现出其独特的内涵,例如“欢乐街”原名为“花磊街”,由于一方恶霸伏法所以用谐音“欢乐”取代了“花磊”;“柴家园”原是木柴交易的地方,叫“柴集原”,后来谐音演变成“柴家园”;“神曲巷”原名为“神谲巷”,意为在用兵策略上变幻莫测,而“曲”和“谲”谐音,后来讹传为“神曲巷”。

译音是指用发音相近的字将外来语翻译成本民族语言。在大同街道名中,“八乌图井”显然是带有异域特点的,其位于圆通寺南口之西,公元1663年建圆通寺时,在西侧凿井一口,以满语音译为“巴乌图井”,后形成街道,名字变为“八乌图井”。

二、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的构成特征

大同市平城区的街道命名多由“*+通名”构成,也有一小部分名称中包含特定的专名,下面我们将从大同平城区街道名称的构成规律和结构类型两个角度,探讨其构成特征。

(一)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的构成规律 在街道命名中,“通名”和“专名”是常见的组成部件,大同市平城区的街道名称也不例外。经过排列组合,形成了独具大同特色的构成规律。

1.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中包含的通名

通名是指在名称构成中普遍的、具有共同特征的地理事物。在平城区的街道名称中使用的通名有“街”“道”“角”“巷”。

“街”指周围开设商店、道路宽阔且路两旁有房屋的地方;“道”指可供行走的道路;“角”在道路命名中的意思是物体边缘相接的地方,是居民生活和聚居的场所;“巷”指胡同。详见表2:

表2 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通名使用占比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大同平城区的街道命名中以通名“街”命名的情况所占比重最大,这是由于大同古城是遵循了里坊的布局,众多街道以十字形将古城划分,城内的路以传统的“街”命名,仅次于“街”的就是“巷”。虽然大同城有“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的说法,但在平城区以“街”命名的数量多于以“巷”命名的数量。直者为街,大者为街,“街”命名数量的增加,说明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宽阔、笔直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平城区的北部地区在历史上基本是政治中心和官府的所在地,而南部则是居民生活区,我们发现,以“角”命名的街道中南部地区的数量多于北部地区,这也与“角”的释义完全契合。

2.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中包含的专名

与通名的意义相反,专名是用来区别共性的具有特殊意义和指向性的特定地理名称。分析大同平城区的街道名称可以发现常见的专名有7个,详见表3:

表3 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专名使用情况表

在专名的使用中,“大”的使用频率最高,“大”有包容丰富之象,其寓意美好,含义丰富,风格大气,也反映了大同人民求大求好的期盼;“东”“西”等表方位的专名,其较高频率的使用反映了方位在城市中的重要指向作用。

3.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的构成规律

大同市平城区不同的街道名称有不同的组合形式,有些街道名称的组合较为单一,是由专名构成,但更多的情况是由几部分组合而成。由于大同市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寺庙建筑众多,因此大多数街道名称是由“建筑物+通名”或“地点+通名”组成的。下表4、表5将分析三音节和四音节的街道名称的主要构成成分。

表4 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三音节)构成成分表

表5 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四音节)构成成分表

从表4可以看出在三音节的街道名称中由“建筑+通名”构成的占比最大。除了上表所列情况,分析还发现有“物品+通名”“形状+通名”构成的情况,例如“石头巷”“西箭道”“棋盘街”;还有一条特殊的街道是“回回巷”,原名是“来回巷”,由“动作+通名”构成,改名后构成方式为“叠词+通名”。

从表5可以看出在四音节街道名称中数量最多的也是“建筑+通名”的构成成分。除上表所列情况外,还有“水井建筑+通名”“方位+以动物开头的地点+通名”的情况,例如“四眼井巷”“西羊市巷”。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点+通名”中包含“地点+方位+通名”的情况,例如“大墙后街”。

(二)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的结构类型 由于大同市平城区的街道名称多由“*+通名”构成,从短语的结构类型上看,多数属于定中短语,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将这些名称中的中心语单独拿出来考察的话,又可将其分为几种不同的结构类型:

1.动宾结构,如“有雅巷”中的“有雅”、“开源街”中的“开源”等。

2.定中结构,这个类型所占比例最大,平城区街道名称中通名前的修饰语,多属于这个类型,如“清泉寺街”中的“清泉寺”、“武庙街”中的“武庙”、“猪圈巷”中的“猪圈”、“田家巷”中的“田家”等。

3.状中结构,如“永泰街”“永和路”“永固街”中的“永泰”“永和”“永固”。

4.联合结构,如“通顺巷”中的“通顺”、“仁义巷”中的“仁义”。

5.主谓结构,如“文兴路”中的“文兴”、“文昌街”中的“文昌”。

6.数量短语,如“二府巷”中的“二府”、“九楼巷”中的“九楼”。

7.方位短语,如“站前街”中的“站前”、“站东街”中的“站东”。

在结构类型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很多街道名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主谓结构的“文兴”“文昌”,都以“文”字开头,体现了本地人对“文”的重视。又如状中结构中的“永泰”“永和”“永固”“永宁”,这一类型的名称,寄托着大同人民对和平的期盼,对安稳生活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三、街道名称变更反映的社会情况和特点

社会总是在发展的,街道名称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一)社会根源影响下的名称变更 街道名称从设立之初到不断发展,受到历史环境、政府政策、人民认知和生活水平的影响,并不是固定和一成不变的。据考证,大同实际上有208条巷子,由于数量大且人民对这些街道名称长期习惯的固定叫法,大多数街道名称始终没有发生改变,例如“朱衣阁”“鹌鹑巷”等。但也有一部分主要街道的名称产生了变化,变化情况大致分为三类,详见表6:

表6 大同市平城区街道名称变更表

通过分析总结,我们发现街道名称的变化根源于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以两个时期为例:解放后人民向往和追求和平新时代,因此将街道定名为“安益街”“解放街”“赐福街”等;文革时期处处充满着革命气息,“八一街”“人民街”体现了全社会对革命的热情,在改革开放后,诸多不便使政府决定更名,但仍保留了很多文革时期留下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名称,例如“向阳街”。可见街道的名称虽然是由政府政策决定的,但依旧要以人民大众的意愿为中心。

(二)2008年古城重建时街名变更的特点 2008年前后,大同市进行了城市改造和古城重建。重建古城的目的是为了追溯历史,回归历史本位,再现历史的真实感和厚重感,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因此平城区街名的变更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古城内部遵循了古代用“街”不用“道”“路”命名的方式,例如“武庙街”“雁塔街”;而在城外则按照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东西为街,南北为路。

二是回归历史,反映历史真实,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比如“魏都大道”“白登路”等。

三是贯通古今,不仅保留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名字,有“拥军路”“向阳街”等,同时体现新时代大同人民的自信和骄傲,如新修之后的道路命名为“振华路”,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也尊重了历史的选择。

四、街道名称映射出的历史文化

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反映在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符号标志中。大同作为一座历史古城,街道名称很大一部分映射出浓浓的历史文化。

(一)街道命名勾勒历史变迁 街道名称常常记录着历史,这可以从它的命名缘起中找到依据,下面将针对主要的类别作简要阐述。

一是受中央命名和分封的藩王所建府邸的影响而得名的街道。战国时期大同作为北方边境被命名为“云中”,秦始皇首次赋予大同“平城”这个名称,因此现在的“云中路”和“平城街”皆由此得名;平城区的四条主干道则是由明时期徐达在修筑新城墙时在四方城门上所挂牌匾得名的。另有一部分街道名称很多都受到代王朱桂所建府邸设施的影响,例如“东华门”“西华门”“后宰门”等。

二是受到历史进程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和事件的影响而得名,例如“大十字街”“李怀角”等,这些街道名称往往是人民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纪念,同时有些也包含着讽刺意味和起到警示作用,如“欢乐街”“施家圪洞”。

三是以在历史上的作用命名,例如“大有仓街”“炸弹营”“教场街”等,但也可以说这些街道的名称是以历史地点命名的。

四是以建筑物命名,例如“司令部街”“帅府街”等。

今天的街道名称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它清晰映射着关于大同的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参照物,为我们追溯历史提供了一定的文献依据。

(二)街道命名彰显晋商文化 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形成了以贸易往来为纽带,以交易为目的的具有商业性质的文化形态。晋商文化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明清达到了繁荣,成为十大商帮之首,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大同市平城区很多街道的名称与晋商文化有关,主要有四类:

一是以贸易所在中心命名。人们的交易场所不是散乱的,而是有基本固定的交易中心,例如“东马市角”“东柴市角”“西羊市巷”等。

二是以有影响力的名门大户的姓氏命名。晋商经济发展时期外来商人较多,从南方移民来此并扎根的富户逐渐在固定范围内有了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出现了用其姓氏命名某街道的情况,例如“姚家角西街”“邱家角南街”“温家巷”等。

三是以交易的物品命名。许多街道名称中都包含在此地交易的固定商品,例如“草帽巷”“赵大豆巷”等。

四是以作坊所在地命名,如“缸角街”“西油坊巷”“大皮巷”等。

这些街道名称均彰显出浓浓的晋商文化。

(三)街道命名折射佛教文化 大同市作为晋北的富饶宝地,承载着包括佛教为主的各种宗教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产生的火花。北魏时期佛教传入大同,并出现了“僧官制度”,加快了佛教本土化的进程。基于大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佛教在大同逐渐具有了地域化和民族化的特点,在街道命名中也留下了许多宗教的影子。

平城区的街道名称很多都是以此地所建寺庙命名的,如“武庙街”“城隍庙街”“马王庙街”等,同时寺庙也包含了人民希望得到来自神明的保佑的愿望,如“一万贯庙街”。这些街道名称的遗留,均反映了佛教文化曾经在本地的盛行。

结语

本文以大同市平城区的街道名称为研究对象,站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从语音现象、构成特征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其命名方式和规律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概括。平城区的街道名称与历史、政治发展脉络、独特繁荣的晋商经济和多种文化相互碰撞有关,古城重建时对街道名称的变更体现了大同在城市转型时追溯历史、尊重历史,回归历史本位,传承传统文化的宗旨。

猜你喜欢

大同市音节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广州市增城区松丁山遗址出土石器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大同市新荣区:掀起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橡皮博物馆
看音节说句子
素描静物
谈许鸿飞的东莞市附城区虎英雕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