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学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可实施策略*
2022-03-22李俚
李 俚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美育不仅可以升华学生的审美观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观念,并与德智体劳相互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人格。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存在不足,美育课程实施时间较短,存在多方面问题,除此之外,中学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美育课程体系并不完善,也没有相配套的美育教学管理体系,对美育课程只进行表面工作。但是根据实际的研究表明,美育课程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美育知识的灌输,而实施美育就必须通过相应的课程向学生传输,优化学生的中学生活。所以,中学需要在结合自身校园文化与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优质的文化课程与艺术教育类课程,并完善艺术教育类的管理制度,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根据美育精神制定美育课程目标
在2015年,我国国务院在针对中学加强美育课程工作中提出:学校要重视美育课程的建设,并以艺术类课程为主,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让学生掌握美育基础知识,提高中学课程的全面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创办一系列校内校外艺术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受美育精神,还可以展示出学生学习美育课程的具体效果。除此之外,美育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为主,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确保中学美育课程目标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与此同时,学校美育课程也必须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弘扬美育精神。而我国中学以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主旨为主,将全面、和谐、发展构成教学理念,分别划分出义务教育期间不同等级美育课程目标。
而对中学美育课程目标主要表现在对精神上的教育,由于学生受学习压力较大,因此学校可以通过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建立和谐校园,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去学习与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重视学生的艺术兴趣,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传授基本的艺术内容,充分发展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形成属于自身的爱好与特长,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构建独特的文化环境,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中学构建传统文化课程就是通过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一个和谐、有内涵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让学生通过良好的环境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美的观念,除此之外,中学还可以在校园内增设具有传统内涵的实物,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与美育环境的熏陶下,使审美观念得到升华。
环境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中学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过程中,必须将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让校园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体验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文化精神熏陶下,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近几年,各个中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校园内的设施不断增加,这些校园实物影响着学生的日常行为。例如:一些中学内会设有石碑,并会在石碑上雕刻文化内容,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会有很多名言警句,警示学生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中学通过不断的变革,彰显出自身的特色。例如:一些中学为了建设独特的学院风格,结合我国古代书院的建筑,在校园内设置了一些池塘与拱桥,而这一建筑中隐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气息,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历史文化的感染。除此之外,复古的书院建筑不仅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三、构建美育课程,升华学生审美素养
中学构建基础类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能够有一技之长,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素养。中学为了构建基础类课程,应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体验艺术实践活动的美好。例如,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基础的乐理知识,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让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感受美,体验美,并且创造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中学可以利用乐器表演、歌唱以及其他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传授美术技巧,让学生通过技巧进行自我创作,并且可以通过写生、国画以及自主创作等多种活动去体验美术的魅力。学校可以鼓励并支持学生进行个体或者团体的美术竞赛,并尝试利用多种材料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向学生传授美术欣赏以及评价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提高学生的欣赏经验,使学生能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快乐。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创建多种多样的美育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各方面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美国利用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的方式,结合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与年龄特点去设置学习课程,可以充分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在艺术课程中,教师在介绍达·芬奇画像的过程中布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联想到达·芬奇灯饰生活的环境,从而想象出艺术创作的背景,可以通过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编写剧本、制作教具,再通过表演完成这一团队活动,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设计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述未来的桥梁这一课题时,可以让学生利用a4纸设计出稳定的桥梁,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发挥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创作与合作的乐趣。
四、构建学科拓展课程,将各个学科知识相互联系,相互结合
中学拓展类课程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它涉及各个学科,并与各个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能够提高学生对不同课程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除此之外,通过不断发现学校课程与学校校园环境中的美育因素,并在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融入,或者作为学生上课的题材,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升华学生的审美观念,并运用这一方法能够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效果。
例如,在语文文化课进行的过程中,就是可以对学生讲述感悟苏轼这一课,引领学生走进关于苏轼的世界,从而更深层次的感受苏轼诗集的内涵所在,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苏轼的认识加深对诗歌文化的理解,从而引起情感共鸣。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并向学生讲述苏轼的人生经历与生活背景,也可以让学生自选三首关于苏轼的诗词作品,并写出学生对苏轼诗词的感悟。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成立小组,相互对小组成员的感悟进行评价,让同学们可以了解学生心目中的苏轼,并可以以此为题进行写作,从而加深学生对苏轼人物形象的理解。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发现学生审美角度不断多样化,通过对苏轼人物进行分析,学生有的认为苏轼是豪放派,有的认为苏轼是违约派,并且人物分析角度各有不同,有的学生是从苏轼的人生经历中概括出苏轼的创作风格,有的学生是从苏轼的生活背景概括出舒适的创作风格,有的学生是根据苏轼的一首作品进行风格评析,充分展示出学生审美角度的多样化。
根据实际的研究调查显示,通过将各个学科进行融合与拓展,学生可以在每个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美,其中包括自然美、文化美、情感美等,在多元化的学科中受到不同美的熏陶。
五、构建研究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研究实践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打造特色平台,让学生能够获得一技之长,并不断加深学习研究,在研究的实践中感受到艺术领域的美,并能够在研究中获得道德判断能力,不断地提高自身审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一些中学利用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作为艺术教育平台,在学校中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继承活动,不断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艺术知识与技能。例如:陶艺艺术。各个中学成立了艺术学习小组,通过学习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内容与实地观摩,感受到了陶艺技术的独特魅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艺术,中学开设了陶塑艺术课程,目的以传承传统文化艺术为主,结合时代观念对艺术进行创新为辅,并引导学生进行陶塑艺术的学习,使学生在自我创作中体验到陶塑创作的快乐与陶艺艺术的魅力。除此之外,在中学内增加陶塑创作课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通过思想与情感的注入,使每一件陶塑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继承受到了重视。例如:我国出版了大量的陶艺书籍,供中学所使用,而陶艺艺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
为了完善中学的艺术教育,就必须建立艺术队伍。从课程设计、学生挑选、教师培训负责、合作资源等4个方面建立艺术队伍管理体系。而为了支持中学的艺术教育工作,我国创办了多个艺术类的比赛。学校可以根据比赛标准设计课程,规范对学生的培训工作,还可以与外界展开合作,从而加强学校艺术队伍的能力水平。例如:中学可以聘请艺术类的专家,在各个领域展开具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基础部分,为学生后期艺术能力奠定基础。除此之外,中学还可以设置激励措施,对表演过奖的学生进行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奖励,提高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获得成就,还可以让学生在其中感受美育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在美育精神的引导下开展多样化的美育课程
在美育精神的指导下开展多样化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美的存在,陶冶学生高尚情怀。继续中学主要遵循塑造员工心理,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原则,在美育精神的引导下开展了多元化的美育课程,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首先,学校按照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案与实施课程的标准对美课程进行准备工作。美育课程遵循以人为主体,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方法。中学为了加强美育课程的指导质量,建立健全美育课程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美育课程中得到审美升华。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乐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还需要传授一些音乐技能与创作技巧,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音乐的美。还可以将其他乐器引入课堂,例如葫芦丝、风琴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使学生能够通过乐器演奏,深刻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或者个体的方式参与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各种各样的工具进行美术创作,便学习美术的评述与欣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审美观念。而美术创作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想象力,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严格落实美育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美育课程。近年来,中学通过合唱、舞蹈等多种方式的艺术表演,发挥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根据学校特色与学生需求制定了美育校本课程。除此之外,还有市内青少年活动中心与社区进行了合作,建立了校外辅导站,并开设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兴趣班,拓展了校本美育课程。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最后,以课堂教学为主,彰显出美育课程的独特魅力。艺术课程教育教学所以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对选拔出的学生进行培训等为主。在音乐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将音乐与体育的相同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到形体美。美术学科有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特点,去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传统艺术与现代化社会更好地结合,学校必须将网络与电脑绘画等现代美术绘画技能应用到课堂,让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去创作。
七、大力重视美育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美育精神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品质,优质的美育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修身养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美,形成良好的品格,中学将美育课程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并建立健全美育课程的管理体系。
规范美育程管理,派遣专门的辅导老师、制定相应艺术课程时间,让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艺术课程去参与,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除此之外,学校还规范了美育课程评价标准,加大对美育教学活动的研究力度,从而增加美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水平。
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例如,各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被借鉴使用。学校还可以聘请民间艺人到学校开展座谈会,也可以带学生到民间艺术表演场所进行参观,使他们对民间艺术产生情感共鸣,增加他们对传承与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不仅使传统民间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体验民间艺术的内涵与魅力,使学生受到艺术精神的鼓舞,升华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创建活动平台,满足学生学习艺术的需求。学校可以在课间活动中播放各种音乐,并组织艺术班每学期进行活动评比,每年可以举办艺术节与音乐节,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艺,营造良好的校园活动氛围。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各地展览馆进行欣赏,让学生在真正的体验中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
建立健全美育课程管理体系,重视美育课程的管理。中学在各个学科中都包含着美育精神,健全校园艺术活动与课程,加大对美育课程才艺与创新的研究力度,大力寻找校园文化与环境中的美育精神,完善了美育课程研发的制度。
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得知,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构建4位一体的美育课程,建立健全美育课程管理体系,丰富学生艺术经验,深化学生审美素养,通过下来的美育课程以及自然环境来扩展学生美育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受到美育精神的熏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出良好的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