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学视域下的“一带一路”与“五通三同”

2022-03-18韩文羽霍文博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五通共同体汉语

韩文羽 霍文博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人民共同发展提出的理念与倡议,国际舆论认为“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和宏伟实践。要深析“一带一路”的丰厚内涵,必须了解“五通三同”。“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将为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与发展提供新思维、打开新途径,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看到这八个汉字的时候,产生发音、了解意义和内涵的需求。“一带一路”与“五通三同”在反映国家领导层面思想高度的同时,更是彰显着汉语、汉文化的美。在语言学视域下,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全面分析“一带一路”与“五通三同”所体现的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之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句法层面分析“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的构成

(一)内涵丰富的缩略语

作为缩略词的“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是两个联合词组。一般而言,有些缩略词无法从结构上进行分析,例如,“超级市场”的缩略语“超市”在出现初期饱受争议,很多语言学者认为直接缩减成“超市”不利于与“超级市场”意义对等。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使汉语对意义表达的要求很高,所以使用汉语、汉字的人也追求对意义的表达。但是我们应明确的是,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与汉语重视意义的表达并不矛盾。今天,“超市”的指称作用已经普及,即使它不能够像“超级市场”那样体现直观的意义,但通过约定俗成和语言的符号性,已经被赋予了“超级市场”的意义,其指称的意义已经被认同。“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的缩减设计不同于“超级市场”,因为这两个词组既尊重了汉语表情达意的追求,也遵从了语言的符号性。“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路”;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是需要合作的五个方面,沟通、联通、畅通、融通、相通是五个方面的合作理念和方式;共同体则是命运、利益、责任的中心内容。简简单单的八个字贯通古今,连接了全世界,这正是具有历史积淀的汉字表情达意的魅力,是汉语思维朴素简明的特征,是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概括能力的象征。

(二)“五通三同”内容蕴含的汉语智慧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八个词组之间构成并列关系,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整体。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这八个词,它们都是由两个成分构成的结构,例如,“政策︱沟通”“命运︱共同体”。由于汉语的句子成分和词类存在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上述词组如果仅仅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一是容易归纳为一类词组,二是容易产生歧义。特别是在汉语中可以不加“的”用定语直接修饰中心语的情况下,上述八组词组都可以分析为偏正结构。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进口电视”,这个短语结构经常用于佐证层次分析法会出现歧义的现象,因为“进口电视”中的“进口”可以做定语,不加“的”修饰“电视”,构成偏正结构,也可以做动词与“电视”构成述宾关系,但层次分析方法只能显示“进口︱电视”这一线性划分结果。上述“五通”的五个内容就存在与“进口电视”相同的问题,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既可以看作偏正结构,又可以看作主谓结构。不过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却没有这种歧义存在,只能划分出一种层次结构,也只能分析出一种语义关系,即偏正关系。因此,不论是分析“进口电视”还是“五通三同”涉及的八个词组,都要从层次结构是否相同、语义关系是否相同、层次结构和语义关系是否对应三方面进行考察,才能消除歧义。正是因为单纯的层次分析和句法结构研究无法解决汉语中许多诸如此类的问题,研究现代汉语的前辈提出了三个平面的研究分析方法,目前已经发展到“四个平面”(“四维”),即加上一个韵律维度。从“一带一路”的理念高度来看,笔者更认同“五通”涉及的这五个词组属于主谓结构,但因其涉及语义关系的分析,将在下一节展开讨论。

汉语是表意文字,汉语语法具有重意合轻形态的特点,因此,很多时候国外的语言学理论不能直接、完全照搬,但必须认识到,“拿来主义”有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前贤对外国语法理论的细致研习、取精用宏到结合汉语实际建立的“本土理论”,今天甚至无法使用主语、谓语、偏正结构这样的语法术语。“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合作共赢,汉语研究也应体悟此思想内涵,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二、从语义层面分析“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的内涵

(一)“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的字面含义及其深层内涵

“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字面含义简单明了,是一种形式凝练的简称,但其深层内涵,即所谓的“指称”远超出字面含义。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的指称论”和“指称理论”有严格区分:前者主张一个语词的意义就是这个语词所指的对象,是关于如何确定语词意义的一种主张;后者则泛指研究语词和它所指称的东西的理论。“一带一路”与“五通三同”的字面含义可以用“意义的指称论”来理解,而讨论其深层内涵则需运用“指称理论”进行思想指导。“带”“路”“通”“同”构成的是一幅世界相连的图景,世界各国的思想、政策、人民等看似抽象的内容经由这“带”“路”联通,体现以点带面、全面布局的发展理念,进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因此,当“一带一路”的理念不断完善并付诸实践,为人类带来福祉之时,它的指称范围就会随之不断扩大,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符号,成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象征。

(二)五个“通”各不同

之所以认为“五通”的五个词组应分析为主谓结构,是因为其语义关系更符合主谓关系,即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如果分析成偏正结构,则其蕴含的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那么沟通、联通、畅通、融通、相通将成为词组中的中心语,匹配核心意义。然而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才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内涵,才是需要陈述、解释的对象。“五通”在英语中的对译内容为“connectivity of policy,infrastructure,trade,finance and people”,当出现“of”时,我们通常习惯以构成偏正关系的“of后内容的of前内容”形式翻译成汉语。但connectivity 和policy,infrastructure,trade,finance,people 均是名词,且在英语中形容词作定语与中心语构成修饰关系是一条定性语法规则,因此,不能从对译的角度判别词组的语义关系。此外,英语翻译中只用一个“connectivity”对应了“沟通、联通、畅通、融通、相通”,从汉语的语义搭配角度而言也是不合理甚至是不正确的。当然,对译当中出现缺省或添加不仅是为了追求翻译效果的“信、达、雅”,也是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带来的,因此,不能说在英语中“connectivity”对应了所有的“通”是错误的,但是在汉语中用一个“通”对应却是错误的,因为“沟通、联通、畅通、融通、相通”分别搭配政策、道路、货币、资金、贸易、民心不是堆砌辞藻,而是汉语语义搭配的要求,咬文嚼字是为了精准。

《现代汉语词典》对“沟通”的解释为:使两方能通连。“沟”是一个形声字,指水道或浅槽,与水相关。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到达不了的地方,古有“上善若水”,以水的无所不在比喻至高的善,因此,“政策沟通”最能体现政策之间的商讨合作,但要注意“一带一路”建设下的“政策沟通”早已超过两方。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这是“设施联通”思想主旨的前身。“联”意指“联结、联合”,汉语中有一个“连接”和“联结”在声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是“连接”重在“对接”,讲的是衔接的重要性,而“联结”重在“结合”“联系”。因此,联通是通过联系、结合的方式往来,符合“五通”提及的“设施”特性。因为“五通”中的“设施”是指“一带一路”合作理念下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结合在一起并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所需的各种交通方式和基础设施,其内涵范围远超“设施”的通常意义,特别是在我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依然没有改变、二战后的世界秩序也并未完全改变的世界局势下,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联系并未真正实现,一些后进地区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没有一个正规的港口致使无法实现与他国的进出口贸易。因此“设施联通”是世界人民来往、各国贸易来往的迫切需要。

“畅通”意指“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习近平总书记是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高度上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但国际上仍然存在一些质疑声音,抵触这一有利于人类发展理念的践行,如一些国家政府的抵触行为表现在贸易壁垒、抬高关税,即贸易制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是否畅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因此“五通”中的“贸易畅通”既是我国政府的一种昭示也是一种期待。

“融通”是指“使(资金)流通”,词典释义已经足以表明“资金融通”的意义。既然贸易是否畅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那么资金的流转情况则是贸易是否畅通的晴雨表。在今天的世界货币体系中,人民币越发坚挺,为世界人民带来福祉,有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平衡。然而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将人民币的金融影响力视为威胁,通过各种不利于人民币的政策限制其应发挥的作用,调整其他币种的地位,这不仅不利于资金融通,更是阻碍贸易畅通、经济发展。由于中国互联网线上支付快捷、安全、方便,使得“扫一扫”“面对面付款”等线上支付程序走红,也为资金融通开创了可靠、便捷、安全的途径。“融”意指“流通”,平时说的“金融”并非晦涩难懂、高深莫测的词语,由此也让人感叹汉字、汉语的魅力,每一个词甚至字背后都包含文化、饱含感情。

“相通”中“相”的字义指“互相”或“指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因此,与“相”组词表示一个需要双方或多方协作才能完成的行为。“民心相通”中的“民心”其实是指世界人民的感情、理念等抽象概念,表达的是世界各地人民即使相距遥远,但却心与心相连。不论是国家、政策、贸易、交通还是货币,没有人,一切都不会存在,因为社会由人构成,所有的社会成果都是人的劳动创造的,因此,“民心相通”是“五通”中最重要的内容。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和文化造就了世界的多姿多彩,“民心相通”的方式与语言最为紧密相关。但是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遇到思维方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所带来的交际障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和“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人们每天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跨文化交际,如果语言交流顺畅,就可以理解彼此的思维方式和背景文化,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互相理解、共同进步、心心相通。

三、从语用层面分析“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的文化内涵

语用内涵同语义内涵、文化思维以及哲学均有关联。语言是一种文化符号。“符号在不同语境传播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符合原有的意义建构预期,在不同语境中文化会发生不同程度地变迁,不断地被再产生”,因此,同文化思维相连的语用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与传播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带一路”中的“一”是最简单的汉字,却包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一”是计数的开端,有起始的意义,给人以希望;“一”是本质,“九九归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带一路”是含蓄内敛的汉语文化表现。“五通”的五个词对译成英语仅用了一个词,难道汉语是一种啰嗦的语言吗?恰恰相反,汉语是世界上最奉行简明经济原则的语言之一,语法不依赖于形态变化。五个不同的“通”选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是基于不同的交际意图,从不同主体出发适合对应的需求。“五通”依托的载体实际都是“道路”,只是这些道路连接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不同,因此,在语言形式上作为“道路”的“沟通、联通、流通、畅通、融通、相通”连接的是政府与政府、资金与资金、民心与民心、贸易与贸易、设施与设施。

中国文化有许多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独立特征,讲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注重人类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在追求和谐统一境界的同时尊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和哲思中产生的。2015 年3 月28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 年年会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和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共建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分别发表《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在日内瓦演讲中强调,“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为焦虑的世界擘画出光明的前景与道路。从“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构想提出的初衷到推动这一构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关键词一直都是“平等”“共享”“共同”“合唱”,中国用“天下为公”的思想温暖了世界,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大国担当。

西方哲学中“Logos”(逻各斯)是其追求的终极理念,并以形而上的思辨方式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从严复首将“Metaphysics”翻译为“形而上学”开始,我们对形而上学的理解几乎一直没有改变,即孤立、片面、静止地看问题。近几年的中国语言哲学学者认为,在运用辩证法思辨方式的同时,不应对形而上学进行全盘否定,笔者对此认同。西方哲学中的终极理念“Logos”与中国文化中追求的“道”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哲思方式无法阻断世界人民来往交流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签署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因时因地做出调整是一种辩证法;“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其理念不断发展变化、内涵不断扩大亦是辩证法。“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生成概念,让沿线国家人民明确其内涵、目的及意义,在生成概念那一时点,它是形而上的,因为它从所有个性、实体的语词中抽象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之所以认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不矛盾,是因为总有一个时间点,我们是出于相对形而上的思维做出相对形而上的判断,但若继续发展、前进,就一定需要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之所以能够助力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是因为其提出的背景理念符合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四、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分析“一带一路”的意义

翻开语言学类的参考书目,几乎都会在绪论看到“语言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实证学科”这一观点。这说明语言学学科既能够应用自然科学常用的实证方法研究分析问题,又能够体现人文关怀。虽然语言学学科最早是依据西方语言思维方式和语法特点得以命名并建立起来,很多人(包括很多在外国学习语言学的中国留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将汉语研究和语言学研究划清界限,但是从已经不断发展的语言类型学来看,不同的语言类型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时,由不同思维方式生成的不同研究方法又可以相互借鉴,从而促进各类语言的对比与交流。因此,汉语研究是语言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越来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今天,研究汉语、解释汉语能够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三个平面理论基于汉语语法特点,将句法、语义、语用结合起来,将汉语本土语法与外国语法结合起来,立体研究汉语的创新理论。虽然三个平面理论已经不再是新的理论方法,但它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旨在让正在学习汉语或者有一定汉语基础的人,以及与他们相识却不懂汉语、不了解中国的人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倡议的初心与努力,并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政策的实施与调整。

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对汉语思维、汉语以外的语言思维以及二语学习思维进行对比迁移的思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思维方式不同,教师和学生并未处在同一个频道;但若要求汉语教师自觉遵从外语思维方式,这基本也无法实现,除非该教师的外语能力已经达到和母语一般的程度,因为每次语言的转换都是思维方式的转换,也就是背景文化知识的转换。由于语言中存在“普遍语法理论”,因此,思维其实也存在“普遍思维方式”,即类似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汉语教学中,如果能够找到思维方式的“交叉地带”,就能更有效地实践教与学实时对接的方法。三个平面理论通过对中外语言研究方法的结合,体现了思维方式的“交叉”,我们期待以此方法分析“一带一路”和“五通三同”能够让汉语学习者更明确其内涵,对汉语学习、汉语文化产生兴趣,对“一带一路”有更正确的理解,从而助力“一带一路”的建设。

猜你喜欢

五通共同体汉语
红领巾奖章“一网五通” 绘浙江最美“红绿蓝”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学汉语
爱的共同体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沿海城市绿化施工抗风措施——以佰翔五通酒店室外景观工程为例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