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旗渠精神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2022-03-18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林县红旗渠理想信念

杨 亮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红旗渠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标识”[1],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构成和宝贵财富。面对 “掘地尽石,凿井无泉”的林县历史,因为一担水而上吊的无奈现状;面对人民群众对“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的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杨贵为领导的林县县委,带领林县人民立足林县客观现状,积极发挥历史主动性,紧靠一锤、一铲、两只手,苦干10个春秋,修成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写书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吃水不忘修渠人,进入新时代,立足“两个大局”,引导高校学生党员深刻理解红旗渠精神的生成基础、基本内涵和当代意义,积极传承和实践红旗渠精神,激励高校学生党员自觉把人生追求和奋斗目标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对于正确把握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方向、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和健全高校学生党员政治人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为了人民:红旗渠精神涵养大学生党员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在不同的场合多次阐述“初心使命”,强调每位共产党员“要把党的初心使命铭刻于心,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2]。不时叩问“初心”,就是要不断弄清中国共产党“为了谁”“依靠谁”“从哪来”“到哪去”的核心问题。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正是为了人民,杨贵来到林县就立下为了人民幸福而改变缺水境况,明确提出“红旗渠修不成,我从太行山跳下去向林县百姓谢罪”的庄严承诺,这也成为当时每一个党员的行动遵循,展示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红旗,成为干事创业的领航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履行使命的精神之‘钙’”[3],有坚定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正是怀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高尚事业的坚定信念,才有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的效力。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建成红旗渠和形成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前提,林县人民战天斗地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壮举自始至终彰显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当时缺衣少食、物资匮乏,各种技术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林县人本着相信党、相信人民、相信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毫不动摇、矢志不渝,举全县之力接力奋斗,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修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党员先进模范。水利专家吴祖太作为当时少得可怜的科班出身的工程技术人员,顶烈日、冒严寒,爬岩攀壁进行实地勘测,设计出红旗渠第一张图纸,在处理王家庄隧洞塌方时,他把自己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红旗渠。“土专家”路银为红旗渠奋斗30年,弥留之际还表达要永远与渠水相伴。还有“小老虎”张买江、“铁姑娘队”队长韩用娣、郭秋英等模范人物,在这样理想信念的示范下,林县人民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最终成就了伟大壮举,铸就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大学生党员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组织的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初心使命”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党员的殷切希望,也是对大学生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因而,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落实到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涵养大学生党员初心使命,坚定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践行红旗渠精神的应有之义。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初心使命教育,归根结底是让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大学生的先进代表,大学生党员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塑造期,处于逐梦筑梦的发展阶段,“这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庄稼。”[5]因此,要深入挖掘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以红旗渠精神激励大学生党员坚守理想,筑牢信仰之基。同时,修建红旗渠是实现全县人民对于美好未来向往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锻造的红旗渠精神表现出林县人民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不懈探索和精神追求,是大学生党员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南针。当前,我国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也面临最为复杂的内外形势,国家和社会的接续发展需要新时代大学生更加努力地创造,新时代也赋予大学生更为艰巨的历史使命。因而,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为坚定理想信念、塑造“三观”增添红色底蕴,确保大学生党员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时代引领作用,锤炼过硬本领,永葆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做忠诚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事求是:红旗渠精神指引大学生党员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红旗渠修建成功靠的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6]。换言之,“是”就是事物内在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求是”就是认真研究和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准确把握内在联系。由此可知,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须下马看花。”[7]以杨贵为代表的共产党员深入群众,通过调研了解林县人民的迫切需求是能吃上水、用上水,深知林县老百姓最大的期盼就是修渠引水,林县县委“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下定决心重新安排林县山河。为修建红旗渠,县委成立调查组进行实地考察,勘探地形地貌,考察水源情况。县委书记杨贵经常亲临修渠一线,听取群众和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出现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及时纠错,不断调整施工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最终建成红旗渠。

求真务实,坚持实事求是,是红旗渠修建成功的一大关键。林县县委在红旗渠动工修建前已经带领林县人民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交出了许多令人信服的抗旱成绩单,但是仍没有彻底解决干旱缺水的状况,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干旱缺水的面貌,杨贵提出三个解决措施:“一是把天上水蓄起来,二是把地下水挖出来,三是把境外水引进来。”[8]前期实践证明蓄住水、挖出水行不通,杨贵说:“咱们做了两条,但很不够。我们要在境外引水上下大功夫,现在需要我们打出去,到山西境内把漳河水引进来。”[8]“引漳入林”开工以后,发现前期对工程困难认识不足、工程实施方案有问题,盘阳会议公开承认之前“大干100天通渠”的想法不切实际,及时调整为分段推进,充分体现了林县人民求真务实精神。求真务实要求真抓实干、力求实效,修成1 500多公里的红旗渠,要翻越无数道山梁沟坎,70多公里的总干渠保持了1/8000的纵坡比,靠的是科学勘测、科学设计、科学计算和科学施工;靠的是实干精神,把每件事完成做好,做到实处。最终从1960年2月到1969年7月历时近十年完成了干支渠配套的全部工程。可以说,红旗渠修建的全过程无不体现了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9]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要秉承老一辈共产党员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按规律办事,在工作中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难题,需要全党上下坚持实事求是,共同探索破解之道。高校学生党员要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结合专业实际深入行业一线,把握行业发展态势,找准自身定位,把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发展需求,力求个人规划和实现举措有的放矢。同时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敢想不臆想、敢干不蛮干,不断修正思路,做到个人长远规划与阶段性规划相统一,既聚焦实现目标也注重过程控制。大学生党员还要夯实理论基础,把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成长成才的必修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升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敢想敢干:红旗渠精神激励大学生党员改革创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10]可以说,没有敢想敢干的精神,就不会修建红旗渠;没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就不会建成红旗渠。当年,林县县委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修建红旗渠,体现了可贵的创新精神。林县自古干旱少水,面对这一历史性难题,历代林县人民不懈奋斗,探求破解之策,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建成了“谢公渠”,抗战期间,修建了“爱民渠”。但是这些努力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都没有解决林县人民饮水用水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县县委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突破传统的解决模式,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决定从临近的山西省平顺县引漳入林,创造性地解决了红旗渠的源头活水。在红旗渠修建的过程中正值国家困难时期,修渠面临资金问题、运输问题、粮食问题、材料问题、技术问题等众多现实困难,林县县委通过发动群众进行技术革新,借势借力一一破解,无一不体现着改革创新的精神印迹。修建红旗渠是林县人民“摸着石头过河”,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在“一穷二白”的极端困难条件下,林县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用创新性智慧和力量逐一化解资金短缺、物资匮乏、设备落后等困难。自己修路、自己造工具、自己烧制水泥、自己造炸药、自学技术、自己设计,正是依靠这种自我创造建成世界第八大奇迹。根据红旗渠风景区官方资料显示,在修建红旗渠十年间,共烧制石灰14.5万吨,造炸药1 215吨,制水泥5 170吨,编抬筐3万多个,修配、制作水桶18 900多副,各种工具117万件,自带小推车、铁绳、手捶等31万多件。在总投资的6 865.64万元中自筹资金5839万元。在这一艰苦历程中,林县人民不断创新观念、创新方法,顺利建成造福百姓的“人工天河”。由此可见,改革创新是红旗渠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教育意义。

改革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当代中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上要求一代又一代青年矢志不渝地改革创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赓续不断地在青年身上展现,时代的发展呼唤青年学生具有创新思维,青年自身发展要求自身具备创新能力。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最具活力的阶段,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敢于挑战,富有创新激情。在校期间通过有针对性地指导,能够将这种四处奔涌的创新激情转化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责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的创新意识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已基本上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大格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以红旗渠精神为学习载体,汲取改革创新精神,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换言之,敢于创新、勇于创造、善于创成的优秀品质是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一部现实的育人教材,讲好红旗渠这个创业故事,并以此涵养大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也是传承红旗渠精神的必然要求。

四、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锻造大学生党员意志品质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确定“三观”的关键阶段,正确引导和磨练大学生党员意志品质对其学业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根据现行各类招考政策规定,大学生党员是国家公职人员及企事业单位招考的主要来源,对其培养质量将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倾向也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未来。这对大学生党员意志品质的锻炼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进一步说明了廉洁素养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性,需要在大学时代就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红旗渠修建期间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供应不足、物资极度匮乏、工具严重短缺,林县人民自愿把自家的独轮车、铁镐、铁钎等工具捐献出来,安排不能参加直接修渠的老人和小孩挖野菜来弥补粮食的不足,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凿山开石头、抬石垒砌。在修渠的十年间,所有物资开支都有据可查,没有出现贪污挪用事件,没有出现干部渎职事件,也没有出现挥霍浪费事件,更没有出现谋取私利事件,彰显了林县县委强烈的使命感和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可以说,红旗渠工程就是廉洁工程,就是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标本。作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红旗渠精神蕴涵的廉政教育功能为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提供了极好的资源和给养。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前,开展大学生党员廉政教育,锻造大学生党员意志品质尤其不能忘记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要以当年林县青年为榜样, 要继承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光荣传统,也要传承他们大公无私、克己奉公的高尚品质。

我们要用好红旗渠精神这本“活教材”,持续加强培养大学生党员坚定信念、正直节俭、诚实守信、廉洁做人、干净做事,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入发掘红旗渠精神蕴含的内涵和价值,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使大学生党员体悟其教育意义,促使其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我们弘扬红旗渠精神的价值所指。

千里长渠,流淌的是希望,更是生生不息的红旗渠精神。站在历史交汇点上,我们传递好精神火把,走好发展之路,一定要赓续先辈的精神血脉,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切实把大学生党员培养成为有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林县红旗渠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红旗渠》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