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践路径探索
2022-03-19黄丽敏
黄丽敏
摘 要:以读写结合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读写结合可以进一步加强教学效果,满足小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可以说,读写结合更好地实现了教学交互,能加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情感体验,在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自由的表达增强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本文基于现实教学案例,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加有益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1-0151-03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al Path of Combining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in Primary Schools
HUANG Limin (Fengze Distric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practice center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Th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can further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meet the diverse development need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better realizes teaching interaction, can strength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ext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further diverge students' thinking on the basis of reading, and enhance students' vocabulary use ability through free expressi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realistic teaching cases and discusse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hoping to provide more useful reference opinions for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Practical path
古人很早就意識到了读写结合的必要性,正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所言,良好的写作需要阅读来打基础,没有阅读基础的写作宛若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通过关联读与写两个不同的过程,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教学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通过多样的单元训练,可以将教学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结合,在读写训练中同步讲解情感与内容,使学生高效吸收其中的知识。以下对教学实践路径展开了粗略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的语文教学起到一定帮助促进作用。
1.以阅读为基础,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教学中老生常谈的话题,阅读很多时候都是学生兴趣发展的前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出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多姿多彩的阅读内容总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可以把小学生引导向正向的情绪与状态,进而使其表现出阅读学习的巨大主观能动性。从这一角度看,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改进学生的学习理解模式,有利于语文思维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需要按照“怎么读—读什么—怎么写—写什么”的教学思路安排课程体系,从而在由易到难的引导中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到学习的主体目标,为读写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做好铺垫。
例如,在《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中,小学生容易沉浸在良好的阅读体验下,代入式地理解阅读之美,容易被文章所描绘的优美景象所打动。通过对“飞鸟”“大榕树”等意象的理解,学生能够逐渐产生“我也想说点什么、写点什么”的欲望,想把自身所遇见过的最难忘的景色、最深刻的回忆记录下来、抒发出来。而教师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性思维的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一份喜爱之情。学生对景色的愉悦心情可以转化成写作的动力。在读与写的高度结合下,学生初步产生了写作的兴趣,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对文字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对语文学习建立起良好的印象。
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信息,只有有了充足的准备才能让学生在展示信息—写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更为良好的状态。在经由阅读获得的生活、社会经验的理解中,小学生能够意识到写作的实质,把课下、课内的阅读内容融为一体,从而在素材的不断积累过程中读懂内容,通过认字解词、析句究理的过程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使其下笔如有神助。可以说,写作兴趣的养成加速了学生对读写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信手拈来,不需要再苦思冥想,这种动手动脑的语文学习过程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2.以感悟为策略,渗透写作技巧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由于其内容的匮乏以及受限于小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使得阅读内容往往篇幅较小,更多地依赖于多媒体或者教师的教学导入,以此来更好地塑造阅读语境。在多样的阅读语境的熏陶与文字的积淀下,小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增强,更容易对平和、温柔、优雅的文字产生亲近感,从而使其表达更具生命力。在大量的阅读下,语文教师可以交由小学生一些或生动、或优美、或经典的语句进行揣摩与解读,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与技巧。实际上,深化阅读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更愿意在阅读学习中掌握知识内容,把从阅读中学到的技巧模仿运用在自身的习作中,从而突出表达的效果。
例如,《大自然的声音》就是很好的阅读教学素材,通过对“风”“水”“动物”的声音的塑造,用拟声词进一步表现事物的动态,可以使小学生在阅读中建立明确的认识与印象。而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风翻动树叶的“哗啦啦”的“歌声”,理解微风拂面时的柔和,理解大风呼啸刮过的张扬等。通过阅读各式各样的拟音文字,小学生能够贴近理解文字所对应的意象,熟悉感、亲近感油然而生,进而转化成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而在后续的习作与表达中,学生也能积极尝试运用拟音去理解不同的事物,小草出芽的声音是静悄悄的、冰面裂开的声音是咔嚓咔嚓的、火车路过的声音是哐当哐当的,等等。这些声音让学生的描写具有了不一样的活力,它自然、簡洁、大方,给人印象深刻,似乎事物本来就是这样的声音似的,同时学生的习作表达也更具感染力与穿透力。
阅读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文字的亲近感,整个过程更加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字,通过文章的角度去见识到不一样的世界。在学习阅读框架与写作方式的前提下,小学生能将或细致、或粗犷、或条理清晰的描述运用到自身的习作中,从而使学生在模仿学习中更上一层楼,并且在模仿的过程中去不断尝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凝练,从而创新出不一样的写作风格,促使小学生逐步找到最适合自身的文章写作形式。
3.以创新为突破,凸显个性写作
目前,许多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还停留在模仿阶段,甚至在长久的教学中一成不变,写作中没有自己的新东西,言之空洞无物。而扩大阅读范围也只是抑制或减速了这一过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甚至逐渐让学生形成写作定式,直接往定式中套用阅读过的内容,这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害的。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读写结合中积极融入创新,努力在教学中改善学生对语文的认知,使其意识到文字也是有温度的,不是死板的、冷冰冰的,单调的模仿并不能赋予文字灵魂。对此,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改编与再创作,通过扩写、缩写、重构等形式去理解阅读的内核,在对比中为学生的习作创新做好铺垫。其次,加入学生自己理解的读写过程将学生的灵感、启发充分表达出来,积极探求知识,期望使自身创新受到更多人认可的态势,也更容易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读写教学中形成正向反馈。
例如,《蟋蟀的住宅》一文可以作为很好的写作范本,随着学生充分熟悉蟋蟀这一昆虫的习性,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方式与翻译的独特风格,可以在模仿的基础上使对动物的刻画更有格调。但是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推陈出新,努力改变与完善自身的叙事风格。例如,单从事物的描写与刻画上看,有的学生积极尝试了创新,结合网络上学习了解到的知识,对鲸这一生物的迁徙、捕食、群落交流、栖息环境等习性与生活状态进行了叙述,还引入了最孤独的52Hz的鲸这一形象,刻画的生物形象极为饱满。这样的创新着重表达了学生的个人想法与理解,其良好地结合了阅读与写作,学习成果更加出彩。而有的学生则只做了简单创新,模仿法布尔对蟋蟀的刻画介绍了螳螂这一生物及其习性,或者对蚁狮的住宅进行了不同侧面的刻画与描写。这样的创新仍然具有法布尔独特的个人色彩,因而这一部分学生的读写结合的能力培养过程需要进一步改善。
围绕创新展开的读写结合教学促进了小学生产生更全面的自我认识,创新运用能力的提高则表明了学生正确吸收了阅读的相关内容,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且自身形成的独特思维不容易动摇,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是相当有利的。与此同时,小学生加入自身理解的习作也能让教师读懂学生的想法,更好地凸显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学生自由之思想的培养都十分重要。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思维特点与学生能力层次去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去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进而培养他们独具特色的能力及个性。
4.以设疑为导向,训练写作思维
对小学生的习作而言,阅读积累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但是教师同样需要注重让学生明确写作的主旨,即知道写作的主体目标、作文的大概形貌、写作的具体叙述方式等,让学生知道怎么写、如何写才能不滥用积累的阅读素材,不将其胡乱堆砌,善用收集到的阅读材料。因此,教师需要以写作为前提展开阅读设疑,促使学生能够在找到写作的思路,真正将读与写联系起来。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独立的思考,发散性地拓宽思维空间,联系性地巩固自身的认知。在疑问的导入下,学生也能定向剖析阅读内容,找到写作应用对应的具体类型,充实个人的素材库,进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够更具目标性,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以《少年闰土》为阅读对象,重点剖析其中的内容,使学生带着疑问去理解阅读内核。另外,教师可以设立一系列的“少年闰土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闰土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为什么中年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等,在疑问的导入下,学生更加理解了旧社会对人的摧残与压迫,理解了鲁迅尖锐而深刻的笔锋。尽管小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阅历,无法写出有深度的内容,但是通过阅读设疑的过程,可以让学生逐渐理解不同的文字内容,学会在阅读中深入思考,同时在阅读与写作中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而这类的阅读内容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逐渐建立起忧国忧民、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深刻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以写作为前提设置疑问可以形成正向的文章引导,学生可以在写作中时刻回想对应的行文架构、写作思路,做到不离题、不偏题,从而对写作主体进行深入的论述,抓住写作的重点。与此同时,学生在每次写作中都能够形成下笔的印象,铭记自身的写作任务,精准定位,进而在长久的习作训练中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5.以实践为基础,提升文章立意
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句挂在人们嘴边的话,用最简单的文字诠释了语文最本质的意义。的确,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石,都是语文,风景是语文、人物是语文,等等。总之,热爱生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会发现那些隐藏的语文。因此,教师在进行读写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以生活为背景、以实践为基础,开展读写教学活动。在创通的读写教学中,在实践方面的探索并不深入,因此导致学生对于读写的认识停留在看图写话等基础的层面上,对于为什么要看图写话,如何去将一副简单的图画写得很逼真,让读者读起来耐人寻味呢?这就需要去挖掘写话的现实意义,以及隐藏在现实意义背后对人们的启发和影响。对此,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提高读写背后所蕴藏的含义与感情。
例如,在习作《多彩的活动》读写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活动来进行实践训练。但很多学生不知道多彩的活动应该写什么,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来引导学生。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学生先分组,决定好谁当小鸡、谁当老鹰、谁当鸡妈妈。在游戏的过程中,鸡妈妈和小鸡会商量,如何避过老鹰的追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了,就能在读写的过程中,学会不管从语言还是感受,都会更加优秀。首先是在语言组织方面,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同步进行指导,因此语言的可塑性更强;其次是在文章的情感方面,学生感触更加深刻,因此赋予文章的感情更加到位。
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要以实践为基础,学生通过生活实践、通过亲自感受或参与,会收获更多、感悟更多。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一边参与、一边观察,教师一边引导、一边启发,对于学生的读写的能力提升帮助很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基于生活实践开启教学活动,促进读写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总之,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思路,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鉴赏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提升他们写作的立意以及对文章情感走向的准确把握。此外,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的积极联系的过程中能够全面性地学习知识内容,在学习中发展自身的品德修养、创作能力与知识水平。读写结合教学具有相当高的实践意义,教师应积极响应教学的号召,在教学中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的密切联系,从而在融合中找到读写结合的教学规律,深化指导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凤训.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路径[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6).
[2]柳玉国.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主题单元的设计与实施[J].现代教育,2019(03).
243750118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