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18毛春蓉

关键词:贺绿汀民族音乐美育

毛春蓉, 阳 颖

(1.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工作处, 湖南 邵阳 422000;2.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一、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国际音乐理事会终生荣誉会员。无论是在1921年担任小学音乐教员,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一直初心不改,发表了涉及音乐教育方面的文章多篇,甚至在1984年退居二线后仍然十分关注音乐教育改革问题。他不断寻求适合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道路,随着其艺术实践的不断积累、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最终形成了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为推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明确音乐教育阶段目标

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贺绿汀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构建“大、中、小一条龙”的音乐教育体制,全面覆盖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音乐教育。贺绿汀提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音乐文化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小学音乐教育又是关系到整个后代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1]293贺绿汀认为幼儿和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它有如金字塔的塔基,应重视该阶段音乐教育的基础建设,使其成为艺术、美德、智力开发的有效载体。在日常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欣赏观念,在音乐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音乐滋养下锤炼意志品格、陶冶道德情操,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德育目标。

贺绿汀毕生重视音乐人才的科学培养。他曾明确提出:“新的人才的培养不是数量问题而是质量问题。”[2]162对音乐教师提出了高标准、新要求。他倡导“三维四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从音乐艺术、音乐教师和音乐管理三方面着手,达到教育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专业培养扎实、综合提升才能四方面的要求。

(二)建立完善音乐教育新体制

为保证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贺绿汀建立起了囊括大学、中学、小学“一条龙”的音乐专业教育新体制,这是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体制上的一项创举[3]。

第一,针对我国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对音乐教育忽视的现象,贺绿汀提出修订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增加学时和音乐教学实践,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对音乐教育情况进行考核、视察,为音乐教育提供制度上的便利与保障。第二,贺绿汀积极倡议加强音乐教材建设,提出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特点、不同教育层次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需求编写教材,同时将国内外具有教育意义、优秀健康的音乐作品吸纳进来,丰富教材编写内容。第三,贺绿汀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认为好的师资是办好高质量教育的关键所在。他主张利用多种渠道轮训现有教师、培养新教师,提高其音乐教学水平,积蓄足够数量与质量的音乐师资力量,为建立与完善音乐教育体制奠定人才基础。第四,贺绿汀在考察后认为“奥尔夫的教学法可以研究,将来也可以使之民族化,有些民族乐器、民族节奏也可以加进去”[4]273,“普通中学、小学的音乐课是不是也可以学习奥尔夫教学法?”[4]273建议积极推广奥尔夫教学法,改良音乐教学模式。

(三)推动传统民族音乐发展

贺绿汀出生于湖南邵阳,深受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童年时就接触大量具有丰富民间音乐元素的祭祀、邵阳山歌,以及花鼓戏、祁剧等湖南地方戏曲。他晚年回忆说:“我后来投身音乐事业,最早还是受了民族音乐的影响和熏陶。”[5]194贺绿汀将融入血液中的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如《牧童短笛》《天涯歌女》《四季歌》《垦春泥》等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于一体的杰出音乐作品。

为了推动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贺绿汀于1950年在上海音乐学院正式开设民歌课,倡导全体师生大唱民歌;先后聘请北京京韵大鼓盲艺人王秀卿等人入校任教;亲自讲述自身创作经验;创建华东民间音乐研究室,汇集、整理、挖掘、搜集、研究民间民族音乐文献资料;成立民族音乐系,设立民族乐器、民族作曲、民族音乐理论三个专业;先后举办藏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班等,大力推动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在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实施载体,《意见》的印发,为新时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6]。为落实《意见》精神,弘扬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推进高校音乐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论述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创新应用。

(一)优化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方面,贺绿汀曾提出:“师范学院并不需要培养钢琴专家、歌唱专家。当然唱得好很重要,但也要能教乐器,每种乐器都能摸一下,能指挥乐队,毕业以后到学校去教书学校就很需要。……所以要培养多面手,而不是培养一个独唱独奏者。”[7]360

为适应美育教育改革,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将美育纳入中考考试范围,这些都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然而,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培养的学生许多仅擅长于吹拉弹唱跳等某一项专业技能,文化知识、音乐素养欠缺,创新性不足,教育教学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岗位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要求。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音乐人才,所以不能再单一地参照专业音乐学院舞台艺术表演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围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育人理念,以培养新时代“德美双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基点,注重学生德、技、文的综合培养,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岗位的应用和转化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师不能总停留在“教技法”的教学现状,应深入了解、研究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熟悉中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并将其分类整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加强“专业教学+职业岗位”的衔接与融合。高校还要明确“三性”(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三型”(综合型、全面发展型、创新型)的特点,实现品德高尚、专业精湛、修养全面的音乐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二)调整课程设置

贺绿汀提出:“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出来的,应该是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编辑以及音乐管理人才。这样水平的毕业生到了中学后,立即可以开课。”[8]235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质量的保障关键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应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

一是开设美学理论公共必修课。许多高校认为美育的呈现只在画廊中、舞台上,几乎没有开设专门的美学理论课,或者只把美学理论课作为选修课开设,实际选课的学生较少,效果并不理想。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是未来基础教育的美育师资主体,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美育师资,应将美学理论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并纳入学分管理。

二是注重“一专多能”的培养。部分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入校起就按学生主修专业分方向开设专业课程,导致学生只重视主专业,而轻视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多能”。音乐教育专业大学一年级课程设置应着重培养学生弹、唱、跳基本技能的“面”和音乐理论基础的“点”,可以采用小组课或者大课模式;大二、大三年级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潜力进行声乐、器乐、舞蹈“专”的提升,采用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的授课模式;专业选修课程可增加合唱排练与指导、舞蹈创编等实用性课程,提升学生音乐实践活动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多能”。日前,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各学段内容要求学生能用声势、语言、动作等模仿或表现包含简单和稍复杂节奏型的节奏谱(含多声部节奏),能运用乐器演奏欣赏曲的音乐主题或所学歌曲的旋律,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可以将奥尔夫教学法、小器乐(竖笛、口风琴、尤克里里、巴乌等)等纳入选修课程,以提升学生音乐教学综合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

三是增加教育类课程比例。目前音乐教育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中占比普遍偏低,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常常不被重视。为更好地加强产教融合,音乐教育专业应加强学生音乐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增加音乐课程设计、音乐活动组织、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音乐课程教学课例鉴赏、教案写作等教育类课程,从“教—学—练”三阶段提升学生的音乐教学技能,使其“会写”“会讲”“会教”。

(三)培育师资队伍

在音乐人才极度匮乏的旧时代,贺绿汀曾提出;“我们假如说国立音乐院实在太小,不行,我们应该将它扩充若干倍,聘请世界第一流的作曲家、演奏家和歌唱家作教授,尽量培植中国新的音乐人才,那才能使中国音乐界前途无量。”[9]42贺绿汀认为音乐教师既要掌握音乐技巧,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只有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

一是促进专业教师“学科—美育”转型。美育不等同于艺术教育,部分专业教师对美育概念、定位认识不足。高校要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多种渠道的美育师资培训,通过开展美育研讨、美育教学研究等形式补充专业教师的美学理论知识,更新美育教育理念,提升美育意识,强化以美育人。

二是强化教师的专业课程思政能力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导向。专业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有标准和高度,要体现思想性和内在精神,通过经典音乐作品的内容、创作背景、旋律结构、作品意境、创编理念、思想内涵等去引导青年大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塑造健全人格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

三是“外引内培”。依托“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规律,高校可以从行业、音乐艺术院校引进艺人、名师兼职任教,实施“导师制”“传帮带”,成立大师工作室,发挥领航作用。为加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学校要鼓励专业教师外出研修交流、提升学历,为教师创建“走出去”的条件和提供“走得出”的政策帮扶,培育校内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定期组织教师业务能力(专业技能)考核,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完善评价方式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都停留在对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单一、片面的评价层面上,实际上,音乐教育人才的评判标准要重过程、重能力、重情感、重实践、重创新。我们应制定以能力为主的美育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动态化、全面性的评价方式,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音乐理论课成绩结构可以提高过程性考核(课前预习、课后作业、课中讨论、活动组织等)的占比;专业技能课程考核内容不能仅仅是在期末考试中单纯地考核1~2首曲目,还要扩展考核曲目范围,随机抽取考试内容,考核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教育类课程考核可以增加答辩、设计、写作等考核方式,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捕捉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内心情感和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组织美育活动,观察和挖掘学生的美育能力和美育需求,提升其实践与创新能力。

(五)强化实践育人

一是培养创新能力。美育教育的实现需要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但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向学生片面、单一、孤立地传授知识技能而脱离“实践”活动的问题。高校应广泛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采用有效的实践形式激活内外课堂,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是强化舞台实践能力。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定期举行专业技能考核、教学能力竞赛、“五项全能”基本功大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检验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丰富实践活动。成立艺术社团,组织专家讲座、学术交流,开展艺术展演、音乐会、教学成果汇报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理解美、展现美、表达美的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实现美育育人目标。

四是重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教学的延伸,结合国家“双减”政策,高校可以将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纳入学生顶岗实习,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开展唱歌、小乐器、合唱、朗诵、舞蹈、戏曲等特色课程教学,打造“课堂—实践—课堂”育人新模式。美育的最终目标是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人民。高校可以搭建乡村美育活动实践基地,签订乡村美育帮扶计划,送教下乡,把课堂搬到乡村,把舞台搬到乡村,普及乡村美育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成立社区学院,普及艺术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学生提升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传承民族文化

新时代美育教育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高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音乐教学内容要以“人民性”为特色,以红色音乐文化传承为主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并将本土民族音乐文化提炼成美育资源,促进本土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激发广大地方高校师生继承和弘扬本土音乐文化的主动性,强化高校青年大学生对本土音乐的活态传承。

一是开设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特色课程。如,邵阳学院(本科院校)音乐舞蹈学院近年来利用本土民族音乐资源开发“湖湘民歌”“湖湘民间舞蹈”“湖湘民俗文化”等特色课程,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中国经典民歌鉴赏”中融入湖湘本土民歌教学内容,强化了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

二是邀请本土文化传承人进课堂。如,邵阳学院邀请呜哇山歌传承人在传习所指导学生学唱呜哇山歌,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院校)邀请武冈丝弦传承人进课堂指导学生学唱武冈丝弦,提高了学生对民族本土文化的认知水平。

三是鼓励与支持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的作品创作、展演。如,通过不断挖掘本土音乐文化素材,邵阳学院创作了合唱《花瑶呜哇情》《又唱游击队歌》、舞剧《蔡锷》、舞蹈《傩传》等优秀艺术作品;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编写出版了美育教材《戏曲鉴赏》,创作了小组唱《花瑶谣》、表演唱《武冈是个好地方》等。

四是实施民族文化类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如,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湖南省祁剧保护与传承中心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五是保护、挖掘、搜集和整理本土民族音乐资源。地方高校可以成立“地方民族音乐研究工作组”,收集、整理濒临失传的民族音乐宝贵资料,为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提供支持。

三、结语

长期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贺绿汀以提升全民音乐文化素质、振兴民族音乐、培养专业音乐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在基于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设立音乐教育目标,创建音乐教育环境,持续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作出了卓越贡献。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新时代美育背景,坚持立德树人,挖掘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美育资源,以贺绿汀精神培根铸魂,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落实五育并举。同时要坚守高校艺术教育美育主阵地,加强音乐专业基础教育建设,从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中汲取智慧与养分,并根据新时代向美而行、以美育人的新特点和新要求,进一步探索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传承、应用、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向。

猜你喜欢

贺绿汀民族音乐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与理念研究
——评《贺绿汀与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研究》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豌豆贩卖机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歌剧《贺绿汀》剧照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