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探究
2017-01-12阳萌
阳萌
【摘 要】校企合作是新时期提出的响亮的口号,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一步。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使学生受益,更能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以及企业人才储备的完善,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尽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已经在各大高校中有所尝试,但校企合作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不成熟之处,需要高校、企业都进一步做出调整,优化校企合作模式,使校企合作真正发挥出应有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
校企合作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也是高校与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促进人才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技术的融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等。当前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探索阶段,造成这种因素的既有传统观念的制约,也有校企合作制度上的不完善,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中做出进一步探索。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难题,要想解决就业难题,就要鼓励与扶植大学生进行创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响亮口号,这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高校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构建创新创业体系是高校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在当前高校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创业教育由来已久,但在理论与实践中总是存在着失衡,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优化创新创业教育。
在另一个方面,校企合作是实现高校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当前高校教学中,无论是创业教育还是一般的学科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断层一直是困扰高校发展的难题。在高校教学中,尤其是大学教育中,对于学术性、理论性知识的关注一直都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一些师资实力比较强的院校,尽管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已经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但反观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远高于理论性人才,而且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知识的应用,新时期高校人才的短板逐渐暴露出来,校企合作,增加学生的实践场所与实践指导,是搞笑改革的重要助推力[1]。
作为企业而言,校企合作也能够方便企业的人才选择,并且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进行产品的创新研发。表面上企业只是给了学生一个实践的机会,但在实际中不仅为自己积累了人才,更为核心科技的发展积攒了实力。
二、关于校企合作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体制的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契约
学校与企业作为两个独立的部门,在合作中主要是依赖于契约进行合作,明确而完善的契约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在当前校企合作中,尽管已经有所实践,并且制订了相应的契约,但在目前情况下,校企合作本身就存在不足之处,并且在逐渐完善中,与之相应的,维系两者关系的契约也要发生改变。加之当前时代与政策的变化,对校企合作也不断产生新的要求,这都要求契约的不断修改与完善,实现教学目标的发展。
在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中,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以及校企共同主导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校主导还是企业主导,都会有所偏差,但校企的合作,本身就是在这种偏差中寻找平衡,实现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唯有不断调整与尝试,才能达到最终的平衡[2]。
(二)实现校、企、政府三者间的互动
在校企合作中,不仅关系到学校与企业,更与政府有着紧密联系。原本高校建设就受到政府的管理,即使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根据政府的政策指导逐渐开展起来的。尽管随着教学改革,高校扩张,已经逐渐摆脱政府的财政支援,逐渐走上自主发展的过程,但在政策导向、发展指导等都会受到政府的影响。在传统高校教育中,存在着与企业分离、教学与实践的分离,校企合作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更校企合作需要政府的指导与联系。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是一种近乎利益的关系,涉及到利益权衡,但作为学校,教学的过程又不能单纯的利益化,这就导致矛盾的产生,需要政府加以指导;传统高校与高职院校不同,缺少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与企业合作的过程需要政府从中帮助联系与协调。政府、企业与高校三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能够对创新创业体系的建设起到促进与维护的作用。
(三)应用校企双师制
在校企合作与发展的过程中,校企双师制必将是发展的必然,但在建设中,不仅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学整体上都需要进行调整。在高校实现校企合作,校企“双师制”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但这对于高校教学与企业都是一个挑战。一方面,在高校教学中,要打破传统上以学术研究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为方向,转变教学思路。这首先高校对教学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调整[3]。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派员工到高校进行教学,这本身也是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挑战。企业员工要将企业文化、对于一些课程的集体操作,尤其是理论与实践如何统一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在以往企业员工并未经历过站在讲台上教学,并且是面对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高校学生,这就对企业员工的心理也会造成严重的压力,着一些列问题都是高校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到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磨合尚需一定阶段。
结论
校企合作是当前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必经之路,也是人才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步骤,高校改革必然会迈出更为坚实的实践之路,需要高校做好准备,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发展,不仅需要依赖于高校与企业的发展,也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参考文献:
[1]张华.如何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维联动”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4,33(8):94—96.
[2]杨丽君.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5):38—41.
[3]林立荣.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33(7):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