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中段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
2022-03-22李瑞云
李瑞云
一、研究背景
1.新时代政策驱动
2021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为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减少作业数量成为了近期教学活动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关键是提高作业质量。“双减”无疑是一道减法,减轻了孩子的作业负担。我个人觉得,这也是一道加法,增加的是教师设计作业的能力和学生作业的质量。在“双减”背景下作业的设计和实施是教师需要深入钻研和探索的课题。
2.作业的功能价值
小学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帮助学生掌握和消化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反馈教学效果、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傳统的数学作业都是以课本练习题和对应练习册为主的书面作业,形式过于单一、重复、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不科学的数学作业会极大程度上磨减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研究表明,作业量与学习成绩之间并不是绝对的成正比,与作业量相比,提高作业质量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因此设计充满创造性、实践性和艺术性的数学作业,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二、思考●探索●尝试
1.“说”中学——口头作业
例如学习了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之后,举一个除法竖式的例子(如右图)
要求学生赋予竖式一个合理的情境,并结合具体情境口头讲述各个部分的含义,录制视频进行上传展示,再分小组选出最佳解说员。如此不仅能检测巩固每一个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技能,更能理解算法,避免死记硬背。
2.“做”中学——制作作业
例如学习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克与千克》之后,家庭作业就可以设计为掂一掂不同的实物,估一估、称一称,感受1克和1千克的质量;学习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之后,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选择一个显著的起点,实际走一走,感受1千米的距离。
3.“玩”中学——游戏作业
例如学习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之后,可以借助扑克牌设计布置下面的游戏作业,要求孩子和父母一起玩。
如:请你在13张扑克牌中任意选一张,然后按照下面的方法计算,把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出你选的是哪张牌。
规则:用扑克牌点数×2再+3再×5最后-25后把结果告诉我。游戏玩熟练后再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创新设计类似的游戏,在家继续和父母玩。回校后也可以和同学比一比、玩一玩。 通过游戏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有趣还学到了有意义的知识。
4.“阅”中学——调查作业
例如学习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之后,结合时代背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可以设计布置“绘制党史月历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上网、听故事等多种途径来收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结合重大党史事件任选一个月份来写一写、画一画、涂一涂、贴一贴等多种形式绘制党史月历卡,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5.“美”中学——欣赏作业
例如学习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之后可以为学生带来视觉盛宴,大师埃舍尔的作品欣赏:
借助图片和视频对两幅作品的认真观察发现伟大的作品背后运用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物体或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要求:(1)取一片树叶,通过平移或旋转在纸上绘制你喜欢的图案。
(2)取一张硬纸片,剪一个你喜欢的图案,通过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作品。
用基本图形通过平移旋转设计出童话世界里的图形王国。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继续发展用数学地眼光去看问题的意识。
总之,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要努力达到作业不再是负担的目的,而应是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欲望的入口,经由这个入口我们将带领孩子们走向熟悉的生活,走向思维的深处。我们更追寻这样的理想境界: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是不可复制的个人作品,它并不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然主义式记录,而是包含着能动的选择、加工和改造,是更儿童、更数学、更美好的思维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