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探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德育渗透策略
2022-03-18王晓婷
王晓婷
2017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提出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大学科核心素养[1],其中的“信息社会责任”作为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最高行为准则,对学生的信息品德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担起相应责任”[2]。然而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起点,对学生未来信息品德的发展起到了基石作用。因此,要想使学生的品德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如何理解“课程思政”
针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分离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3],正式提出了“课程思政”。
何谓“课程思政”?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教育以灵活的方式向学生渗透,实现育才和育德的结合。不难看出,这一理念的重心在于“思政”,也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归根结底,“思政”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先“立德”后“树人”,将学生品德的培育放在教学第一位,德育为先,并且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传授学科专业知识,最终培养德才兼备、和谐发展的“整全人”。
毋庸置疑,“课程思政”是信息时代思政教育体系中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更是深深影响着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信息社会中信息教育的直接载体,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直接反映着我国信息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讨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从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考虑到了社会与学生发展的总体水平,使用人教版教材,面向9~12 岁的儿童,为3~6 年级的学生开设课程。这一阶段儿童的注意力存在不稳定、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而信息技术又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教师的简单讲授与示范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德育渗透就更是无从下手。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特点与学科特性灵活组织信息技术教学,调动学生的内在兴趣,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
第一,创设趣味情境。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现实基础,一次好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进行联系,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活泼好动且思维具有一定弹性,一个与他们日常生活建立起联系的学习环境无疑更具有吸引力,更利于调动学生内部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这一学生特点,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向教学中过渡。以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为例,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文件管理”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文件管理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由学生日常使用的书本、作业等纸质文件的管理过渡到计算机文件管理,让学生分享自己平时纸质文件的管理方法和在管理中遇到过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机世界中应该如何管理文件以及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现实和网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计算机文件管理的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使学生将信息技术知识内化应用于现实世界。
第二,利用智能资源。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在信息互联网大环境下,教师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设备以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对相应的课外资源进行开发,保证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同时也能学习到课外最新知识,通过多媒体实现教学资源对学生感觉器官的刺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信息特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先进教学资源。
首先,学会利用教材提供的课外资源链接。信息技术教材在每一课都为学生安排了“资源链接”板块,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之后,依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对“资源链接”的使用进行必要的指导,实现自主学习。针对基础较好、掌握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上时间自主完成课外任务;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留出一定的操作时间,鼓励他们动手尝试完成,甚至可以在课后继续操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充实课堂,使教学环节更加紧凑,让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教学内容中,而且学生也能突破时空限制来学习,增加学习的自由度。
其次,学会利用学校提供的智能设备,例如交互设备。交互设备中最具代表性的电子白板采用了红外线感应、数码定位等尖端电子科技,具有比传统的投影屏幕更为先进和多样化的功能,利用专业教学软件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电子白板与电脑端口的连接,教师可以使用这种智能设备在教室大屏幕上进行多种操作,增添教学的互动性和灵活性。就小学信息技术而言,这种交互功能不但可以使知识点的讲解更为直观和高效,还便于教师针对学生课堂练习与作业的讲评与展示。
(二)挖掘教材德育内容
通过分析3~6 年级的信息技术教材,笔者发现,教材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编排了不同类型的德育内容,采取了不同的德育组织方式。三四年级的德育内容主要以拓展性、趣味性的知识点出现,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动手操作感受课程中蕴含的信息内涵,激发维持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探索欲和认同感,形成主动参与信息社会活动的人生态度。例如正确使用网络、正确进行网络交流、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等,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在五六年级的教材中,德育内容主要以与生活相关的综合性主题活动出现,以学生的社会、人文交流为主,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对乡土人文的情感,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信息技术对自身日常生活、当前社会与科技进步的影响,理解并遵守相关的信息伦理与信息法规,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内化信息伦理,成为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信息公民。
教师在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时,不仅要交给学生基本知识,还要充分挖掘知识内蕴含的深层意义,向学生渗透信息社会的责任意识,例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知识时,可以通过具体实例(木马病毒、黑客病毒等)告诉学生: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存储的数据就会被破坏,造成系统崩溃,甚至造成网络瘫痪。所以,平时在使用计算机时要注意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浏览正规网站,在保护好自己电脑及个人材料的同时,尊重他人隐私,不要未经许可浏览、改动他人文件。
此外,教材还为学生安排了“sts 视角”,向学生提供拓展性的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知识,供学生阅读思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部分的内容,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简单的动画制作”的教学时,“sts 视角”简单介绍了中国的动漫产业,指出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文化产出。教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把课堂主题由学生感兴趣的动漫转变为校园文化、中国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科普一些独特、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自选主题,制作一则宣传小短片,通过学生内部投票与老师评选相结合的方式选出优秀作品,在学校宣传栏或校庆文化节等活动中进行展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学校内在文化、校风校训的潜在内涵,增强集体荣誉感,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进行创意制作。
(三)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学生在与老师接触的过程中总会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言行,这种自然倾向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向师性”。学生年龄越小,其向师性就越强。3~6 年级学生属于学龄初期儿童,他们年龄稚嫩、单纯活泼,处于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是最容易模仿教师言行的阶段。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众不同的学科,兼顾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对教师与学生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为学生道德行为的模仿提供了机会。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
示范性表现在教师教学的方方面面。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采用发散性思维考虑多种假设,对问题进行全面思考,善于倾听他人尤其是学生的观点,接纳他人的建议,不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在日常操作中,教师要自觉遵守政府、学校制定的计算机使用规定以及计算机自身的使用规范,爱护机房计算机设备。授课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机房内不允许吃东西、喝饮料,机房的各类设备是大家共同的知识财富,机房的干净卫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授课时,教师要使用正版教学软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版权意识,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教师还可以在电脑使用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安装正规杀毒软件,提醒学生定期清理电脑文件,定期杀毒,授课结束后,教师要提醒学生在电脑关机时提前关闭所有应用程序,否则会造成计算机运行缓慢,并与学生一起检查房间电源是否关闭,以确保安全和节能环保,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身教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整合其他学科知识
一个理想的思政教育体系,需要所有课程都来承担相应的育人职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指出,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再加上信息技术具有打破时空壁垒、呈现方法多样化的天然优势,因此,在“纲要”的理论指导下利用信息课程的技术优势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对于促进形成系统连贯的思政教育体系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信息技术的许多知识点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必须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合作,通过定期的集体交流与研讨分析教学问题,找到各学科间共性的连接点,实现多方面知识与经验的互补。信息教师在其中更是要利用本学科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课程中的德育因子,利用技术优势实现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以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为例,教师在讲述图像的处理方式时,通过对色彩和图案设计结构的全面讲解,让学生欣赏中国传统的对称图案之美感受。教师可以与美术老师共同指导一节课,先让学生将设想好的画面通过画笔在纸上呈现出来,随后再通过电脑画图工具进行二次创作,不仅能够大大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美育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讲述中文汉字输入时,教师依据汉字的笔画顺序与字形结构特点对文字进行“编码”,向学生讲解五笔输入法,巧妙地将本课所学与语文汉字相联系,了解古代文字的演变发展,感受汉字的结构意蕴,带给学生一种更加新奇的体验,不仅有利于学生在书写文字时更好把握汉字的结构,还能使学生了解、尊重我国的文字历史;在学习Excel 表格时,教师通过讲解单元格函数运算的原理与公式,引导学生将Excel 函数与数学计算公式相关联,通过数学课所学的计算公式尝试推测Excel 函数如何表达,让学生用更加立体、直观的方式观察数据计算背后的含义。此外,还可以在学生练习时鼓励学生使用Excel 表格与常规的数学公式这两种解题方法解决计算问题,既能帮助学生回忆先前学习的数学知识,加深知识理解,促进知识迁移,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感受技术的魅力。这种多学科的交流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让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结语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尤为重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可持续学习的有力支撑。信息技术教师要利用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手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基础教育的源头做起,帮助学生从小确立起正确的信息品德,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