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教材人文主题的教学指向

2022-03-22张玉荣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2期
关键词:导语指向人文

文|张玉荣

教材实行双线组元的编排策略,从三年级开始每单元出现一个单元页,以简练的形式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分别加以呈现。虽然人文主题还出现在单元页偏上的醒目位置,但许多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单元页的时候,对于单元人文主题的表述内容通常是一读而过,最多再指出本单元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什么,就重点进入单元语文要素的研读。很显然,这是对人文主题的忽视,原因是教师认为语文要素的训练目标就是解决长期以来教学目标模糊的问题,所以值得仔细揣摩。其实这明显带有矫枉过正的嫌疑,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有机融合才是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体现。所以,在单元页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认真研读人文主题的教学价值。

一、认识人文主题的重要价值

出现在单元页的人文主题导语,形式多样,有的是名人名言,如“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罗丹”,有的是古诗句,如“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有的是专家观点,如“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叶圣陶”,有的是现代诗人的诗句,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更多的是编者概括出的精练表述,如“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等。不管这些表述人文主题的导语形式如何不同,每一则导语中必然包含有一个关键词,与后续单元选编的一组课文在主题表达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在编者意图中是互相关联、彼此呼应的,它们合在一起共同为一个单元的教学定调子、指方向、给方法,既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培育目标,又承载学习语文要素的具体发展目标。正因为人文主题的导语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从中找准一个单元课文中所蕴含的具体育人目标,充分认识其在日常教学中所处的不可或缺的位置。

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页中人文主题的表述引用了冰心的一段话:“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对于这样的人文主题表述,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它在本单元教学中的作用。一是与课文内容的关系,看看单元内的几篇课文是怎样体现人文主题的。《古诗三首》中都出现了儿童形象,以此对接童年生活;《祖父的园子》重点写的是童年与祖父在一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月是故乡明》从对故乡月亮的回忆,强调了童年的深刻记忆;《梅花魂》写的是童年记忆中的外祖父与梅花的一些事情。二是与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从指向阅读的要素看,“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快乐”“辛酸”是对接的;从指向表达的要素看,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都与童年往事密切相关。这些都可以看出人文主题在单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上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取关键词,当学生在“童年往事”和“记忆”之间难以抉择时,教师可以采取调和的策略,认可“童年往事”“童年记忆”两种结果,并让学生课外准备:收集自己童年的精彩照片和背后的故事,在学习课文时能够联系自己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挖掘人文主题的丰富内涵

一个单元人文主题被概括成一个关键词后,往往能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的一个标签,时不时地就贴上一回,尤其是一些情感鲜明的人文主题,如爱国主义、热爱大自然、思念故乡等。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就严重消解了人文主题的深刻内蕴,并最终导致人文主题泛化而被忽视。为了避免这种形式主义对人文主题教学产生不利影响,教师需要养成认真研读人文主题的习惯,从人文主题的表述中发掘丰富内涵。

1.读出号召性

所谓号召性是指在人文主题表述中,发出了带有鼓动性的要求,多使用祈使句。这样的人文主题表述在单元导语中有不少,以六年级为例看:上册第一单元是“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第二单元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下册第二单元是“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第三单元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些人文主题的表述中都含有明显的号召性,其号召的指向也具有多样性,“重温革命岁月”指向革命传统教育,“触摸山川湖海”指向热爱大自然,“跟随外国文学名著”指向丰富的知识,“笔尖真情流露”指向真情实感的抒发。

2.感知文学性

这里的文学性主要是指人文主题的表述语言有很强的文学色彩,值得学生学习积累与借鉴。文学性语言表述是单元导语中最多的一种情形,几乎每册教材中都有。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起航的地方”,用的是比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用的是比拟;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用的是引用;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用的是对仗;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的是设问。在这些人文主题表述中,文学性的表达不仅从语言形式上吸引学生关注,而且丰富的内涵也值得学生品味、咀嚼。

3.重视启发性

所谓启发性是指人文主题具有指引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其蕴含的智慧的作用。这种启发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就启发学生在课文中注意寻找、发现并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仅是开心的笑声,还有更多的思考”,就启发学生在读课文故事时,在感受乐趣之外,还需要思考故事里蕴含的生活哲理。

三、开拓人文主题的运用空间

人文主题的学习不只是在单元导语上重视,关键还要在单元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板块学习中加以运用,才能达成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教学时,教师应努力开拓其运用的空间,突破局限,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把人文主题的学习目标落到实处。

在单元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离不开体会文章的主题表达,这就是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把人文主题的落实局限在理解课文上。对学生来说,人文主题在内心得以扎根,需要通过自己用语言来表达更有效果。换言之,教师可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中,让学生聚焦单元人文主题,开展针对性训练。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表述是“飞鸟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戏。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学生读这一导语,能够从中提取到的关键词是“可爱的生灵”。对此,在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学中,就需要让学生在选择春游目的地时,说出选择的理由,其中需要包含目的地中有哪些可爱的植物、动物,与单元人文主题对接。在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学中,选择表达对象时,虽然是一种植物,可是具有“朋友”之间的情感,以此体现出可爱之处,突出单元人文主题的学习目标。

有些人文主题的表述语,不仅可以在本单元课文内容教学上发挥概括作用,还可以跨单元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瞻前顾后的眼光和能力。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的表述是引用杨绛的话“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样的主题导语非常形象地指向本单元有目的阅读的策略,有目的阅读就像一个人去串门,不会到处乱跑,总会出现在能够满足他的需求的门口。而在接下来的第四单元小说文体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用上述导语进行导入:“作家在每篇小说中所创造的人物,像住在一起的一家人或几家人,本单元我们就去小说中的人家去串门儿,去探寻他们身上所发生的故事背后的秘妙。”

教材单元页中表述人文主题的导语是一个单元教学的开始,也是指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关键,因此,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还需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并明确其中蕴含的教学要求,让其发挥单元教学指向的作用。

猜你喜欢

导语指向人文
导语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