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最美的教育故事

2022-03-22李慧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2期

李慧彬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拥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逐渐被人们关注,各种因环境、家庭、特殊事件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因素,都影响着这类孩子的成长与健康。此次案例是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其父亲于其九岁时离世,母亲改嫁,但孩子一直郁郁寡欢,不爱学习,不爱说话等各种心理问题存在,此次主要以他为研究案例,探讨特殊需求学生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特殊需求;心理沟通;教育成效

一、教育案例呈现

此次案例主角是初一年级崔同学。崔同学九岁时,父亲因生病离世,离世以后母亲有一段时间一直情绪波动较大,看到小崔就会凶他、吼他或揍他,这种生活持续了两三年。因小崔的母亲尚且年轻,便带着小崔改嫁他人,继父对小崔也是非常疼爱,但小崔爷爷奶奶一直反对小崔妈妈改嫁,一直在上诉,直至今年上诉依旧在继续,这些事件小崔也都知道,但依旧不与其家人说话,什么都闷在心里。小崔有一段时间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老人家对其非常宠爱,那段时间小崔便迷上了游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还曾偷偷拿过其母亲的手机充值过游戏。

上述是小崔的家庭情况及环境阐述,小崔不爱说话,很少笑,一直战战兢兢做事,问他话回答的声音很小,不会超过五个字,一般都是“没有”“嗯”“不是”。一开始接触时,对学习没抵触,但是从来不认真对待,两三个字就将试题打发了,从来不认真学习,上课走神打盹、放学前就开始躁动,着急回家(其母亲证实过其急于回家是为了打游戏等),一直梦寐想做电竞主播。在学校也是一言不合就要打架,经常挑事怼人,偶尔口出“砍人”“拿硫酸”“带水果刀”这种让学生心声恐惧的词语。

二、教育案例分析

(一)家庭因素

根据小崔的家庭因素来分析,小崔在爸爸未过世之前是个非常幸福的孩子,后来父亲因生病去世,生病的那两年其母親非常的辛苦,照顾小的还要照顾病人,后来小崔父亲去世,其母亲便性格大转,见到小崔就烦,无缘无故的凶小崔,或者揍小崔,导致从那时开始,小崔便有了内向的心理。三年级以后,小崔被安置在外公外婆家,加上转学,小崔便开始不与家人交流,偶尔几天不说话,其母亲又很忙情绪浮躁不关心小崔,小崔便开始被外公外婆溺爱。经常拿着外公外婆的手机偷偷在被窝里打游戏,还有过偷外公手机的行为。小崔在学校时,被他妈妈抓住玩手机,随后当着小崔的面将手机摔碎,这也激化了小崔与母亲的矛盾。六年级时,小崔母亲改嫁他人,小崔才逐渐被家长重视起来。可见家庭因素在小崔的成长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家庭变故及母亲的情绪,都深深影响着小崔,导致其将自己锁在自己的世界,不与家人沟通。

(二)自身因素

小崔自身就较为独立,其性格倔强、脾气暴。一直都是对母亲的关怀拒之门外,平时很多琐碎事情都是能自己扛就自己扛,也正是因为小崔一直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出来,因此在他妈妈愿意敞开心扉与其沟通时,一直都未果。小崔妈妈一直在弥补那一两年的错误,对小崔费劲心思,但是不论小崔妈妈怎么与小崔沟通,小崔都是油盐不进,任何事情与自己无关,哪怕小崔妈妈分娩以后,每天都在不断关心小崔,也曾担心小崔因二胎而更不愿意接纳家人,小崔妈妈都尝试与其沟通获取意见,但都未果。小崔自身因素也是小崔目前情况的一小部分原因。

三、教育案例转化

教师除了传道受业解惑,还应育人。小崔虽然不与人交流,但是在平时上课时发现其特别爱吃糖果,而且与同学一起时,偶尔会哈哈大笑,说明这孩子也有阳光的一面,因此在平时上课中,凶他的语气变少,而鼓励他的语气增加,和他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小崔经常进行游戏,沉迷于网络,行为方式偏离作为社会人的行为准则。所以要想使其转化,一定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教育感化他;用体贴与关爱的态度对待他,和他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彼此尊重、相互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和他的妈妈沟通,解铃还须系铃人,让其妈妈一定要从自身改变开始着手,我这边让学生带着他一起,并给予他书法练字监督的重任,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实践证明,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不失为促其转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其产生老师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

而小崔妈妈那里,也是每天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加上小崔之前经常因不完成作业家长被谈话,故意让小崔妈妈一直不断的表现出自身多不容易,但依旧不对小崔发脾气,对小崔依旧是鼓励的状态,让小崔逐渐从与妈妈没有任何沟通到最后变成妈妈是因为我被叫到学校的想法。恰巧过了一段时间小崔妈妈分娩,但依旧每天都与我沟通小崔的状态,小崔自此再也没有逃课不学习的想法。

四、教育效果反应

通过对小崔的教育问题研究,最后小崔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因他妈妈已经分娩,小崔懂事地每天都回家去看孩子、照顾孩子,而且每天的作业都认真超效率地完成,完成之后还会附加练字两张,态度逐渐认真,从前的不开心及不自信也消失得无踪迹,并在其眼中还看到洋溢的喜悦之情。

通过小崔的教育分析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分析,孩子的教育依旧离不开“爱”,具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没有一个是生来就如此的,全是后天的原因造就的,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原因来弥补,但是一定要用对的方法与对的事情去进行。而且陪“特殊需求”学生走下去的道路是漫长的,也需要足够的耐心与坚持下去的勇气,不然不可轻易尝试,容易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李晓波.情感教育,让班主任打开学生的心结[J].中华传奇,2019(9).

(责任编辑:刘屏婷)

27895005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