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馆配会:利弊与应对

2022-03-21鹿遥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2期

作者简介:鹿遥(1970— ),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摘 要:线上馆配会是特殊时期的创新之举,重塑了馆配业的内容与格局。文章分析了线上馆配会的优势与弊端,并针对弊端从顺应形势、转变观念,订单采购仍是主要抓手,完善线上采购平台,完善和规范书目信息,提高个性化服务能力,营造线上馆配会“现场感”,打通馆配会线上与线下双行道七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2-0086-03

关键词:线上馆配;图书采访;文献资源建设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冲击。面对严峻形势,很多行业为摆脱危机、谋求发展,积极开展自救,大力发展线上经济。在此期间,很多行业的展会纷纷转移到线上举办。图书馆配业顺应形势,顺势而为,为保证图书馆配工作正常运转,馆配商将馆配会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进行。与线下相比,线上馆配会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线上馆配会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弊端提出了解决方案与对策,以期为图书采访和线上馆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线上馆配会优势

1.1 线上馆配会是特殊时期的创新之举

线上馆配会即馆配商联合出版机构,依托互联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搭建线上图书订购平台,采购方通过信息终端获取图文并茂的图书信息,实现跨越时空的、无接触式的订购体验[1]。这种馆配方式有效避免了疫情时期因为人员聚集而产生的一些安全隐患,采访人员不需要亲临现场,通过手机或电脑终端即可完成线上订购,并能在线上观看论坛、关注图书推介等精彩内容。线上馆配会既是特殊时期的创新之举,也是行之有效的馆配方式,对馆配商和出版社降本增效、缓解生存压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现实意义,图书馆闭馆但不停馆配,推动了文献资源建设的持续、稳步发展。

1.2 节约经费、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节约经费、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是线上馆配会的显著优势。与线上馆配会相比,线下馆配会的成本更高,展会上的成交利润有相当一部分被各种费用稀释掉,压缩了馆配商和出版社的利润空间。而线上馆配会则可使图书馆、馆配商和出版社三方减少支出,节约差旅、食宿、交通、公务接待、租用场地等费用。此外,线上馆配会还可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馆配商和出版社出动较少人力即可完成馆配任务。此外,图书馆还可组织读者参与线上选书。在人天书店组织的2021年春季线上馆配会上,读者荐购次数达24.7万余次[2],扩大了采选覆盖面,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1.3 线上馆配会具有时空无限性特征

线下馆配会一般只举办2~3天,选书工作只能在白天进行。受场地限制,展区空间常常显得很局促。采访人员在有限时间内辗转奔波于各个展区间,采访工作进行得急促、紧张。馆配会转到线上以后,采访工作不再受场地限制,选书时间也更为自由和灵活,用户可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参与订购,真正实现跨越时空的订购体验。馆配商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放宽采选时间,如:在人天书店2020年秋季线上馆配会期间,馆配商应用户需求,将采购日期在原定时间的基础上又延长了5天。

1.4 便利高效的搜索引擎

线上馆配平台提供多种检索路径,图书馆可从书名、作者、分类、ISBN号、出版社、出版时间等路径切入,灵活设定检索条件,既能精确定位单一图书,又能实现符合检索条件的图书聚類[3]。例如,从出版社切入,图书馆既能检索到某一种图书,又能选择该出版社多年来出版的所有图书。线下馆配会由于场地和物流成本等原因,出版社提供采选的多为近两三年推出的新书,而线上馆配平台能够轻松展示该出版社的图书。

2 线上馆配会弊端

2.1 线上馆配平台亟待完善

线上馆配平台存在一些弊端,亟待完善:一是各馆配商提供的采选平台界面、使用方法和采选模式不同,给图书馆选购图书带来不便。二是平台没有设定用户身份认证功能,影响了采访质量。三是订购数据无法同步查重。线上馆配平台拥有海量选购数据,但订购数据无法同步查重,且查重数据滞后,影响了采访效率。

2.2 书目信息不完整

线上馆配平台所提供的书目信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书目信息不完整的问题。有的线上馆配平台所提供的书目信息仅有ISBN号、题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缺少内容简介、使用对象、学科名称主题、内容特色、开本、页数等信息,给采访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由于书目信息不完整,导致采访工作存在漏采、误采、错采等情况,加之选购种类众多,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数据查重、比对和再次筛选。在通常情况下,馆配商在发订前会进行再次核对,将不合格数据返回图书馆,让图书馆进行确认。该模式增加了双方的工作量。如果不合格的图书流入图书馆,图书馆就要再次加以甄别,作退货处理,否则就会影响馆藏建设。

2.3 个性化服务能力欠佳

从整体上看,线上馆配会仍然是一种传统的被动服务方式,主动服务能力较差,个性化服务能力欠缺。以人天书店线上馆配平台为例,任何类型的图书馆在登录线上馆配平台后,面对的都是同样的采选界面,其需要在纷繁的信息中挖掘有效信息并加以利用。线上馆配平台面向的是所有采选用户,没有根据用户的个性和特点加以设定,未能针对用户类型先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再向用户提供和推送相关信息,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4 馆社商缺乏互动与交流

为确保图书采访工作顺利、有序进行,馆配商、图书馆、出版社三方需要加强沟通与交流,以便图书馆和馆配商了解出版社动态,出版社和馆配商获取图书馆的需求。线下馆配会有助于提升馆配商的业务水平,出版社能及时掌握图书馆的需求[4]。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使馆社商三方相互成就、互利共赢,为高效开展馆配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但是,线上馆配会使各方的沟通与交流变少,不利于采访工作的高效开展。

3 解决上述弊端的方案与对策

3.1 顺应形势,转变观念

线上馆配会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人天书店总经理施春生认为,馆配馆建交易会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型,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一趋势,而非改变这一趋势[5]。2020年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促使人天书店首次将春季交易会搬到线上举行,并为业界熟知和接受,有其偶然因素。随着互联网、5G、AR、VR等技术的发展,线上馆配会的出现,又有其必然性,并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线上馆配会在非常时期有效降低了经济损失,给馆社商三方带来便利与实惠。鉴于此,馆社商三方不仅要转变观念,顺应形势,还要保持清醒认识,不回避,不盲从,在实践中发现不足之处,共同探索解决之道。

3.2 订单采购仍是主要抓手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馆配会每年举办的次数毕竟是有限的,且效益低、同质化严重,因此,图书馆不能将馆配会作为采购常态,而要将订单采购作为图书采访工作的主要抓手。订单采购需要完善的书目数据,低价竞标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为了争取利润空间,一些具有收藏价值的高质量图书被馆配商屏蔽[6]。鉴于此,一方面,图书馆在招标中要破除唯折扣论的桎梏,让实力雄厚、服务优良的馆配商有机会参与文献资源建设,为其提供完善、优质的书目信息;另一方面,图书馆采访人员也要严格要求,及时追踪订到率和新书覆盖面等信息,通过《新华书目报》《全国新书目》等渠道搜集书目信息,深入了解读者需求,重视读者荐购,查缺补配,不断完善和优化馆藏。

3.3 完善线上馆配平台

完善线上馆配平台的措施包括:一是构建统一的馆配平台模式。目前,各馆配商线上平台处于各自开发、单独运营的状态。为方便采选和沟通,各方需要建设一个界面、采选方式及后台数据存储和处理模式统一的平台[7]。二是设定技术指标,开通用户身份认证功能,对一些登录用户加以限制,协助采访人员保质保量完成采访任务。三是将线上平台的数据端口与馆藏数据端口对接,实现馆藏数据的实时获取,解决查重数据滞后等问题[8]。

3.4 完善、规范书目信息

线上馆配平台书目信息的不完整会导致用户无法准确选择图书,因此线上平台展示的书目信息除要包括图书基本信息外,还要包括封面信息和编辑推荐、读者评论、重点图书标志、荐购次数等信息[9],为采访人员采选提供参考。为确保采访质量,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图书馆、出版社应积极呼吁相关机构尽快修订CIP国家标准,提升CIP数据的规范性,丰富CIP数据内容。CIP数据应包括出版社类型、出版类型、重点图书、获奖图书、作者单位、国家级人才工程、适读人群、教育部学科代码等字段[10]。

3.5 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

不同类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同,收藏要求也不同,如:公共图书馆面向广大群众开放,读者类型多样,收藏学科广泛,注重广和全;高校图书馆面向广大师生开放,文献收藏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注重学术性和专业性。为满足不同类型图书馆的需求,线上馆配会提供个性化和特色化服务就显得非常必要。同一线上平台可根据图书馆类型设置不同登录入口,并针对不同类型用户推出各具特色的采选界面和服务,以学科分类或专题形式对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向用户推送个性化订购信息,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

3.6 营造线上馆配会的现场感

线上馆配会虽然有诸多优势,但不能给予用户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现场感缺失使线上馆配会缺乏互动性、直观性、人文关怀和真实感,对馆社商三方高效、顺利开展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为了提升用户的现场感,吸引更多用户关注,人天书店在2020年秋季线上馆配会期间,组织了四场专家论坛,就“智能时代图书馆发展趋势”“馆配馆建交易会从线下转到线上是历史性的转变”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此外,各方还可通过推介好书、媒体评论、名家好评、读者评论等有价值的呈现方式,增强线上采选的体验感、现场感。

3.7 打通馆配会线上与线下双行道

线上馆配会是大势所趋,但线下馆配会也不可忽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可以更好地推动馆配行业持续良性发展。馆配商是图书馆与出版社的中介和纽带,既了解出版社动态,又了解图书馆需求。有学者认为,馆配商每年有必要举办一到两次线下馆配会,而其他的日常馆配会活动则可以转移到线上进行[11]。线下馆配会能够加强产业链各方的沟通,促进合作。打通线上与线下双行道,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是未来馆配会的一个发展方向。

4 结语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指出:利用新技术和大数据平台举办线上图采会是特殊时期的创新之举,也是馆配行业线下活动转型的探索与实践[12]。在业界的共同努力下,馆配商可通过新技术、新平台,不断完善线上馆配平台、内容标准及售后物流等,推动馆配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3][8] 潘春辉.疫情环境下图书馆配的挑战与机遇:基于线上馆配会的审视[J].出版广角,2020(20):35-38.

[2] 数据来了!2021年全国馆配商联盟春季图采会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EB/OL].[2021-12-19].https://new.qq.com/omn/20210319/20210319A099LJ00.html.

[4] 王京涛.编辑视角的馆配会及其发展新动向[J].中国出版,2017(18):57-59.

[5][11] 线上馆配会:疫情影响下的转型[EB/OL].[2021-12-19].https://book.rednet.cn/content/2020/09/17/8312179.html.

[6] 邹蓉蓉.大馆配时代:挑战与应对[J].出版发行研究,2015(1):92-96.

[7] 蔡迎春.后疫情时代图书馆“云馆配”的实践与思考[N].图书馆报,2020-05-15(05).

[9] 赵慧真.后疫情时期“云馆配”模式的多维比较与优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2):77-84.

[10] 馆配市场正酝酿一场巨变[EB/OL].[2021-12-19].http://www.cbbr.com.cn/mini_site/mini_con/133438.html.

[12] 艾立民:線上采购,大疫之下开创馆配经营新范例[EB/OL].[2021-12-19].https://www.sohu.com/a/377730320_100016145.

(编校:孙新梅)

112050118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