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与培养机制研究

2022-03-21王琳

关键词:中华理论传统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基于认同的三层次理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当前存在的虚假认同等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的基础筑建当中,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角度,结合高校、社会和大学生三大主体,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闭环培养机制,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的三层次理论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2.041

大學生群体是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少数”。当代大学生总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但也存在对主流意识形态认知不深入、知行不一致等问题。近些年,在西方意识形态入侵和网络空间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在青少年有时急于追求个性的盲目带动下,非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不良内容逐渐侵蚀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时至今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的利器,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综合前人研究发现,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探讨更多集中在实践方面,从认同理论层面深入剖析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更深入的理论探究能够清晰地评估现阶段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层次,并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实践建议。同时,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养的研究角度更加新颖,也更符合时代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召唤。因此,本文将从认同的三层次理论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利益和归属的一致性体验(曼纽尔·卡斯特,2003)。认同的三层次理论起源于情绪ABC理论模型(Ellis, 1994),该理论直观反映出情绪反应的三阶段,即认知、信念和行为后果。在认同的三层次中,认知认同是前提,情感认同是中介,通过进一步互动,感受主流意识形态对自身需求的满足,从而对其产生信赖感。行为认同是成果,通过实践提升参与的满足感与获得感,并不断反哺前两个层次。

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指的是大学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深入理解学习,认同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精髓,由此产生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并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深化实践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更深层次的、更有力的认同感。在国际多元化与民族化冲突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现实下,筑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大学生“认知—情感—行为”认同过程存在问题——以传统文化认同为例

从认同的定义角度分析,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问题主要包括虚假认同和反向认同。虚假认同是指功利性的、表面化的认同,反向认同则是不认同甚至转向认同一些不良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结合认同的三层次理论,以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为例,进一步分析两种认同存在的细分问题类型。

1.虚假认同

出自宋人梅尧臣《俨上人粹隐堂》的诗句“寓目暂为实,过者即为虚”就表明了虚假认同的本质,亲眼看到的暂时是真的,没有看到的都是假的。大学生群体中虚假认同问题较为普遍,他们通常仅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理论挂在嘴边,而对其实质精神内涵并不了解,将其当作换取实际利益、谋求工作机会的工具。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浮于表面,在学习代代传颂的经典古诗词和文化故事时,仅能做到肤浅地了解或单纯地死记硬背,以应付课程考核,而未产生实质的内涵认同、共情感知,更未在实际生活中时时践行。具体而言,虚假认同包含概念化认同、边缘化认同、书本化认同三种类型。

概念化认同局限于认知认同层面,且认知不深入。对主流意识形态更多采用短时记忆的方式来应付考试,典型表现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灌输式教育的产物。边缘化认同止步于情感认同层面,将学习主流意识形态视为学习生活以外的负担,缺乏对主流意识形态、对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视,不能深入分析其与满足生活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无法产生喜爱与信赖,使其处于学习与生活的边缘。书本化认同则无法深入到行为认同层面,表现为对主流意识形态仅有限于书本的认知与情感,而没有用其指导实践。在校园内,由于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书本化认同比较普遍,但停留于书本的认同无法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加深对主流意识形态、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是一种不彻底的认同。

2.反向认同

在西方意识形态与泛娱乐化思潮影响下,部分学生存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向认同,从认知层面对主流意识形态武断否定,甚至转向认同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例,对传统文化的经典思想不理解,仅仅关注于传统文化中与当代文化不甚相符的部分,把中华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盲目全盘否定,甚至不屑一顾,转而认同一味宣扬自由与个性的西方文化。当下影响较深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包括逆全球化、网络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就很好地说明了反向认同的真谛,意思就是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反其道而行之。

三、传统文化影响下大学生“认知—情感—行为”认同过程干扰因素

多数大学生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对意识形态、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受外界环境影响,如高校教育、网络文化、亲朋好友等,兼之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差异,这些因素均对产生认同的过程造成了影响。

1.简化与干扰:认知层面

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有高校教育和网络文化两种途径。高校教育承担着文化知识教育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知的重要任务,而网络文化则会从正面或负面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干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知。当前的大学生多是伴随着网络成长的一代,网络空间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网络空间中享乐主义、流量娱乐蔓延,中华传统文化占据阵地相对较少,相反西方意识形态战略性入侵,负面内容以猎奇、张扬的风格吸引未经历厚重历史的青少年。例如西湖女子跪地爬行征婚只为流量、借红黄蓝虐童案编造军队谣言、只刻画道听途说阴暗面的方方所写《武汉日记》等,这些负面信息如未经迅速辟谣批判,会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干扰。

部分高校教师过度简化理论教学导致认知不深入。思政教育方面,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被予以重视,以上海为代表的“课程思政”改革将思政教育提升到战略高度。但是在思政教学中仍存在理论讲解刻板化、考试记忆概念化、学习意识功利化等问题,简化的应试型教学让大学生无法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当前大学高等教育更多关注于专业知识层面,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课堂中多以公共选修课的方式存在,部分大学生对公选课的不重视则会进一步弱化传统文化在大学课堂的学习效果,从而使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无法在培养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发挥作用。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告诉我们了应该怎样做。实践是检验认知真理性唯一标准。理性知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对已经获得的理性认知做出正确的真理性评价。

2.打击与叛逆:情感层面

负面新闻事件引发的情感抗拒会对认同产生反向冲击。建立在认知认同基础上的情感认同,要求大学生能够结合实际与理论分析互动。随着反腐倡廉的力度加大,社会不公平现象得以整治,但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时有发生,各种隐藏矛盾仍有遗留,例如云南孙小果事件、福建泉州欣佳酒店倒塌事件等,虽然一经发现便被正视解决,但仍不乏网友过度解读,甚至编造、截取负面新闻发生地传统民俗和文化中的片段情节,捕风捉影式地放大问题,从而让刚对主流意识形态有所认知的大学生在情感认同上受到打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情精神有利于大学生体认情感的价值。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充分表达了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情感,值得大学生深刻学习。

同时,大学生群体的需求未被正确引导而引发叛逆情绪。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追随时尚、渴望发声的群体,如在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下,本应向阳发展。然而实际生活中,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被网贷平台诱导,为追求奢侈过度消费,忘记认知概念中的艰苦奋斗美德,被攀比情绪主导,最终付出惨痛的代价。同时,面对社会及校园不公平事件,大学生群体参与发声的机会较少,转而在网络上刻意标新立异吸引注意,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造成负面影响。

3.盲从与忽视:行为层面

特定情境下的盲从干扰行为认同。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体行为不仅受价值观影响,更受周围环境、亲朋好友的影响。当周围人在危急时刻选择无动于衷时,仅靠个体意志很难采取行动,而大学生涉世未深,更容易受到影响。如老人扶不扶的问题等,尽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特定情境下周围人的担忧与不作为,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实际行动。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深刻学习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先辈们经过上千年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

四、传统文化影响下大学生“认知—情感—行为”认同闭环培养机制

从认同的三层次理论出发,传统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的提升,需要从认知、情感和行為三方面循序渐进,在此过程中,不能仅依靠大学一方发力,而需要形成学校教育主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正向引导的多方互动循环机制。

1.多元化认知渠道

在构建传统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知体系中,大学课程思政教育和传统文化进课堂扮演着主导作用。思政教育方面,教师需要尝试创新教学手段。如翻转课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选取课题,教师辅助解答疑难的方式,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传统文化进课堂方面,大学生培养方案制定中应适量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学习部分,除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方面的公共基础选修课外,对文科专业增加传统文化相关的必修课比重,从而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科。最后,在创新化教学中需要匹配相对应的考核方式改革,不再仅仅通过一次考试决定分数,而通过增加引导式讨论思考的比重,从而用综合评判的方式化解单纯的概念化认同。

此外,课堂虽然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但绝不是唯一的阵地,学生团体活动是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教育的有力补充。通过充分利用班级、学生会、社团等学生性组织,鼓励开展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探讨、优秀传统文化研讨学习、强国征文活动、社会热点新闻辩论赛等,构建隐性校园文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的积极性。

2.多向化情感交流

只有结合社会现实,了解理论文化对国家治理的意义、对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作用,才能构成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信赖。因此,需要鼓励大学生关注现实,积极思考发声,增强情感认同。

“事有便宜,而不拘常制;谋有奇诡,而不徇众情”,见后晋刘昫《旧唐书·陆贽传》。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我们应该打破常规、随机应变,不要迎合屈从一般人的见解。一方面,构建校园发声反馈渠道。通过校长开放日、学生服务大厅、官方微信或微博账号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官方的发言渠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面对校园内部不公平事件时,有通畅的反馈渠道,从而防止负面情绪积压,引发认同危机。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正向网络发声。例如清华大学武汉籍女生疫情期间的英文演讲,东北财经大学包机送学生回家引发的微博讨论等,在发声中增强爱国之情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

3.参与式行为实践

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如果缺少行为认同,则无法在亲身实践中进一步巩固认同感,因而需要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的机会。

从专业能力的角度,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提供企业实习机会,从而在实习中增强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领悟专业给社会、给国家创造的价值。在体会自身价值、获得感的同时,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理解,增加对历史优秀人物的理解和追随,从而更好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信仰、情感和伦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守正创新的文化源泉。本文基于认同的三层次理论,通过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形成过程中存在问题、影响因素等,从而提出“认同—情感—行为”认同的闭环培养机制。相信在高校、社会的积极引导和大学生的主动参与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隐形影响下,能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从而推动我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完善和内涵创新,让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土特色彰显世界价值。

参考文献:

[1] 秦元海、刘明真《“9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14年第4期。

[2] 余双好、张琪如《2019年思想理论热点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高校辅导员》2020年第2期。

[3] 陈敏《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内涵把握与特点辨析》,《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6期。

[4] 朱康有《意识形态视域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黄海学术论坛》2015年第2期。

(王琳,1995年生,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2381501705303

猜你喜欢

中华理论传统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