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对本土非遗活态传承模式研究*
——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2-03-22贾海婷
贾海婷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焦作 454000)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焦作地处黄河中下游中心区域,古为怀庆府一部分,为“东二百六十九里至卫辉府封丘县界,西二百四十五里至山西绛州垣曲县界,南四十五里至河南府巩县界,北六十里至山西泽州府凤台县界,东西广五百里,南北袤一百三十五里”。焦作地区北部含有太行山南麓,南部为平原,黄河穿流而过,焦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样性的地貌使得这里的本土传统技艺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将这些技艺传承且发扬光大,特别是师范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播者;非遗融入高校课程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新趋势。
一、非遗传承与美术教学的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21世纪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旨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世界遗产公约》。《保护民间创作的建议案》是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25届大会通过,建议案中的民间创作也可表述为传统的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关键部分,高校理应承担诸多责任,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国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绚丽瑰宝,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南临滔滔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隔河相望。“太行王屋之麓,黄河之阳,有郡数百里,广输逼侧,土田亢爽,沁绕郡北,济绕郡南,与河汇于巽方。风气溢而不流,人文朴而不野。”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不仅是李商隐、司马懿、许衡、韩愈、朱载堉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更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区域之一。焦作地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其中拥有国家级名录13项,省级名录59项,市级102项。焦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传统美术类有六项10个项目单位,如温县黄河澄泥砚、武陟黄河泥埙等,传统手工技艺有31项46个项目单位,如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博爱清化竹器制作技艺、沁阳黑陶制作技艺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与传承方面较之其他更有自身显著优势。
资源优势:地方高等院校在硬件资源方面拥有相关的实训室、大师工作室、手工艺坊甚至校内企业生产线,在校企合作中可以利用企业车间,让学生沉浸式体验非遗工艺,还可以在企业车间完成实习任务。将传统手工技艺融入校园、融进课堂,是一个创新的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的方式,这些也是地方高校的独特优势。
传承优势: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室的责任,把非遗融入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不仅仅培养了高校学生,更是将本土传统技艺根植于未来无数教师的心中,在基础教育中将传统技艺引入美术课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因此美术教育专业培养了未来的基础教育师资在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应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做好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美术教育对地方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的作用,就必须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结构进行优化。作为地方师范类院校将区域非遗技艺嵌入课程,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课程体系,更新美术教育课程的教育理念,对复兴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及学校特色建设。
二、非遗活态传承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建设
地方师范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中结合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有机嵌入师范类高校美术教育课堂中,从师资传承的角度出发,以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和宣传员为目的搭建课程平台,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美术或传统手工技艺转化为美术教育资源,对项目内容进行开发、整理和改造,并且选择有价值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课程构建。
任何课程的设置都需要思考科目的连续性、完整性、评价多元化和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本土化美术类非遗项目在新课程体系中融入体现全方位多维立体建设,即形成:进课堂、进教材、进行业、进网络、进师资、进评价的“六进”制度。
1.非遗项目进课堂
在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发挥地方优势和教育职能,既加深青年人对传统文化了解,又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有利于传统技艺的创新。把握传统手工艺传承的针对性,根据专业性质和专业学科特点有侧重性地开展传承活动,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美术课程资源体系开发融合,提出参考意见。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将代表地方非遗项目的黄河泥文化系列课程,如《泥塑》《绞胎瓷设计制作》《黑陶设计制作》纳入美术教育专业的特色课程和艺术设计专业的乡土教育拓展课程,进一步拓展美术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并将泥塑、面塑、纸艺、竹艺等内容融入公共艺术课程《简笔画与手工制作》《美术基础》《美术鉴赏》之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非遗,激发学生对非遗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内容融入课堂实践,强化非遗传承意识培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文化鉴赏能力。
2.非遗文化进教材
焦作地区作为覃怀文化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地域文化,为非遗文化进教材打下神垕基础。早期的非遗文化授课,突出本土文化教育,鼓励教师自己打印非遗讲义进行授课。自国家大力倡导活页式教材、手册式教材以来,我校积极探索,逐步编撰适应不同专业认知特点的乡土教材、项目手册教材等自编教材。美术教育专业编写的《学前儿童美术基础与手工制作》教材以当地本土资源非遗文化为主要内容,在公共课程《美术基础》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突出。美术教育专业校本教材《泥塑》和《绞胎瓷设计制作》手册式教材,依托泥塑“太极福娃”项目和绞胎瓷“定制产品‘繁花鼎盛’设计制作”等非遗项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融入课堂教材中,使非遗技艺更加规范化,摆脱传统艺人口传身授的旧模式。
3.非遗实践进行业
将高校美术传统技艺应用到师范生的毕业后的教学工作中,使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进行活态的传承。美术教育专业与焦作市龙源湖小学、映湖路小学、焦东路小学、东环路小学等学校结合,建立非遗文化实习实训基地,使师范学生在实习阶段能够有效地开展地方传统手工艺的教育教学实践。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企业车间建立在学校内部。校企合作资源实时共享,制泥车间、编花车间、智慧实训室等,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课程的设置与内容的选择落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要求,打破传统的知识讲解和技法传授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建立分段推进式的教学模块。
4.非遗资源进网络
启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将传统技艺用为数字化手段表达,比如将操作技法、动作制作成二维或三维动画,加入语言讲解和文字解释;录制非遗传承人的操作讲课视频等。用这样现代化手段的将民间技艺整理成规范、系统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快速理解。从源头采集、活态传承、原创开发等多角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学校美术学院正在建设的有:绞胎瓷、黑陶、泥塑等多项资源库,其中,“绞胎瓷技艺传承创新教学资源库”完成立项,经过与行业内大师和非遗传承人的共同研讨下制定绞胎瓷制作工职业标准,设计绞胎器型120项,制作黑陶、泥塑、绞胎瓷技艺动画65个。
5.活态传承重师资
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中着力解决部分学校美育教师短缺问题,鼓励学校可以聘请非遗传承人兼任美育教师。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相关文件的出台为焦作师专美术专业非遗文化教师队伍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并先后聘请绞胎瓷绞釉传承人,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省一级泥塑工艺大师,企业负责人,黑陶制作传承人等工艺大师来校任教,成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展传统技艺教师培训。
学校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通过利用课程融入劳动教育的方式,提升师范生劳动教育专业素质。在实施“省培计划”过程中,将劳动教育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一线优秀教师培训课程中,为全省培训一批“种子”教师。积极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整合高校美育资源,联合兄弟院校,积极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为河南省乡村中小学美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提供持续性的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破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短缺的瓶颈。
6.传承创新进评价
美术类学生非遗项目课程的教学评价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为导向,促进课证融通。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加入企业评价标准,课程成果以产品实物形式展现,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实现训育结合,互助双赢。并加强1+X证书推进,教学设计对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创业大赛等职业技能比赛,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和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赛促改,以证促教。
公共类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价,使学生都能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湛技艺与魅力,体会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加强青年学生和传统手工技艺的联系,丰富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三、非遗活态传承融入校园文化
学校积极引导“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在校园生根发芽。一是举办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陆续增加书法、篆刻、雕塑等展演项目,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现剪纸、泥塑、竹扇、绞胎瓷等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项目。二是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围绕“走进艺术、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主题,加强非遗文化的传承。三是开展校园内外非遗交流或展示活动。组织学生到当地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场所开展非遗体验游、研学游等。
1.大师工作室建设
我国非遗资源丰富传承任务艰巨。非遗项目根据高职校自身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政策扶持、非遗传承基地等优势基础上,建立起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群),构建具有特色的高职校大师工作室运行范式,以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推广作用。学校建立“绞胎瓷大师工作室”,引入绞胎瓷非遗传承人加入课堂教学,促进高校艺术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聘请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绞胎瓷非遗传承人加入教学团队,帮助他们传授弟子,使非遗项目能够一代代传承,同时对非遗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建立良性循环,实现活态传承。同时呼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模式,建立线上大师工作室,使用学院自创直播平台“新新青年”,定期开展大师直播课堂、艺术沙龙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等。
2.主题社团建设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非遗社团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智能。各社团还邀请“非遗”传人向学生们传授“非遗”的技艺,手把手地教授学生剪纸、面塑等制作技艺。各学院纷纷成立以“非遗”传承为主的校级特色学生社团,包括剪纸社、泥塑社、黑陶社、绞胎瓷社、面人社等,引导动手能力的开发,让学生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作为培养文化传播者的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对本土非遗活态传承模式的研究是极有必要的。关注民族的、本土的传统技艺,并将传统的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制作各项资源进入高校美术课程资源系统中,助力非遗活态化传承。在此之下,将促使高校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发生相应的改变,进行活态传承,这对高校 美术专业课程的未来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对高校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师院校作为区域技艺传承的主要承担者,通过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先天优势。通过非遗活态传承实施路径尝试,提出高师院校非遗活态传承的独有方式,希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传承起到借鉴与参考之用。
注释:
①习近平201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40-41页,人民出版社.
②沁阳市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怀庆府志》卷三《兴地志》:〔疆域〕,清乾隆五十四年刊本.
③沁阳市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怀庆府志》(乾隆五十四年)点校本,上卷《旧志原序》第2页.
④《习近平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2017年2月13日.人民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