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探索
2022-03-19吴青松冯译萱韩广场
吴青松 冯译萱 韩广场
摘 要:基于分析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首先分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推动高校创新发展和促进社会就业。其次分析出项目驱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创新创业项目缺乏保障、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学生主体地位缺失三个问题,并且通过合理制订训练计划;加强项目宣传工作;实现多学科视野;重视项目研究过程四种实践途径,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且快速发展,为其日后的职业生涯与岗位工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项目驱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2-0080-02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2.080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深受党和国家的重视。由于创新创业能够带动大学生的就业,激发其创新意识与能力,所以各个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积极探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此来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中,需要全面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拟定科学的训练项目,以项目为驱动,帮助大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为其日后步入岗位工作或自主创业奠定良好基础。
1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
1.1 深化教育改革
大學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化的社会时代背景之下,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使得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更利于深化高校的教育改革,促使高校的教育教学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学生的日后就业与创业创造平台。
1.2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之下,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其中重要一项内容,但是传统高校教学只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2]。因此,当前高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调整与优化,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将其贯穿到高校的教育全过程之中,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推动高校创新发展
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之下,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与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下历久弥新[3]。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使得高校的教育指向从精英式培养转变为大众教育培养,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的发展理念,能够推动高校的创新、持续发展。
1.4 促进社会就业
可以说高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更多优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4]。由于我国当代的就业政策,已经发展到支持自主创业层面之上,这为学生的就业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促使学生的就业渠道更加多元,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真正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为社会的就业创造更多的岗位。
2 项目驱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
2.1 创新创业项目缺乏保障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量也随之增多。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项目计划缺乏切实的条件保障,主要表现为项目的环境条件,没有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兴趣与积极性逐渐下降,而影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5]。加之一些创新创业项目的实验基地分布不均衡,校企合作机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社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甚至相关项目的部分不愿将实验室为学生所用,从而阻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开展。
2.2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很多高校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之中,会在项目申报时,建立一些奖惩机制,来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热情[6]。但是当项目得到批准后,大部分的学生对专业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尚未熟悉,缺乏专业的技能与技巧,而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进展十分缓慢,甚至部分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很迷茫。
2.3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主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体现,加之学生缺少创新创业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没有良好的管理组织能力,导致学生更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去完成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从而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教师成为创新创业项目的主导者,这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具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有部分教师直接报班项目的迹象,造成学生的主体性缺失。
3 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有效策略
3.1 合理制订训练计划
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需要高校在明确创新创业工作开展中的问题后,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合理制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此来改进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进一步保障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的实效性,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目的[7]。因此,教师在实际的项目计划建设中,需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兴趣喜好等方面,以及实时把握社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为学生精心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同时,教师要全方位考虑学生各个方面的工作能力,确保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比如,教师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喜好及发展目标等方面开展调查,并以此为依据设置创新创业项目及训练计划方案,从而为项目训练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兴趣始终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大学生也不例外。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创造性,所以教师在以项目为驱动设计训练计划时,要改变传统的定式思维,以此来加强创新,积极探索具有趣味、亮点的实践训练,并将其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质量与效果。
3.2 加强项目宣传工作
在高校的教育教學过程之中,部分教师以及学生片面地认为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之中,只要学习专业的知识即可,以便在毕业后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导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无法引导学生产生创业的想法,而影响学生的日后发展[8]。因此,在实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中,教师要以项目为驱动,加强对项目的宣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认识到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对自身的就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同时在项目宣传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网络平台,拓宽项目宣传的范围,以此来深化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学生快速、全面发展。比如,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有奖机制的活动,设置“项目创意王”“创业计划王”等的比赛活动,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促使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能够融入自身的想法与创意,并且将知识与理论有效的结合,以此来增加创新创业项目宣传工作的效果,而且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3 实现多学科视野
可以说团队精神与集体意识对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其中团队精神作为团队协作的灵魂,各个小组成员需要互相的协作、配合,通过成员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来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因此,在项目驱动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小组合作的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学生学会维持与稳定项目团队,促使团队发挥出最大的力量,组员发挥最大的价值,各司其职,为团队的共同目标努力,高效地完成合作项目。同时,团队中的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科学视野的学生集结一起,携手进行项目的研究与创新,更利于实现多科学视野,确保项目研究的成果最为理想。
3.4 重视项目研究过程
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设计项目的实施,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所以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项目研究过程。也就是说,项目研究过程项目实施的途径,更是项目成功的方式,当大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失败的现象,以及项目实施的流程困难重重,比如专业知识的疑惑、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矛盾等问题。因此,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改变对项目结果的追求意念,而是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经验,以及汲取的教训,以便学生积累丰富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项目研究中发现蕴含的道理,从而逐渐增强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能够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且快速发展,为其日后的职业生涯与岗位工作打好基础。通过教师以项目为驱动,为学生精心设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引导学生在项目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激发起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同时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获得深刻的感悟与体会,以便学生始终保持创业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操作性,逐渐成为一名优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与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束一鸣,王凯饶,王俊杰,等.基于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探索[J].现代盐化工, 2019(3):153-154.
[2]王桂云,潘艳秋,曹永红.基于“1134”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制度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0(1).
[3]王明娣.基于新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育——以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实践为例[J].中国地市报人,2020(11):140-142.
[4]汪波,宋莺.基于导师制的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数码世界,2019(6).
[5]张琤,常晓明.基于大创项目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和实践[J].新一代(理论版),2019(23):50-51.
[6]王鸿鹄.项目驱动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 2019(16):20-21.
[7]彭黎明.试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今日财富, 2019(18):28-29.
[8]王凤,许志明,倪伟传,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改革探索——以“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J].大学教育,2019(6):169-171.
[基金项目]2020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1802017)。
[作者简介]吴青松(1977—),男,汉族,山东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3721501186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