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与转型
2022-03-18高晓宇
高晓宇
(德州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普通高校发展继续教育应当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服务于构建、维护社会发展新常态。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正在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满足新时代产业转型的现实需求。我国应坚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目标,普通高校则要主动改革继续教育模式,明确继续教育的定位并推动其转型。通过更新继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完善继续教育顶层设计,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一、新时代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
(一)发展继续教育是普通高校的基本使命
我国政策导向将继续教育视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强调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在培育高质量社会人才方面的作用。高校是进行高等教育、促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主要机构,理应在推动继续教育转型的工作中承担起重要责任。我国教育部门在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的通知中明确社会中不同领域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比率,各项指标的确立意味着高校必须在推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将促进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视为自身及基本使命。普通高校利用市场、社会资源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发展[1]。社会机构和普通高校实现资源共享与共建的目标,普通高校则在实现资源共享、共建的同时起到示范作用。高校主导着继续教育的推广与实施工作,促进继续教育深度发展既是普通高校的使命,也是推动我国朝着人力资源大国方向前进的基本路径。
(二)发展继续教育是普通高校服务社会的体现
服务社会是普通高校的基本职能,发展继续教育既是普通高校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也是普通高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路径。我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社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稳步调整、升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样,特殊行业的人才缺口迅速扩张。社会成员应当通过多种学习路径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普通高校提供的继续教育服务便能满足社会成员的这一要求。此外,学习应当是终身事业,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重要目标,实现前教育与再教育的衔接将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
普通高校构建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有助于在校内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普通高校应充分考虑校内外发展环境,依据本校学科与专业特色设计办学模式。从宏观角度来看,大多数普通高校采用开设继续教育学院的方式办学。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治理的模式来看,学院以民主参与的方式进行治理,治理方法与方向体现着全体师生的现实要求,且能够顾及大多数人的利益[2]。从教学管理模式来看,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在课程、专业设置上向市场需求看齐,兼顾自身学科与专业特色,发挥学校科研与教学优势。从人才培养模式角度来看,学校需充分考虑继续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与整体素养,遵循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规律,在教育中突出继续教育创造性、终身性、实践性的特征。从教育内容角度来看,普通高校继续教育需依据学员与市场的要求丰富教学内容,选择能够满足学员多种需求的内容开展教学,保证学员技能、知识与经验的提升。
高校还应正确认识自身作为继续教育实践主体的地位,基于此实现自身服务社会的价值。普通高校是继续教学的实施主体,因而在行为方面,普通高校具有一定特殊性,即普通高校必须遵循继续教育发展的规律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高校还应认识到继续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的一面,对继续教育事业的特征形成更加全面而深入了解。将继续教育视为一种公益事业的主要原因在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对象是有理想、有思想且在社会中广泛参与实践的个体,高校实施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他们成长为能够主动承担社会使命的人。从这一角度来看,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将高校、社会与个人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具有一定公益特征[3]。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中的各种元素对人的价值观产生着直接影响,部分高校受限于客观发展需求,在继续教育中表现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普通高校继续教育逐利性强,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无形中被削弱。教育主体应当认识到:继续教育是在一定目的引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不同层次教育的形式与路径不尽相同,但都具有教化功能,而“教化”本身也是继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此外,高校还应认识到继续教育的引导性特征,利用继续教育的契机引导教育对象关注社会不同领域发展的动态,结合专业教学内容优化教育引导方式,提升引导的有效性。
(三)发展继续教育是实现普通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普通高校通过继续教育和社会保持衔接,利用继续教育的形式了解社会发展状况与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调整继续教育体系,使继续教育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普通高校在观察社会、解决继续教育问题的同时,推动继续教育的现代化,将继续教育得出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最终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教育主体在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接触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动态信息,与社会各界的人士保持密切沟通,这种沟通交流有助于普通高校提升自身办学能力,并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素养的提升。
普通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能力,将自身打造成为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主阵地。高校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特殊性,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育过程复杂,涉及因素众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都需调动多种教育、科研资源,对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为解决继续教育中的方法、价值观等问题,高校需推动不同教学模式、价值观的融合[4]。在理论研究领域,高校需明确研究的具体内容,提升实证研究的占比,鼓励学员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保证研究的原创性。在实践研究领域,从学员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打造特色实践教育品牌,实现教育行为的转变。继续教育的学员具有特殊性,学员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感受所处行业的发展进程与自身工作状态,因此,学员在继续教育中提出的问题具有较强实践性,解决难度较大。普通高校明确自身定位,将优化继续教育模式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教育定位的明晰与继续教育模式的革新逐渐提升。
二、新时代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转型面临的困境
(一)普通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着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系列信息管理、处理技术的总称,将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普通高校准确分析生源质量、师资建设水平、办学需求等工作。目前,大多数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信息化硬件设施,对信息化软件却不加重视[5]。同时,学校管理与教育主体自身缺乏信息意识、数据意识,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各项工作的素养不足,这意味着数据分析结果应用水平不高,信息资源使用效率较低。
(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存在严重的趋同问题,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的能动性与创新性不足
从国家教育部门出台的教育政策不难看出,继续教育正在成为国家打造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普通高校对继续教育的错误认识导致继续教育的这一功能无法完全发挥,甚至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阻碍。普通高校对社会现实需求认识不足,办学目标也不够明确,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少数高校受到利益驱使,将继续教育视为敛财的工具。这种不良风气在高校中蔓延,继续教育相关的利益链条逐渐形成,高校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上相互抄袭,教育行业出现恶性竞争问题。最终,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相关要素趋于一致,学校办学特色逐渐弱化。
(三)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平衡的监管机制有助于高校打破继续教育困境,推动继续教育健康化发展,但就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而言,大多数高校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监督主体与形式都相对单一,现有监督体系起不到应有的监管效果。不同监管主体对自身监管责任认知不全面,各部门相互制衡与约束的体系存在漏洞,不同部门为争夺利益恶性竞争的现象依然存在,解决此类问题是当前促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新时代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策略
(一)推进“互联网+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改革正在成为普通高校提升办学水平的主要方式,普通高校应当把握“互联网+”这一时代契机改革继续教育方式,提升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实现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6]。
1.利用大数据系统实现科学招生,解决近年来普通高校生源质量与数量下降的问题,并提升继续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招生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第一环节,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质量,甚至决定继续教育能否成功转型。部分普通高校的招生主体在开展招生工作的过程中对生源质量不够了解,没有做到预先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甚至对市场状况不加分析,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招生工作受阻,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在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并与继续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普通高校可利用大数据解决招生问题。大数据技术将捕捉海量生源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普通高校可根据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对继续教育对象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预先判断学员信息,从根本上提升招生工作的科学性,保证招生工作有效开展。
2.普通高校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化并更新继续教育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着教育资源共建共治共享工作的进程,许多高校研发出具有创新性的知识共享平台与切实可行的知识共享模式,这推动着知识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在信息化的知识共享模式下,重复建设知识资源的现象显著减少,知识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所提升。普通高校可借助这一契机革新继续教育模式,将SaaS、MOOC模式、学分银行等教育模式、管理制度应用在继续教育中,体现新时代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从各类继续教育模式的发展现状来看,MOOC的发展最具可持续性,其他模式在发展中陷入瓶颈,应用效率不高[7]。如SaaS教育模式与物流、电商等领域有着密切联系,但并未在继续教育中被广泛应用;学分银行模式仅在江苏、上海等继续教育发展较快的地区试行,发展速度缓慢。面对这一状况,普通高校应着力改革继续教育模式,选择与自身办学目标、特色相符的教育模式实施继续教育。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优化互联网技术应用方式的同时,发挥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实现“互联网+”与继续教育的互联互通。
(二)发挥继续教育的地方特色优势
普通高校要实现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必须从自身与本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将保证教育质量视为第一要义,突出本校与地方的教育特色。在实践中,教育主体可构建起多元课程体系,丰富继续教育学院的师资,完善继续教育的评价方式,实现多角度创新。
1.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在传统的“大课程观”的引导下,普通高校将课程设置为选修、必修两类,课程设计趋同,普教化现象愈加严重。普通高校应当认识到: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目标,培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自身重要职责。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普通高校需根植于地方特色,设计具有区域区分度的课程体系,使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例如,云南省高校应充分考虑西南边疆地区民族众多、与多国毗邻的现实状况设计课程体系,考虑到学员与少数民族、其他国家人民进行贸易可能遇到的阻碍。在实际贸易过程中,许多学员在与少数民族、外国人沟通时存在语言障碍,显然,普通高校当前开设的英语课程无法完全满足学员在经济活动中的沟通要求。基于对这一状况的考察,云南省各高校应当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小语种、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等课程,拓宽课程设计思路,将地方特色体现在课程建设过程中。
2.优化师资队伍人才结构。 从继续教育的师资看来,许多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师资来自原有教师队伍,课程和教师能力的匹配程度不高,继续教育教学甚至成为教师额外增收的方式。在这一背景下,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得不到保障,教师专业能力和学员的学习要求不相符合,学员所学知识与技能无法解决工作中的现实难题,学习信心被逐渐消解[8]。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在实践中受挫,教学、科研创新的目标难以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普通高校可采用更加灵活的专职、兼职聘用模式招聘教师,将学校与社会中的人才纳入教师队伍中,完善教师队伍的人才结构,实现不同种类教师的多元共生。
许多普通高校已经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普通高校可利用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吸收企业优秀人才进入学校继续教育学院任教。企业导师具有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特征,能够弥补校内导师在实践经验与能力上的不足之处,给学员提供看待现实问题的新视角。企业导师还能为学员提供进入企业实操、感受的机会,使学员在企业运行的实际环境中验证所学理论的正误性,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校可利用校际合作模式推动教师资源共享共生,促进继续教育的公平发展,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新平台。如今,许多普通高校建立起教育合作联盟,通过分享继续教育资源来完善教育资源库,为师生的教育、学习提供便利。已建立起良好合作管理的普通高校在教师教育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如部分合作高校定期举办继续教育相关的主题研讨会,邀请一流名师做主持人,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与经验,其他教师可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解决自己的教学难题[9]。不同高校教师形成合力,为解决继续教育中出现的个性、共性问题建言献策,继续教育发展速度将会更快。
3.健全继续教育评价体系。 从教学评价方式的角度看来,完善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模式都将为师生的教育、学习提供新的评价标杆。教师通过评价结果了解继续教育实效,探寻继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学员则利用评价结果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形成对所学知识与技能更全面的认知并调整学习方式,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当前,我国大多数普通高校尚未更新评价方式,而是沿用传统教育评价方式,评价的指标不够多样,评价结果无法反映学员的真实学习水平。与此同时,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收获无法反映在学习评价上,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这启示着普通高校完善现有学习评价方式,使师生能够通过科学的评价深入了解当前的教育、学习状况,提升教育、学习的有效性。
可以邀请校外导师共同参与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制定,将具有实践意义的评价指标纳入评价标准中。在制定评价指标的阶段,普通高校还应征询学员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员从自身学习经历出发,提出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为学校完善评价体系提供可行性建议。随着评价体系的完善,继续教育的评价成果将更具指导意义。学员依据评价结果了解个人学习状态,形成对自身专业技能、知识素养的客观认识,为进一步发展自我提供依据。教育主体则利用评价结果评估教学成效,调整教学中与学员现实学习需求不相符合的部分,提升继续教育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三)完善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机制
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采取“宽进严出”原则,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教育质量,推动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近年来继续教育市场出现恶性竞争现象,继续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暴露出多种弊病,这导致“宽进严出”的政策逐渐沦为“宽进宽出”政策[10]。“宽进宽出”导致继续教育的质量备受质疑,社会对继续教育成果的认可度不高。在新时代背景下,普通高校需致力于完善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关机制,遵循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升继续教育的社会声誉。通过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促进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继续教育的根本目标。
1.建立自我监管意识。 普通教学应明确自我监管的重要性,将自我监管视为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普通高校是实施继续教育的主体,在继续教育中具有第一性的地位,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基于本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质量评价与监管体系。如严格把控招生工作,从招生环节开始明确招生规则;在教学评价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形成对师生教育和学习状况的全面考查,了解师生的教育、学习诉求;开展周期性的教师选拔工作,及时清退部分未通过考核的教师,保证较高的师资队伍水平;表彰奖励在继续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利用完善的奖惩机制帮助教师解决物质担忧,同时给予教师精神上的支持;组织专业教师拟定科学的课程考核标准,严格进行课程评价,为继续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2.发挥外力提升监管有效性。 普通高校可发挥外部力量的作用强化监管有效性。如今,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从直接管理转化为间接管理,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在继续教育办学活动中拥有更广阔的能动空间,教育主管部门在推动继续教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11]。普通高校需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力量提升监督的有序性、有效性。教育主管部门发挥自身在聚集资源方面的优势,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过程进行全程性的监督,解决普通高校在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普通高校还可利用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政策获取更多发展继续教育的优质资源,夯实继续教育发展的物质与智力基础,促进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普通高校还需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本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监督。社会第三方机构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相比更具客观性,其评价结果具有高效、公开透明的特征。普通高校与社会第三方机构、政府的合作有助于形成耦合联动、多方协调的监管机制,这一监管机制将推动继续教育现代化、规范化发展。
3.发挥企业、行业的教育作用。 企业、行业在继续教育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普通高校应认识到企业、行业在推动继续教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促进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区域内的企业通常掌握着重要经济资源,对自身所在行业的发展方向有着敏锐感知能力,地方龙头企业更是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卓越的预判能力。普通高校加强与地方龙头企业的合作有助于预判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为优化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继续教育的转型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建议[12]。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学员来自社会不同行业,大多数学员为在职人员,对企业、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较为敏感。普通高校可借助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契机提升自身在区域内的声望,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到本校实习。同时,为继续教育学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普通高校还应利用国际化办学机会实现继续教育转型,拓宽继续教育的国际化办学空间[13]。积极同世界一流高校合作,在继续教育领域开设多样化的交流项目,实现交叉专业的国际教育合作。普通高校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提升自身社会声誉、地位,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认可度更高,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