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育名著选读课程的路径探索

2022-03-18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名著思政课程

丁 玲

(江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56)

课程思政是党中央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基于课程自身的特点发挥专业课程育人的重要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高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取得立德树人成效的关键。以教育名著选读课程为例,依据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积极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提升课程的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充分融入度,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环节方面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教育名著选读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处在中华民族复兴腾飞的关键时期,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华优秀文化,高等学校责无旁贷。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和自主性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专业课程中广泛挖掘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探究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互动,夯实课程育人主渠道与阵地,名著选读类课程是教育专业必学的专业基础课程。

名著选读类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改善,提高其文化自信能力。众多高校名著选读类课程思政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顶层设计上未能完全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忽视了通过作品赏析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教学内容聚焦于对作品主要内容的解读,对作品产生背景及哲学知识做必要的讲解,未能围绕“知识探究”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系统地发掘课程思政元素。传统的灌输式讲授与课程思政提倡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滋养方式不相契合。课程考核中没有注重将思政理念融入其中,未能体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多维度评价;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训练。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促进名著选读类课程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助于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育名著选读课程的主要特点分析

教育名著选读课程作为教育专业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授课对象为教育专业本科生,开课时间为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一般采用解读教育家—走进教育名著背景—精读经典片段体例—解析教育思想的步骤为学生讲授中外教育经典作品。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和作品哲学基础的相关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教育经典名著的能力及文学素养,增强学生教育理论见解和思辨能力。

名著浓缩了特定时代的文化精华,隐藏着社会价值观、爱国情怀以及民族情怀等德育内容;而教育名著尤为如此。教育名著选读课程涉及不同时代和地域教育经典代表著作,展示了人类教育文化发展过程中最精华的部分。从孔子的《论语》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到马卡连柯的《教育诗》,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等,每一部著作都浓缩了人类的教育思想、哲学与历史,本身具备了很多思想教育元素。柏拉图在《理想国》说:“理想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陶行知在《中国教育改造》中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教育本身无目的……”。这些名著的教育价值对增强学生的德育涵养,提升学生教育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育名著选读课程的思政元素并非局限于名著本身,人们对其评价能让学生对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有更好地认识,感受到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例如美国的汉学家克里尔认为“启蒙运动思想的一些很重要的方面,与其说和当时教会的立场相类似,不如说和孔子思想的立场更相类似,这一事实已为启蒙运动的领导人所承认和广泛宣扬”[1]。《论语》中儒家文化的“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的思想留给了世界重要的精神财富,甚至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化圈。这些评论从另一角度拓展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育名著体例具有多样性。“从《理想国》这部戏剧,到《林哈德和葛笃德》小说,再到《普通教育学》和《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纯粹理论建构……每一部都是为了解决特定的教育问题,每一部都有自己鲜明的价值立场,每一部都有个性化语言表达方式,每一部都体现了著者悲天悯人的教育情怀”[2]7。教师在教育名著选读课程教学过程中能以这些不同类型作品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跨文化理解与文化比较等方面的能力,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意识中,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知和弘扬。

三、教育名著选读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路径分析

教育名著选读课程兼具知识性和思想性,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名著选读教学,既赋予了传统的名著选读课程新的活力,又能丰富课程本身的内涵,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步。

(一)在教学目标中植入课程思政理念

课程思政建设要根据课程特点,凝练课程的育人目标,使思政理念浸润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名著选读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应突出三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教育文学素养。通过教育名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育名著的基本风格、思想流派及相关理论,理解教育哲学和思想的嬗变,能以辩证唯物主义观认识作品的文化价值,从总体上提高其教育名著鉴赏能力和水平。二是培养学生对中国教育文学的热爱,树立文化自信,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比较中外教育名著思想,同时通过对中外教育名著的理解和分析,建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引导学生建立对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三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研习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导教育专业的学生形成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情操。

(二)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挖掘教育名著中的精华,围绕教学内容找到对应的思政映射点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根据教育名著选读课程特点和思政育人的客观规律,可从爱国情怀、人文精神、高尚的师德方面挖掘思政元素。

1.爱国情怀

教育名著选读课程中选取的作品是某一时期“代表性”的作品。从这些作品的历史背景看,无论是公元前的文化轴心时代还是现代社会,关于教育与国家命运的思考从未停歇,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担当精神。如早期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论述教育的目标是实现自我,以自身优秀的品格与理性投入公共生活,为城邦的幸福而努力奉献自己的智慧。孔子的《论语》中“自强”意识和“求实”思想,特别强调将实干精神与爱国情怀相联系,主张和平统一,渴望国富民强,并试图将这些思想贯穿于教育过程。教师可利用这些篇章引导学生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国家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科教兴国”政策的战略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提升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近代很多教育名著都是教育家满怀着爱国热忱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谱写出来的。在讲授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篇章时,教师可通过作者的生平和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的个人经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教育是复兴祖国,改良社会的主要手段”的教育信念。在讲授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篇章中,可结合陶行知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及工作实际去解析他“为中国教育追寻曙光,为国家寻求生路”的“生活教育理论”,感受教育家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以及文化传统, 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和谐等[3]。教育名著之所以有感染人心的力量,不在于它阐述了某一不变的真理,而在于它关注人与尊重人。卢梭的《爱弥儿》贯穿始终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指出:所谓自然人“是不受传统所束缚,天性自由发展的人,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4]教育不但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适应儿童的个性特点。蒙台梭利认为“成人与儿童冲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成人没有真正理解儿童,不了解儿童自然特性……必须在成人中进行一次剧烈的变革,以便他们真正的了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2]287。很多的教育名著都在探讨如何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促进人的发展。通过这些作品引导学生对人性、人的成长规律,生命中可能遇到的成长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价值。

3.高尚的师德

对于教师道德修养的命题,教育名著中也有不同角度的探析。这些关于教师道德命题的思考与探索,对处于成长期的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论语》中“有教无类和关爱学生”的教师风范;《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教学”的教学态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育人准则等,供学生汲取的养分非常充足。结合名著中的这些思想,引入当代优秀教师楷模的先进事迹,不仅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也能唤起学生对身边优秀教师的崇敬与仿效。“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教师李红霞、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五中学教师张万波等,都用爱和行动诠释了当代师德楷模的内涵,是名著中优秀教育思想的活范本,更是教育名著选读课程重要的思政映射元素。

(三)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环节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节,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是专业课程教学中践行思政理念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重视课前引导环节。教育名著选读课程是一门教育文学鉴赏课,“文学鉴赏”起步于对读书的热爱,教师要利用课前时间引导大学生再次探讨读书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是热爱读书的典范,他们将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5]。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和整合这些伟人的读书故事,给学生分享他们的读书观,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教育经典储备心理能量。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环节,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融入思政元素。课前5 分钟让学生进行经典阅读分享活动,利用演讲的形式,把自己喜欢的经典段落、理解和感悟进行汇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的探讨。在课堂中穿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时事新闻、热点视频、纪录片和评论文等,设置问题切入主题,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扩大教育专业知识,并增强理解性。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学生能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增强自主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在教学评价中导入多维考点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教育,是将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育才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6]。为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体现真实教学效果,教育名著选读课程的考核应在考量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思政元素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使课程的教学考核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多维度的延伸。具体而言,教育名著选读课程涉及的思政考核元素包括:一是人文精神。考核点涉及对教育名著作品风格特点、思想内涵和历史影响、文化价值的分析和理解;二是爱国意识。考核点涉及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的掌握,对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在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及其在国际的影响力的了解;三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考核点涉及对当代教师职责使命与担当的认识;四是科学精神。考核点涉及把已有的概念、观点与种种生动的现实联系起来,科学分析和认识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通过上述多维度的评价,可全面检查学生课程学习成效,力争实现课程既定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最大化。

(五)在课后实践中巩固课程思政内容

大量的教学经验表明,结合课程内容开展的课后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融洽和自主的氛围中巩固、内化与迁移课程思政的内容。如在课程结束后开展经典教育名著读书交流会和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读书交流分享阅读教育经典的乐趣和价值,使学生认识人性本善、美德与修养内涵,并与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做进一步地讨论和思考。或以学生科研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教育名著选读课程思政相关课题研究,引导学生通过理论研究,将专业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体化,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育人要求和价值的理解,明确人文素养提升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名著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