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3-18韩冬梅
韩冬梅 张 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表明,“2017 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数达1.45 亿人,其中城区5029.43万人,农村(包括镇、村)中小学共有学生9506.33万人”。[2]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广、量大,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办好农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思政课建设,农村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因此,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农村思政课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结合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针对“教师队伍”明确建设方向、制定建设目标、落实建设举措,提出“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目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校长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意识到其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思政课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对于广大农村中小学生来说,思政课教师在他们的个人成长与发展中有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作为农村中小学生成长历程中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才能肩负起这一神圣职责,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人才培养体系。《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中提出,要为乡村学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合格教师。因此,有必要在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行动的过程中,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农村小学培养师德高尚、知识面广、多才多艺的思政课教师,大力实现小学课程的科学整合;在农村中学培养一专多能、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思政课教师,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人才培养体系,为其专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加强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在农村中小学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各学段现有课程内容基础上,重点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法治教育、劳动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等内容的全面融入,实现学段纵向衔接、逐层递进,学科、课程协同联动。[3]可见,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这个阵地积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对于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来说,更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讲好每一节思政课,在学生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阶段起到引领作用,让这门综合性较强的人文课程充分体现其德育功能,从而实现在农村中小学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
第三,加强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方案》制定的课程目标体系来看,对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的设计立足于其政治属性,最终要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在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在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也是加快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的过程。因此,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的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就要始终自觉牢记“四个伟大”的时代使命,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两年来,各级各类中小学深入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但是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成效不明显,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农村中小学校大多没有配备专职的思政课教师。一般由语文教师、心理健康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思政课教师,有的农村小学甚至因为思政课教师配备不足,经常出现思政课变成其他课或者被班主任占用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思政课课时不足,而且加大了兼职教师的工作量,他们往往因为忙于教学没有足够的时间潜心研究思政教材,只能照本宣科。
其二,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思政课教学有自身的规律,要想讲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对农村思政课教师来说压力巨大。由于思政课相对于“语数外”这些科目来说,被很多学校和家长当成副科,特别是农村,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思政课上,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激励,导致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偏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工作热情。
其三,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科素养亟需提升。近两年,省、市、区三级教育行政机构开展的思政课教师专项培训逐年增加,但自上而下分配给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名额并不多,他们“走出去”的培训机会仍然很少。因此,很多教师对思政课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材教法、教学资源等缺乏系统的学习,更谈不创新,导致教师虽然想要上好思政课却不得其法,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的育人效果。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关乎思政课程建设。
当前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思想上还不够重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领会不够深入,对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停留在喊喊口号上,并没有落到实处;第二,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聘任机制和奖励机制。学校没有思政课教师的编制,怎么能招来稳定的、有安全感的思政课教师?思政课如果是由兼职教师教学,有没有相应的超工作量奖励机制?第三,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讲,很多农村中小学还没有完善的思政课教师培养计划。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实施举措,没有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师的职后培训,包括校内学习、外出培训和实践观摩等,就会造成农村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学科素养落后于思政课改革的要求。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农村中小学校以及思政课教师自身三个层面共同努力。
(一)加强顶层设计,为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1.提高站位,重视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中小学校要认真学习、吃透《意见》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深入谋划农村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工作。学校的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办好农村中小学的关键是教师,要重落实,抓成效,推进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2.健全聘任制度,配齐农村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要为推进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出台具体实施方案。严格落实编制保障,按要求配齐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确保按要求开课。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实施行之有效的聘任制度,严把入口关,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准入制度、兼职教师遴选制度。要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更多优秀的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中小学思政课堂中去,努力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并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
3.建立激励机制,解决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后顾之忧。要在保障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思政课教师给予物质激励,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学历提升、进修深造和职称晋升,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着力提升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师德修养。加强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学习,围绕重点问题,狠抓学习实效,树立师德典型,规范从教行为,围绕师德建设对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进行宣传教育,促使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维护自身职业形象,培育深厚、崇高的爱国爱校爱生情怀,全面提升师德修养。
2.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是内在逻辑结构严谨的整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国—省—市—区(县)—校”五级培训体系中,学校是最贴近教师的,因此,要加大校本培训力度,组织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包括国家政策、思政课程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形势与政策等等,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学懂讲好。要将“六个要”的基本要求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农村中小学思政学科带头人,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加大业务能力培训的力度,从实际出发,分层次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3.提供培训实践机会,促进专业发展。虽然国培计划让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师受益,但对于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来说,获得专项培训的机会并不多。因此,要为农村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研修和交流机会。其一,每年的国培、省培及市培,教育行政部门在设置培训项目和安排名额分配时应向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倾斜;其二,农村学校应设立思政课专项经费,保障教师定期外出学习;其三,教科研部门应为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设立更多的研究课题,并给予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将思政课教学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其四,建立培训基地,为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供实践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也可以选拔优秀的教师作为思政课理论宣讲团成员,为讲好思政课储备真实鲜活的案例和课程资源;其五,积极打造县域内思政学科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三)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职业发展的内驱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不管外因有多么强大,都必须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提升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归根结底还是要发挥其自身的关键性作用,依靠勤于学习、善于研究来成就自己,成就学生,走向未来。
1.要研究科学的理论。思政课不是谁都能讲好,学习科学的理论是前提。特别是对于初、高中阶段的思政课教师来说,只有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理解其中的精髓,在系统学习经典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中悟透理论的真理性,才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用真理的力量触及学生的心灵,“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2.要研究榜样的事迹。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向身边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学习,从榜样的成长故事中汲取营养和力量,立德树人,用红色文化引领教学,增强讲好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要研究学情、教材和教法。很多农村中小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其监管人大多是老人或亲戚,学情比较复杂,思政课教学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此,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习惯和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要研究思政课教材和教法,把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思政课教学与信息技术巧妙融合起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更肩负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的使命。因此,必须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真抓实干,直面现实困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的专业化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只有各个部门共同协作,相互协调,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