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研究

2022-03-18陈亚红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政时代

陈亚红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新时代经济转轨加之社会转型,社会思想更迭加速。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又因缺乏社会经验和判断能力,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容易受有害社会思想侵害。习近平指出,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高校是思想工作的前沿阵地,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各类社会思想的本质并抵制错误的社会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课要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研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认同和坚定信仰。

一、新时代影响大学生的主要社会思想形态

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新的社会思想此起彼伏。大学生对社会热点和价值观议题深刻关注,民族主义、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精致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想形态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

(一)狭隘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主要内涵就是维护自己民族尊严,从自己民族利益出发的思想与行动。如今西方大国经济持续走衰,社会矛盾随之凸显,新冠疫情防控乏力。而中国经济韧性十足,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劲支撑,在应对疫情上,中国也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应对能力,强大的行动执行力和组织动员力为各国战疫树立了榜样。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助疫情对我国发起抹黑和无端攻击,“中国威胁论”大行其道,而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在历史和事实面前能够辨别是非,通过亲身体验,认真对比西方和中国近年来的变化,更加理性、辩证看待问题,认清西方国家意图。在新冠疫情后,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更加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提高,能够坚定“四个自信”,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他们主动维护国家尊严和祖国统一,同一切分裂、抹黑国家的行径作斗争。但极端的民族主义就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容易造成过分地强调本民族、本国家的利益,而忽略甚至歧视其他民族和国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加强对大学生民族情感的正确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树立大学生理性的国家和民族发展观。

(二)泛娱乐主义

泛娱乐主义是以网络、自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为主要载体,以享乐主义为主旨,通过空洞低俗、格调不高的内容和趣味化、肤浅化的煽情表演以达到放松身心、迎合大众喜好的一种文化现象,泛娱乐手段越来越成为一项资本增值的工具。波兹曼曾说,“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在网络、自媒体的推动下,泛娱乐更容易被大学生这个青年群体接受和认同。泛娱乐通过抖音、微博、美拍、QQ、微信等网络媒介快速传播,容易使大学生在充满物欲的气息和喧嚣中无暇思考人生意义,沉溺在虚幻的自我中找不到人生价值。特别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饭圈”乱象,一定程度上误导了部分青年参与人肉搜索、造谣攻击、高额消费、刷流量、蹭热度等不良行为。在泛娱乐主义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出现了价值功利化、肤浅化的消极现象,使他们容易失去否定性和批判性原则,失去理性价值判断能力。甚至在泛娱乐的感官刺激中丧失理想和信念,导致大学生思想空虚和精神危机,影响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思想观念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坚持。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用正确思想去影响青年大学生,提高他们的娱乐文化辨析力和批判力,树立积极阳光、符合时代精神的娱乐品味。同时要引导他们关切生命意义和价值,注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提升。

(三)消费主义

受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改善,消费主义在中国得到某种程度扩散。消费主义即社会成员向往高要求的物质享受和消遣,把物质追求和有排场的消费当成人生的目的。数字经济时代加剧了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影响,出现了一部分“精致穷”“月光族”。但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大学生经济能力和消费能力仍有限,如果超出经济承受能力,透支未来,盲目追求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崇尚高品位、高消费,崇尚品牌,崇尚个人享乐,难免会恶化校园风气和社会环境,不利于大学生培育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冲动的、非理性的消费会造成极大浪费,炫耀的、浮夸的消费也会形成攀比之风,消费主义催生的享乐主义还会冲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消费的价值观念,不落入过度消费圈套,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精神。

(四)精致利己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主张尊重个体差异和个体诉求的精致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随之活跃。“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4]精致利己主义以利己主义为核心,有自己的追求和品味,利用高智商的精致外衣和娴熟手段掩盖私利,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精致利己主义会导致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缺乏社会担当,不能以天下为己任,而是以赚大钱和自己能过上好日子为人生目标,不知有家,更不知有国。新时代思政课要教导大学生心怀天下,关心了解国家和社会,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服务家乡,服务社会。

(五)实用主义

每当受重大矛盾问题或重大事件冲击,实用主义就会有所抬头,近几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亦如此。实用主义以获得实际效果作为最高目的,关注行为是否能够带来实际效果,倡导有用即真理。实用主义具有短视性、功利化甚至极端性,容易让大学生浮于表面技能,不愿意深究原理和探究未来发展,甚至会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实用主义盛行对思政课是一项巨大挑战,大学生容易受实用主义短视性影响,难以看到思政课对其思想观念潜移默化的深刻作用;实用主义盛行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歧视,导致大学生心理浮躁,进而导致社会文化退步。因此新时代思政课要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领导力,深入剖析实用主义本质,引导学生克服实用主义的错误思想。

二、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深刻意义

(一)开创新时代高校文化建设新局面

高校要成为引领正确思想的前沿阵地,思政课要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真正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5]如今国内外思想环境复杂,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关系民族复兴大业。高校思政课要善于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人,通过充分加强大学生对马列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学习以抵制错误社会思想。同时思政课要注重结合时代特点和办学特色,打造适宜中国国情和学校校情的具有深厚大学精神的高校文化,在思想文化的碰撞和教育引导中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的理性回归。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正确思想引领,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培育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创高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营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各种复杂社会思想通过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高校思政课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把握大学生主要思想状况,也可以深入了解大学生行为动态。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把握主动权,在借鉴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前提下,坚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因势利导,尤其是要注重回答大学生思想困惑,把思想和理论的引领与实际问题的处理有机结合,让正确理论真正说服大学生。综上所述,加强思政课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引领,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三)彰显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跨国界、跨时代仍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能指导人民推进历史和社会进步,关键在于它的科学性和人民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必须抢占马克思主义教育新高地,在思政课中着重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领大学生思想走向。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应对大学生思想领域遇到的实际问题,巧妙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学生在价值取向和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并用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清除不良思想滋长的土壤,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因此,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发展,要深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发展上的引领力,彰显新时代坚持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强化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措施

(一)内容设计上,注重针对性和适用性,有的放矢

思政课老师首先要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教育,带领学生读原著、悟原理,学习蕴含先进思想的金言金句,让学生在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深入浅出的语言中感受真理的力量。其次,思政课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挖掘党史、“四史”学习内容,并善用中外比较、历史比较的视角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故事,让课堂内容更加客观、立体、生动。历史和现实都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论理,以事实为据,启发大学生在学习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坚定理想信念。再次,要实现教学内容专题化,通过设置有关不良社会思想分析的专题主动回应各种不良思想的挑战,讲清各种不良社会思想的由来、本质及其影响,提高大学生判定是非能力。思政课老师关注学生所关注,了解学生所需要,直面大学生最关注、最疑惑的问题,把它们特别列入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讨论和指导,用直面社会热点和难点的方式消除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课堂上动员学生踊跃参与专题讨论,大胆回应大学生困惑,用自己渊博的学识解答学生疑难,让大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切身感悟正确价值取向对人生的有益指导作用。总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要注重针对性和适用性,有的放矢,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二)教学方法上,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多管齐下

思政课要克服照本宣科的说教,不搞“大水漫灌”,而是要“精准滴灌”,探索大学生思想教育教学方法创新,通过打造“金课”抓住学生的心。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把知识点和正能量赋予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例子里,通过精彩的故事讲述,引导大学生对各种思想的主动思考和主动判断。坚持生动讲和灵活讲,结合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特点,在教学素材和教学语言的采用上,多运用学生喜爱的网络新词、新语,嵌入流行语言、流行影视和流行歌曲等,以贴近学生的教学语言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亲切感。创新课堂形式,组织大学生进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课或者交流会,充分发挥大学生主动性。近年来思政课堂里出现了“思政沙龙”“思政热点面对面”“热点解析”“读书分享”等创新课堂形式,及演讲、绘画、设计、朗诵、表演、知识竞赛、微视频、征文等活动,这些创新形式的课堂都可以用在思政课思想引领教育上,让大学生在活泼的课堂形式和轻松氛围中解读社会。要用好社会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在社会服务、社会奉献中观察社会思潮影响,在实践中对比不同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不同作用,通过实践对比树立正确价值观,寻找自我价值和树立社会责任感。思政课教师还要加强对新媒体的学习和应用,丰富课上和课下思政教育平台,加强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联动,加快思政课教育内容和信息传播,让思想教育更有渗透力和亲和力。综上,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多管齐下,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效果上,寻求获得感和实效性,如盐化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5]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应切实提高育人成效,做到春风化雨、如盐化水、润物无声。思政教师要敢于把责任扛在肩上,担负起培养时代新人重任,用深刻的理论、丰富的案例、精彩的故事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思政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努力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以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术知识,以及对学生的慈爱之心全心投入教育教学,展现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工作态度。教师要加强同学生课内外的沟通,真正了解、尊重和关心学生群体和个体的成长特点及成长需求。教师要防止强迫灌输和枯燥说理,以防引起学生反感和排斥,要善于将价值引领要素灵巧地融入课堂教学,用准确的理论教导人,用繁荣的盛世激励人,用卓越的文化陶冶人,把思政课的“盐”溶解在水里汤里让学生自然地吸收,言之有理,以情化人,切实帮助大学生系好人生价值观这粒扣子。高校思政课要凝聚共识,注重效果,真正引导好大学生思想教育。

总之,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高校要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利用思政课正确引领大学生思想发展,通过精心的内容设置、周到的方法创新和卓越的教学成效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正确辨识力,引导他们积极传播正确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政时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