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路径研究
2022-03-21罗峥嵘
罗峥嵘
[摘 要] 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如何,关键在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显性与隐性教学的有效融合。课程阐释和分析了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中显性与隐性教学的内涵以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的路径,希冀能够提升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实现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关 键 词] 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显性与隐性教学;存在问题;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1-0098-04
一、引言
王学俭、石岩认为“课程思政的方法是显隐结合”。[1]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显性与隐性教学的有效融合。“敲锣打鼓、振聋发聩”的显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高效获得思想政治知识,建立基本的思政认知框架。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隐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悄无声息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表现和行为习惯。因此,在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课程教师首先应明确显性与隐性教学的内涵,然后知晓显性与隐性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将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起来,从而提高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育人的成效,实现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二、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显性与隐性教学的内涵
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教学一般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普通话知识讲授、普通话口语训练和普通话课外实践。普通话知识讲授主要涉及普通话发音原理、方法和技巧的讲授;普通话口语训练主要涉及普通话语音的操练;普通话课外实践主要涉及课外对普通话学习的巩固以及对普通话的运用。
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教学三大部分都可以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这三大部分的课程思政教学都存在显性与隐性教学,二者都是指导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学习的教学方法。基于Eills(2015)[2]对显性与隐性教学的解释,并结合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的显性教学是指在普通话知识讲授、口语训练、课外实践过程中,組织学生有意识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直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有意识地外在学习。隐性教学是指在普通话知识讲授、口语训练、课外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无意识地学习课程思政知识,间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无意识地内在默会。
从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的定义来看,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显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普通话课程毕竟不是思政理论课,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集中注意力关注的学习目标。因此,课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普通话学习上,还应将学生的一部分注意力引导到思想政治知识学习上。比如,在谈到汉语普通话的特点时,可以通过汉英语言对比,在学生正确认识汉语普通话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其破除对强势语言的盲目崇拜,树立语言无高低贵贱之分的正确语言价值观。
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隐性教学的关键在于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内在默会思想政治知识的条件。比如,提高目标材料练习率或复现率并复述目标材料内容。在普通话口语训练过程中,教师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会结合学生学习生活、本课程思政元素以及已学过的思想政治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思政口语训练材料,同时要求他们反复多次练习并且复述这些目标材料,在反复操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材料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知识。
三、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显性与隐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节将从高师专普通话知识讲授、普通话口语训练和普通话课外实践三个维度,探讨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中显性与隐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普通话知识讲授存在的课程思政教学问题
在普通话知识讲授中,基于周城雄(2003)[3]以及郭瑜桥、和金生、王咏源(2007)[4]等人对显性与隐性知识的认识,我们以是否为课程专业知识为标准将普通话课程思政中的思想政治知识划分为显现思想政治知识和潜在思想政治知识。显现思想政治知识是指作为普通话课程专业知识存在的思想政治知识,此类知识教师可以直接讲授,学生可以直接获得。而潜在思想政治知识是指与普通话课程专业知识相关但在课程专业知识以外的,需要教师充分发掘、学生深入学习的思想政治知识。
在高师专普通话课程中,某些课程专业知识属于显性思想政治知识,比如,普通话课程《第一章 普通话概述》中“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一课程专业知识点就属于我们所说的显性思想政治知识。因此,课程教师在讲授此类课程专业知识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讲授思想政治知识,也是在对学生进行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此类显性思想政治知识,课程教师一般采取显性教学的形式,直接向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知识,并不直接对学生进行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此类思想政治知识,帮助学生高效获取思想政治知识,建立基本的思政认知。
另外,在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课程教师在教授潜在思想政治知识时,更多是将结合普通话教学内容所挖掘出来的潜在思想政治知识直接转化为显性思想政治知识,在课堂上作为思政知识点呈现出来,直接告诉学生相关思政知识点,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高效获取思想政治知识,建立基本的思政认知。
总的来看,无论是教授显性思想政治知识还是潜在思想政治知识,很多课程教师都是采用显性教学的方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忽视了隐性教学的方法,没有真正做到显性与隐性教学的有效融合。在普通话知识讲授时,很多课程教师在讲完思想政治知识之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基本结束了,并没有在随后的普通话口语训练中采取与之相关的多练、复述、复现等隐性的教学方法,对已学过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潜移默化巩固和内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
(二)普通话口语训练存在的课程思政教学问题
在普通话口语训练过程中,大多数课程教师更多采用的是隐性教学方法,即在普通话口语训练中呈现包含相关思政元素的口语训练材料并采取多练、复述、复现等隐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学,通过对目标材料的一系列反复操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材料中的思想政治知识。但是课程教师给学生呈现的思政口语训练材料并没有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也没有与课程中思想政治元素相关,更没有与已学过的思想政治知识相联系,没有显性与隐性教学的上下传承性,没有思想政治知识的融会贯通,影响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
另外,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课程老师忽视了显性的教学方法,没有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没有意识到显性与隐性教学之间可以实现有效融合。比如,课程教师在提供给学生思政口语训练材料之后,并没有对所选材料中包含的已学过的思政知识进行复习式讲解或者对所选材料中的思政知识进行点拨式精讲,而是将思政口语训练材料一律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自行学习体会材料中的思想政治知识和情感,此时的学生会因缺少教师对材料的复习式讲解或点拨式精讲,将全部注意力集中放在普通话口语训练上,忽视对材料中思政知识的注意,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普通话课外实践存在的课程思政教学问题
普通话课外实践中的课程思政教学相较于普通话知识讲授、口语训练中的课程思政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为学生创设更真实的课程思政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巩固和内化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知识。但是一些课程教师对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课堂教学之中,都不太重视普通话课外实践中的课程思政教学。
比如,很少举办普通话水平竞赛、主题演讲比赛、古诗词吟诵比赛、中华诗词讲解大赛、推普宣传周等活动。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实际上也是其潜移默化地接受课程思政教育,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内化思想政治知识的过程。缺乏这些活动平台,不利于学生巩固和内化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知识。另外,即使举办了这些活动,学生也参加了这些活动,但是课程教师很少给予学生活动指导,因此就缺少教师对学生的显性教学。又比如,有的院系各班都设有推普员,负责本班普通话学习和推广工作,但是课程教师很少对各班推普员进
行业务指导,因此使得很多推普员没有意识,也不知道如何去组织同学们进行普通话学习。所以,很多推普员逐渐成了信息员,仅仅在推普活动周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期间,推送一些相关活动和考试信息而已,沒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路径
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显性与隐性教学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在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中两者常常交替使用,相互融合,共同指导着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本节将从普通话知识讲授、普通话口语训练和普通话课外实践三个维度,探讨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中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路径。
(一)普通话知识讲授中课程思政的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路径
在普通话知识讲授中,显现思想政治知识的讲授除了能用显性教学方法之外,还可以用隐性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主要表现为在普通话口语训练和普通话课外实践中,融入已学过的显性思想政治知识,提高已学过的显性思想政治知识的练习率、复现率,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加深对此类显现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产生深刻的普通话课程思政情感体验,巩固提升课堂思政教学效果。
另外,在普通话知识讲授中,课程教师所挖掘出来的潜在思想政治知识完全可以直接转化为显性思想政治知识,在课堂上作为思政知识点呈现出来,直接向学生讲授相关思政知识点,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依据显现思想政治知识的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的路径,实现潜在思想政治知识的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
(二)普通话口语训练中课程思政的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路径
1.“思政材料呈现+思政知识精讲+思政材料多练”教学方法
在普通话口语训练过程中,课程教师可以呈现包含已学过的思想政治知识的口语训练材料,提高已学过的思想政治知识复现频率,然后结合所选材料,对已学过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复习式讲解,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普通话口语操练,多练并复述思政口语训练材料内容,使学生在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中巩固和内化已学过的思想政治知识,提高思政育人成效。
另外,课程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生活、本课程思政元素,认真筛选相关思政口语训练材料,然后对所选思政口语训练材料进行点拨式精讲,将材料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点告诉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思政认知,最后组织学生依据材料进行普通话口语操练,多练并复述思政口语训练材料内容,使学生在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中学习材料中的思想政治知识。比如,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5]作为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思政材料,课程教师应点拨式精解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广大青年的殷切希望,帮助学生建立“新时代广大青年应如何做”的基本思政认知,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思政材料操练,使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提高思政育人的成效。
2.“布置思政主题+自搜思政材料+思政材料多练”教学方法
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思政材料不应完全由教师提供,学生也可以主动去搜集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思政材料,以供普通话口语训练使用。在普通话口语训练课上,课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生活、本课程思政元素以及已学过的思想政治知识,适当布置一些思政热点主题,指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搜集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思政材料,通过教师的显性教学指导,学生处在有意识的显性学习中,能够深化对所搜集材料的思政认识。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搜集思政口语训练材料并多练,使学生在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比如,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指导学生主动搜集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师德师风问题的重要论述,并以此作为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思政材料,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思政口语训练,使学生在搜集材料和操练材料的过程中,深化对师德师风的思想认识,潜移默化地培育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三)普通话课外实践中课程思政的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路径
1.积极开展语言文化类活动
积极开展普通话水平竞赛、主题演讲比赛、古诗词吟诵比赛、中华诗词讲解大赛等语言文化类活动,并鼓励和动员学生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积极踊跃参加。在参与这些活动期间,课程教师可以给予参赛学生个人或团体适当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一些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这一过程可以视为课程思政显性的教学。与此同时,学生能够在参加这些语言文化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民族文化和语言的魅力,增强对民族语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2.扎实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
扎实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踊跃参与推普宣传周活动。学生参与推普宣传周活动不仅是普通话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的过程。
在推普宣传周活动期间,课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推普宣传周活动策划方案。在做推普宣传周活动策划方案时,课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张贴宣传标语、高挂宣传海报、出版黑板报、推发公众号文章、语言文化类比赛等活动环节中融入一些已学过的思想政治元素,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搜集相关普通话思政材料,这一过程为显性教学,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会学习到一些普通话知识,同时也会学习到一些思想政治知识。在具体实施策划方案过程中,课程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推普宣传周活动各个环节,在活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加深对普通话课程思政知识的理解,产生深刻的普通话课程思政情感体验,巩固提升课堂思政教学效果。
另外,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普通话课程思政情感体验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普通话课程思政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和默会思想政治知识,产生深刻的普通话课程思政情感体验。比如,组织学生前往抗日战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成就展馆等参观学习,通过讲解员的讲解、视听材料的展示,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认识到民族语言的苦难史、推普与脱贫攻坚的作用和意义等,同时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对普通话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其普通话学习的动力,促进普通话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实现高效思政育人。
3.充分发挥班级推普员的作用
在各班级设立学生推普员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本班级的普通话学习和推广工作。因此,课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推普员在本班级组织学生进行普通话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便利,积极指导学生推普员在普通话学习和推广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采取显性与隐性有效融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普通话课程思政学习,开展普通话课程思政活动。比如,学生推普员可以在推普宣传周组织学生张贴标语、出版海报和黑板报,给学生营造一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学习氛围。另外,在平时的普通话学习和推广中还可以采取观看相关思政视频、展开学习讨论等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学习氛围,巩固提升课堂思政学习效果,实现课程思政的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
五、结语
在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课程教师应该明确显性与隐性教学的内涵,知晓显性与隐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将显性与隐性教学有效融合起来,提高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育人的成效,实现高师专普通话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51-57.
[2]Ellis.Form-focused instruction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2 knowledge[M].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of Languages,2015-01-01.
[3]周城雄.隱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概念辨析[J].理论与探索,2003(4):127-129.
[4]郭瑜桥,和金生,王咏源.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界定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8-121.
[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05:1-18.
编辑 鲁翠红
209550118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