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2022-03-19杜雪萍
杜雪萍
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小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下,写作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真情流露和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科学合理地开展写作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创造能力。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以及知识运用能力。伴随着知识的积累,教师也应根据学生所处的教育阶段不同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尽管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被动学习”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课堂来说,缺乏主动性会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据调查发现,当前影响高年级作文教学高效开展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写作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思想、语言平淡、写作素材匮乏等内容。针对上述现状,教师应当立足高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特点调整写作教学策略,从而为学生打造高效作文课堂。因此,本文将立足教学目标和高年级学生日常学习中的特点,对学生的写作教学进行探析。
一、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读写分离,分开训练
阅读和写作常常是放在一起讨论和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的过渡语句是什么,并在写作中将所学的内容运用起来,这样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读写二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在阅读时根本联想不到写作,在写作的时候也联系不到阅读时积累的素材,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在阅读的文章中找出不同文章的构思方式以及写作方法,在写作时,就有大量的素材可以使用。但是,当前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只是单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容易导致阅读和写作的分离,长久下来,写作教学质量就会降低。
(二)教师忽略现实生活中素材的重要性
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更注重作文的内涵,在写作教学中忽略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依赖想象能力和写作经验,题目数量单一,枯燥乏味,既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又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思维只能在教师规定的命题中活动,没有自由思维的空间,影响小学语文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重视现实生活中素材的应用。实际上,学生在写作中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并且对写作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很多的素材丰富自己的写作,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是因为教师通过摘录、复述故事、日记等方式引导学生。
(三)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写作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写作知识比较少,甚至一些教师给学生一些固定的写作模版,让学生按照这些模版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写作课堂上没有较大的提升,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四)没有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积极参与进来,教师的写作教学才能变得更加有效。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很少能在课堂上受到重视,教师的教学比较沉闷,且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难以产生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一)强化课外阅读积累,拓展学生写作思维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想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和优美词句,仅依靠语文教材是不够的,尽管語文教材对学生的思想形成和语文知识基础都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教材内容毕竟有限,难以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夯实写作基础的重要性。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只有在阅读中更好地投入进去,阅读中善于记录,善于积累,才能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库,才能学到优秀的写作方式,进而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提升写作水平。
在阅读任务的布置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课外阅读推荐或者新课改教学大纲要求,建议学生阅读一些适合他们年龄和理解能力的文学作品,进而使学生既能从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课内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又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感受。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科学指导,读书百遍,若是不将自己读书中的心得记录下来,那么阅读就可能没有意义,为了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思考和收获,教师可以借助读书笔记等任务内容帮助学生强化课外阅读积累。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与积累,学生的文学基础和写作水平会得到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学生能拓展写作思维、培养灵活的写作习惯和思维方式。一些学生可能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忽视记录读书笔记,教师可以针对此给学生提供一个分享读书笔记的平台,让学生可以将自己记录的内容分享出来,这样学生在记录的时候就会更加用心和积极。在课外阅读中,教师也要注重文本内容的多元化,进而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一些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外阅读时,对课外阅读的训练目的和难度考虑欠佳,在给学生筛选文本时表现出随意的倾向。而且在设计课外阅读作业的时候,没有为学生讲解作业的目的,让学生在目的不明确、思路不清晰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在布置作业时,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学生通过这次布置的作业,可以掌握什么技能、锻炼什么能力、养成什么样的作业习惯,以至于作业是否有明确的目的等问题。
课外阅读中,学生会自觉寻找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不同的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偏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挑选合适的书籍,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也能认真且有效地阅读各种书籍,并按照教师教学的方式记录读书笔记,这样学生就能对阅读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有效拓展写作思维。在学习中,让学生记录自己对阅读内容的感受,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写作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二)立足生活寻找素材,引导学生培养观察生活习惯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知识源于生活,而学习的根本意义就是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对语文这一门贴近生活现实、对学生思想道德有极大影响的学科来说,生活就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最佳源泉。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常常感觉写的内容假大空,甚至写作字数不够,这是由于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环境缺乏观察和思考,再加上小学生本就年纪尚小、生活经验相对不足。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的写作课堂上立足生活寻找素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细节的习惯,避免学生出现对作文素材生搬硬套、被动学习的现象。学生能感受到真实感,才能更好地投入,然后才能表露真心。因此,日常写作中,教师要让学生写熟悉的东西,写所见所闻的东西,捕捉现实中的事物。只有学生有话要说,有话要写,作文的内容才会不断丰富,真情实感才会显露出来。如果语文教师能从生活寻找素材,改善习题的设计,学生习题的内容将不再空洞单调,而是活灵活现,能有效拓展思维。例如,组织学生共同欣赏话剧、聆听音乐等,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感悟其中的情感,丰富写作素材,从而写出更加吸引人眼球的作文。教育和生活是同一个过程,写作作业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沉浸在生活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到眼前有一个熟悉的场景,熟悉感人的过去浮现在脑海中,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写亲情主题的作文时,学生对关于亲情的文章可能有一定的印象,但是在写作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前鼓励学生针对“父母的职业”“你做过最令父母感动的事情”“家里有趣的日常”等话题先回家观察和思考,然后在课堂上展开分享讨论,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培养观察生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教导学生如何观察现实事物,在观察不同事物的时候应当选用不同的方式,避免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出现思想跳跃性、文章条理混乱等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观察顺序和观察事物的主次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和描写,避免文章出现重点不突出、叙述啰唆的现象。教学实践表明,若是学生能正确观察,那么他们写作的内容就会变得更加高质量。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当作素材来用的,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且总结一些可以用来写作的内容,学生写作时素材就不会缺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作文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同桌变化,包括情感、外貌等,当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后,教师再让学生书写观察日记,这样学生就会逐渐明白,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多观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样也能促进学生写作素材的扩充,而在观察后,学生的语言也会变得更加生动,从而为提升写作效率奠定良好基础。
(三)创造情境写作课堂,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情境教学法在近年来受到各学科教师的关注和利用,这是由于情境课堂的创建能让学生在极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同时便于学生理解和认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写作的欲望和灵感。高年级的学生实际上已经有了写作的基础,在思考中也有自己的思路,但是该阶段学生毕竟年纪尚小、生活经验不足,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创建课堂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氛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例如,在进行景物描写的主题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下对学校的景物和学生放学路上经常看到的情景进行拍摄,然后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拍摄,将拍摄的内容发给教师,教师再在班级中展示出来,这种方式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突出和展现,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写作的热情和灵感。此外,生活化情景在课堂上的运用能促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产生一定的思考和感悟,这些内容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和抵触心理,结合一定的写作训练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觀察生活细节的习惯,使学生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四)丰富课堂教学环节,对比学习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生年纪尚小,他们对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往往更加感兴趣,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丰富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多样化教学环境下收获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情感体验。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一指导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对比学习,教师应当在每次写作任务完成后挑选出班级中较为优异的学生作文,鼓励这些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读给班级学生,使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良好关系。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通过阅读课外优秀范文会使他们的文章缺乏自我理解和思考,对比学习能使学生了解同龄人的写作方法和观点,便于学生认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对写作有自己的情感认知。且一开始学生的写作都是模仿他人进行的,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些相关阅读文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了解某一类型作文的写作方式,让学生在写作中能有逻辑地思考;在学生写作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及时评价,并开展对比学习,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促使学生在写作上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也有一定的反思,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愿意去写作。当然,教师也要给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要确保学生能在每一次的写作中都有一定的成长。
(五)注重作文讲评教学,深化学生写作能力
在写作任务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讲评,该环节对写作教学的完整性有极大影响。学生在讲评和修改的过程中能认识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修改和训练改善自己的不足。同时,经过教师的课堂讲评后,学生对文章叙述的手法和语法运用上都能得到完善和提高。作文评讲教学能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教师及时获得作文课堂教学的反馈结果,便于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深化。注重作文讲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自身的写作问题,在不断练习、提升中深化写作能力,进而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宗旨和时代背景的改变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现实条件出发,结合新课程改革大纲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可以学会观察,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写作习惯。写作作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学习内容,对学生思想的成熟和完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影响,特别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更应当激发该阶段学生的写作灵感,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左毓红)
109250052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