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2017-05-18张礼

甘肃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作业负担关系教学质量

张礼

【关键词】 作业负担;教学质量;关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8—0073—01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巩固教学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提高教学成绩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过多的作业却成了学生的负担。特别是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的各种课外辅导书,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学生作业量过重的问题已成了教育界挥之不去的阴影。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我认为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只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就能较大程度地起到“轻负高效”的学习效果。

一、处理好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作业的关系,使课内、校内向课外、校外适量延伸

课内作业是当堂巩固掌握所学知识、理解概念、初步形成技能的作业,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合作探究的条件下完成的。而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伸和拓展,是在脱离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外作业题,多方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定要让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当天全部的作业。所以,课外作业一定不要太难太多,而是要层层递进,适量可行。

校内作业,是学生在校内必须完成的。考虑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当天所有课程的作业,教师必须认真考虑做作业的时间和题量。校外作业又是校内作业的延伸和拓展,校外作业的时间宽裕,活动空间大,所以布置作业时,题量可大一点,难度可强一点,还要有一些动手操作的题。可以是校内作业的重复练习,也可以是变异训练,还可以利用电脑查阅资料。这些作业一般都与当天所学知识或已经学过的知识有联系,不能让学生觉得在学校会做,家里不会做,让学生在校内没有完成的作业在家里完成,真正起到课内不足课外补、校内不足校外补的作用。

二、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从关注量向重视质转变

多数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多做作业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量变必定能导致质变。然而,美国教学问题专家哈里斯·库柏的研究表明:作业在改进学生的学习技能、发展学生的自导性和责任心等方面有正面功效,可是,只注重量而不重视质的作业负面效果更明显,危害更大:它会压跨学生,并使他们感到厌烦,没有时间去从事更为主动的追求,并导致学生为按时完成作业而作弊或抄袭。当前,各类学习辅导材料铺天盖地且良莠不齐,很多资料又是大同小异。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适量,应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有关规定。教师应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力求少而精,力争使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而量精。这样,既保证了学习效果,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三、处理好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承认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1. 布置学生作业应因人而异。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同时特殊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就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有梯度和区分度,要分开层次,不拿同样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學生。

2. 布置作业要分层考虑。对班级中的优等生,可布置一些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需要独立思考的题,布置一些发散求异的题;对中等生则要抓住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基本训练这一环,注重读题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布置一些叙述性、辨析性习题以及程度适中的题目让他们做,逐步提高他们的解题水平;对后进生则可布置一些通过翻书就能找到答案的题目,以便他们熟悉最基本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分层布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

四、处理好单科与整体的关系,协调好各学科的作业量

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往往不考虑或是很少考虑其他科目的作业量。如此一来,如果只是某一科目的作业量小了,而其他科目的作业量依然如故,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这就需要各学科的任课教师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在布置作业时应注重量少而质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作业负担关系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