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黄初“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启示
2022-03-18刘晓华
刘晓华
顾黄初先生是当代语文教育泰斗,著述宏富,卓见纷纭,“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是其提出的重要语文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值得深入探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在论及语文课程性质时提到,语文教学要关注汉语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1]当前正值语文教育改革再次启航扬帆之际,机遇与挑战并存,重新探究顾黄初先生的相关论述具有现实意义。
一、“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教育思想的形成
顾黄初先生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始于20 世纪中期,就目前文献所及,“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这一教育思想最早是他参加1995 年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时明确提出的,“要进一步研究汉字的特点和汉字的学习规律,并通过整理这种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以操作的教育教学方案。我们的队伍里应有汉字、汉语、汉文的研究专家”。1998 年,他为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工作会议所作的报告《为跨世纪的语文教材建设奉献精品》中再次提及“编制语文练习题、测试题要尽可能符合汉语文的特点”。2001 年,顾先生在浙江教育学院《教学月刊》上发表《关于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一些设想》一文,论道:“我国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主体是汉语汉文,受教的对象是生活在汉语文环境中的中国青少年。因此要推进语文学科的课程改革,首先必须掌握好汉语文的特点及其学习规律。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质的基础工程。”[2]另有两篇文章发表时间不详,根据内容判断大概是在2000年以后,也论及这一教育思想。一篇是《我国现代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百年的理论跋涉》,勾勒出“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教学主张的历史脉络,“在40 年代中期,陕甘宁和晋察冀等老革命根据地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提出把学习‘汉语汉文的规律及其主要途径’作为课程目标,为新中国建立以后大力推进语言的规范化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3]另一篇是《理论跋涉和科学实验:推进我国现代语文教材建设的两大动力》,在文章末尾总结道:“我们期待着新的百年,中国语文教育将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并根据汉语汉文的特点及学习规律开辟出更新、更广阔的路,为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4]
顾黄初先生“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的教育思想发轫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一直持续到其生命的最后几年,不但论述的次数多,耗费的心血亦不少。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语文教育教学命题。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教育思想并非顾黄初先生首创,早在20 世纪40 年代在革命根据地的课程目标层面已经提出,但那时仅仅是稍有提及,研究界与教学一线应者寥寥。此后研究界像顾黄初先生这样如此重视,多次申述,且已具备一定成熟见解的则并不多见。
二、“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教育思想的内涵
顾黄初“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教育思想的内涵广泛,就其意义而言,在《关于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一些设想》一文中他认为“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质的基础工程”。“根本性质”说明其重要性,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没有这一点就不是汉语文教学;“基础工程”则是说它在语文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中居于基础位置,没有这项工程,其他如编制教材、教学等无以开展实施,或者难臻佳境。“根本性质”“基础工程”的定性,不仅为语文教学划定了学科疆界与基本准则,更指出了民族语言的根基,重要性不言而喻。
顾黄初先生提出科学编制语文试题要遵循“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的原则。关于这一点,他根据语言学界的相关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如,“汉语语素以单音节的为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字,正确理解和掌握组合成词的语素,特别重要。对于语素的理解是否正确,往往成为能否准确理解词义、能否准确辨别近义词的一个关键”“汉语把词组合成句子不是靠形态变化,而是靠语序。从汉语语序及其不同组合方式中去寻找编制语文练习题、测试题的材料,往往容易显示汉语文的特点”“汉语的词、短语、句子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应性。从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中寻找某种对应性,也是编制语文练习题、测试题的途径之一”“汉语的句法结构具有辩证的特点。这里面也蕴含了语文练习题、测试题的丰富材料”。从试题编制的层面提出“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这一原则,不难看出,顾黄初先生思虑深远,绝非泛泛而论,同时,也体现其语言学素养之深,并能及时跟踪学界动态,更新知识储备。
在课程建设方面,顾黄初先生指出:“推进语文学科的课程改革,首先必须掌握好汉语文的特点及其学习规律。这项工程过去已有许多学者在做。比如我们已经有了汉字学、汉语语法学、汉语修辞学、汉语辞章学等等方面的一批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多半还是表态研究、分割研究的产物,一旦进入‘汉字书写’和‘汉语表达’的社会交际领域,以往的表态研究和分割研究就远远不够了,还必须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结合语言运用的实际进行动态的、综合的研究。即把原有的知识系统,按照学习和运用的需要重新组合;把原来因分割而各自独立的某些内容,按照学习和运用的需要彼此渗透、彼此联接,以能够充分说明各种语言现象为依归。”语文教学应弄清汉语的特点及运用规律,并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这需要借鉴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是静态地呈现在各自的领域里,要想变为学生的学习内容,需要将它们渗透联接起来,整合多方面的学术力量共同推动。顾黄初先生的主张道出了语文课程建设的基本方向。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后期,研究界兴起了汉语人文性的讨论热潮,以复旦大学申小龙教授为代表倡导研究汉语独特的人文性特点,探究汉语固有特性,汉语表达优点与长处的认知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拓展。学界的理论研究转向被敏学善思的顾黄初先生注意到,成为其学术思想中的重要资源,形成了“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教育思想,并在会议和专题论文中不断予以强调,引起学界的重视,进而运用于语文教育中。其实,汉语表达特点与规律的探讨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了,陈望道、郭绍虞、张志公、吕叔湘等前辈大家早已作出一些开创性的研究,只是八九十年代更集中深入了。从顾黄初先生的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对这些前辈大家著述的引用,表明他很早就关注过这一命题。由此可见,顾黄初先生“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这一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学理根基,是应时而生,具有深远的学术生命力。
三、“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语文教学要注重汉语的科学性与民族性
科学性,就是把握事物内部的运行规律,弄清汉语表达的客观规律是什么。民族性,就是在与他民族的比较中,坚守本民族的文化和特性。语文教学要在遵循汉语的科学性和民族性上用足工夫。
语文教育所走过的弯路不算少,如20 世纪工具性的兴起,语文教学便一窝蜂地大讲工具性;90 代中后期人文性探究的热潮下,名目繁多的教学探索纷纷而起,乱人眼目。王荣生教授述及他的一次听课经历:“有一次我听的是《林黛玉进贾府》。有两堂课,印象很深。一堂课是建筑学校的老师,整个一堂课在讲贾府前面的墙,学生对这个墙感兴趣得不得了。另外一个是浙江省医药学校,研究中药的。林黛玉生一种病要吃什么草,最后大家都对这个草感兴趣得不得了,这堂课大部分时间花在那个草上。”[5]这些富有特色的语文课,尽管用的是语文教材,但早已偏离语文的轨道。语文教育回归正道需要探讨的话题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以“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为根基组织教学,以掌握语言运用特点和规律为教学主线。语文教学如果离开语言的品味、学习,便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当前,学生写作语言运用问题颇多。近三四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汉语言自然不可避免地深受影响,尤其是英语的强势入侵,有的地方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其地位甚至超过母语。学习外语固然可以开阔视野,借鉴他国优异之处,但此举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因为习惯于外语思维,汉语的固有表达习惯被侵蚀破坏,如汉语镶嵌英语、欧化句式屡见不鲜导致语言的污染问题。再有,信息化时代,网络语言层出不穷,一些臆造的词汇和句法为当今学生追捧运用,使汉语表达既失去了美感,又失去了规范,久而久之,学生难以分清孰是孰非。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坚持正确的、本色的汉语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汉语。科学地分析汉语的特点,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如,对汉语特点的把握,怎样使用短句使意思表达清楚、富有层次,怎样将汉语富有音乐性的语言特征运用在组词造句上,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二)加快“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的课程建设
汉语作为使用非常广泛的语言,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与运用规律,不了解这些特点与规律,便无法领略汉语独特的美感。当前的语文教学,缺的不是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研究,而是在课程建设层面编制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材,以供一线师生学习使用。教材编撰编排方式多样,知识点、文体、内容主题等方式应有尽有,然而,符合汉语特点与运用规律的教材并不多见,这是课程建设的一大缺憾。
2011 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6]2017版课程标准也有提及,但这一理念要想完全落到实处,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诚如顾黄初先生所建议的,应聚合汉语研究领域内多学科专家的力量编制一套“符合汉语文运用规律”的教材。另一方面,语言学界对汉语运用规律的研究远未达成共识,存在诸多争论,而缺失了课程内容的支撑,仅靠一些一线教师自我摸索,更不知何时能实现。但是,这项工作必须成为今后课程建设中重点考量的一个内容,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抓住重点,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