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03-22靳俊峰陈燕玲欧小波
凡 栋,靳俊峰,陈燕玲,阮 媛,欧小波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 519041)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病理形态结构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为了提高学生医学专业英语和病理学英语词汇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医学院校通常采用中英双语教学[1-5]。但是,不同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和水平存在差异,普通高校与一流高校在双语教学方面存在很大差距[2,5-6]。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本校区两个年级实施病理学双语教学,探索双语教学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促进其在普通医学院校推广。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2016、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和影像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两个年级分别为445、418人。
1.2 方法
双语教学内容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章节的动脉粥样硬化。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反馈与评价,利用随堂测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018年春季学期,对2016级临床医学和影像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中英语内容的比例为55.8%,部分幻灯片内容为中英文对照形式;中英双语讲解(英语占25%)重点和常见专业英语词汇。在发病机制方面,通过引入国际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发表的文章介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慢性炎症。进行启发式提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课后,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教学反馈和评价。
2019年春季学期,对2017级临床医学和影像医学专业学生授课时,将上述教学方法进行调整:(1)多媒体课件中英语内容的比例减少至47.8%;(2)对较多或较难的专业英语词汇,在课件中增加中文介绍;(3)英语讲解比例降至20%;(4)通过随堂测试(中英文专业词汇互译)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双语教学后发放调查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学生人数分布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
教学结束后,分别回收调查问卷391份和375份,两个年级的回收率(87.9%和89.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问卷结果显示,赞成实施双语教学的2017级学生比例显著高于2016级学生(见表1)。对双语教学效果满意的2017级学生比例显著高于2016级学生(见表2)。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较高的专业水平、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英语水平。
表1 学生对实施双语教学的态度(n)
表2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态度(n)
对双语教学内容的理解方面,2017级优于2016级。基本听懂和通过词义猜测大概能听懂的2017级学生比例(15.5%和50.4%)显著高于2016级学生(6.6%和37.8%),而2017级听不懂的学生比例(14.4%)显著低于2016级学生(29.4%),见表3。两个年级的学生均认为双语教学时自己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词汇量小。
表3 学生对双语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n)
在中英文比例方面,选择“关键词用英文,其他用中文”的2017级学生比例(17.6%)显著低于2016级学生(57.3%);选择“各占一半”的2017级学生比例(45.1%)显著高于2016级学生(34.5%)。
尽管两个年级均有70%以上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但是对英语学习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均较低(2017级为21.3%,2016级为16.1%),而对英语学习兴趣一般的学生比例较高(2017级为63.5%,2016级为53.5%)。在平时学习英语方面,2017级学生好于2016级学生,极少(几乎不和从不)阅读英语资料的2017级学生比例(40.5%)显著低于2016级学生(61.1%),见表4;尽管经常阅读英语资料的2017级学生比例(7.7%)显著高于2016级学生(2.8%),但仍较低。
表4 学生平时阅读英语资料情况(n)
2.2 随堂测试
双语教学后,对2017级学生进行随堂测试(中英文专业词汇互译)。结果显示,英译中的4个词汇(见表5)中,除了“atheromatous plaque(粥样斑块)”的正确率较低外,其他3个词汇的正确率均较高(80%以上)。4个中译英词汇(见表6)的正确率均在60%以上,其中,“炎症(inflammation)”的正确率最高,达90.8%。8个词汇的平均正确率为75.4%,提示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病理学英语词汇。
表5 医学专业词汇英译中测验结果
表6 医学专业词汇中译英测验结果
3 讨论
3.1 双语教学有利于专业英语词汇的掌握
英语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医学教材和前沿进展多来源于世界各国的科研单位(机构),研究成果主要以英语形式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解前沿进展对于医学生学习、未来工作和个人发展均十分重要。因此,医学专业英语学习很重要。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医学英语学习兴趣、积累医学专业词汇的重要方式。通过对本校区两个年级实施双语教学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赞成双语教学,说明双语教学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学生自主意愿的体现。随堂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正确率为75.4%,说明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英语词汇。此外,双语教学还介绍了最新研究进展,展示了顶级医学期刊英语论文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对医学科研有了感性认识。
3.2 结合学情对双语教学和评价方法进行调整与完善
我校区五年制医学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还未开设医学英语课程,问卷调查显示,尽管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但较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一般,经常阅读英语资料的人很少,因此,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积累较少。两个年级的学生均认为双语教学的最大困难在于词汇量小,这可能也是导致2016级学生较难理解病理学双语教学内容的原因。黄静玮等[2]建议地方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之初英语讲授的比例为15%~20%,然后逐步提高。因此,我们对2017级双语教学方案进行调整,降低英语内容的比例,增加中英文对照讲解。
2017级学生中赞成实施双语教学和对双语教学效果满意的学生比例均高于2016级学生。同时,2017级学生对双语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也有所提升,说明双语教学方案的调整是正确的。
然而,尽管2017级双语教学时英语讲授占20%,但是基本听懂的学生比例仍较低。随堂测试中,有50%以上的学生译错一个词语,平均正确率为75.4%。因此,我们认为病理学双语教学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以促进学生对双语教学内容的理解。
第一,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参加英语角、趣味英语阅读和英语歌唱比赛等活动;增加平时阅读英文资料的时间,提高学习自觉性;积累普通英语词汇,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听力水平。以上这些方法都有利于提高医学课程双语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实施方面。(1)降低多媒体课件中英语内容的比例。课件中的英语内容有助于英语听力水平不高的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授课内容,但可以将该比例降为30%左右。避免单张幻灯片全是英文内容,最好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医学英语学习兴趣。(2)降低英语讲授的比例(15%左右),用日常、简单的英语单词解释病理学内容,避免长句,尤其是充满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的长句。
第三,通过教学后的问卷调查和测试优化教学方法。测试内容除了病理学词汇中英文互译外,还可以增加其他评价手段,通过用简单的英语单词提问、全英文选择题,了解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设置英语简答题,要求学生用英语或中文回答;设置开放式问题,如用英语总结,了解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普通医学院校可以先在部分章节尝试双语教学,逐步增加双语教学中英语内容的比例,之后再应用于其他章节和课程教学。同时,医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内容较多,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不能过多扩展课外知识,这样学生才容易产生医学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