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嵌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初探

2022-03-18纪富贵

关键词:三全育人党史育人

纪富贵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新媒体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11教育部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四史’专题教育作为学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机遇切实抓好”,把握青少年特点,贴近青少年需求,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2]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高校将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嵌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体系,将有助于调动全员力量,在全方位育人中,既满足当前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又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落实到立德树人全过程。

一、统筹兼顾,将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部署纳入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史学习教育做到统筹兼顾。[1]11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加强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3]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围绕形成“三全育人”格局,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遴选“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区、市)、高校。2020年,教育部开始在高校部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并就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进思政课等作出具体要求。不论是从工作要求分析,还是从先后顺序研判,高校都有必要将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部署纳入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体系。

(一)增进认识,形成共识

高校要认识到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育人指向是一致的,育人规律是相似的,且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支撑关系。一是要认识到两者的指向一致。高校在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弄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主要是推动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构建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两者最终的育人指向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认识到两者的规律相似。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具体的工作中,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均应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学生成才规律,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了解把握新媒体时代“00”后的思想特征以及发展需求,加强改革创新,优化内容供给,激活工作动力。三是要认识到两者的相互支撑。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1]4党史学习教育为高校面向学生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党史内容可以融入“十大”育人体系的方方面面;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组织育人等,可以实现党史学习教育进专业课堂、进校园文化、进网络平台、进组织体系。

(二)统一组织,一并实施

从立德树人视角分析,高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属于“同类项”,如能统一组织,一并实施,势必能够提高效率、增强效能。一是要成立机构,明确职能。当前,大部分高校分别成立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此类机构属于跨分工、跨部门的议事协调机构。但是,较少有高校意识到这两类机构其实可以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从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进专业、进课堂、进校园文化等工作需要出发,确实有必要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为主,将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职能融入其中,方便统一组织实施。二是要加强研究,提前预判。“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新任务,高校党政班子要通过中心组学习等途径,加强学习研讨,领会文件精神,掌握工作要求,在高校年度工作要点中将其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尤其是要对“七一”等一些重要时间节点等有提前预判,并做好充分准备。三是要合理设计,细化方案。目前,不少高校都明确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其中,既有整体改革方案,也有分类实施策略。从工作安排出发,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需要以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依托,因此,高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方案,应是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为母本的一个特色的、细化的、具有可实施性的方案。

(三)统筹调配,相互协同

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都是较为系统性的工作,牵涉面广、任务繁多、难度较大,需要统筹调配,相互协同。一是要调动不同身份人员积极参与。有关工作中,涉及到的人员众多,高校要做好校内与校外人员的协同,借助校外党史等方面专家力量,推动校内教育改革实施;要做好领导与教职员工的协同,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协同攻坚克难;要做好教学线与学工线人员的协同,将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统一起来,全员参与才能保障全方位推进、全过程管控。二是要围绕主题组织多种类型活动。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要准确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等主题,围绕党史学习主题,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范畴内的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育人活动组织与实施,可以是同一主题,对应的结合课程思政、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网络宣传等育人体系建设侧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三是要做好校内外活动的整体衔接。依托“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高校在按照上级部署做好规定动作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发挥高校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高校可以联合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更应该积极参加全国高校师生党史学习教育竞赛等活动,将校内“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中取得的学生党史教育成效向校外推荐。

二、改革创新,将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列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任务

高校推进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统筹发展,可以创造性地将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融入至“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十大”育人体系的建设之中,既可以确保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有具体的体系作为支撑,又可以丰富“三全育人”体系建设。从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分析,其较为适合融入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十大”育人体系之中的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四个体系中。

(一)借助课程育人体系,强化党史学习教育主渠道,引导学生学史明理

进课程,是高校学生改革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按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要求,统筹推进课程育人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两个方面。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政课必修课要进一步深化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有条件的高校要开设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思政课程”[4],因此,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程,应该是学习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课程育人体系建设,提出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于专业课程而言,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将专业课程知识,尤其是一些专业历史知识与党史结合起来,将党领导产业发展、行业建设、专业教学的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之中。将课程育人体系建设作为强化党史学习教育主渠道,其主要的任务是要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即通过在课程体系中讲授党史内容,让学生掌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基本道理。

(二)借助实践育人体系,坚守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引导学生学史增信

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建设,首要任务是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我党在建设、发展历程中,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一系列蕴含党史内容的爱国主义场所,这些场所成为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其中不少场所还是高校思政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结合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要求,高校要通过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发挥已有思政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的功能,开发党史教育课程,创新党史教学形式,应用现场教学模式,增强党史教育效果。在社会实践基地之外,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应是高校引导学生学史增信的题中之意。高校既要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传统经典社会实践活动中,侧重于引导学生感悟党带领人民群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壮举,又要在“百万师生重走复兴之路”等新时代社会实践活动精品项目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发挥社会实践基地功能,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目标就是要让高校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史增信,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鼓起奋进新时代迈进新征程的精气神。

(三)借助文化育人体系,奏响党史学习教育主旋律,引导学生学史崇德

挖掘革命文化的育人内涵,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主题教育活动,是高校文化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结合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文化育人,高校可以将焦点聚集在学史崇德方面,通过线下、线上两类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学生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线下校园文化活动设计,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主旋律,以革命先辈的故事为原型,引导学生创作系列歌剧、舞蹈;还可以将革命精神文化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促进校园环境育人;尤为重要的是应借助“建党一百周年”等重大纪念日,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让学生浸润在红色精神文化之中,以革命先辈、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为榜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开展线上校园文化活动,还可以将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党史教育结合起来,以党史教育为核心,文化育人、网络育人为两翼,“三位一体”奏响主旋律,通过网络微直播等方式,扩大红色歌剧、舞蹈、晚会等线下校园文化活动的传播范围,提高影响力;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党史内容为题材,创作系列微视频、微电影、动漫、摄影、网文、音频等网络作品,丰富学生线上党史教育内容与形式。

(四)借助组织育人体系,培育党史学习教育主力军,引导学生学史力行

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5]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依托组织育人,提升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方面的成效,主要应该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学生先进人物和优秀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学生思政教育效果,推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学生党员包括学生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应该在“三全育人”和党史学习教育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高校在组织育人体系建设中,要以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引导学生党员为学生成长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祖国建设服务,在服务中改造自我、建功立业、锤炼党性,保持并增进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生党支部、团组织以及学生会是学生中的优秀团队,高校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辐射至学生组织,指导、支持学生团队以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主题,开展系列鲜明有效、健康有益的学生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活动,改进校风,带动学风,培育一批文明向上的学生组织,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学习的动力与自觉。

三、完善考核,将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定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指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务求实效,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督导检查。[1]10高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组织领导与督导检查,都应该有相应的指标作为依据,才能抓牢抓实。故此,完善考核,将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确定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指标体系,尤其是结合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试行)》《普通高等学校院(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试行)》,分为学校、院系、学生三个层面,推出包含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指标体系,可以推进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可以丰富“三全育人”指标内涵,进而更好地确保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青少年中代代传承。

(一)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将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设定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指标,主要考虑组织领导、育人体系、条件保障三个方面。在组织领导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进入发展规划、融入教学体系以及管理体系,有具体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有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加强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机构与个人考核等等。在育人体系方面,主要指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四个体系构建过程中,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成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成为实践教育改革主要对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组织、群团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条件保障方面,出台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规范性文件,量化校内组织与个人党史学习教育考核指标,设立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专项经费。

学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指标设定后,应该以学年为单位,定期对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监测情况应以专项报告的形式,由学校党委予以审定,对于其中落实得较好的地方,加快形成经验;对于其中有待提升的地方,及时予以改进。

(二)院系层面

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院系都将起到主体作用,只有院系贯彻落实了各项要求与部署,才能达到既定的教育效果。从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列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任务分析,院系主要任务是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至“十大”育人体系的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之中,其相应的考核指标也应该与此相关。

课程育人上,有条件的院系要在思政课程中开设党史学习教育课程,至少应该在相应的思政课程中开设专题;要结合党史内容,梳理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党史教育元素以及所承载的党史教育功能,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实践育人上,要校地共建师生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并发挥特有的功能;要结合学生特点以及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在“三下乡”等实践育人活动中,组织开展好特色化学生暑期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要及时总结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践育人经验,推广辐射至学校其他院系。文化育人上,要将党史上典型人物所展现的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故事,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的同向同行;要以党史为依据,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包含有革命先驱、革命精神、革命文化内容的歌舞剧、音乐、网络作品,实现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融合。组织育人上,要将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院系总支书记、团委书记述职评议的规定内容,成为优秀党组织、团组织、党员、团员等先进遴选的重要标准,要组织开展院系党组织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优秀案例评选,将教育活动与组织建设结合起来。

院系层面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指标的监测,可将其作为申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的重要依据,也可以将其纳入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以调动院系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学生层面

党史学习教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最终的目标与指向都是推进学生思政教育,促进立德树人。在学生中设定党史学习教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指标,可以分为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学生党员四个层级,分层分类划定内容,进行考核,并据此成为学生评奖评优的关键依据。

在具体内容上,可将学生参加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体系中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学生考核指标。在课程育人中,可以选取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内容学习成效,作为考核的依据。在实践育人中,可以选取学生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实践育人活动及其成效,作为考核的依据,比如参加党史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在文化育人中,要将学生自发组织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作为考核的依据,比如学生自编自导革命文化作品,又如参加各级各类党史学习教育竞赛活动等。在组织育人中,要将学生尤其是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学生党员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考核依据,推动学生更为广泛深入地参加服务活动。

学校尤其是院系要将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考核范畴,建立台账,作为推荐学生入党评优的核心指标,引导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听党话、跟党走。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党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