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终身教育理念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2022-03-18罗贤宇吴敏婷
罗贤宇 吴敏婷
(1.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不断改善农村创业创新生态。”[1]新型职业农民将以自己所从事的乡村现代化农业劳务作为一种固定甚至长期的终身基本工具和职业,既是真正的乡村现代化农业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我国乡村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重要参与者和主体,更是深入实施我国乡村振兴工程的重要促进者。大力发展和支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一个新型职业农民体系,实现终身教育,完善与其相适应的农业政策保障机制等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工程的重点和紧迫性问题。
一、终身教育理念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意旨
终身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终身教育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同时,新型职业农民也离不开终身的学习和教育。从农业劳动力的数量、结构及文化素质分析,培育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必要且可行的。
(一)终身教育可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
所谓的终身教育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多种教育形式的有机统一。终身教育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实现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化,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实施,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重大发展和深刻变革。第一,它通过实践来改变旧的教育理念,对旧的教育理念作出新的阐释,主张教育应该伴随着人的一生,彻底地改变了过去把每个公民的一生划分为学习期与社会实践工作期两个不同阶段的传统概念。第二,它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化与现代学习型社会的逐渐形成。改变了把学校各部门看作唯一的教育组织和机构的陈旧教育观念,使得受教育者超越了普通学校所接受到的教育的固有限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扩展并覆盖了人类经济社会中日常生活的整体空间。第三,它直接地引发了在学校教育活动内容与学校师生关系方面的重大革新。知识文化教育不是单纯地基于知识文化的传递,而是更多地注重贯彻每个人的全面健康成长的目标。传统的学校师生关系也会发展为新式的、开放的、民主的师生关系。第四,它是开放包容的,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机会。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已经首次明确提到国家大力提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由此,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逐渐受到国内更多的农业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新型职业农民泛指以现代农业生产为基础的职业,收入主要来自在现代农业科技生产基地的经营且拥有相当科学技术水平的现代农业工作者[2]。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农业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学会组织管理和经营,还对社会和生态负有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终身教育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一方面将终身教育理念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相结合,用终身教育理论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利于克服我国传统农民固有的受高等教育条件相对较差、生产经营知识和技能相对较低的先天缺点,让我国传统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通过接受继续教育,获得一种自主开发生产、经营及自主管理的新的现代农业经济生产的基本技能,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中尤为关键[3];另一方面,在农业培育人才过程中,农民会受到自身条件、教育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住地区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实际情况等多重因素的直接影响,对农民职业培训需求提出了更多样化的市场要求,而终身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育中可以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
(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需要终身教育
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其他产业的大量转移、从事其他非农产业活动、缺乏新一代的乡村农民工、留守在乡村农业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结构失调、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偏低等原因导致的乡村农业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因此,需要从终身教育理念出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1.农业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
据统计,202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而且农村人口每年都在大量转移,务农工作人员中从事现代化农业的青壮年农民大量流失和减少,农村人口的加速转移出现了农村人口的空心化。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其中,从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年龄构成来看,年龄55岁及以上的人占33.6%,年龄36—54岁的人占47.3%,而年龄35岁及以下只占19.2%[4]。当前,随着我国的年轻人参加到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不断下降以及我国农业生产的从业人才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劳动力的老年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明显。
2.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调
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迅猛开展,带动了大批农村青壮年到城市务工,留守家庭老人和妇女逐渐转变为当前我国乡镇和农村主要的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调,导致现代农业生产专业化职能分工难以规范地推进、高效率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科学技术装备建设难以深入开展、高科技水平的现代农业生产科技研究成果很难有效转化,而且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受到诸多瓶颈因素的制约。
3.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仍需提高
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初中及其以下的文化教育水平程度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占总人口比重高达89.6%,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占总人口比重只有10.4%[4]。可见,我国大多数农民接受教育的知识水平总体相对较低,缺乏一技之长。再从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进步情况角度看,现代化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的综合素质还是远远不足的。当前,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民群体覆盖面很小,农民对于现代农业知识和科学技能掌握仍然较低,部分农民对一些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不足,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只有通过对农民进行终身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改变这一现状。
二、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依然任重而道远,仍存在农村基础教育不足、农业职业教育欠缺、农业职业培训滞后、农民受教育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进程放缓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培育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因素。
(一)农村基础教育不足
农村基础教育不足主要体现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设施不齐全。一方面,从外部环境影响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仍然相对较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农村现代化公共服务建设滞后,并存在农业机械、科技等方面的短板,导致农业的竞争力不强、农业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部分地区的农产品价格也在持续偏低,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效益明显减少,农民工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和增收的压力较大,同时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我国留农、务农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新型职业农民在就业队伍建设中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基础差、人才质量不稳等现实困境;另一方面,从内部的环境分析情况来看,我国现阶段农业教育经费短缺,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在整体财政投入中明显不足,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工作缺乏有效性、存在规范化不足等问题,高素质、专业水平的农业师资团队严重匮乏,信息化服务手段等配套的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社会层面广泛及积极参与的激励机制不够,培育精准度水平总体不高[5]。
(二)农业职业教育欠缺
1.农业职业教育主体明显不足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近年呈现变少的趋势,农业职业教育主体明显不足。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主要是依靠政府、涉农职业院校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培育机构,但是存在资金不足和相关政策支持不到位的问题[6],同时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较为混乱、相关职责界定不清,导致难以有效发挥农业职业教育主体的作用。政府一方面积极鼓励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对于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具体规划措施也存在不足之处,细则的规定与实际落实不相匹配,导致培训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涉农院校以及农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缺乏对自身正确定位的认识,没有与政府或者其他的教育培训主体界定清晰的职能边界,往往会产生多元主体的价值取向、教育需求难以形成一致的认识,甚至会导致无休止的博弈[6]。
2.教育对象不足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现代农业和乡村劳动力已经从人口的数量、结构和素质等开始发生一些基础性的改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也严重短缺。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农村的农民人口规模逐年下降。农村的务农就业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妇女化、并且兼业化和较低的素质化现象越来越严峻。同时,由于乡村农业生产投资收益率长期偏低,农村就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生产行业人员转移,符合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育工作标准的就业人选依然不足。二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从农就业意愿明显偏低。实际上,大部分与农村相关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都表示希望在城市里就业,只有少数涉农相关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表达了自己想要继续努力做好涉农方面的相关工作。
3.实际教学能力不足
一方面是学校课程内容的教学选择性和针对性不强,不够科学系统化,缺乏地方特色,培训课的部分内容由于实践性不强,农业生产管理技能高级培训课的内容偏少,解决不了广大农民的实际教学需求[7]。另一方面,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不够系统化、持续化,导致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不足,特别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专门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线上课程开发得较少,远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多样化需求。
(三)农业职业培训滞后
1.培训覆盖面较窄,培训内容存在一定欠缺
目前,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专业技术的培育为主,内容多为成熟的农业种养生产技术,而高水平层次、新兴科技的培育内容比较少。随着我国现代化新型农业以生产经营管理为主的发展机制构建及其与其他领域产业的交叉、融合驱动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民更加迫切需要“互联网+”技术、农业市场网上营销服务的实际应用的培训,但是目前这些相关的农业培训服务内容还是比较少的,难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业培训的热情[8]。
2.职业培训方式较为单调,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从教育现状分析和培训的教学模式来看,培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是课堂教学或者在实践教育基地进行体验性参观。而最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是农业技能培训指导和教学模式是手把手对其进行农业示范操作技能的教学和对农业生产专业技术进行培训和指导。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农民能够对教学内容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但实际上实践性的职业教学方式还不是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育的主要教学方式[8],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积极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主动性。
此外,目前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手段多数还是停留在线下的培养阶段。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民通过移动互联网络上网就能够接收到专业的信息、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家常便饭”,农民也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专业化培训。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全国各地现有的农业科教教育云服务平台等线上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服务平台和培训的模式,可以极大地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实训的网络便捷度与学习的趣味性,而事实上以移动网络等方式来进行实践性职业培养的工作内容不够丰富,方式以及途径也不够多样化。
3.培训费用较高,投入力度不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费一般大多数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但是实际上需要培育的农民数量巨大,而且培训费用也大多较高,政府每年的支出基本上都在增加农民的培训费用,但是从总体来说,这些培训资金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还是远远不够的。
(四)农民受教育意识不强
我国的农民自身仍然有一些基本的特点,比如平均主义的经济理念、过日子喜欢精打细算、对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依赖等。在一般情况下,我国农民用于教育的投入不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活动,而是将其所接受到的高等教育和社会活动视为逃离乡镇和农村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培养和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能力素质的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在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来说并不是十分必要的,这就很有可能会直接导致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虽然市场需求巨大但无法充分调动人才和社会各方面人力资源广泛积极地参与,而是政府部门独立承担了培育的重担。
三、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破解路径
(一)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
1.健全农村基础教学设施,优化基础设施布局
帮助各类教育培训服务机构不断完善教学设施配套装置,加强信息化和基础性建设,支持各种教育培训服务机构不断完善教育办学环境和条件,组织建立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学示范教育基地,并开展一批大规模的全国性培训项目;编制全国各地普遍通用的专业性教材和健全课程资源库,构建完整的新型农民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教育信息化技术改进的教学培训手段,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开发新型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等网络教育培训教育资源,使更多农民可以了解并掌握更优质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网络教育培训,推动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网络教学培训工作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
2.促进校企合作,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必须始终坚持落实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主导。新型职业农民专业人才的培育管理工作仍然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社会性质,要将其工作纳入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实施总体规划,统筹新型农业教育工作组织,制定新型农业人才扶持教育优惠政策,加大新型农业教育经费专项支持政策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参与农业人才培养工作,拓宽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育发展渠道。
(二)统筹协调,完善农业职业教育
1.凝聚社会教育合力,巩固农业职业教育主体地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一大难题是高校教师力量相对匮乏,因此要加大师资投入,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培训能力,同时给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地方政府部门作为农业职业学校和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应为农业职业学校和农民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而整合优质的资源。一方面对现有的农业学科院校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各区各县各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对当地的民办教育进行整合,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民办学校积极参加新型职业农学院校的培育和办学活动,集合社会团体经费和其他一切民间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中。
2.营造重农氛围,吸引新青年从事农业建设
第一,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法律政策及基础配套设施,保障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持续、稳步地正常开展。第二,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对新型职业农民基本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营造一个公平、和谐发展的生活环境和就业氛围,这也将有助于减少现代化新型农村专业人才的外流,促进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培养与研究等各项工作持续地实施。第三,制定和完善农民职业化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民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宣传教育,吸引更多民众对于农民职业化的关注与兴趣。
3.加强实用性的教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制度
对农民进行专门的农业职业培训是不断提升我国农民的知识水平与自身的技术能力的关键所在,理论要联系实际,不仅要加强在课堂上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传授,还要强调实地考察工作和实习活动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农业研究性技术人员、公共性的农民教育组织的指导人员以及其他从事农业产品制造与生产的技术顾问专家等人才。加强实用性教学,通过实地参加和实践互动,让农民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悟性。实训课可以由农业基地的实践专家、农业职业教师为农民言传身教,使农民能够从理论感知到感性认识,再提升到巩固理性认识,掌握知识。尤其是农场实训课,研究员在农场指导工作,形成专家理论指导和言传身教互动加实际操作的教学场面,为农民传授现代农业绿色种植技术的相关前沿知识。另外,教学内容不仅要涉及农业的教育、科研、推广和服务于农业的生产经营等方面,而且学校还应当根据农业类院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断创新,打造全面、实时的课程内容,以充分适应广大农业人员的生产、运营与社会发展的现状,同时可以给相关的农业从业者提供一个便利的渠道,让他们进行终身学习。
(三)推进农业职业培训,建立健全终身教育的培训体系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步入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新一代农业技术和设备得以迅速发展,现代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已经逐渐形成新兴的农业发展潮流。同时,构建现代农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也被认为是在发展和完善乡村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要加快探索和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联动机制。
1.创新发展农业职业培训内容
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时,培训内容要涉及综合素养、专业能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能力拓展学习,教学模式不仅可以采用图文并茂讲解结合现场提问互动的课堂理论教学,还可以到具有现代农业种养经验的农场参观、考察和实训,以巩固理论学习成果。比如在生产和管理专业技能的培养中,重点安排新制造技术、生产工艺、制造品种,生产技术成果和生产技术装备等专业内容;设置培训实用型、技能型、创业创新型、精准扶贫型和农产品加工职业技能型培训课程,满足对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人才要求。
2.促进培训方式的多元化
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育要求必须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需要,顺应各层次农民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提升农民的素质。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加强对广大农民思想观念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发挥广大农民主体在参与推进我国乡村经济社会振兴中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作用,激发农民主体的动力。在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和教学培训活动深入展开的过程中,要加强职业农民培训信息云服务平台基础建设和综合应用,鼓励开展职业指导培训服务,促进线上与线下的互动结合,尊重广大农民主体的意愿,突出农业问题导向。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特点等都不相同,在组织进行农业培训的时候还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研究制订具体可行的农业培训实施方案。在培训管理方式上,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3.政府加大资金保障,同时吸引社会组织参与
扩大覆盖面,加强配套措施,切实落实相关的拨款经费。要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使他们发挥各自特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跟踪指导、实习实践、创业孵化等支持服务。通过系统化的培训,不仅可以让农民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现代农业种养技术水平,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提倡终身教育,提高农民学习意识
一方面,有关政府部门可以同时采取一种或者多种形式来考核并对结果合格的农民或者受培训人员颁发资格证书;另一方面,除了对具有一定专业性和综合性的技术含量高的创新从业者颁发资格证书以外,还可以对其进行公开评选、推荐或者表彰,并给予其他相应的科技创业项目奖励或者政策资金支持。通过这种良性化的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激发乡村地区农民的职业学习和工作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踊跃报名参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技术培训,而且通过国家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认证还可以有效率地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质量。
四、结语
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就是其中的原动力。为了激发农民在乡村振兴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既是转变传统农村资源的利用模式、推动农村特色产业的必然需要,也是保护和弘扬传承优秀文化、改善和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工程建设的迫切需要,还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与新技术、促进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必然需要。为此,新时代必须继续加强农村的终身学习教育建设,建立健全一个新型的职业农民终身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