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方法分析

2022-03-21王向梅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小学语文

王向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化,我国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一味地组织普通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不符合当下的课程教学需要。因此,语文教师应立足语文教材内容,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与主题,提出了——主题阅读这一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有主题的阅读活动中发散思考、独立阅读、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探索阅读文章内涵与情感,拓展学生语文阅读思维、拔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4-0141-03

An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Subject Reading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WANG Xiangmei  (Daozhi Hope Primary School, Gengwan Township, Huan County,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rocess, our country's education requirements for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ontinue to increase, and blindly organizing ordinary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s no longer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curriculum teaching needs. Therefore,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base on the content of Chinese textbooks, deeply study the content and themes of the texts in the Chinese textbooks for primary schools, and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ematic reading. The purpose is to allow students to think divergently, read independently, and Self-exploration can fully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Chinese read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and emotion of reading articles, expand students' Chinese reading think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Subject reading; Teaching methods

在小學语文教学中运用主题阅读法展开教学,本质上就是从单篇课文主题、同类课文主题、单元课文主题等角度出发,以主题的形式搜集大量具有相同点的文章文本,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阅读。主题阅读的实施关键点在于明确的主题、丰富的阅读材料、学生自主阅读与思考的空间。通过主题阅读教学,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深化学生的阅读思维,也能够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增加阅读量,夯实语文学习功底。

1.主题阅读及其在小学语文中的体现形式

主题阅读就是指一种围绕主题阅读符合主题文本资料的阅读学习形式,也可以称为专题阅读;本质上针对同一主题、写作方法,在一定时间内大量阅读有关文章的阅读方法。近两年,各地小学语文教师纷纷引入主题阅读法,组织设计了“专题阅读教学”“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名著主题阅读教学”等不同的主题阅读学习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通过大量的主题阅读增强学生对同类文章的阅读感受,让学生更深刻、透彻地理解此类文章的情感表达、中心思想,从而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语文教材内容来看,主题阅读也是符合教材课文中的编排思想的,比如: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兼顾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且每个单元的课文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以用来组织设计主题阅读活动;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的课文主题搜罗大量课外阅读资料(符合单篇课文主题的其他文章、课文所属名著书籍等),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章。

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主题阅读的必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主题阅读的重要意义,本次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主要为不足的体现),分析了组织主题阅读活动给学生与课堂阅读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进一步体现出小学语文阅读优化的迫切性,侧面证实了主题阅读实施的必要意义。

(1)从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角度分析

根据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际情况,可以发现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如下:

第一,学生缺乏自主阅读机会。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组织学生广泛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面,增加学生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提出“小学1~6年级学生的总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课业紧张程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时间,4年级以下的学生阅读课甚至被沦为“考试阅读题目解析专场”,而高年级的阅读课则是一味地“教师带领解读课文”,学生缺乏自主阅读的时间与机会。另外,一些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会将课堂阅读时间占用,同时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写作作业,学生很难拥有自主阅读机会。因此,引入主题阅读,能够适当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与资源。

第二,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较低。现阶段,中、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主要是以“阅读练习”的形式展开的,这种阅读学习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大量的习题阅读会弱化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产生“阅读乏味”“阅读无趣”的心理感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将自己认为美好的词句记录下来”,学生往往一边阅读课文一边奋笔疾书,这虽然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文文字素养,但是这种模式却让“记录”占用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导致学生无法自主思考与阅读体悟。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将无法得到提升,阅读思维难以得到发展。因此,引入主题阅读,能够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不再局限于阅读练习与词句记录中,而是真正地阅读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情感与思想,体会作者的写作角度与思路,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2)从主题阅读教学带来的影响角度分析

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之下,一些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认知不到位,认为“认知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目标,从而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人格目标达成、情感目标培养。还有一些教师过于关注阅读教学的工具性,让学生不断地参与阅读练习题活动,忽视阅读中的人文性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只能够记住一些零散的知识点,不能够理解阅读这篇课文的目的、这篇课文本身的情感与重点,难以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引入主题阅读之后,教师需要遵循主题阅读的思路与教学需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考虑学生的语言发展、精神发展与思维发展。教师整合各种资源,将单篇课文中的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提出鲜明主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有自己的阅读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有效性。从内容角度来看,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将课文的字、词句作为教学重点,反复讲解课文每句话的含义,使语文阅读学习枯燥乏味;主题阅读中,教师给学生呈现了同一主题的多篇阅读资料,让学生接触丰富多彩的文章,这能给学生带来更强的思维冲击与新鲜感,同时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从教学形式角度来看,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占据话语主要地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主题阅读活动中,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会通过设置问题、提出疑问、反问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不会扼杀学生独立阅读与自主思考的欲望,这会更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成长,让学生产生更强的阅读学习感受。

3.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方法

(1)确定阅读主题,奠定主题阅读活动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主题阅读活动,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阅读主题。一般情况下,主题阅读形式不同,阅读主题的提取也不同,比如:单篇课文的主题阅读,教师仅需要考虑这篇课文的思想侧重点,提取出本篇课文主题之后,根据这一主题搜罗更多的阅读资料,让学生阅读与思考;单元主题阅读,则需要考虑这一单元之下的课文相似点,从这一角度提取出多篇课文阅读的共同主题,多为文体类主题、情感思想类主题等;整本书主题阅读活动,就是根据这一课文的来源确定主题,让学生根据这一主题回归到整本书的名著阅读中。由此可见,确定阅读主题,是一系列主题阅读活动的基础,教师需要根据课文内容提取主题,根据主题进行阅读资源的补充。提取主题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阅读能力,保证主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扁鹊治病》教学为例,本篇课文源自古文寓言故事——《扁鹊见蔡桓公》,因此,教师按照“整本书”主题阅读的形式,将课文与《扁鹊见蔡桓公》同时呈现于学生眼前,组织设计一场“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的主题阅读活动。根据《扁鹊治病》《扁鹊见蔡桓公》这两篇文章内容,寻找二者的内在关联,可以确定主题为“扁鹊与蔡桓公”,这是学生参与主题阅读活动的基础。之后,教师还需要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两篇古文中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以‘扁鹊与蔡桓公’为主题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对这两篇文章内容充满兴趣,有助于学生深入阅读。之后,学生们分别阅读两篇文章,一名学生表示:这两篇文章均是描写扁鹊与蔡桓公之间“治病与被治疗”的故事,我认为之所以主题定为“扁鹊与蔡桓公”,是因为这些故事都是围绕二者展开的,且根据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故事的發展,我不仅能够从扁鹊身上学习到其高尚的情操,也能够从蔡桓公身上学习到要“善于听取意见,不要一味地否定他人”。可以发现,通过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题,能够为学生指明主题阅读方向,更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与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见解。

(2)整体角度出发,设定全面教学目标辅助阅读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主题阅读活动,教师要从整体角度出发,为学生设定全面、系统的教学目标,以目标驱动学生自主阅读,辅助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大量阅读材料。在《扁鹊治病》的“整本书主题阅读”活动中,教师不是单纯地实现三维目标,而是将三维目标融入每个教学环节中,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生成、思维与阅读能力的发展。举例分析,在文章的重点字词教学中,教师没有让学生一味地识记字词,而是提出“《扁鹊治病》与《扁鹊见蔡桓公》中有重复出现的字、词句吗?分别是哪些?这些重复出现的字、词句,意思发生了变化吗?如何变化的?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请根据这些变化归纳总结出,你掌握的古文字词释义与内涵规律。”此时学生再阅读古文,就不会停留于“无法理解古文字眼”的纠结中,而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思考古文中常见字词的释义,通过对同一字词的不同释义进行思考,从而发现其中规律,进一步形成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古文语言理解能力。之后,教师抓住文中的“救死扶伤—— 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等成语,让学生们利用成语说句子,之后通过补充的《扁鹊见蔡桓公》材料,让学生明白了“医者仁心”“医德高尚”的内涵,从而学习扁鹊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实现三维目标。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将三维目标分解融入课堂主题阅读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自主阅读与思考,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学习高尚情操与职业道德、形成对课文情感思想的深刻体悟,实现三维目标,发展核心素养。

(3)灵活采用不同方法,满足不同主题阅读形式需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主题阅读活动,教师还需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主题阅读教学方法,以此满足不同主题阅读形式的教学需求。“拼盘式教学”与“互补式教学”是常见的主题阅读教学方法。“拼盘式教学”适合单元主题、单篇课文主题阅读活动,就是将相似主题、相同写法的文章放置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与思考,在学生思考的同时引导其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匆匆》为例,教师可以将所有搜集到符合“父母之爱”的文章打包放置在一起,包括:《那个星期天》《别了,国语课》《小桥流水人家》等,指导学生阅读不同作家、不同文体表达父母之爱的文章,体验文章中的情感变化,发现不同文章的情感表达手法差异,从而掌握更多不同的情感表达方法,丰富阅读理解知识体系。

“互补式教学”就是指对每一篇文章的知识点与能力点进行整合,通过剪辑与取舍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在这种教学方法之下,强调让学生关注文本之间的差异,关注文本的不同特性,以此获取不同的文本信息,以互补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举例分析,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教师组织单元式主题阅读活动,课文包括《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藏戏》,虽然内容都是表示对家乡风俗的描述、对家乡的怀念与回味之情,但是各自的能力点与知识点之间仍然存在差异,且较为零散。

综上所述,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题阅读,能够进一步明确课文主题,教师根据主题提出教学目标、巧妙设置阅读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汇总中思考,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感悟,利用感悟反作用于阅读,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与能力水平。在今后的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建议教师灵活地利用多种不同的主题阅读形式,且明确阅读主题与整体角度,根据班级学生水平设计具有启发性、驱动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不断深化思考,提高课堂阅读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玉梅.试论如何改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小学语文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浅谈如何通过初中英语主题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