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情入境,情动而辞发

2022-03-22李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2期
关键词:鱼钩金色自然段

李冰

随堂小练笔是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语言运用、能力迁移、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平台。它有着形式多样、机动灵活、切入口小,难度低等特点。随堂小练笔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句段、立意、构思、写法等方面习得写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然而,小练笔在教学中存在重视度不够,设计不合理,学生兴趣不高,缺乏技巧,完成质量不理想等问题。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时,我认为应该立足文本,入情入境,寻求共鸣,同时要从学情出发,分层设计教学方案,教师适时点拨、反馈、评价。

一、立足文本,入情入境

小练笔教学一定不能脱离文本,小练笔设计的关键在于要与文本内容、阅读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掘文本中语言的训练点,找准小练笔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文本仿写、延伸文本内容续写、扩写、缩写等。

以仿写为例。仿写是学生比较容易操作的一种小练笔形式。文本本身是设计小练笔的最好资源。仿写是模仿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练笔训练。小学生作文处于起步阶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典型的例文,引导学生仿写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可指导学生以文本为例,就篇章架构、描写方式、修辞手法运用、情感抒发途径等进行分项仿写。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课,我进行了一次仿写训练。小练笔要求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触写下来。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这段话作者将抽象时间写具体了,他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抽象的时间,用排比句把生活中的小事串联起来,情感层层递进。字里行间,读者感受到时间在不经意间匆匆流逝,感受到作者对于留不住时间的无奈和慨叹。开始时学生都无从下手,我就给他们示范。“刷牙的时候,日子从白花花的水里跑了;走到上学的路上,日子在我们脚底悄悄溜走;坐下来写字,日子在一笔一画间静静逃走……”

这不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吗?这不就是排比句吗?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纷纷动笔写了起来。有学生这样写着: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下滑过去;打篮球的时候,日子从球场上匆匆跑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我们的头顶掠过;去看电视的时候他就惦起脚尖,悄无声息的从电视上轻轻走过去,……

可见,只要立足文本,入情入境,由浅及深,适当点拨,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立足文本,找准小练笔的切入点,找准写作的方向,学生写起来驾轻就熟,小练笔也更有效。

二、寻求共鸣,情动而辞发

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教材中通过编排一些故事,来展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弘扬高尚的人物品质。在學习课文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令人感动至深的情节,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某个的情节,写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将阅读过程的情感体验,结合生活实践汇聚成文字。在阅读教学中,在入情入境的深刻体验中,学生的心潮涌动了,产生了情感共鸣,思维打开了,倾诉的欲望也更加强烈了。

例如,我在执教《金色的鱼钩》一课时,讲述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

当时,学生还沉浸在文中老班长牺牲的悲伤情绪中,我动情地说:“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老班长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身上闪耀着的人性光辉是永存的,他忠于革命,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永垂不朽。现在这闪着金色光芒的鱼钩正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展示,你作为纪念馆的解说员,你如何向游客们讲述这金色鱼钩背后的故事呢?请把你的解说内容写下来!”

学生完全沉浸在创设的情境中,一边整合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边融入创设出来的情境,写出了自己对老班长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我们一起听听孩子笔端的声音吧:

这金色的鱼钩和它的主人一样闪着金色的光芒!他是一位革命战士,是大家最尊敬的老班长!他,把别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他,为了完成党组织交代的任务,不惜牺牲自己,坚守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他是如此的平凡,却是那么的伟大!……

小练笔的教学要善于抓住情感共鸣处,在情感迁移中提高练笔水平。根据文情和学情,抓住课文中的情感共鸣处,让学生进行拓写,这将大大提高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在这样的练笔中,学生与文本有了深情的对话,情感喷发,情动辞发。

三、顺应学情,分层设计

小练笔教学应根据具体学情制定目标,分层设计。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知识储备、思想特点都有所不同。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练笔训练。我们要面对全体学生,兼顾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力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语言实践的机会。针对学生个性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笔训练,让每个学生得到平等的提升。

在讲述《腊八粥》这篇课文时,我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设计了三种小练笔的训练方案。A类(基础性练笔):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你喜欢的食物。(要求:写清楚食物的名称、样子、味道)B类(能力加强练笔):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你喜欢的食物。(要求:写清楚食物的名称、样子、味道、气味、做法)C类(能力提升练笔):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你喜欢的食物。(要求:写清楚食物的名称、样子、味道、气味、做法,用上一两种修辞手法)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训练方案,写好之后和同学们交流共享,互相评价。不出所料,这样的设计学生都很乐意去尝试,都有话可说,有话要写。教学效果也很不错。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随时把握好整个课堂,适当给予指导、反馈、评价和总结。

总之,小练笔对引导学生主动和文本对话,自主探究,提升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科学设计小练笔训练,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及时的点评,就能激发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的热情,我们的课堂小练笔就有了成效。由小及大,小练笔的实践也让学生对习作有了兴趣,有了自信,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低年级创新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批准号:2017YQJK240)研究成果】

(特约编辑:陈杰文)

1224500520299

猜你喜欢

鱼钩金色自然段
金色的鱼钩
金色十月
金色七夕节
金色的光
看不到鱼钩的鱼
鱼钩
金色十年
美丽的秋天
画画
特制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