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群文阅读,培养思维素养

2022-03-23吴海燕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系统思维群文阅读

吴海燕

摘  要:群文阅读的理念和形式在高中语文教材里是一直存在的,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更是以“单元学习任务”的编订来体现。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变革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成为阅读课堂的构建者、探索者,让学生在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能自觉思考并养成思维素养,达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本文试就利用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素养做些探讨。

关键词:群文阅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素养;系统思维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都是以单篇阅读教学为主的,它虽也有有价值的地方,但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有明显不足,而且单篇阅读教学不太符合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统称为新课标)的理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以“单元学习任务”来编订,说明了“群”的思想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认可;新课标明确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并且明确说明“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这都为达成群文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新课标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论述中就对“思维发展与提升”作出了明确要求:“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试就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素养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议题的选择必须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群文阅读教学是围绕议题进行的多文本阅读教学,也就是说要实施群文阅读就必须先设定一个议题,再围绕着议题去选取几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一篇文章所涉及的知识点会很多,选定的议题也会多样变化的,有掌握阅读策略,指向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有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注重学生鉴赏能力,提升审美兴趣的……无论是选取什么议题,不能违背的原则就是这个议题必须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核心素养为本”“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的话,议题除了必须要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外,还必须要注重连贯性和整体性,在议题的设计上应着眼于高中三年的整体规划,有层次地序列安排。

二、多元视角丰富解读,培养思维素养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虽然群文阅读教学是多文本阅读教学,避免了因文本教学内容单一而不利于学生思维养成的问题,但是围绕着议题来进行的群文阅读教学同样也会因教学目标单一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养成。这种想法无疑是错误的。围绕着同一个议题而组合的文章,它们只是因为都具备某一种统一的阐释角度而能够密切联系而已,它们的体裁、内容、篇幅等都会不一样,这种多样性也能形成多元视角,丰富了我们的解读。如部编版必修上第一单元所选的作品都是围绕着“青春情怀”这个议题来组合的,但是就有词、现代诗、散文几种体裁了。我们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探究它们虽体裁不同,但都抒发了“青春情怀”这一共同点,也可以探讨因体裁不同,它们抒怀的方式不同等不同点,这必定会提升学生的思维。又或者我们可以从一则文本的单一线性理解中解放出来去提升学生的思维。同样以此单元教学为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我们可以和毛泽东的其他作品如《卜算子·咏梅》《忆秦娥·娄山关》等进行群文阅读,解读毛泽东的人物形象;可以和《沁园春·雪》(毛泽东)、《沁园春·孤馆灯青》(苏轼)来进行群文阅读,探究以“沁园春”为词牌名创作的要求和特点,并模仿创作;可以探究三首“沁园春”词作所抒感情的异同和原因;还可以探究毛泽东和苏轼“沁园春”词作所抒感情的异同和原因。群文阅读教学就是这样通过某个议题,将“八面临风”的作品重新整合,实现了多元视角丰富解读的效果,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素养。

三、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促升思维发展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注重文本之间的关联性,在宏观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下,能微观对教材进行整合,还能吸纳课外的资源作有益的补充,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宽了语文学科学习的外延,它在学生思维培养方面是有明显优点的,但教学方式才是群文阅读影响思维发展的真正着力点。如果我们不转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学方式,那也将无法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

(一)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思维不是方法技巧可以传授的,是需要在探究学习中形成的。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跟着教师的脚步一步步来,就算是学到了知识,思维也是僵化的,思维的养成发展是无法谈及的。只有我们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主动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讨的舞台,才能让学生通过文本与文本之间的比较,在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探究合作甚至是争辩中,闪现出思维的火花,达成语文思维素养的养成,促升语文思维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阅读内驱力

群文阅读的教学形式是多样的,可一个议题,多本环绕,也可一则文本,多种用途。无论我们采用哪种教学形式,最基本的前提是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参与群文阅读,而思维又是探索的结果,群文阅读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促进学生思考形成思维能力的过程,如果没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那思维也将无法养成。

要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群文阅读,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阅读的内驱力。所以,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选材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篇或多篇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如富青春气息,能让他们产生认同感的;或文字优美,能让他们产生崇拜感的;或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让他们产生探究欲望的;或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体会到思维过程喜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中自主阅读,快乐地畅游在多文本丰富的阅读体验中,定能激发出思维的跳动,在自主阅读中完成思考的过程,促升思维的发展。

四、注重課后延伸,潜移默化中形成系统思维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虽然能够通过自我阅读思考和师生间、生生间沟通交流探究,击破了问题,但这都可能是片段式或碎片式的理解,未必能形成系统思维。想要形成系统思维,还必须要厘清群文阅读教学中那些片段式或碎片式理解的内在关联,并形成结论性概括性的理解。所以如果想要通过群文阅读提升思维能力,形成系统思维,还需要注意及时采用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归纳总结出某些规律后,通过课外阅读的延伸,去阅读更多同类的或不同类的文章来加强巩固提升,形成系统思维。

课后延伸阅读,确实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思维习惯,形成系统思维。如在教学部编版必修下第二单元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本选取的文本来进行课后延伸阅读。这个单元是选取了《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篇戏剧作品的节选来让学生进行阅读的,单元任务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剧作家的艺术手法、增强对社会人生的理解等,我们完成了单元任务之后,可以进行课后延伸阅读。延伸阅读三篇戏剧作品的全文或延伸阅读三位作家的其他戏剧作品,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都有助于学生巩固单元任务的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剧作家的艺术手法等知识,形成系统思维。延伸阅读非戏剧体裁如小说类、散文类的作品,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感悟如“窦娥的善良”“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等人生有价值的东西,那除了能增强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形成对社会人生理解的系统思维外,还可以让学生品悟出不同体裁作品不同表达方式的系统思维。

课后延伸阅读能让课堂上是交流者、探索者的学生化身为课堂外思维养成的构建者,他们会将课堂上探究出问题的答案,或收获到的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延伸到课堂外的閱读中,然后去发现新的问题,再去解决新的问题,长期下去,学生必能养成思维素养,形成系统思维,并能将思维推向更高阶段,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

群文阅读教学是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阅读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在多维训练中提升了思维素养。群文阅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肯定是思维训练的有力帮手。妙用群文阅读,定能培养学生思维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欧阳林.思辨性阅读:从理解、求异到建构[J].语文建设,2018(01)

[3]陈文武.“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11).

[4]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06).

猜你喜欢

系统思维群文阅读
以系统思维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商科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对策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分析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