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在呼吸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22徐娇娇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呼吸科评判思维能力

徐娇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MiniQuest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活动,由教师设计微型在线教学模块,学生参与到一个真实主题或问题的研究中,从而促进评判性思维和知识建构能力的发展[1]。微课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微视频方式,按照认知规律来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2-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是当前临床护理教学的发展趋势。为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我们在呼吸科临床实习带教中探索实践了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临床实习的50名护理学专业学生(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人。对照组男生2人,女生23人;年龄19~23岁,平均(20.55±1.12)岁。试验组男生3人,女生22人;年龄19~23岁,平均(21.02±1.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按照呼吸科临床护理教学实习大纲开展教学,带教教师均来自呼吸科教研室,临床实习周期均为12周。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集中小讲课、护理查房、操作培训等教学活动,在出科前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以及教学质量反馈调查。

试验组采用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课前和课后采用微课教学模式,课上采用MiniQuest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法:(1)课前:带教教师将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内容按照知识点制作成新课导入类微课(10个,5~8 min)和课后辅导类微课(15个,5~8 min),所有微课均由带教教师通过拍摄、PPT导出、Flash导出等多种方式精心制作而成。在课堂讲授前1~2天,带教教师将新课导入类微课发送给护生,供其预习使用。(2)课上:①开课前带教教师先利用1课时时间对护生进行MiniQuest教学培训,包括概念、教学方法、实施步骤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将25名护生分为4组,每组选1名组长。②设置情景。如高XX,女,72岁,反复咳嗽,急促4+年,复发加重1+年,咯黄白色痰,进行性呼吸困难……体格检查:T:37.4℃,P:75 次 /min,R:22 次 /min,BP:119/66 mmHg。思考:作为呼吸科护士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③任务安排。基于上述案例,带教教师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参考教材等方法,向护生提出5~7个本质性问题,由护生思考作答。④成果展示。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先在组内讨论交流,并制作PPT(3 min),由组长进行汇报,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或解释。然后由带教教师进行点评,对各组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讲解。(3)课后阶段:带教教师将课后辅导类微课推送给护生,按照教学进度每周推送2个,供护生课后复习使用。同时,带教教师每周发布课后复习题,让护生练习,加深印象。

1.3 评价指标

1.3.1 理论和操作考核 理论考试由呼吸科教研室统一从题库中抽取考题,考试内容为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满分100分。题目设置有单选题(40分)、判断题(20分)、病例论述题(40分)。临床技能操作考核通过抽签方式进行,护生随机抽取2项护理操作,由非带教教师负责监考,根据护生操作情况现场评分,满分100分。

1.3.2 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 采用彭美慈等研制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在护生出科前进行测量。该量表由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7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涵盖10个条目。采用李克特6级计分法,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分别计1~6分,得分越高说明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该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90,Cronbach's α系数为 0.900[4]。

1.3.3 教学质量反馈调查 采用呼吸科护理教研室自行设计的临床护理带教质量评价表,在教学结束后调查护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情况。该评价表包括教学方法使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安排、临床带教演示4个维度20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法,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生对教学质量反馈越好。该评价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2,分半信度系数为0.85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和操作成绩比较

试验组理论(单选题、判断题、病例论述题)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和操作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理论和操作成绩比较(±s,分)

组别理论成绩对照组试验组t值P值单选题29.12±3.36 33.69±3.12 4.983 0.000判断题11.48±2.26 15.21±2.06 6.098 0.000病例论述题 操作成绩78.29±5.36 89.47±4.96 7.654 0.000 28.74±2.15 36.23±2.11 12.431 0.000 69.77±4.71 84.25±4.36 11.280 0.000

2.2 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试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总分及7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比较(±s,分)

维度t值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总分对照组36.48±5.26 35.29±5.28 38.14±5.03 37.24±5.22 36.64±4.87 38.57±4.05 34.66±3.88 258.69±13.71 45.99±4.69 42.84±4.12 46.28±4.24 43.79±4.69 44.52±3.57 46.74±4.19 43.55±3.92 315.56±14.28试验组 P值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6.747 5.636 6.186 4.666 6.524 7.009 8.059 14.363

2.3 两组教学质量反馈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教学方法使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安排、临床带教演示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护理带教质量评价表得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临床护理带教质量评价表得分比较(±s,分)

维度t值教学方法使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安排临床带教演示对照组13.32±3.11 12.54±3.06 12.55±2.95 13.18±2.87 16.77±2.68 15.49±2.18 17.84±2.24 18.52±2.79试验组 P值0.000 0.000 0.000 0.000 4.201 3.925 7.140 6.670

3 讨论

3.1 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李晓琴[1]、章婷婷[5]、晋雅丽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呼吸科是医院较为重要的科室,收治的患者多数临床并发症及体征多,生活状态差,病情危重且难治愈,因此对护士护理操作技能及理论水平要求较高[7]。鉴于此,提升呼吸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是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护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状态。微课的最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图文并茂[8],将重点内容通过视频形式呈现,能加深护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MiniQuest教学包括设置情景、任务安排及成果展示3个核心模块,让护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护生成绩的提升。

3.2 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是护生在掌握已有知识和经验,运用选择、识别、假设等方法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复杂情境中的问题,并在反思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正确判断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6,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总分及7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试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分析原因:(1)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由带教教师引导,在课前准备、课堂讲授和课后阶段护生主动参与其中,且护生与带教教师之间、护生与护生之间随时沟通联系,激发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逐渐培养了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2)无论在课堂讲授还是课后复习阶段,带教教师的解答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护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可以质疑并向带教教师发问,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3)护生分组学习,以共同合作方式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也会不断促进其逻辑思维的构建,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3.3 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教学方法使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安排、临床带教演示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印证了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确实能提升教学质量。既往研究显示[10]:临床护理带教包括多个层次与环节,但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结构类指标和过程类指标。结构类指标主要指带教师资的配置情况,而过程类指标主要指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即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带教师资配置一致,不同的是实验组采用了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入分析,该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迎合了当前护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能够激发护生学习主动性。特别是在课前和课后两个教学阶段,护生可充分利用微课在闲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带教教师主要发挥指导作用,增强了护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有利于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升华,从而逐渐提升临床教学质量[3,11]。

4 结语

随着医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教学方法与医学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并运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应是当前的焦点和热点。本研究探讨了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在呼吸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改善教学质量。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带教能力和教学水平始终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护生样本量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尽量避免以上不足,同时在教案编写方面还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更好地推广微课+MiniQuest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呼吸科评判思维能力
交流与评判
CBL教学模式在提高呼吸科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探索
培养思维能力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