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2-03-18杨薇薇郑秋强
杨薇薇,郑秋强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广东 珠海 519007)
2004年,天津大学首先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一职。此后,多所高校陆续开展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心理委员是班级学生干部中的重要一员,依托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及院系心理二级辅导站,在班级中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职责,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基层力量。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指出“高校要健全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依托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党团骨干、学生寝室室长等群体,重点关注学生是否遭遇重大变故、重大挫折及出现明显异常等情况”。当前,各高校陆续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意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落实“心理育人”这项基本任务。心理委员在班级学生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沟通的桥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的基层力量,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完善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成为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心理委员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心理委员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心理委员功能的发挥。高校心理委员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作队伍松散
当前,众多高校陆续建立了“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和预警工作系统。但是,部分高校对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建设重视力度不够,形同虚设。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够健全。当作为基层的学生心理委员队伍未能与负责学生工作队伍的教职工产生联结时,各层级的沟通协调也必然不够顺畅,从而阻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行。
(二)选拔不规范
心理委员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是发挥其职能的重要保证,但许多辅导员对心理委员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选拔程序充满随意性。调查结果显示,76.7%的心理委员由教师指定某班干部兼任[1]。心理委员的选拔程序不规范,加之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工作成效难以保证。该调查研究还发现,43.5%的心理委员称并非自愿承担该职务[1]。而在另一项调查中,对于“你选择担任心理委员的原因”这一问题,34.2%的心理委员在回答时选择“综合测评可以加分”,仅11.1%的心理委员表示担任该职务是希望为同学排忧解难[2]。这说明当选心理委员的学生服务意识总体淡薄,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行。
(三)培训力度不足
心理委员从事的事务涉及心理专业知识,较其他班团干部而言,专业性要求较高。相关调查研究显示,93.4%的心理委员在主观上很希望做好心理工作,却苦于不知如何开展;45.6%的普通学生会因心理委员缺乏专业培训而降低求助动机[1]。采用原始、直觉、朴素的工作方式开展心理工作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专业、系统、持续的培训对心理委员的胜任力有积极影响。有实证研究数据显示,参加过理论和技能培训的心理委员的朋辈心理辅导能力显著高于未参加培训的心理委员[3]。此外,有研究证实,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委员的心理弹性要高于未接受专业培训的心理委员[4],表明专业培训在个人成长、自我照顾等方面会对心理委员产生积极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组织的心理委员培训仍有较多问题和纰漏。针对重庆四所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64.2%的心理委员认为学校组织的心理委员培训效果不明显,参加完培训之后仍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具体工作[2]。由于培训师资力量匮乏,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专业性、持续性,培训形式单一等原因,部分高校的心理委员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助人能力不足,甚至出现心理委员暴露同学隐私、破坏心理委员可信任度的现象,这往往会进一步加重心理委员在工作中束手无策、力不从心的感受。
(四)工作定位模糊
心理委员对自身的工作定位不清,是工作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部分心理委员扩大自身的职责范围去承担心理咨询师角色,造成同学的不满和自身精力的损耗。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比较模糊,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也没有头绪[1-2,5-6]。由于心理委员培训所需时间较长,当届的心理委员刚开始熟悉工作,就要面临换届调整。
(五)考核与奖惩制度不完善
心理委员创设的时间很短,学生对心理委员一职较为陌生。多数学校针对心理委员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没有设立专门面向心理委员的奖励。心理委员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奖励太少,和心理委员面临的高压的工作强度不相匹配。心理委员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不多,时常感觉出力不讨好,缺乏工作动力,甚至以各种方式逃避心理培训。
二、完善高校心理委员队伍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随着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持续增多,心理委员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理咨询中心的压力,扩充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量,缓解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不足,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在心理咨询中心的指导下,心理委员贯彻落实学校或院系布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能协助班级同学树立心理健康理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创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高校通过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
心理委员需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关爱自我心理健康,促进自我成长,通过榜样力量对班级同学起积极的示范作用。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角度来看,心理委员的实质是助人自助,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心理自助能力,发挥大学生自主成长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
(三)有助于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心理委员根植于学生群体,能密切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状态,及时汇报班级同学的心理异常情况,并协助相关部门处理危机干预工作。从危机干预工作角度来看,心理委员能深入学生内部的基层组织成员,易于获取学生的信任,是高校危机干预工作的有力抓手。
三、完善高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的策略
为解决心理委员制度现存的问题,可有针对性地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完善高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许多高校心理工作师资力量匮乏,可充分发挥二级辅导站和心理辅导员的力量,扩充心理委员的师资队伍。增强高校全员育人的工作意识,强调发挥高校各部门的积极作用,学生处、团委、心理咨询中心、保卫处、后勤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心理育人工作中。各部门要共同协作,加强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实现全员育人的教育工作新局面。
若高校全员重视心理工作,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将自上而下地受到积极影响。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作为学生日常活动的外部环境,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对心理委员的态度。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可以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能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减少学生对心理工作的偏见,提升心理委员的工作激情,增强心理委员的价值感。
(二)建立严格的选拔制度,提高心理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心理委员一职对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敏锐、热情、善于沟通、乐于助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意识等个性特点和能力是后续顺利开展心理互助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严格把关,一方面可以筛选出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心理委员在众人面前的曝光度,催生心理委员对这一岗位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从实际操作程序上看,学生自愿申请可以确保心理委员对心理工作有充足的热情和兴趣,在任期内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而良好的工作态度正是心理委员的胜任力的重要来源;班级竞选能确保心理委员在班级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同学愿意对其交付信任,利于后期的工作开展;辅导员择优推荐可以保证心理委员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二级辅导站或学院单位的考核能确保心理委员获得学院教师的认可;心理咨询中心的测评认证可保证心理委员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顺利开展心理工作。通过以上程序层层把关所产生的心理委员人选,可充分地保障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公信力与认可度。
(三)提供高质量培训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94.7%的心理委员在上大学之前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知识[2],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教育任务主要落在高校组织的培训上。为使心理委员胜任心理工作,高校需建立完善的心理委员培训机制。
1.系统、实用的培训内容
应发挥全程育人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贴近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心理健康保健及助人技术主题培训,培训实施后为合格者发放结业证书。同时,建立培训评价机制,既检验心理委员的成长,又为后续的长期培训工作提供建议。
为确保培训内容的实用性,需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可定期组织心理委员交流联系会,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会等方式,紧跟心理委员的实际需求,加强具体指导。相关实证研究和调查结果可为培训内容的确立指明方向。国内有学者调研发现,就培训内容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心理委员均认为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应当是培训的重点[7]。此外,高校应建立督导小组,为心理委员提供定期督导和案例讨论,一方面可以解答心理委员的疑惑,另一方面可以为心理委员提供充足的心理支持,增加其团队归属感,提高其应对具体事务的安全感和信心。
2.生动、多样、丰富的培训形式
为激发心理委员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应组织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激发心理委员的兴趣。集中授课和专题讲座是最常见的培训形式。为保证心理委员的积极性,理论讲述内容在培训中的占比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可采取分组演练、角色扮演、团体辅导、沙盘游戏、案例教学、电影赏析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需注重培训形式与培训内容的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效果。如个性品质的培养和自我成长方面的专题可多采用团体辅导形式开展培训。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心理委员的心理弹性等心理品质的提升有切实帮助[4]。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接触过团体辅导的心理委员仅占24.45%[5],团体辅导的作用被埋没,不免让人感到惋惜。此外,高校可构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宽心理传播的有效途径,为心理委员的工作质量提供保障。
(四)明确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
明确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能帮助心理委员明了自身定位。鉴于心理委员是近年增设的班干职务,高校应加大对心理委员工作的宣传。如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借助入学教育宣传册、入学讲座等载体,对心理委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介绍,加深学生对心理委员一职的了解和认可。在实际宣传工作中,可采用通俗化语言介绍心理委员的职责,如“宣传者”“组织者”“观察者”“陪伴者”等角色定位,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心理委员的职责内容[2]。
(五)完善考核体系和激励措施
为提高心理委员工作的工作质量,高校应完善心理委员队伍考核流程,完善相关激励措施,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体系。
1.规范考核制度
为规范心理委员的管理,应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可成立心理委员工作考核小组,内含咨询中心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班长、普通学生代表等人员,综合考虑心理委员的工作量、工作表现等内容,结合心理委员自我评价、辅导员或班主任评价、普通学生代表评价等多方面评价,全方位对心理委员的工作进行考评,并授予校级奖励证书。
2.完善激励措施
为激发心理委员的工作热情,应同时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采用多种形式对心理委员进行激励。在物质层面,可申请将心理委员的考评纳入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考核体系;在精神层面,则可以通过公众号、学校网页、宣传栏等平台,使用文章推送、微视频等方式对优秀心理委员进行宣传,增强心理委员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
心理委员的设立对增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升学生群体心理自助的能力、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而言是一项重要举措。短短的十几年间,各高校迅速响应教育部的要求,开始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历程。高校应进一步认识到心理委员的重要性,完善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心理委员这一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基层力量的主动性,将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学生群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