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描写:搭建从读到写的迁移桥梁
2022-03-22陈小青
文|陈小青
阅读和习作是语文课程的两个核心支柱,彼此相辅相成,互为支撑。阅读,能促进更好的习作;习作,能推动更优的阅读。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如果都只是从单一、纯粹的维度出发,只会导致阅读与习作分离。教材在单元设置和编排中就体现了“读写一体化”的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读到写,以读促写,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笔者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习作板块为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借助鲜活情境,明确写作方向
语言类课程的学习,不能脱离具体、可感的情境而单独存在。有了情境的浸润和支撑,才能更好地唤醒学生的表达动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不妨巧妙利用教材中的导语资源,在融通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核心信息,创设鲜活的情境,明确学生写作的方向。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分别从习作对象、具体要求、相应关注点和修改完善的不同维度,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切实的要求。教师可以借助具体的内容,营造语言表达的真切氛围,浸润学生的心灵,激活学生的表达思维。
大自然真是神奇,早晨,有喷薄而出的朝阳;傍晚,有逐渐西沉的夕阳;春天,百花竞相开放;冬天,树木凋零……即使是相同的榕树,时间不同,也展现出来迥异的生命之美。
这样的情境设置,借助于学生每天接触的自然现象,与学生的原始储备相契合,形成了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至此,教师则可以趁热打铁:
面对如此神奇的自然,你怎忍心步履匆匆。不妨停下你前进的脚步,给自己放松休闲的20 分钟,走进自然,选择一处景物,观察他们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用你的眼睛去凝视,用你的耳朵去倾听,用你的心灵去感受,记得尝试运用动态描写,将景物的变化展现出来。
首先,从情境创设和明确人物的语言内容来看,这两段文字极具感染性,以深情和激励性的语言激活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形成更具冲击力的语言表达;其次,从情境的特点和明确的任务来看,这样的内容与单元编选的课文以及编者所设定的要素要求,可谓一脉相承;最后,从综合的角度来审视,这两段文字分别从观察的范畴、观察的对象、观察的方法,甚至观察的时间来写,对学生遴选素材、确定对象、把握重点、进行表达,形成了鲜明的指导。
二、强化实践参与,精准甄别素材
习作表达,无外乎两个维度,即“写什么”和“怎么写”。“写什么”指向于内容选择,侧重素材的选择,而“怎么写”指向于策略运用,侧重方法遴选。其中,“写什么”是“怎么写”的基础。很多学生对于素材的选择,一般都存在着认知上的误区,即认为素材选择越丰富、越多样,就越好。事实上,丰富和多样只是素材选择的一个核心维度,学生要具备围绕中心,懂得取舍、合理甄别素材的能力。
就这一单元的习作而言,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观察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在明确写作景物之后,可以设置合理的景物写作顺序,分别观察相应物体的色彩、大小、形状、光泽等诸多方面的特点。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应的观察记录单,鼓励学生将观察过程和观察所得集中呈现,但这些记录内容,并不能成为直接写进作文的素材和资源,还需要学生根据自身所要表达的着力点和中心,进行二度取舍,从而精选出最契合表达的典型素材。
在这一环节中,有些步骤经历了“察而不用”的甄别过程,看似做了无用功,但细细考量则不难发现,学生在广泛的观察过程中获取了更多的资源,为后期的取舍素材提供了支撑。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观察过程还是甄别过程,都是语文能力的历练,都是对单元课文中所蕴藏的观察方法、表达智慧的巩固和深化,可谓一举多得。
三、巧妙选材构思,形成内在逻辑
进入中高年级之后,无论是阅读教学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还是习作教学对表达的选材和构思,都需要从整体视角入手,在选择好典型素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单元中精读课文的范例价值,通过观察和记录,对材料进行层次性、结构性的解读和分析。
以本单元中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为例,作者展现“四季之美”时,分别从“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关注黎明时天空的日出,夜晚时森林的萤火虫,黄昏时的大雁、归鸦、风声和虫鸣,以及早晨房子里的炭火等事物。最终展现出来的景物变化也十分鲜明:黎明日出,从“鱼肚色”到“红晕”,最后变成了“红紫红紫的彩云”;夜晚,萤火虫翩翩起舞,闪着微光在幽深的树林中飞行;黄昏,大雁比翼而飞、归鸦朝着窠里飞去,风声和虫鸣都让人产生了心旷神怡之感;而早晨,房子中的炭火更是熊熊烈烈,最后变成了白灰……
一年中的四季之美,作者借助于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选材,将四季与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对应起来,展现了景物内在的变化之美,其中所蕴含的借鉴价值,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契合认知的写作顺序。景物是客观的存在,观察者只有以自身的视角融入自己的独特感受,才能生发出独特的美感。这就意味着,即便是相同的事物,观察者看什么、怎么看,都会产生不同的观察结构,形成迥异的观察感受。由此也不难看出,观察顺序和表达顺序在习作表达过程中的重要性。其二,关注景物的变化。持续地观察,变换视角地观察,并不只是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景物、把握景物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用对比思维,探寻景物在不同状态、不同视角下所展现出来的变化。
鉴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解读精读课文内在结构和表达构思的基础上,从观察方法的选择运用、观察顺序的确定、观察成果的记录与选择等角度,设定自己的观察方式,构建自己独特的创作和表达思路,最终形成文章的整体框架。
四、关注表达细节,迁移运用方法
习作表达的方法和策略,丰富多样,可谓不一而足。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或者在一篇习作中,让学生完全运用,这也是语文教学积极倡导“一课一得”理念的重要原因。这个单元的训练要点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的理念,借助教材单元中的课文范例,为学生提供习作表达的样例。
比如很多学生在关注景物变化时,视野相对狭窄,关注的范畴也很有限,最终写出来的习作内容也很干瘪,动态变化的特征并不鲜明。关于这一点,本单元中贾平凹的散文《月迹》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作者在描写田野中的月亮时,并没有将描写的触角机械性地聚焦在月亮上,而是同时描写了月光下的其他内容,比如“河水细细的”“漫着一大片的净沙”“灿烂地闪着银光”,以及描写月亮倒映在河水中的影子,都将月亮的可爱和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不仅描写了月亮,更描写了月亮给周围其他景物带来的变化。由此,月亮与其他景物,彼此之间相互交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如此细腻而翔实的描写,就可以作为学生习作表达的范本。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迁移运用的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品味,实现从读到写的自然转换。
阅读和表达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深入把握教材读写一体化的编写原则,找准单元课文与习作要求之间的联系,紧扣编者在单元中所设定的阅读要素和表达要素,巧妙地引导学生实现从阅读到表达的过渡,将关注点设定在选材、结构、顺序和表达细节中,从而将阅读所得迁移运用到表达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