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校园匿名危机事件的有效应对

2022-03-23陈艺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危机干预

陈艺民

摘要:目前,校园危机事件频发,威胁着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影响着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识别校园心理危机信号、及时进行危机干预成为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工作。那么,当所面临的危机个案是匿名对象,该如何干预?以校园匿名轻生信件的干预过程为例,阐述了该类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匿名;自杀信件;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3-0061-02

一、事件缘起

复学初的一个周四中午,学校心理信箱接到了一封匿名留言信件,主要内容为: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真的什么意思都没有,只有无尽的孤独,我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但我不配,我消失了,你们会很开心吧?都说我光说不做,这次我也要勇敢一回。署名:某人。后面画了个笑脸图案。

二、问题分析

匿名轻生学生面临的问题是人际交往问题,在乎他人评价,对自己评价较低,缺乏朋友的支持系统,因孤独心理困扰已久并且影响较深,受到其他轻生事件影响,心理波动大,存在模仿心理,出现轻生念头,属于心理高危现象。有调查说明八九成自殺的人在自杀前都会通过言语、信件、网络平台、行为方式向身边的人透露出轻生信息和求助讯息,而且研究显示约有75%自杀身亡的人在自杀前都曾寻求过专业帮助,想自杀的人是会想要寻求帮助的。因此收到学生的轻生信件后,学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立即启动了危机干预机制。

三、应对方式

(一)常规方式

以往心理信箱收到匿名信件都会回信到信箱里等待学生自取,此次事件危急,因而心理教师在回信后在信封上写清楚“致‘某人’同学”,并贴在信箱显眼位置,方便这位学生及时看到并查收。回信内容是:“同学你好!首先感谢你对老师的信任,老师愿意倾听你的故事与烦恼,乐意为你分担忧愁,陪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你愿意,可以来到咨询室和老师详聊,如果你觉得网络聊天更好,也可以加老师的QQ,你已经成功地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告知我们你的困扰,老师相信你能更有勇气地解决问题,请迅速联系我们,等你!”

(二)紧急查找

由于收到信件是周四中午,如果匿名学生是住宿生,周五放学周末就可能回家,如果学校没有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学生心理危机的风险会更大。因而学校决定紧急查找,由于信箱位置并未装置摄像头,导致无法通过查找监控来找人,于是通过笔迹查找的方式来寻找匿名学生。学校通知全校班主任来进行查找,一方面通过笔迹对照来发现学生,另一方面排查班级内存在个性自卑,人际交往障碍,自我评价较低以及之前筛查出的存在高危倾向的学生,通过多方面比对来寻找匿名学生。由于时间短,班主任也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位学生,但班主任通过这次事件,更加关注本班存在情绪不佳、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进行新一轮的高危排查、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关爱。

(三)积极回应

周四晚上,心理中心发现信箱的回信并没有取走,为了让学生在本周内得到及时回应,减小危机发生概率,心理中心决定在周五上午大课间通过广播告知的方式积极回应学生,考虑到避免宣扬这种行为造成其他学生模仿求助,因而这次广播作为常规的心理宣传,并同时将心理咨询联系方式的宣传单张贴到班级,及时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虽然是常规心理宣传广播,但为了让匿名学生及时接收到信息,广播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话语,以便让匿名学生在听完广播后知道老师是专门告知他/她的,而其他不知情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广播更清楚咨询途径。广播稿内容如下: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心理老师,在这个大课间,我想做一个通知或者说是广告,有人说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我想说我在努力地尝试懂你,如果你感觉脆弱、无助、孤独时,要知道老师始终在等你,让我陪伴你走出困境,重现真正的笑脸。心理咨询中心始终以保密的原则保守你我的交流,请同学们放心到中心面谈,或者写信时留下具体信息,方便老师及时回复,如果你期待网络沟通,也可以添加QQ联系老师。老师的QQ及电话信息已经张贴到班级,中心的开放时间是中午的12∶10—13∶00;下午的17∶00—18∶00。期待大家的信任与交流。

(四)家校联合

由于周五学生会回家度过周末,为避免匿名学生在周末期间出现轻生行为,因而学校必须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在周五放学期间向全校家长发了校讯通短信,提醒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提高危机识别与干预意识。因为正值新冠防疫期,学校在开学初期已经由心理教师向家长开展了“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直播讲座,普及了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知识。针对此次事件,学校再次通过短信方式提醒家长提高心理危机识别及预防意识。

(五)专题教育

直至周五放学,学校还未能排查出有轻生意图的匿名学生,而在复学初期不少学生都存在较大的心理波动,做好生命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全校学生在新的一周利用周一早上第一节班会课由班主任开展了统一的生命教育课程,此次生命教育课程,由心理教师设计教育内容及制作PPT,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积极心态应对挫折,例如人际交往、学习问题、家庭问题的应对,调整学生的心态。

四、结果及反思

(一)问题结果

周日下午,心理中心发现回信已被取走,周一中午心理信箱收到匿名学生回信:“感谢你,我就是写那封信的人,前几天心情很糟,又听到他人跳楼消息,一下没控制住就写了这些东西,没想到会收到回复,很开心也很抱歉。我一定会带着这些祝福,好好地活下去,冲破那些不好的心情,又是可爱的一天呀。”从学生回信可以发现学生轻生的念头已经暂时放下,老师的及时回应给了他/她很大的支持与鼓励。虽然学生已经回信,但学校还在继续查找这个学生,以便后续跟进动态,并在全校加强心理教育,推出人际交往指导、学习问题指导、亲子沟通指导等专题知识讲座,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

(二)事件反思

1.危机事件的平稳化解,需要学校具有完善的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体系,当危机事件出现,能够立即启动危机干预机制,由危机干预工作小组迅速统筹安排工作,全方位启动干预行动。此次事件中,学校危机干预小组成员:校长、德育处主任、总务处主任、心理科组老师、年级长、班主任全部参与活动。校长指导各部门积极应对工作:心理中心迅速回信,全校广播通过积极回应的方式给予学生心理支持;班主任的认真排查,细致关心,降低学生的危机风险;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心理教育通过方法指导、心理干预的方式帮助学生转变心态。当危机事件个案为不确定时,及时、全方位地启动干预工作,才能有效化解个案风险。

2.青春期学生情绪波动大,思考问题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在疫情过后,初中生更容易产生心理波动,出现不适应现象。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需要提前部署,提前预判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提供学生需要的心理调适方法。

3.虽然复学初学校已经做了心理危机排查工作,但由于学生心理具有隐蔽性和情绪波动性,还需每位教师在平时多观察,发现存在危机现象的同学,同时需要安排班级心理观察员多了解需要帮助的同学,及时报告教师。

4.学校很有必要常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生命教育、人际交往、情绪调控、亲子沟通等指导课程,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此外,学校营造浓厚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氛围、提供便捷的心理咨询途径,才能促使有需要的学生及时寻求帮助,这样才能使学生心理危机防患于未然。

校园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干预工作是真枪实战的工作,每一位教师、家长的重视配合才能化解学生心理危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编辑/刘 芳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危机干预
浅谈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社会工作者对企业职工心理问题的有效介入
校园危机干预中的哀伤辅导
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验研究
树立人本观念,铸造爱心工程
心理辅导的信息化在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关于高校毕业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应急心理干预的中职校角色探析
绝食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