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22-03-19李昆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班级管理

李昆

[摘   要]班级管理是面向人的工作,凡面向人的工作,从业者都须对人的心理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文章基于国内外心理学研究成果,具体阐述登门槛效应、认知失调理论、罗森塔尔效应、乐队花车效应、墨菲定律、破窗效应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的启示,以及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育实践;心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3-0076-03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这个“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在班级管理中指向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掌握。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班主任充分吸收、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提出的,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一级台阶地登,这样便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登门槛效应适用于班级管理中,尤其适用于学困生的转化。班主任用好登门槛效应,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例如,可以先對一名从来不完成作业的学困生,提出一个很容易实现的要求,比如完成某一门学科的作业,或是完成他觉得最容易的一项作业。如果他真的能够完成,再逐步提高要求,比如完成两三门学科的作业。这样,这名学困生就有可能逐步完成全部的作业。

(一)第一次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易于实现

登门槛效应能够有效运用的前提是,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一定要易于实现。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就很有可能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学生完成任务较为困难,就有可能中途放弃。后续的要求即便完成难度不高,学生因为有了第一次放弃的体验,就有可能轻易选择放弃。所以,运用登门槛效应的关键在于,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易于实现。

(二)后续提出要求时一定要注意梯度

后续提出的要求可以适当提高难度,这样学生便可以在完成要求的过程中,发现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与此同时须注意,后续提出的要求的完成难度不可过高,若难度过高甚至超出学生实际能力,会容易让学生感到挫败,降低自我效能感。同样,如果始终提过于简单的要求,也会让学生产生被轻视的感觉。

二、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该理论指出,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者很难做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避免产生这种情绪,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认知失调理论还指出,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完全用外部报酬或强迫性因素来解释,我们就会体验到失调。我们可以通过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来避免失调。

人们通常认为是态度决定行为,但认知失调理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有时候是行为决定态度。在班级管理中,认知失调理论给班主任提供了这样几点启示。

(一)先规范行为,再提升认识水平

在班级管理中,部分班主任认为学生往往是先提高了认识水平,然后才有良好行为的,因而重视说教,试图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但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如果班主任能够先让良好行为出现,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提高认识水平。说教与规范行为两者并行,能大大提高教育效率。

(二)少用物质奖励,慎用惩戒措施

物质奖励虽然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但还是要少用物质奖励,不能让物质奖励成为学生产生良好行为的主要理由。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只有在产生认知失调时,人才最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完全依赖物质奖励,就会让学生为自己良好行为的产生找到充分的外部理由,这样他们便不会产生认知失调,也不会将良好的行为内化于心。当外部的物质奖励不复存在时,他们的良好行为就会随之消失。

同理,惩戒措施虽然对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有一定的作用,但要慎用。当害怕受惩戒成为学生产生良好行为的主要原因时,他们同样难以将良好的行为内化于心,当惩戒不存在时,良好的行为也就不复存在了。

(三)重视赏识和鼓励的作用

赏识和鼓励,往往会产生激励作用,但又不会成为学生产生良好行为的充分理由。学生的良好行为和原有的思想认识之间的差异会引发相对强烈的认知失调,可促使学生的态度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如果班主任进行适度引导,便能使学生将好的思想内化于心,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方面要不断加深对学生个体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要充分吸收、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把握学生的心理共性,针对学生问题,对症下药,找到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法和路径。

三、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如果班主任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对其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

教师对学生产生期望,从学生的角度看,就是被重视的表现。工作多年,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笔者最深刻的体会是:“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欣赏,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重视。”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你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起源于两种动机:性冲动以及成为伟人的欲望。”当产生被重视的感觉之后,大多数学生会产生努力向上的动机。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善于观察,从细节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赏,且赞赏中要蕴含期待,因为真诚赞赏中所蕴含的期待,会让人产生完善自我的强烈动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要想把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好,有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教师的影响力,二是期待的合理性。从学生的角度看,一个深受广大学生尊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师对自己产生了期望,这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自我完善动机。从教师的角度讲,对学生产生的期望一定要具有合理性。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可知,教师提出的期望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即在他人的协助和支持下学生能够实现的范围内。一旦教师的期望远远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是学生在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下都不能实现的,那么就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和愧疚感,这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四、乐队花车效应

乐队花车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压力)时,会怀疑自己原来的想法、判断以及行为,并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去改变。

班主任能够把握学生的从众心理,对于问题生的转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中小学,部分班主任往往在问题生转化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因为惩戒不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可谓适得其反。一些班主任因为对问题生的处理不当,在班级管理中处境被动,甚至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

其实个人在群体中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能在群体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对成年人来讲尚且不易,更何况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尚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从众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看似毫无敬畏之心的问题生,并非真的肆无忌惮。也许他们敢于挑战成人世界的权威,比如挑衅班主任或学校里的其他德育工作者,但是对所有学生都认同且遵守并共同捍卫的秩序,他们绝不敢公然挑战。问题生能够“兴风作浪”,往往是班主任对班级的掌控力不足造成的。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才是转化问题生的根本策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对于不良行为具有净化作用。一些学生即使偶有不良行为,但是为了保持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的一致,也会加强自我约束。有良好的班级氛围做保障,问题生的转化就会水到渠成。

班主任要充分把握学生的从众心理,抓主要矛盾,将主要精力用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致力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打造蓬勃向上、风清气正的优秀班集体。

五、墨菲定律

墨菲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减速超重试验中,因仪器失灵发生了事故。墨菲发现,测量仪表被一个技术人员装反了。由此,他得出教训: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发生,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简单地说就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根据墨菲定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避免坏事发生最有效的做法是让坏事根本不具有发生的可能性。

班主任要树立这样的意识:班级中只要存在隐患,就一定会出问题。所以,任何不当行为,哪怕再小,都要重视且采取措施。这样才能将问题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在学校里,学生出现的大多问题都是班主任提醒过要尽力避免的。有的学生并不会因为班主任的提醒或告诫而对相关问题加以重视,有时甚至会一错再错。重要原因是学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并不是所有不当行为都会产生不良结果,或认为因不当行为而产生不良结果是小概率事件。这让一些班主任产生无力感。比如,考前教师强调的易错点,学生往往会因为觉得考查的可能性不大而不认真去听;有的学生因为觉得不一定会发生危险而在楼道里追跑打闹……但事实是,强调的易错点出现在了第二天的试卷里,追跑打闹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

在具体班级管理中,提醒过的问题一旦出现,班主任就要以此为契机,反复告诫学生对不良行为切忌抱有侥幸心理,凡是有可能出问题的行为都要避免。只有从源头上杜绝,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才能完全避免问题的出现。

六、破窗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一辆完好无损的车,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把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的车,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结果怎样呢?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车,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车,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后来,詹巴斗敲碎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的一块玻璃,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效应。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碎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有可能受到某些暗示,去打碎更多的玻璃。破窗效应是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破窗效应在教育中同样适用。一个刚刚组建的新班级第一次出现了问题,这时班主任所采取的态度将决定该问题的后续走向。比如班内有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那么如果班主任放任纵容他,很快班内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再比如班内有一个学生迟到,如果班主任置之不理,那么第二天班内也许就会有更多的学生迟到……这样的例子在班级管理中比比皆是。很多所谓的“乱班”,都源于第一次出现不良现象时班主任没有有效遏制。

(一)防患于未然

根据破窗效应,窗户破了去补,算得上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并非上策。宋代文学家苏洵在《辨奸论》中提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意思是说事情有它必定要达到的地步,道理有它本该如此的规律,只有心境静穆的有识之士,才能从微小的迹象中预知日后将发生的重大变化。班主任一定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学生,从细节中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不能总是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句话说明了借鉴他人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尽量多用间接经验教育学生,比如学校里其他班级出现的问题,虽然自己的班级目前并没有出现,但是可据此教育本班级学生,这样就能起到将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的效果。

(二)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班级管理中,第一次出现的问题,将会引出一个重要的教育契机。对该问题采取何种措施,将被学生视为班主任后续处理同类问题的基本做法。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此时解决问题的难度相对较低,也容易产生通过处理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进而教育全班学生的效果。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契机,划清底线,明确态度,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参   考   文   獻   ]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  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农越华)

1788500520384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班级管理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之我见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