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2016-12-20魏彩虹

甘肃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表达显性隐性

魏彩虹

【关键词】 语文教学;“隐性”;“显性”;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103—0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许就是我们在训练表达的过程中只重视了“显性”的表达,却忽视了“隐性”的表达。在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种“隐性”的表达,它是通过阅读文本进行理解与感受——是一种把作者的表达“内化”为自己的表达的过程。这种“隐性”表达是“显性”表达的生成,渗透着表达中的人文熏陶,是“显性”表达的基础与来源,学生能否学会表达,能否很好地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是要依赖于这种“隐性”表达来实现的。

那么,如何很好地提高“隐性”表达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通过理解和实践的方法,形成有效的“隐性”表达,以支撑精彩的“显性”表达。

一、巧理解

1. 深度挖掘文本中作者或人物形象的情感,引起共鸣。在语文教学中,对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挖掘的不够深透,许多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很少去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当时的思想、情感,只由老师总结,完了背会,根本无法引起共鸣,所以对文本的表述也只能停留在表面,这就需要我们教学者深度挖掘文本的内涵,将作者的情感挖掘出来,使学生感同身受,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隐性”表达,这样,才可以算真正理解了文本。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这课时,老师不断地抓住教材空白,引导学生想像人类无火时的悲惨和有火时的幸福及普罗米修斯的痛苦,使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受了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然后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时,学生们都能侃侃而谈,有说对普罗米修斯怀有崇敬之情的,也有说要从人物身上汲取力量,做一个善良、无私、坚强、勇敢的人。正是因为在教学中,通过挖掘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共鸣,生成了“隐性”表达,才使“显性”表达丰富,富有感染力。

2. 复述、概括、扩充内容。在对所学文本进行复述、概括、或内容扩充时,就需要深入理解文本信息,这样才可以做到准确、合理。因为,在学生对文本进行复述、概括、扩充内容时,会通过思考,提炼出有效的内容,在此过程中,一定会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其中也会渗透自己的情感体验。

3. 利用插图、板书,重组文本。表达的方式很多元,每种方式所内隐的技能也各不相同。而“利用插图、板书,重组文本”就是训练学生对所阅读信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重组的能力,即表达的完整性、连贯性、逻辑性。首当其冲就是要对文本理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有效梳理文本信息,最终达成语言的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信息的重组,体现了表达训练的完整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二、巧实践

1. 利用“口语交际”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可以根据单元内容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等等,这种实践性活动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他们通过“说”,将内容“显性”表达出来,而背后一定有“隐性”表达做支撑。对内容的积累,理解,内化,加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才会使他们的表达精彩完美。

2. 利用文本抓重点,练仿写。仿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燕子》一文中,第一自然段作者三言两语将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能不能也像作者那要三言两句描写一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呢?于是我设计“三言两语”话动物的活动。强调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这种动物的特点。很快学生写出来了,也是三言两语,有小短腿的狗,绿眼睛的猫等等,还真写得不错,于是扩展,“三言两语”话课间,请仿照第三自然段,用三言两语描绘课间同学们活动的场面,要写出有代表性的场面来,让读它的人感觉好像在看电影一样。继续扩展,“三言两语”话画面,请你静下心来,四处走一走,看一看,让眼睛“定格”一下,用三言两语把这个画面描绘出来。通过仿写,学生不知不觉中将所学运用于自己的表达中,完成了知识“内化”的过程,也已形成了“隐性”表达,为以后的“显性”表达做了很好的铺垫。

3. 用好语文综合实践课。语文综合实践课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阅读感悟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个平台。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表达显性隐性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