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营造理念在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中的应用实践

2022-03-18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营造居民村民

贾 伟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0)

乡村群落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根脉所系,关乎着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伴随城镇化与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乡村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和冲击。如何构建新型农村系统,如何革新农村公共空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公共空间是乡村社会关键的组成要素,肩负着公共活动、情感沟通、政治交流及文化传承的职责,通过社区营造理念营造公共空间,能够切实激发乡村公共空间原有的功能和作用,使乡村公共空间在社会经济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及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彰显出一定的促进功能和推进作用。

1 乡村公共空间与社区营造的内涵

1.1 乡村公共空间

乡村公共空间拥有鲜明的随机性和自发性特征,能够以乡村社会的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统筹乡村居民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满足乡村居民特定的生活需求与精神诉求,拥有较为浓郁的历史气息与生活氛围。因此在某种层面上,乡村公共空间与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文化、价值观拥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在乡村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所形成的,特殊的空间形态。在概念界定上,乡村公共空间主要指那些供乡村居民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公共使用的空间场所,具体包括体育场地、公园、户外场地、广场等空间场域。乡村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有所不同,能够将乡村基本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融入其中,拥有多元性、多样性、动态性的特点。在分类上,乡村公共空间有点状、线状、面状等空间类型,其中点状空间包括石桥、古井、古树等公共建筑。线状空间通常以乡村街道为主[1]。面状空间则包括戏台、广场、体育场所等空间场域。虽然乡村公共空间形态、类别有所不同,但都能体现乡村居民传统的生活理念、历史文化及情感机理,可以为乡村居民提供必要的情感、文化、社交的载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的参与主体逐渐从村民发展为政府、村民、建筑师,从内生发展,转变为内生回复,使乡村居民在新时期、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精神诉求得到更好地满足。与此同时为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相互沟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社区营造理念

社区营造理念主要指从社区生活的角度出发,结合各类社会资源与力量,通过成员行动或动员,所形成的自发展、自治理、自组织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聚集在特定空间或场域的主体,通过集体行动来处理生活议题,使社区环境与居民构建紧密联系的过程。其发展主旨是整合 “产”“景”“地”“文”“人”等社区发展资源,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延续社区的历史文化,维护当地的人文景观与生态环境。具体来讲“人”的基本含义是社会关系,是通过培养社区居民主人公意识、对家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来增进社区成员的内在联系。“文”主要指历史文化。通过挖掘历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的方式,巩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地”指地理环境,在营造社区场域时,必须植根当地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及地理特色。“产”指经济产业,政府部门应通过宣扬与创新经济产业的形式,增强社区的社会收益与经济效益;“景”指社区景观,是生态景观保护与构建的具体体现。在参与主体上,需要专业团队、社区居民、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实现社区环境、产业、经济、文化提升与复兴的过程中。综合分析乡村公共空间与社会营造理念的内涵,能够发现乡村公共空间所拥有的功能是社区营造的基本内容,将两者相融合,能够整合并巩固乡村公共空间特有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及行为功能,发挥乡村公共空间所特有的价值与作用,使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得到更快地推进与发展[2]。

2 现代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现状

在我国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的过程中,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使乡村社区不断向城市社区进行转变,使乡村经济社会的结构发生变化、使文化发生衰弱,导致现代乡村公共空间所拥有的文化交流、情感共同、政治活动等功能,不断弱化。难以切实地满足乡村居民固有的生活需求、精神诉求。结合实践调查结果及理论研究,能够发现,乡村公共空间在现代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

2.1 “公共性”弱化

在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内部变革。务工人员的增加、导致乡村面临着严重的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加之经济分层促使乡村社会关联的持续弱化,贫富差距的日渐显著,使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日益减弱;乡村公共空间所依托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而乡村居民对公共空间认同感与凝聚力的弱化,导致公共空间出现功能萎缩、价值渐微的现象,其所拥有的情感沟通、政治交流、活动驱动等作用也不够明显。其原因除空心化、老龄化及经济分层外,还包括现代文化、现代信息技术的渗透,导致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乡民满足传统诉求的载体,致使乡村公共空间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被分化。

2.2 “系统性”缺失

在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发展与建设逐渐成为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心和研究重点[4]。然而乡村建设却面临着诸多层面上的问题,特别在公共空间规划的层面上,我国现有的乡村政治机制及空间营造理念依旧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体系为抓手,构建模式忽视乡村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差异,导致公共空间规划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无法彰显并激发乡村公共空间固有的人文价值。这种问题的出现,导致乡村公共空间营建出现“千村一面”的同质化问题,造成乡村构建成果与乡村居民的发展需求相脱节,很难提升乡村居民对家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此外,由于缺乏系统规划,乡村居民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乡村生活活动、生产活动,赋予乡村公共空间特有的功能和作用,进而影响到公共空间的营造质量。

2.3 “功利性”明显

在乡村建设背景下,公共空间营造与更新逐渐成为“指标”与“任务”。个别地方为响应国家号召或政策要求,大刀阔斧地对农村实施改造与修建,严重忽视了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所存在的差异性,致使乡村公共空间营建出现明显的“方向性”问题。这种方向性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当地文化特征、地域特点、人文风俗的考量,忽视乡村社会的内在机理,过于关注乡村公共空间的外在表现,进而影响到乡村公共空间的自我生长质量,使乡村公共空间难以借助绿化空间、交通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的营造,确保并推动乡村社会的发展,使乡村公共空间的“记忆”与“文化”出现“断链”,不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落实[5]。

3 社区营造理念在乡村公共空间革新的原则

结合现代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现状,能够发现,将社区营造理念充分应用在公共空间革新中,能够切实解决公共性弱化、系统性缺失及功利性明显的问题。使乡村公共空间更好地结合“人”“地”“产”“景”“文”等发展诉求,发挥出应有的社会驱动功能和价值。然而在社区营造理念的综合应用中,我们需要遵循整体性、公共性、复合性等原则。

3.1 整体性

乡村公共空间在更新与营造上应注重系统与个体的融合,其中个体代表乡村村民,通过“人”的营造与优化,使乡村居民的重视权与话语权得到突出,可以通过自我约束与集体合作的方式,快速实现公共空间的更新目标。而“整体”则指乡村社会,是对乡村公共空间、集体经济、自治组织的综合。需要乡村公共空间在更新的过程中,注重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将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的不同环节与当地的地域特征、文化特性、风土人情及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营造机制。此外,整合性还包含人文性与地域性的融合,即公共空间应在乡村发展需求与整体风貌上,衡量社会、文化、生态等多层面问题,使乡村空间形态营造与人文环境有机地融合起来,进而在激活公共空间功能与价值的背景下,满足“乡村居民”多种多样的发展诉求。

3.2 公共性

社区营造理念是基于美好家园的建设,是基于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发展需求的理论表征。而公共性则体现了村民对社区的认同、归属及自主性,可以帮助村民积极参与到公共空间营造的不同环节与过程中,结合设计师或政府部门的要求,破解乡村公共空间所面临的问题。在理论研究上,公共空间的更新,能够提升村民的自我认同,激发村民的自主意识,使公共空间更新与营造得以落实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社会组织、专家团队、政府部门及乡村居民肩负起公共空间营造的义务与责任,通过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方式,提升乡村公共空间更新的实效性与有效性。此外,在公共性原则的视域下,乡村居民能够增强自身的价值观与存在感,将空间更新作为自身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激活公共空间固有的文化活力。

3.3 复合性

社区营造理念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发展理念,要求公共空间在更新与营建的过程中,遵循复合性原则,以此实现空间形态与格局的多元化发展。首先,空间形态的多元化,即结合乡村公共空间的文化特点、地域特征及地理结果,在空间布局上留余地、留分寸,为后续的功能变化或功能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条件。其次,功能多元化。功能多元化要求政府部门结合乡村社会的成员类型及发展需求,优化空间结构,使公共空间能够切实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生产及发展诉求。譬如设置儿童活动区、老年阅览室等。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公共空间的价值内涵。在此背景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还应结合公共空间的内在机理,摒弃功利性思想,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抓手,激发公共空间的内生活力,使公共空间在结合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运营、自我发展的目标,使公共空间形式多样性与功能多元性,得到更好地保障与实现。

4 社区营造理念在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中的应用实践策略

将社区营造理念充分应用在公共空间更新中,能够破解现代公共空间更新与营造所面临的问题,激活公共空间的内生活力。然而仅仅遵循“整体性”“公共性”“复合性”等原则,开展乡村公共空间营造工作还不够,需要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与功能设计,提升空间更新的针对性。

4.1 乡村区域、条件、诉求分析

在社区营造理念的实践应用中,我们综合分析了A村的区域位置、基本条件及项目诉求,并结合整体性与复合性原则,对乡村公共空间更新的目标,有更全面、更清晰的了解与认识。首先在区域分析中,笔者综合探究A村的地理特征、文化特征及周边的城市文化,对当地的经济状况进行综合性地分析,明确了A村的文化特色、地缘特点,并将其作为公共空间营造的依托。其次,基本条件分析。在基本条件分析中,笔者结合A村的土地概括、自然资源、当地产业、文化机理以及当地的制度文化、村民意识、特色资源。如历史文化中涵盖民俗活动、历史传说、茶文化;制度建设包括参与平台、村合作社、政策补助等。最后对项目需求进行整体性的、层次性的分析,明确当地对儿童、老人活动场地的需求。制定出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地缘特点及资源禀赋的目标机制和更新方案。

4.2 公共空间革新的整体布局

首先,明确发展定位。A村依托茶园采摘区、农业体验区、旅游度假区等规划区,拥有鲜明的地理优势,因此我们需要将A村构建出集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生态观光为一体的休闲乡村。其公共空间革新应在结合三大原则的基础上,改善人居环境,丰富空间功能,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抓手。其次,做好总体规划,总体规划需要从空间层次、空间结构等层面入手,注重A村公共空间与三大规划区的关系,使道路空间成为衔接“点空间”和“面空间”的载体。形成生活、生产、生态层层展开的公共空间更新格局。在层次规划中,需要将农业体验区、茶园采摘区及休闲旅游区作为公共空间的层次依托,注重不同乡村资源要素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使其在“线状空间”的呈现中,得以展现。最后做好景观优化,设计师在景观优化中,需要根据“点线面”三种公共空间形态及其功能特性,将各类绿化景观融入其中,譬如在A村公共空间实践中,利用墙角、屋前、庭院等空间场域,扩大绿化面积,美化空间环境。在材料选择上,则需要采用能突出当地文化特色、地域特征的砖块、竹材、石块,装饰公共空间建筑,提升公共空间的美感。

4.3 确定公共空间营造的方式

在A村公共空间营造方式的确定上,笔者主要通过“政府引导”“村民主体”“宣传教育”等方式,提升社区营造理念在乡村公共空间革新中的应用质量和效果。首先是政府引导。A村以座谈会的形式,调动专家团队、政府部门与村民的相互交流,使村民更充分地表达自身对乡村文化历史的认识与了解,对公共空间更新的诉求和要求。而专家团队可在政府引导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乡村发展的地域特征、文化特性及发展机理,形成村域规划与村民讨论想结合的规划机制。其次,村民主体。乡村居民在公共空间营造中,理应参与到空间构建的不同环节中,成为自觉、自主的构建主体。从而通过赋予村民设计权、主导权的方式,使村民充分地在空间营造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譬如A村广场的建设与设计都有村民参与。最后是宣传教育。在社区营造理念的视域下,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公共空间更新与社区营造的宣传力度,激发村民参与公共空间营造、治理的积极性,提升空间营造的实效性。譬如A村通过新媒体、自媒体、户外广告、横幅的方式,深化村民对社区营造与公共空间更新的理解。

乡村公共空间在乡村经济、乡村文化、乡村居民需求满足中,拥有鲜明的现实功能和价值。而将社区营造理念应用到乡村公共空间营造中,能够切实破解传统空间营造所存在的问题,深化村民与治理主体的内在联系,激活乡村自身的内生动力。使乡村居民在“社区营造理念”的影响下,更加积极地维护乡村公共空间的环境,提升空间更新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猜你喜欢

营造居民村民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石器时代的居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营造方寸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