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贫困大学生资助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2-03-18高璇
高 璇
(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1]如何做好资助工作,保证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不因贫困辍学失学,能够真正的成长成才也成为国家和高校的一项重点工作。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多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精准扶贫”的内涵与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这是“精准扶贫”思想最早的起源。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2015年6月,习近平在与部分省区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进一步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2]这“六个精准”阐明了扶贫工作的新要求,同时也揭示了精准扶贫的内涵和要求。
1.1 精准识别。扶贫要先识贫,这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只有扶贫对象清楚了,才能因户施策、因人施策。”[3]同时,也只有精准识别贫困户,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避免引发社会矛盾。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含金量的提高,如果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援助,相反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人员却得到了援助,肯定会引发矛盾。
1.2 精准施策。精准扶贫要求 “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也即是强调要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能力、发展需求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脱贫方案,是针对以往一刀切、大而全的帮扶内容、方式而提出的“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4]
1.3 精准管理。通过加强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为宏观决策和工作指导提供支撑,从而使精准管理也成为了可能。一方面对贫困户的信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管理,通过贫困户关键指标的对比分析与统计,发现导致农户发展能力不足或是贫困状况恶化的关键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并做到对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实现有进有出,既不能漏掉真正的贫困人口,也不能把非贫困人口纳为扶贫对象。另一方面,扶贫部门通过贫困人口信息系统的监测更好地监督与管理。上级扶贫部门能够清晰和准确地发现下级扶贫部门在贫困户、贫困人口识别工作方面的准确性与认真态度,能够及时查看扶贫资金和项目的使用与落实情况,扶贫工作的成效等,以此为依据对扶贫干部进行考核,并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
2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中的问题
精准扶贫这一战略的提出本是为了解决贫困户和贫困村的困难,实现扶贫到村到户,但其中所蕴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对于提高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援助工作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当我们以精准扶贫的要求去审视当前的高校贫困大学生援助工作时,会发现其中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2.1 关于贫困大学生的认定方面,存在着“援助对象甄选均衡化、机械化”,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认定失误的情况。一是在贫困生名额的分配方面,目前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贫困生名额划分到各个学院。这种模式忽略了院系、班级之间存在的生源差异,有些学院贫困生较多,而名额不够用,而另一些学院贫困生实际较少,不需要这么多名额。最后可能会让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得到了资助,而另一些经济情况相对更差的同学却因为名额不够没有得到资助。二是各级地方政府的扶贫工作的具体开展也影响到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等级的认定。在笔者与同学的座谈中发现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些地方因为已经摘了所谓的贫困帽,不同意给一些实际家庭困难的人盖章。在调查中就发现了C同学父母没有工作,只有姐姐是公务员,民政部门不同意盖章的情况。第二种是各地建档立卡的标准和要求不一造成的不公问题。在认定中如果学生已经建档立卡则只需要填一张表格,便可获得最高等级的资助,即特殊困难。但有些同学家虽然是建档立卡户,实际经济条件比一些没有建档立卡的同学要好一些。同学A家中有一个年龄较小的妹妹,爷爷奶奶务农,父亲工作主要是在工地装修安装门窗,母亲在裁缝店工作,大一的时候申请贫困生资助没有申请到,后来乡政府主动找到他家,A同学家成了建档立卡户,大二的时候学校将其认定为特殊困难等级并进行资助。B同学的父亲65岁且残疾,母亲50多岁腰不好,在家务农,家中还有一个妹妹上大学,B同学和妹妹都是其父母捡来的。从描述来看,B同学家庭条件比A同学要差,但他家没有建档立卡。另外,也存在有些同学家庭并不困难,但是村里干部由于一些其他的私人原因,也为这个同学家建档立卡了。三是在认定的具体程序方面,目前认定一般是学生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如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描述,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对家庭情况的认定。然后学生组成评议小组对各位申请资助的同学的材料进行评议。之后由学生辅导员进行把关并将通过同学的名单交给学院公示并接受监督。最后公示无异议后建档备案。但在笔者与学生进行座谈的时候,有学生提出有些同学平时的表现其实并不像贫困生,但他们在评议时碍于同学之间的情面并不会提出异议,只是在贫困等级上会将这样的同学认定为一般困难。在资助名单公示后,虽然有时对某些看上去并不贫困的同学被确定为资助对象觉得诧异,但是大家并不会去反映情况。在资料提供环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家普遍反映,因为人情关系等原因村委会的对家庭情况的贫困认定是比较容易拿到的。同时在家庭情况的描述上涉及到家庭收入的,申请学生往往是根据文件要求来填写,对家庭的实际收入状况,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
2.2 关于援助措施和手段方面,存在着援助方式“注重物质层面需求,忽略精神方面需求”,对贫困大学生差异性的需求缺乏关注甚至是忽视的情况,援助方式缺少针对性。经济上的窘迫使得贫困家庭同学的综合能力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物质条件,部分贫困生会觉得自己除了读书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会”。除此之外,经济上的窘迫还往往伴随着紧张的家庭关系、简单粗暴的教育手段和不良的人际交往圈,而这些会让贫困生相较于其他同学更容易出现焦虑和对自我的怀疑,呈现出“自卑感比较强烈,抑郁心理严重,对人际关系敏感”。[5]在笔者与贫困生的访谈中就发现了以下事例。同学D为建档立卡户,父母务农,有弟弟妹妹各一人,父母不和,经常争吵甚至打架。她自己也比较自卑,敏感,没有安全感。交谈中她也表示相较于经济资助更希望得到知识技能的提升和心理疏导。另外,在笔者调查中发现其实有很多同学是愿意以劳动的形式来换取现在无偿给予的经济资助的,这会让他们在领取这部分资助时更加“心安理得”,同时他们也表示,希望劳动的强度和所耗时间适当,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而学校目前勤工俭学的岗位由于划拨在这部分的经费不足设置也是相对偏少,很多同学申请了却难获批准。
2.3 在援助管理工作方面,缺乏专业的工作队伍,缺少对受援对象的信息进行精确分析,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制度对高校贫困生援助工作效果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工作量大、专业性和政策性都较强,因而要做到“精准”需要有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支撑。首先,关于资助工作队伍方面,目前,很多高校的资助工作是由学生处下设的资助办公室与各学院的辅导员来进行的,往往在学校层面上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只有1-2名,他们不仅要参加省里有关资助工作的会议和培训,还要负责将培训的内容在回校后进行宣传,另外要将所有申请资助学生信息的汇总、发放资助金等多项工作。在笔者的调研过程中,曾经问过有关负责资助的人员“如何实现对贫困学生的动态管理,退出的及时销号,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能否改一年一次的评选为一月一次的核对调整?”,他的回答是“这并不实际,因为这涉及到资助金的发放,目前是一年发放一次,如果改为每月发放一次,工作量就会增加很多,而学校负责资助工作的只有他一人,难度比较大。”其次,在对受援对象的信息分析方面所做工作也较少,目前学校的资助系统,会录入受援对象的姓名和相关信息。另外,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在资助金的发放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失误,将资助金发错了的情况。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着的诸多不足,其原因既有客观的方面,也有主观的方面,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资助理念上非常落后,没有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集中体现,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本原则。”[6]而在目前我们很多高校的资助工作中并没有拓展资助工作的深度,没有将资助与育人有效结合,从而使得资助仅仅停留在资金帮助的层面,局限于完成国家“奖、助、贷、补、免”的政策,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作为资助的主要工作甚至全部工作,忽视了贫困大学生其他方面的需求,如各种心理方面的困扰、人际关系的改善、个人能力提升方面等,使得资助工作浮于表面,只能缓解学生经济上的窘迫,而贫困所带来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则被忽视了,最终让资助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认定标准模糊,工作方法的不科学,使得资助中容易出现“不精准”。一是,在当前的资助政策中,虽然对资助的申请程序和发放标准有明确规定,但是对于学生是否贫困的认定却是缺少统一标准的。二是,以学生自我申报、村委会或居委会盖章、学生评议的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为学生出于功利心理的谎报和人情等原因导致认定不准确。三是,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贯彻群众路线。在援助工作中不能深入学生,对学生实际情况不了解,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也就容易出现失误;不能深入学生,学生的最为迫切的需求很难得知;不能深入学生,援助的实际效果很难了解。
第三,顶层设计不够,资助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浮于表面。首先,高校在资助工作中的顶层设计不够,使得资助工作在多数高校的实施都局限于高校内部,而在高校内部又往往将此任务放在学生处下设的资助管理中心,既缺少向校外的拓展又缺少校内各部门的联动。其次,缺乏专业化的资助工作队伍。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具有专业性、政策性较强、工作量较为繁重等特点,因此,要想实现“精准”需要有专业化的工作队伍。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配备的数量不足、流动性较大,资助工作者之间缺乏准确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助的精准化程度。再次,学生资助工作的激励机制,反馈机制与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当前的贫困大学生援助工作主要是通过学生处下达任务,各学院进行贫困大学生的评选,最后进行公示。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大家很少去思考如何创新援助形式,导致援助形式单一,缺少具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缺乏反馈机制,学生在受到资助后,他在学业、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是否发生改变,缺少精准的反馈,导致援助效果不明;缺乏考核机制,对资助的准确性和资助工作的成效缺乏考核,导致工作缺乏主动性。
上述三点原因,归根到底,最核心的还是缺乏主导性的理论框架,以致于对象认定不清、资助方式简单、援助效果欠佳,因此必须确立以精准扶贫作为主导性理论框架,有利于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援助机制的构建。
3 精准扶贫下的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高校应以精准扶贫的要义为理论指导,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援助机制。
3.1 明确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价值追求,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基本原则,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导向,真正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导向的确立也就会带来工作目标和任务的转变。首先,将了解每位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情况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作为第一项重要任务,这是我们实行精准施策的前提条件。其次,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强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贫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方面思想引领和诚信教育对我们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大有裨益。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因为怕别人笑话,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却不申报,而另一部分同学明明家庭不困难,却因为“贫困生”的称号可以让他们得到好处,如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专项资助,而谎报自己的家庭情况去申报。而这两种情况都给我们的资助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另一方面,鼓励和关怀会促使贫困生客观看待自己的情况,积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学业成绩、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勇于去亮出自己的青春风采,最终也会让我们资助育人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3.2 借力“大数据”,贯彻群众路线,创新资助工作的方式方法。目前在部分高校试点开展高校智慧资助,利用大数据平台使得高校资助工作者能够准确掌握学生在校的真实消费水平,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度。安徽大学就对新生进行了线上 “就学压力测试”,依据学生填报的基础数据,大数据就可以给出每个人的就学经济“压力值”,对认定工作具有有效的把关作用,并且在大数据分析结果的比对、核实下,压力值较高的同学部分没有参与认定,后来提交了申请,而压力值较低的同学,有部分因信息误填后来放弃了申请,或被认定为非经济困难学生。西安交通大学建成学生工作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精准预警、精准帮扶”和全过程动态管理。电子科技大学探索出一套评议小组主观评价与大数据客观分析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方法,建立了集数据收集、存储、数据挖掘等为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系统——智慧助困系统。华东师范大学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通过计算机分析学生在校餐饮消费大数据,实现早预警、早发现、早干预,资助管理由被动转向主动、由粗放型向精准化发展。除此之外,群众路线的贯彻对于实现精准资助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应是高校做好贫困大学生援助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而在高校贫困大学生援助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生。只有深入学生才能更好地辨别学生申报信息的真伪,去伪存真,查漏补缺,做好精准识别工作;只有深入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及他的真正需求,才能因人施策,最终实现精准施策;只有深入学生,才能了解学生对当前援助工作的成效,了解他们对于当前援助工作的看法和建议,从而促使我们对当前政策进行调整,使得援助工作取得实效。
3.3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资助工作的体制机制,落实精准资助工作。首先,加强顶层设计,树立起“大资助”的理念。资助工作要取得好的成效,必须整合校内外资源,一方面要主动与校外的企业和相关单位联系,引入资金资源,同时也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信息和平台,满足学生多方需求;另一方面,校内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动,各二级学院、学生处、团委等要将资助工作与教育教学、思想政治工作、社团工作和就业创业工作融合,全方面地服务于学生,解决学生在学业、社交、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其次,健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资助工作队伍。一是要保证资助工作队伍人员充足,能够承担起繁重的资助工作任务。二是要加强对资助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增强资助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要提升资助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能够掌握信息化手段,能够深刻理解资助政策,并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讲解。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资助工作队伍中引入已受资助学生作为兼职人员,在寒暑假回家期间可以进行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讲解,他们也可在这项工作中得到锻炼。再次,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的激励机制,反馈机制与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资助工作者创新资助工作方式;建立反馈机制,完善资助工作方法和手段;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将资助工作落到实处,最终使得高校资助工作能够真正实现精准资助,实现资助育人,为贫困大学生打开人生的另外一扇门。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既是一项长期的、常态化工作,对于巩固我们的脱贫成果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以“精准扶贫”理念为指导,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和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制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在贫困生的价值导向、贫困生认定方式和资助模式及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切实提升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