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习作第一步
——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思考
2022-03-18范禹铭
范禹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在习作建议中指出:“要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体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能够提高其审美情趣,培养其健康个性。
在习作的起步阶段,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从看图说话的具象表达向书面文字的抽象表达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激发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以“趣”促思,让其能写;依据年级习作要求,教会学生一些习作的方法,以“法”促教,让其会写;课堂上动笔创作、交流、评价、修改,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让学生乐写。
一、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1]对于初学习作的学生来说,习作的题材,主要来自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只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细节与美好,才能为习作积累丰厚的素材,激发其表达的欲望与写作的动机。
学校开展“校园书市”活动,同学们在操场上自由地买书、卖书,场面特别热闹。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家的表现:卖书的同学或眉飞色舞地大声吆喝,或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书籍;买书的同学或认真地挑选着适合自己的书,或是在和“卖主”商量着满意的价格……学生去参观校史馆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校史馆陈列的物品都有什么,都是什么样儿的,可以选择几个印象最深刻的物品,从颜色、形状、用途几个方面来写;运动会上,引导学生观察各个班级的同学是怎样的装扮,用上一些有新鲜感的词语来写一写。比赛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赛场上同学们的表情、动作,猜一猜他们的心情;班级进行户外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山、水、树的美……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创作,都会让学生懂得:只要善于观察生活,用心记录和感受,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只有经历过,才会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只有身处其中,才能在心中留有百般滋味。生活这本大书,为学生的习作之旅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料。
二、“填空式习作单”是习作的帮手
在习作初始阶段,学生能够说清楚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一旦要用上书面语落笔成章的时候,就显得格外困难。同时,学生的语言缺乏逻辑性,甚至不清楚应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所以,“填空式习作单”就成了学生动笔创作的好帮手。
例如在学习过《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五自然段后,知道了“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而且中心句可以放在段首,也可以放在段中和段尾。于是给定学生一个中心句,让其也来试着写一写:中午,操场上热闹极了! 学生就会写“同学们有的在踢毽子,累得满头大汗;有的在张开双臂玩老鹰捉小鸡;有的围成一圈,唱着歌,玩着我们最喜欢的丢手绢游戏”。这样的“填空式习作单”,不仅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更让学生知道了该怎样写;不仅明白了中心句的作用,更学会了如何围绕中心句来写一段话。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动笔之前,送给学生几个好词、好句,让他们尝试运用,帮其把作文写得鲜活生动!
再如三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要求写一件简单的事,而学生对于一件事的表达往往缺乏逻辑,这时,“填空式写作单”就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先引导学生想一想要写哪件事,自己尝试着说一说想要写哪些重要的内容;再根据学习单上 “开始……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表示事情先后顺序的词语,按照顺序把每一步都说清楚,写的时候就一定能够做到条理清晰。
每次习作之前,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在课上先说一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后,学生的创作之窗才会打开,变得更加广阔。结合同学们交流与讨论的内容,再完成学习单,这样就会更有收获。能力弱的学生会在提示下完成一段话,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再次创作,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习作的田地里快乐徜徉。
三、教材是习作的范本
我们的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明确了习作的要求,如:尝试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尝试自己编童话、写童话;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而每个单元的课文又都是围绕此习作要素来编排的。所以,学生的教材就是最好的学习范本,也是最好的习作拓展的素材。
(一)语言凝练,想象空间广阔的文章——扩写
例如《夜书所见》 这首古诗,语言凝练,画面感极强,很适合扩写。作者远在他乡,思念自己的家乡和孩子们。他在想:孩子们此时可能在做什么? 有的学生写道:“老婆,这么晚了孩子们还在院子里斗蛐蛐,你也不管一管?”有的写道:“吹起了秋风,天气转凉,孩子们快回屋子里玩吧!”有的写道:“如果我能够陪在孩子的身边,是不是也会和他们一起斗蛐蛐呢? 好想家啊……”稚嫩的话语里有着孩子们最朴实的想象,充满着生活的气息,传递着一种思乡之情。
(二)主题突出,段落划分清晰的文章——仿写
对孩子来说,从小到大,绝大多数新技能都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这些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孩子也不例外。教材里的课文,语言使用准确而不失美感;段落划分清晰且主题突出,都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范本。所以,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句段,让学生通过仿写来提高习作能力。
例如《秋天的雨》 的第二自然段,将秋天的颜色寄于秋雨之中,通过对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菊花仙子的描写,把秋雨这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染尽于世间万物。学生可以仿照此语言形式,写一写冬天的雪、夏天的阳光、春天的风。《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课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我们就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其也按照这样的构段方式来写。例如播放一段海底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海底动物的有趣之后,就来写一写:“海底世界真是有趣极了!”接着便分别写出几种海底动物的外形或者游动时的特点。最后总结:“海底真是一个奇妙无穷的王国啊!”在一次次的练笔后,学生自然就感受到这种构段方式的好处了。再如《听听,秋的声音》 这首诗歌中,语言生动优美,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对拟声词的积累,仿写一小节。于是《听听,动物园的声音》 《听听,森林的声音》 《听听,大海的声音》 这样一篇篇的诗歌便诞生了。在教材的引领下,学生“心中有物”,自会有法可依,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充分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写话兴趣,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课文留白,未知线索明确的文章——续写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材中的课文往往会出现一些留白,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想,去补充、去创作。
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一文中,可利用文中最后的一处省略号,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脉络,故事的发展,大胆猜测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并运用课文中的固定句式,续写故事。有了这样的留白,学生通过想象,利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了长胡子的更多用途,让故事更加生动、离奇。
再如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更是给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在学完《花儿学校》 后,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课后习题,想象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里一个个快乐的瞬间,想象花儿们在学校里可能发生的狂欢情景,并仿照课文中的语言,把事物当成人来写,一篇篇生动的“花儿狂舞图”便在笔下诞生了。
(四)插图精彩,浓缩文意内容的文章——看图写话
由于年龄和认知的局限性,学生的表达往往不够流畅或者杂乱无序。而教材中精美的插图则是难得的宝贵资源,也是训练表达的重要素材,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就可以对学生的习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古诗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但是由于古诗的语言过于凝练,所以学生总是表达得不够清晰。此时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就会让表达更有条理。例如《山行》 这首古诗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景色,再去体会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向往。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理解起来会有一些难度,鼓励孩子观察插图,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把古诗当成一幅山水画来欣赏,不仅能把景色描述清楚,还能感受到其中的秋意之美。学生先自由地说一说后,再写一写,结合自己和同学们的表述,一幅幅“秋日枫林图”应运而生。
四、活动是习作的桥梁
以“趣”促思。唯有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在习作方面的思考和欲望,让其在习作过程中快乐参与,收获颇丰。在实际教学中,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习作《猜猜他是谁》 的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习作之前,选取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出示孙悟空、大头儿子等在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进行“猜一猜”的活动。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动画人物,拉近学生与习作的距离,激发其习作的兴趣。接下来,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同学,用一句或者几句话描述他的特点,进行第二次的“猜一猜”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明白了:要想让别人准确地猜出他是谁,就一定要选择其最突出的特点来说。习作之后,小组内的成员交换习作,再次进行“猜一猜”的活动,是否能够通过其性格或者外貌上的特点,准确猜出同伴所写出的人物。通过多种层次的“猜一猜”活动,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创作兴趣,并能准确把握本次习作的主旨——准确抓住人物的特点。
先活动再创作,就会在通往习作的路上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保持新奇的学习状态,快乐地在这条习作之路上探索、收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分挖掘生活中和教材中所隐藏的资源进行创作,再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掌握基本的习作方法,让其真正地爱上写作,走好习作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