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满洲国教科书的殖民话语策略分析

2022-03-18刘学利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伪满洲国国文教科书

刘学利,陈 彤

(1.湖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2.中国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

伪满洲国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日本关东军一手策划、打造、操纵的殖民地政权,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诸领域皆受控于日本。伪满洲国“有别于中国其他沦陷区,在世界帝国主义殖民史上,也是一个罕见的以‘国家’面貌出现,实行实质的军事殖民统治、掠夺的典型。”[1]伪满政权为统一“国民”思想,巩固殖民统治,自编教科书供学生使用,传播伪满洲国的意识形态。

“殖民话语”是由萨义德最先使用的,用以“描述一种在其中产生着广泛‘殖民’活动的实践体系”。[2]因此,殖民话语是“组成殖民关系内社会存在和社会再生产的复杂的符号和实践。”[3]殖民话语建构的是一套殖民地被殖民者所观看、触摸、处置的话语阐述体系。[4]伪满政权利用教科书,建构了一套殖民话语体系,通过篡改历史、曲解事实或构建失真的形象,粉饰其殖民统治,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奴化中国东北地区的青少年一代。

在教科书中,话语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一个文本通常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表层意义,是教科书中公开的、明示的、语言文字本身直接表达的意义;另一方面是深层意义,是教科书语言背后所内隐的、镶嵌或附着在文字背后的意义。[5]要揭示出教科书语言背后的深层意义,就必须对其进行话语分析。教科书话语分析的中心环节是对其文本内容的分析。教科书话语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基本话语策略:命名策略,主要考察教科书中的人、物、现象、事件、行动及其过程是用何种话语命名的;宣称策略,主要考察教科书中的人、物、现象、事件、行动及其过程被赋予了何种价值特征;论证策略,主要是考察教科书通过提出哪些论点或开展哪些论证来将特定人或社会团体对他人的排斥与压制合理化和合法化;视角策略,主要考察教科书中的命名话语、宣称话语和论证话语从什么视角进行表达;强化或弱化策略,主要考察教科书如何公开表达各自的话语,其中强化或弱化了哪些话语。[6]

伪满洲国初级小学《国文教科书》共八册,由伪满文教部编写、校订,于1937年由伪满洲图书株式会社出版发行。该套教科书共有300余篇课文,体裁为记叙文、说明文、诗歌、议论文以及剧本。根据课文内容可见这套教科书的话语主题是传播伪满洲国的意识形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国文教科书》文本,力图揭示在殖民话语机制下伪满教科书如何构建出一个物产丰富、安居乐业、王道乐土的“国家幻象”,如何制造一个为伪满政权所认同的“历史记忆”。

一、极力灌输伪满洲国的“国家观念”

国家是“阶级的统治机关”。恩格斯指出:国家设有公共权力,并按照地区划分组织他的国民。[7]伪满教科书在课文中大量使用表达“国家观念”的词语、重新介绍地区划分、大力宣扬与“建国”相关的活动,目的在于将伪满洲国的“国家观念”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

(一)频繁使用“我国”等表达“国家观念”的词语

据统计,伪满洲国初级小学《国文教科书》中使用“我国”“吾国”“建国”“满洲国”“满洲”“国旗”等表达国家观念的词语多达80余次,如“师生向国旗三鞠躬”(出自《国文教科书》第三册第一课《开学》)、“为吾国建国纪念之良辰”(出自《国文教科书》第五册第一课《建国日之晨》)、“今我国实业部”(出自《国文教科书》第六册第三十一课《绵羊》)、“我满洲国内”(出自《国文教科书》第八册第五课《满洲之森林》)等。这些词语的使用在表达上使用了强化策略,在语言实现形式上属于“分类”,公开表达伪满洲国的“国家”观念,具有十分强烈的立场倾向。这些词语在潜在意义上代表着极强的伪满洲国的意识形态,时时刻刻向学生强调伪满政权所谓的“国家观念”。

《国文教科书》第二册第四十七课《同生与德生》写道:“同生乃大同元年所生,德生乃康德元年所生,起此二名为表纪念之意”。[8]47“同生”“德生”两个词语在表达时使用了命名策略。教科书编写者将父母以伪满洲国年号给孩子起名的故事编写进书中,反映了极强的“国家”意识形态,让学生通过“建国”的时间观念形成“国家”意识。正如马克思所解释的,意识形态的作用是遮蔽一个社会统治思想的源头,而表现出普遍的、大众接受的“自明之理”。[9]而这种“普遍真理”服务的是特定群体的利益。日伪统治者想通过伪满洲国教科书这一载体,灌输伪满洲国的“国家观念”,以此达到认同伪满洲国文化,进而认同日本文化的目的。

(二)重新介绍伪满洲国的地区划分

伪满洲国将“新京”确立为“首都”,《国文教科书》第二册第二十二课“新京”的篇幅为46个字,第六册第一课“新京”的篇幅为521个字(含标点)。不同册的课文标题皆为“新京”,采用了话语分析的强化策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新国家”的观念。除此之外,教科书还介绍了吉林、奉天、大连、旅顺、哈尔滨、山海关、龙江(如今的齐齐哈尔)等城市。课文在介绍这些地区时,大量使用宣称策略,使用诸如“壮丽”“宽阔整洁”“面目复一新”“人烟稠密、商业繁荣”等词句。宣称策略表示限定或评价,通过课文对这些伪满洲国城市的介绍,不断向学生传达伪满洲国这一“新国家”是如此美好的价值观念。

(三)大力宣扬与“建国”相关的活动

《国文教科书》中编写了数篇与“建国”相关的课文,如第五册第一课“建国日之晨”、第二课“建国慰灵大祭”、第七册第十三课“建国纪念大运动会”、第八册第三课“建国宣言”等。这些课文在语言表述上大量使用宣称策略,同时运用“情态”这一语言实现形式。如第五册第一课“建国日之晨”开篇写道:“康德二年三月一日,为吾国建国纪念之良辰。朝起后,见旭日渐异,照射屋瓦,光华灿烂,比户皆悬国旗,随风飘扬,市民俱现兴高采烈之色。”[10]这些课文渲染了“建国日”及相关活动的热闹氛围,表达了拥护伪满洲国成立的立场与态度,意在使学生在这些课文的影响下形成伪满洲国的“国家观念”。

二、大力塑造伪满洲国的“国民形象”

“国民形象是公民素质、行为、道德、理念和精神追求的抽象整合”。[11]国民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精神面貌。伪满洲国初级小学《国文教科书》大量使用论证策略与宣称策略,塑造伪满洲国良好的“国民形象”,这些形象承载了日本侵略者的意识,以此来型塑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起到巩固日伪统治的目的。

(一)塑造忠贞爱国与爱岗敬业的伪满洲国“国民形象”

《国文教科书》第六册第三课《东儒语录》第二则为“赤心报国”,课文题目点明中心,塑造了忠贞爱国的“国民形象”。第三册第四十七课《迷路》描写了巡警送迷路幼童回家的故事。课文运用论述策略,在描写巡警时提及“抱起安慰”“巡警抱之行”。两个“抱”字动作感十分强烈,突出巡警对幼童的关爱,意图塑造伪满洲国巡警的“亲民形象”,反映其“敬业精神”。伪满政权让东北青少年从小学阶段起就学习伪满教科书塑造的这些爱国敬业的“国民形象”,企图将之驯化为服从日伪统治的忠顺良民。

(二)塑造母慈子孝与兄友弟恭的伪满洲国“国民形象”

《国文教科书》第二册第十一课《纳凉》写道:“母亲坐椅上,大姐立椅旁,兄姐听母讲故事,吾与小妹捉迷藏。”[8]11第十五课《中秋节》写道:“父讲月宫故事,母分月饼,一同赏月,兄弟姊妹歌且舞。”[8]15两篇课文在话语上使用了宣称策略,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一个伪满洲国普通家庭阖家美满的幸福、温馨画面,意图让学习课文的学生对伪满洲国的生活产生无限向往之情。

(三)塑造勤劳勇敢与团结他人的伪满洲国“国民形象”

《国文教科书》第八册第九课《童子园天幕生活之一日》写道:“弟兄八人,各自开始工作。有预备早餐者。有整理天幕者。有结篱者……无一柚手旁观者。”[12]20-21课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节奏更加鲜明,更加有利于塑造勤劳的伪满洲国“国民形象”。第六册第十二课《不守纪律之雁》通过描绘不守纪律的大雁的悲惨下场,警示学生在集体中要守纪律、要团结。课文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不守纪律之雁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团结守纪;还使用了隐喻的语言实现形式,用不守纪律之雁暗指那些不服从伪满洲国统治的国民,间接“教育”学生不服从伪满洲国的统治得不到好下场。

(四)塑造崇儒重道与博爱尚礼的伪满洲国“国民形象”

《国文教科书》第七册第二十二课《贤母》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为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13]61教科书通过描述伪满洲国的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教育,向学生传达不能因公假私的思想。第二十三课《劝孝》写道:“故父母之命,非不得己,慎勿违之……而累父母之名。则不孝之尤者矣。”[13]63-64课文向学生传达了伪满洲国“国民”注重封建孝道。第二十四课《至圣林》写道:“游圣林者,亲见孔子庄严之墓地,思其伟大之道德不禁倾心膜拜”。[13]68课文意在体现伪满洲国崇尚儒家之道的价值观。

三、大肆宣扬伪满洲国环境优美、物资丰富

伪满洲国初级小学《国文教科书》运用大量的举例,论证了伪满洲国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物质资源。

(一)宣扬伪满洲国优美的自然环境

《国文教科书》大量使用宣称策略,如第三册第十九课《远足》写道:“春雨之后,柳舒花放,野外风景渐佳,绿水青山,花香鸟语”。[14]20-21第六册第十六课《万泉河》写道:“河中均种红白荷花。每至夏日,杨柳风清,芰荷香远,为绝好一大纳凉园”。[15]教科书在描写自然环境时,多使用优美的形容词加以修饰、限定,如香、清、佳、奇等,赋予伪满洲国自然环境优美的特征。第三册第三十一课《江上风景》使用隐喻的语言表现形式,写道:“远望隔岸,山村隐约,沙鸟群飞,时上时下,有如一幅名画”。[14]34

(二)宣扬伪满洲国丰富的物质资源

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国文教科书》编写者大量运用论证策略。如第八册第十二课《我国之农村及农产物》写道:“我国主要之农产物,以大豆为第一,占世界大豆产额十分之六。据最近统计,年产三千八百万石以上,占全满谷物一亿五千万石中四分之一。”[12]36课文对物产产量的说明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直观、清楚、准确地说明大豆的产量丰富,以便理解。第七册第二课《满洲之梨》写道:“满洲水果,除南满洲之苹果外,复有数种山梨。如熊岳城之红梨……北镇之鸭梨、皆甚著名”。[13]5通过这些叙述,意图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伪满洲国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认识。

四、高度称赞日本民族“卓越的”事迹

分析话语中建构的联系,是话语分析常用的技巧。伪满洲国初级小学《国文教科书》提及“日本”多达40次,高度称赞日本民族“卓越的”事迹,欲引起学生对日本的向往。这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自身的文化特性、民族精神来消弭并取代东北青少年原有的中华民族身份。这部分课文内容主要介绍了日本的自然风光优美、日本人民的高尚品质、日本军事力量的优越。

(一)称赞日本的自然风光优美

《国文教科书》第七册第十一课《富士山》介绍了富士山的风光,写道:“富士之于日本,伊古以来,咏为诗歌,绘图画犹不足以尽之”。[13]32-33教科书编写者运用宣称策略,赋予了日本环境优美的形象,意图使学生产生对日本的向往之情。

(二)称赞日本人品质高尚

伪满教科书将日本大和民族美化为世界最优秀的民族,塑造完美的日本人形象。《国文教科书》第八册第二课《今上圣德纪要》使用强化策略,大力夸赞日本天皇,塑造了其勤政、好学的形象。第七册第十课《日本人与樱花》运用隐喻的手法,将日本人比作樱花,突出其光明、淡泊、尚武、乐天的品性,极力美化日本人。

(三)称赞日本军事力量优越

《国文教科书》中多次提到日俄海战。第八册第十课《日本海大海战》结尾写道:“日本海上、烟波浩淼、己不复见俄舰片影矣。然日军之损害、仅失水雷艇三艘而己”。[12]29教科书编写者运用视角策略,表明伪满洲国的观点与立场,即称颂日本海军舰队以少胜多、英勇非凡、战功显赫。

五、结语

阿普尔曾提到,“教科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知识最直接的材料。从近代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问题以来,教育学者不断对其进行讨论与商榷,进一步分析“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背后反映的则是意识形态问题。日本侵略者重视伪满洲国的教育,尤为重视教科书的特殊作用,利用教科书宣扬伪满洲国的意识形态,塑造符合日伪政权所需要的“国民”,以此麻痹学生思想,消解反抗意识,进而达到奴化教育的终极目的。伪满洲国教科书的话语是典型的殖民话语,运用论证策略、宣称策略、视角策略、强化或弱化等话语策略,歪曲事实,篡改历史,使伪满教科书彻底沦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地区的工具。通过对伪满教科书的话语分析,可以揭示日本侵略者妄图亡我中华文化之企图、侵我中华之罪证。

猜你喜欢

伪满洲国国文教科书
转弯, 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方式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铁蹄下的东北——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占东北罪行纪实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伪满洲国时期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浅析伪满洲国傀儡帝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